宝玉!你好……",而香魂一缕随风散.
如果照贾母的如意算盘,"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男婚女嫁,各生了一大堆子女,那么这也就不成其为"浪漫爱"了.林黛玉"必须"在贾宝玉成婚的当天死亡,这样才能使她对宝玉的爱情永远悬搁在那炽烈的最高点,才能赚人热泪.贾宝玉虽然在娶薛宝钗时神志不清,日后也出家当和尚,但因没有"适时的死亡",他对林黛玉的爱情就少了那么一点令人感动的力量.
"死亡"是"浪漫爱"的一个隐喻,甚至是"浪漫爱"的一个必备条件.林黛玉的死亡,明白告诉我们,她对贾宝玉的爱是属于古典的浪漫爱.
疾病:有病之爱的隐喻
在古典的浪漫爱故事里,虽然总是脱离不了死亡,但带来死亡的并不一定是"疾病".譬如在《七世夫妻》这组中国古典浪漫爱的故事里,美梦成空而情丝难断的梁山伯是因相思而茶饭不思,终至一命呜呼的.韦燕春则是与贾玉珍相约在蓝桥相会,在倾盆大雨、洪流滔滔中,他不忍离去,结果抱桥柱而亡的.
疾病的介入,特别是可以指名的疾病的介入,通常是爱情的另一个隐喻.在白先勇的《玉卿嫂》里,玉卿嫂所狂情热爱的庆生,是一个苍白、羸弱的肺病患者;在托马斯・曼(TomasMann)的《魂断威尼斯》(DeathinVenice)里,中年作曲家对到威尼斯度假的美少年产生了同性之爱,结果感染了瘟疫(霍乱);在西格尔(ErichSegal)《爱的故事》(LoveStory)里,出身世家的男主角不顾家人反对,娶了门不当户不对的女主角,结果女主角得了血癌的不治之症.
林黛玉的爱情、疾病与死亡(2)
在这些故事里,"疾病"所要象征的似乎是,当事者之间的爱乃是"有病的爱"(adiseasedlove),最少是社会共识里"有病的爱".
浪漫爱在某些人的眼中,原就是"病态"的.行为主义者史金纳(B.F.Skinner)写过一本乌托邦式的小说《桃源二村》(WedenTwo),他透过小说主角佛莱泽说:"男女间强烈的诱惑力是一个恼人的文化气质","缠绵悱恻的痴情畸恋,就整个文化而言,根本微不足道",他认为痴情狂恋是一种"无益"而且"不健全"的行为.赫胥黎(A.L.Huxley)也在他的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里,以新世界元首的话传达了这种观点:"贞节意味着热情,贞节意味着神经衰弱,而热情与神经衰弱意味着不安定".人文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May)更在他的《爱与意志》里提到,有一个心理治疗学家自信地说:"如果罗密欧与朱丽叶活在现代,如果他们能接受适当的心理治疗,就不会发生那种悲剧."
为什么要他们接受"心理治疗"?显然是认为他们"有病"!在浪漫爱的故事里,男女主角常会"生病",似乎就是这种心理的投射;而越是明显的"病",就意味着那种爱有着越严重的"病态"成分.
林黛玉是个"病"得很重的人.我们若从这个观点来看,不难发现她对贾宝玉的爱情是含有"病态"成分的.林黛玉对贾宝玉虽是一往情深,但两人在一起时,却常因她的"多心"与"赌气",而闹得彼此"泪流满面".
譬如在第二十回,黛玉听说宝玉先到宝钗处玩儿,心里就不高兴,宝玉陪罪:"(以后)只许和你玩,替你解闷儿!"黛玉仍赌气回房,宝玉忙跟了过去,关心地问:"好好儿的,又生气了!"怕她糟塌坏了身子.但黛玉却说:"我作贱我的身子,我死我的,与你何干!"宝玉道:"何苦来?大正月里,死了活了的."黛玉却道:"偏要说死!我这会子就死!你怕死,你长命百岁的活着,好不好?"
