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寇

第186章


周晓峰出了头,铁桥三虽然心有不甘,还是只能无奈退下,以他的眼光,固然能看出自己比对方技高一筹,不过一招打平,却是有些灰头土脸。
自己可是近卫营第一高手啊,这人丢大了。
.....
“砰砰砰-”
山中营地内,南洋老兵和廓尔喀佣兵们的较量还在继续着,步枪射击,弓弩,跑步,爬山,拔河....廓尔喀佣兵的战斗素质令战士们大开眼界。
虽然并不是每个廓尔喀人都能熟练使用武器,但是他们的耐力却是比巴拉望山地人战士都要高出一筹。尤其是那些有过服役经验的老佣兵,其技能素养更是让大家心悦诚服。
所谓不打不相识,经过了互相较量,双方都逐渐的接受了彼此成为以后的同袍。
看到这样强悍的雇佣兵战士,周晓峰自然是喜出望外,如同捡了宝,同时也深深的感到了压力。
属下楚军各部的战斗力在东亚已经算是顶尖的了,在他们面前,太平军屡屡败绩,而一手火枪一手烟枪的满清八旗和绿营更是豆腐渣一般,不堪一击。
同等数量和装备水准的话,周晓峰自信手下的兵和列强的军队都相差无几。但是和廓尔喀战士比起来,单兵素质的差距还是太大了。
一支沉默、忍耐、勇猛、轻生忘死军队,才是强大的军队。如同沉默的火山,集中所有的力量,爆发出毁天灭地的能量。
呆若木鸡,才是一支强军的气质,光会叫唤,不过是外强中干而已。
“提升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嘛,呵呵呵....”
某人只不过纠结了那么一小会,便放松了心情。
看到了差距,找到了问题,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二章 佣兵构想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3-4-18 8:49:01 本章字数:2584
.....
高福利,荣誉感,严格训练和精良的装备,是造就一支强军的基础。
五千人,雇佣一年不过花费五六十万两白银,却能大幅度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这笔钱实在是花的值!
如果有两万这样的战士,以区区两百万两银子的代价,就是一路打到北京城也不是难事。以周晓峰现在的财力,一年就可以雇佣十万这样的战士。
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也不过两万乌合之众,远不及廓尔喀雇佣兵的战斗力。
不过,他心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别说十万,就是两万人,廓尔喀人也凑不出这么多战士来。
廓尔喀雇佣兵是尼泊尔人人人羡慕的职业不错,不过对于没有服役经验的廓尔喀人来说,备选者却要经过百里挑一的选拔。
各地“海选”之后,应募的廓尔喀人都要经过一轮严苛“山选”,即由征兵代理人筛选候选者的身体和智力,应征青年还要脱得只剩下内裤,背负四五十斤的沙袋,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五公里登山跑。
参加“山选”的数万名尼泊尔青年中,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最后胜出。
因为有了后世的经验可以借鉴,训练科目和装备都将超出这个时代,是以周晓峰大大降低了招募标准。即便如此,数万名候选者中,最后也就选拔出两三千人。
好在,尼泊尔各地还有许多退役廓尔喀佣兵,总算补足了五千之数。不过数十年来,廓尔喀人的军队规模顶多也就维持在万把人而已,加上历年退役的老兵,未服役的精壮,能够招募到两万人就算不错了。
这还要绕过英国人设置的重重壁垒,光是打通关节,要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就不是小数目。
不过有香港的渠道,操作起来倒也不是太大的问题,顶多是多用些名义,比如招募洋行伙计,船队水手,种植园劳工,或者各地富豪的家丁护卫之类的藉口。
化整为零,积少成多.....对一个走私团队头目来说,偷渡都算不上是考验。
更何况,钱能通神这个真理,不仅适用于中国,对亚洲各国甚至全世界都是通用的。这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有钱,就不愁招不到人。
发展雇佣军,倒也是一个急速扩张实力的思路。
即便在后世,使用雇佣军也是迅速增强战争实力的有效方法。
前提是:要花钱。
而现在周晓峰的状况就是:不差钱。
在后世战火纷飞的索马里,只要赏碗饭吃就有人卖命,在这个时代,赏碗饭吃照样有人卖命。就是按照廓尔喀雇佣兵的薪酬水准,就是招募百万佣兵每年也不过是几千万两白银的支出,而一百万支步枪的成本,也就是一两千万两而已。
当然招兵买马不是简单的算术题,管理,训练,后勤,装备,抚恤.....都不是只花钱就行,麻烦多多。
