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别针的一万种用途

第18章


  应该找到自信的感觉。
  所以,我今天想重申一点,希望大家更好地铸造自信的感觉。
  这一点特别重要。
  有一吹一,有二吹二
  在铸造自信的感觉时,有三个方法是特别行之有效的。
  第一,对自己要经常地、始终不断地实行肯定的方针。对自己的每一个长处、进步都要肯定。
  第二,要敢于把自己肯定的东西表达出来。
  给大家说句笑话,什么叫实事求是呢?在讲到自己优点的时候,叫“有一吹一,有二吹二”。你看周围很多成功的人,搞经济的、搞政治的、搞文化的、做生意的,其实每个能干的人都有“吹”的本事。
  不要把这当成笑话,要深刻体验这里的奥妙。他就是因为自信才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东西;在表达的过程中又感染了别人,使别人相信他,他越发建造了自己的自信;所以,“吹”的权力是个幸福的权力。
  听懂了吗?
  “有一吹一,有二吹二”,你没有东西硬吹当然不合适了。要善于表达。天下有很多东西表达出来才能确立。大家一定会有这种感觉,你的思想原来不太清楚,当你在写作的过程中,在讲述的过程中,它就清楚了,甚至发展了。
  我们的才能都在表达中确立和发展。
  人是有语言的生物,当你不善于用语言表达时,你的任何才华都不能确立和发展。真希望大家在发现自己有任何长处、有任何先见之明、有任何高人一筹的见解时,善于表达。
  第三个方法很简单,要敢于大声讲话。
  凡是在生活中自信感不强的,在行为中的一个集中体现,就是在大声说话这点上有盲区。如果你只敢在爸爸妈妈面前大声说话,一出了家门就不敢大声说话,这个盲区就很大了。如果只敢对自己亲近的人大声说话,到了稍微陌生点的人中间不敢大声说话,这个盲区还不小。
  在所有的场合,需要大声说话的时候你都敢大声说话。有的时候不需要,公共场合你大声说话影响别人,你可以小声。不是我不能,是我觉得现在不合适。
  这个原则非常重要。
  如果现场中谁有这样的行为障碍、心理障碍,咱们当场就练一练。练习大声讲话,这样玩一玩,把问题就解决了,不要那么古板。
  其实人生有些东西并不复杂,就像中国的汉字输入,解决了世界第一,解决不了世界倒数第一,就这么简单。也许你这个人本来可以是全世界第一的,就是因为有各种障碍,你成为倒数第一。
  大家要找到这个方法。
  今天在座的人,我认定都是聪明的小老鼠,是一群聪明的学生。
  (热烈鼓掌。)
  你们想一想,在一个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中,在这样一个有一定压力的紧张的学习环境中,你们能够坐在这里,带着非常愉悦的心情,微笑的面孔,来探讨人生心理重建和未来如何成为强者,表明你们有高人一筹之处。
  我认定你们是优秀者,而且只要你们在今天有这个认定,这句话绝对不是空洞之言。也许你们以后在人生中的某些关口还有些问题要跟我商量,还感觉不那么顺利,但是你们今天一定要有这种认定,自己是个聪明的小老鼠。
更深刻地了解和理解自己(1)
  深刻了解自己是了解他人和社会的前提
  人生怎样过得更好?除了自信心体系的建设以外,要更深刻地了解和理解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聪明很重要的体现在对自己的了解上。
  一般来说,对自己没有深刻理解的人,对他人不会有深刻的理解。这是一个绝对的公式。也就是说,深刻理解自己是深刻理解他人的前提。
  请体验一下,为什么有时候你能够判断别人的心理呀?如果自己没有一点点类似的心理、体验,能判断吗?
  有的人抬杠说,我没有偷过东西,可是我能够了解小偷的心理,我知道他为什么做贼心虚。我说,你没有偷过东西是吧?你小时候偷偷拿过爸爸妈妈的东西没有?你爸爸妈妈不让你出去玩,你偷偷溜出去过没有?
  虽然从法律上和财产关系上讲你没有偷过东西,可是你背着爸爸妈妈偷偷拿过家里的东西,你背着爸爸妈妈偷偷溜出去玩过。爸爸妈妈让你睡觉,你把头藏在被子里玩。那么,这种人生体验会使一个人过渡到对他人偷窃心理的理解。
  举这个生动的例子是想告诉大家,深刻地了解和理解自己,是了解他人和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深刻地了解和理解自己,有助于调整、开发自己。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智慧。
  审视自己的各种心理反应
  如何深刻地了解和理解自己呢?