第二十六回,宝玉到潇湘馆探望黛玉,黛玉刚睡醒坐在床上,宝玉见她"星眼微饧,香腮带赤,不觉神魂早荡",而打情骂俏地引了书中的一句话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叫你叠被铺床?"想不到黛玉登时撂下脸来,哭道:"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账书,也拿我取笑儿.我成了替爷们解闷儿的了!"一面哭,一面下床来,往外就走.害得宝玉心慌,忙说:"好妹妹,我一时该死!……我再敢说这些话,嘴上就长个疔,烂了舌头!"
又如第三十二回,黛玉感念宝玉对自己的知心,又想及自己的薄命,不觉落泪.宝玉赶着上来,笑道:"妹妹,往哪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谁得罪了你了?"黛玉勉强笑说:"何曾哭来?"宝玉见她眼睛上的泪珠儿没干,禁不住抬起手来要替她拭泪,黛玉防卫式地后退,说道:"你又要死了!又这么动手动脚的!"但当宝玉为此而急出一脸汗时,她却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宝玉说:"你放心!"黛玉又说:"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你这个话."宝玉叹道:"你果然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黛玉还说她"真不明白".宝玉又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你真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白用了心,且连你素日待我的心也都辜负了!你皆因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的病."黛玉虽然觉得宝玉这番话"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却只管怔怔地瞅着他,"咳了一声,眼中泪直流下来,回身便走".宝玉上前拉住,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
以上所举,可以说是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的爱情基调,从心理学上来看,我们可以称之为"自虐性的爱".它确实是有点"病态"的,它也使我想起卡夫卡对爱情的描述,卡夫卡说:"爱情,你是一把刀子,我拿来刺入自己的心中".而在第八十二回《病潇湘痴魂惊恶梦》里,在林黛玉的梦中,贾宝玉就是"以一把刀子刺入自己的心中"的.
无独有偶,卡夫卡也是一个"有病"的人,他得的是肺结核.
林黛玉的肺结核
林黛玉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呢?
书中对林黛玉所患之病的症状有如下描述:黛玉初到贾府时,"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股风流态度",众人"便知她有不足之症";经常懒洋洋的,香腮带赤;第三十四回,黛玉在宝玉送来的绢子上题诗,"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真合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起";"每岁至春分秋分后,必犯旧疾;今秋又遇着贾母高兴,多游玩了两次,未免过劳了神,近日又复嗽起来";"常常失眠"、"容易疲倦".在第八十二回,梦中醒来,"双眸炯炯,一会儿咳嗽起来,连紫鹃都咳嗽醒了",吐了"满盒子痰,痰中有血星".后来日渐严重,"脸上一点血色也没有,摸了摸,身上只剩了一把骨头","哇的一声,一口血直吐出来"、"喘了好一会儿"、"气接不上来"、"又咳嗽数声,吐出好些血来"……
从这些症状描述,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林黛玉罹患的是肺结核,也就是俗称的"肺痨".在过去,肺结核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疾病,19世纪及20世纪初年的作家,喜欢让他们的男女主角染上肺结核,就跟当代作家乐于让他们的男女主角罹患癌症一样,这绝不只是"社会写实"而已,还有超乎医学与写实之外的深刻含义.
林黛玉的爱情、疾病与死亡(3)
在癌症中,最常出现于爱情小说里的是"血癌"(Leukemia,一称"白血病"),这种癌症并不像其他癌症般会有可见或可触摸得到的"可憎肿瘤",能相当维持当事者的"形象美感";而且血是生命的象征,病人因此病而脸色苍白,在"白"与"血"之间,很巧妙地营造出病人"美丽的生命正逐渐被吞噬"的意象.西格尔《爱的故事》里的女主角,得的就是这种病.