不过在资金充足的条件下,雇佣一批精锐佣兵作为骨干,再招上大群炮灰和敌人换命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雇佣军”,在英文里是“惟利是图者”的同义词,中国古语“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正是对这类人的生动描述。从古希腊时代开始,雇佣军就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以“战争”和“冒险”为职业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到了19世纪初期,英国向外扩张时使用了大量的雇佣军。他们打仗时是军队,掠夺资源和进行商业合作时就以公司的面目出现。
冷战时期,美国在一些特殊的军事行动中也使用了雇佣军。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利用雇佣军入侵猪湾,企图TF卡斯特罗的革命政权。利比亚那位倒霉的卡卡曾经在和美国关系紧密时期在美国招募过一批退役军人雇佣兵组成伊斯兰军团,最多时达到万人。
事实证明雇佣军是有战斗力的,而且,许多个世纪以来,雇佣军的战绩都相当出色。
雇佣军的战斗力强,价钱也不太昂贵,因此雇佣军作为“战争工具”大受欢迎。
雇佣军以个人或小团体为单位,策动政变、绑架、暗杀、劫掠财物,在人们心目当中的形象极坏,被称为“战争动物”。
雇佣军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种族,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为了钱而冒险,也有因为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而战的,还有厌倦了平静生活想寻求刺激的。
雇佣军是不顾国家民族利益和一切后果而受雇于任何国家或民族并为之作战的职业士兵。
从古罗马军队中的野蛮人到后殖民主义时期被流放到非洲的欧洲囚犯,雇佣兵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一群“要钱不要命”的乌合之众。在很多人的理解中,雇佣兵给其他人带来的只有死亡和痛苦,而促使他们打仗的惟一动机就是钱。
招募雇佣兵,当过兵的是最好的,如果当过特种兵那就更好了。招募对象包括,平民、前军人、亡命徒等,总之想要加入,通过考核就可以。世界上比较正规的雇佣军部队如法国外籍兵团就是不管你从哪里来、不管你曾经干过什么,只要你报名通过考核就可以加入,加入后再按它的一套训练方法,训练完毕后,分到各外籍兵团部队中。据说尤其喜欢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听指挥,且能吃苦。
尽管后世的国际社会强烈反对使用雇佣军,但实际情况却是,到百年之后,雇佣军的规模还在不断的扩充。在全球许多的热点地区,都不乏他们的身影。
在世界各国众多的雇佣兵中,要数尼泊尔的廓尔喀雇佣兵最为强悍,即便到了后世,依然名列全球最凶悍的5个雇佣兵集团之首,被誉为世界上最成功、最令人生畏的雇佣军队。
后世全球最凶悍的五个雇佣兵集团包括了西班牙外籍军团、法国外籍军团、哥萨克雇佣兵、廓尔喀雇佣兵和以色列雇佣兵军团,这些集团各有特色,各有所长。
其中西班牙外籍军团招收来自摩洛哥、毛里塔尼亚的摩尔人,作风异常相似,凶猛好斗且不留俘虏。
法国外籍军团尤其喜欢录用东方人,而不太喜欢黑肤色的人,认为黄种人听话,黑人难管理。
哥萨克雇佣军也是全世界炙手可热的雇佣兵来源,哥萨克人最突出的优点是他们对武器有天生的热爱以及对使命的忠诚,英勇善战,悍不畏死。
以色列雇佣兵军团则是经验丰富的退役士兵组成,类似于正规军。
不过这几大雇佣军团大部在后世才形成规模,以色列雇佣兵军团现在更是没影的事,随着历史的轨道偏离原来的方向,以色列这个国家会不会形成还得看周晓峰乐不乐意了。
至于犹太人,他们真的值得同情吗?
.....
这一章写的不是太满意,待会再更一章作为补偿吧。
下节预告:战争之王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三章 战争之王 继续求收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3-4-19 8:47:10 本章字数:2561
千金难买早知道。
先人一步,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财富,就是最大的商机。
多年积累的数千廓尔喀退役雇佣兵资源和数万廓尔喀精壮勇士,就是一笔巨大的潜在财富。
英国人挑选标准太过苛刻,其实也是出于本国人口太少,佣兵实力太强容易造成尾大不掉难以控制后果的考虑。毕竟在远东,数千人的廓尔喀兵团已经算得上一股庞大的力量了,英国人需要平衡各方的实力。
不过对于周晓峰来说,降低征募标准增加佣兵规模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尼泊尔相对于中国来说不过是弹丸之地,一两百万人口顶多也就是一府之地的人口总量,一两万人的军队相对于四万万五千万人口好比是一滴水之于池塘。
在晚清的中国,尤其是四方动荡民生凋敝的咸丰年间,只要有足够的钱粮,绝对不怕招不到愿意当兵吃粮的下层民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