  人是这样一种动物,当你把自己的心理在语言和思维上审视以后,才能称之为了解和理解。比如说你今天突然很高兴,但是你没有用审视的眼光想一想我为什么高兴?你就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今天我情绪特别不好,这个不好我感觉到了,但是没有从思维和语言上审视一下,情绪为什么不好,来源于什么事情?你对情绪不好依然是不知道的。今天你突然觉得轻松了,可是你一定要从语言上来个独白:我为什么这么轻松啊?见到小孩想摸摸他的头。一想,噢,是因为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引发了我这种情绪。
  不经过语言和思维的审视,对自己就缺乏了解。
  所以,了解自己一个最最重要的手法,就是审视,对自己的各种感觉变化、感情变化、心态变化进行审视,进行一个思维过程。
  我们在世界上的反应,一个人对环境的反应,其实就是两大类。一个叫做理性反应,逻辑判断思维,比如现在出道数学题让你去做,你的反应就是怎么做这个题,它是个理性逻辑的反应。或者现在给你一段英语,让你翻译成中文,你要动脑子,回忆,语言组合等等,这是个理性的反应。还有一种反应,遇到一件事情,你高兴、生气、苦恼、快乐、紧张、轻松、爱和憎,这些情绪、情感属于非理性反应,或者说我们通称的非理性心理反应。
  我们对生活的很多反应是这两者综合在一起的。
  比如我现在要决定毕业以后考研还是不考研,留北京还是去外地。回老家,是个保险和保守的方针;留在北京,是个冒险和创造的方针。不面临抉择吗?这里既有理性的东西,还有感情和情绪的东西。那么,扩展开来,再大的反应属于社会的反应,政治的反应,道德的反应,伦理的反应,审美的反应,人生哲学的反应。
  还包括我们通常涉及到其他重大问题,大都属于综合反应。
  在遇到道德问题时,既有道德理性上的是非判断,我该不该这样,同时有道德情感的制约。比如对待宗教问题,既有理性的对宗教的判断,还有潜在的宗教情绪的感染和影响。
  在涉及到社会重大问题的判断时,既有理性的思维──这是属于改革,这是属于开放,这是属于落后,这是属于愚昧──这是理性判断,还有感性判断,对这件事情厌恶,对这件事情喜欢。对重大问题的反应往往是理性、感觉综合而来的。
  每个人都不妨对自己的这些反应审视一下。
  审视之后再把自己形成这些反应从小的家庭经历、个人环境也分析一下,并且把这些反应的文化背景、大的文化原因分析一下,这对于了解自己是非常必要的。
更深刻地了解和理解自己(2)
  与自己对话
  深刻了解自己的第二个手法,可以把它叫做“与自己对话”。
  一个高三学生慢慢进入高考阶段,可是他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他的文科、理科都不错,都比较喜欢,没有特别偏重哪一门。但在考大学的方向选择时,他来请教我。虽然我很了解他,但是我不能随随便便给他出建议。因为他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是个非常微妙的问题。我的态度是什么呢?首先,我把大学有关我所能想得起来的专业一个一个说了一遍,让他先感觉一下对它们真实的态度。
  我说,医学你感兴趣吗?
  他说,不感兴趣。
  我说,地理你行吗?
  他说,我不想学。
  我说,金融呢?
  他说,可以考虑。
  我说,生物呢?
  他说,还是不行。
  我又说,计算机呢?
  他说,这个可以考虑。
  我就一直问下去。
  这是一种完全放松的态度。他只凭自己的真心感觉,喜欢或不喜欢,能学或不能学,没有别的考虑。对我问话所回答的每一个用语,都是当时真实的感觉。可以,或者不可以,或者可以考虑,或者这个我不知道。他的回答是各种各样的,不同分寸的。把他所有的回答,我按照最肯定的到最否定的顺序几十种排下来,大概就看出了他的真正兴趣、爱好和能力的指向。
  如果我不这样对待他,因为我是长辈,因为我自认为比他有经验,于是给他提供很多建议,结果反而会干扰他自己的选择和判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