结核病也不是只侵犯肺,它还会侵犯肾脏、骨头等器官,但在过去的爱情小说里,出现最多的还是仅止于肺的结核病.因为肺是呼吸器官,而呼吸亦是生命的象征;病人虽然也脸色苍白,但不时出现"红晕","却有一股风流体态",不停地咳嗽,有生命"挣扎"与"颤动"的气氛,如果能适时吐一口血,则更有鲁迅所说"海棠丫环"的凄艳美感.肺结核就像血癌,在"白"与"血"之间,营造出病人"美丽的生命正逐渐被吞噬"的意象,而且是更胜血癌三分.
如果林黛玉得的不是肺结核,而是亦常见于当时社会的痢疾,需经常跑厕所拉肚子,吐出来的是胃中的秽物;如果《爱的故事》女主角得的不是血癌,而是肚子会鼓得像青蛙一样,上面血管盘结的肝癌;那么她们的浪漫爱必然会大为"失色".我们若考虑疾病的隐喻作用,则不仅能更确认林黛玉得的是肺结核,而且可以说,林黛玉"只能"得肺结核,因为其他病都不"合适".
在第八十三回,贾府请了高明的王太医来为黛玉诊病,王太医说她是"六脉弦迟,素由积郁.左寸无力,心气已衰.关脉独洪,肝邪偏旺.本气不能疏达,势必上侵脾土,饮食无味;甚至胜所不胜,肺金定受其殃.气不流精,凝而为痰,血随气涌,自然咳吐".笔者虽不懂这种夹杂阴阳五行的中医病理学,但知道他意思是说林黛玉的病是"平日郁结所致".王太医更说,这种病"即日间作息不干自己的事,也必要动气,且多疑多惧.不知者疑为性情乖诞,其实因肝阴亏损,心气衰耗,都是这个病在那里作怪".
稍懂现代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它的病源是"结核菌"(TBbacilli).但在将王太医的一番话打为"胡说八道"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西方人的观点.在科霍(R.Koch)发现结核菌并证实它是肺结核的病源(1882年)之前,西方人也一直认为遗传体质、气候不顺、少活动、心情郁闷等才是它的病因.即使到了近20世纪中叶,罹患肺结核的小说家卡夫卡依然认为"我的心灵病了,肺部的毛病只是我心灵疾病的泛滥","我开始认为结核病不是什么特殊的病,而是"死亡之菌"的猖狂所致".
文学家甚少以科学观点去看疾病的,他们着重的是疾病的文学观.即使确知结核菌是肺结核的病源,但这也只是"外在的物理因素",它另有"内在的精神因素",王太医所说"平日郁结所致"指的似乎就是这一点.文学家在以疾病来作为隐喻前,已将疾病本身浪漫化了.
优雅的艺术家之病
肺结核是自18世纪以来,被文学家"浪漫化"得最彻底的一种疾病.苏珊・桑塔格(SusanSontag)在《病的隐喻》(DiscasesasMetaphor)这本书里,对肺结核在西方文学作品里的浪漫化与隐喻化过程,作了一些独到的阐述,下面笔者就借用她的几个观点,来进一步分析林黛玉的才情、人格与爱情.
拜伦、济慈、萧邦、史蒂文生、劳伦斯、梭罗、卡夫卡等知名的艺术家都患有肺结核,肺结核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家之病",它不仅是一个人"优雅""细腻""善感"的指标,更是一个人"才情"的戳记,雪莱就曾对"肺病鬼"济慈说:"这种痨病特别喜欢像你这种能写出如此优美诗文的人."浪漫主义的兴起,跟当时很多艺术家都是"肺病鬼"也许有某种程度的关系.有人就指出,当代文学与艺术的没落,乃是因为艺术家较少得肺病的关系.
到底是多愁善感的人较易得肺结核?
小说推荐
- 反面诸葛亮 诸葛亮必败
- 中国伪智慧的宿命:诸葛亮必败作者:剑歌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诸葛亮必败》编辑推荐 我们总盼望能遇到一个“三顾茅庐”的主子,结果等到老,也没有“刘备”光临《三国演义》使我们成了幻想主义者,我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却在等待中逐渐丧失了 我们总想做只动口而不动手的点子大王,所以特别羡慕那个“运筹帷幄”的军师,实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5章
- 潘金莲之花样年华
- “九百五十年前一轮弯弯的圆月近得就像贴在窗棂上。清冷的月光透过薄薄的窗户纸,照在潘金莲十八的心上。花样的年华惨白地开在月光里“一个多悉善感,柔情似水的丫鬟;一个满不在乎,风流浪荡的少爷;一段清如莲香,似有似无的爱情,交织一个对建大家庭的没落。全新诠释潘金莲之花样年华,不能确定的幸福,无法抗拒的诱惑,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潘金莲之前世今生
- 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第一节 血,滴答、滴答而下。在黄泉上,凝成一条血路 此处是永恒的黑夜,有山、有树、有人,深深浅浅、影影绰绰的黑色,像几千年前一幅丹青,丹青的一角,明明地有一列朱文的压边章,企图把女人不堪的故事,私下了结,任由辗转流传 很多很多大小不同的脚,匆促赶着路。一直向前,一直向前 赶着投胎去的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章
- 潘金莲、西门庆--致命的狂欢
- 致命的狂欢作者:石钟扬 全书通过“品读潘金莲与西门庆,来论说《金瓶梅,诚如石钟扬在导言中坦言:我主张切实从文本实际出发去解读《金瓶梅》的两大主人公,平心而论,既不溢美,也不贬低“万恶淫为首,历来把潘金莲作为“天下第一淫妇”来审判,接着此起彼伏的骂评立即简单堂而皇之地变成了入情入理的文学审美了《致命的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一代皇后潘金莲
- 一段动荡屈辱的年代,一个即将灭亡的国家一位书画双绝的皇帝,一名千娇百媚的歌姬一群粗豪放荡的反贼,一封招安纳降的诏书千丝万缕都指向一个背负了千年骂名的女子是随波逐流,还是自我抉择命运?纤纤素手要将大宋王朝翻天覆地换新颜 作者:所写的《一代皇后潘金莲》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潘金莲歪传
- 《潘金莲歪传》完结作者:辛子此时的潘金莲,只想到一死了之,这样才能一了百了。他原来相信宋徽宗对她说的那么多的求爱的话都是真的,从此宋徽宗只爱她一个。想不到她刚回清河几天,皇帝便旧病复发,又寻新欢了。由此,潘金莲被打入冷宫,宋徽宗不断让地方官员在各处为他寻找美女,供他淫乐。潘金莲孤身一人终老。第一章话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4章
- 潘金莲
- 《潘金莲》作者:半人乐乐潘金莲和西门庆:他们在前生是夫妻,此生却似仇敌;武大郎:文武双全,不像《水浒》中写的那样丑陋不堪,面对爱时却少了点魄力;武松:铁铮铮男子汉大丈夫,却冷血无情;赵桓:一个有心治国,却回天乏力的天之骄子;潘续:潘金莲的弟弟,纯真,果敢,却恋战沙场,生死朝夕 作者:所写的《潘金莲》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3章
- 大宋:我,武大郎,开局拒绝潘金莲
- 武植穿越水浒世界,觉醒神级拒绝系统 拒绝就变强 叮 恭喜宿主拒绝娶潘金莲,奖励【神级炊饼制作技术【无敌喵喵拳【力能扛鼎 叮 恭喜宿主拒绝罗天人的招揽,奖励【禁天诀 叮 恭喜宿主拒绝青面兽杨志当小弟,奖励【玉环步,鸳鸯腿 不知不觉,武大郎就从一个纯24K穷屌丝进化成了富可敌国的大富比,身边还聚集了一群
- 穿越架空正版唐大宗连载中
- 最新章:第71章 胳膊肘往外拐,诡计被识破
- 诸葛亮大传
- 千百年来,诸葛亮的形象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湖北古隆中,奉节白帝城,成都武侯祠,岐山五丈原,勉县定军山-诸多历史遗迹以自己的存在,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诸葛亮一生中各个历史时期的故事。一部《三国演义,使诸葛亮的大名传遍了祖国的神州大地。本书,将带你走近走下神坛的,真实的诸葛孔明 作者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