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寇

第190章


“尊敬的国王,我就把它留作纪念吧,这真是一次愉快而又令人难忘的访问.....是的,毕生难忘。”
俾斯麦抑制住把眼前这个东方人掐死然后把宝藏据为己有的冲动,勉强保持着绅士风度,从金块堆上拣起其中的一块。
而赫尔曼则一手拿了一块,还对碰了一下,悦耳的声音让他如闻天籁,听得出来,手里冷冰冰的金属确实是高纯度的黄金。如果自己够幸运的话,这些美丽的物事有可能填满自己的储藏室,有生之年能够达成这个目标,绝对可以死而无憾了。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好事成双。”
“哦,赫尔曼,我的朋友,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四季发财?我想,你们多拿一些都不是问题,我想,东方的这种特产可以成为送给家人最好的礼物,俾斯麦先生,你觉得呢?”
“东方的谚语实在是太有趣了!”
在黄金面前,再矜持的绅士也无法保持住风度。
.....
“这一次真是不虚此行啊!”
带着周晓峰赠送的礼物,两位客人满意地告辞离去,他们还要再停留数日商谈更具体的合作细节。而俾斯麦甚至直觉地预见到,自己的这次远东之旅或许还是自己政治命运的转机,把握好了,再重回权力中心也不是难事。
那是多么巨大的财富啊,能拉拢到这样一位盟友,估计就是威廉国王陛下也会对他改变心意吧。要知道,即便是普鲁士邦的国库,现在也没有那么多的资产,价值数百吨黄金的宝库,大概也就不列颠国王和那位沙皇陛下能够拥有。
金子,多么迷人的金子!
古印加人把黄金视为太阳的汗珠,古埃及法老坚持要埋葬在黄金这种神之肉里,圣经马太福音提及的东方三博士带来的礼物之一就是黄金,而圣经启示录形容圣城耶路撒冷的街道由纯金制作。
这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东西,手中沉甸甸的礼物可以证明,东方的富有不是传说,而是十足真金的事实。
金和银都存在于地壳的金属层,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由于工艺的落后,黄金的挖掘和生产停滞了几乎一千年。
直到十五世纪西班牙人为了探索到达印度的新航线而误打误撞到达美洲,他们发现把金子视为太阳汗珠的印加人征服了奇穆帝国,并命令奇穆的金匠为太阳神庙的每一寸墙壁镀上金子。
在黄金的驱使下,西班牙人征服了阿兹特克帝国,获得了阿兹特克的大量黄金储备,以此西班牙复兴。后来,皮扎罗入侵秘鲁,俘虏了印加统治者阿塔华尔帕,他立即下令印加人融化所有的黄金并运回了西班牙。
此后,西班牙逐渐成为海上强国,开始了属于他们的殖民霸权时代,直到十六世纪末期他们的“无敌舰队”被英国人击溃,开始衰落。而英国取而代之成为了世界是最强大的国家,传说中到处是黄金和财宝的印度最终也成为了不列颠人的殖民地。
在十九世纪之前数千年的历史中,人类总共生产的黄金不到一万吨,到了十九世纪,随着一系列金矿资源的发现,使得黄金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的五十年里,黄金产量超过了这之前五千年的总和。
而地球的黄金资源其实不是预想中的那么匮乏,只是由于技术工艺所限,才导致了绝大多数金矿难以被发现挖掘罢了。据后世研究推断,地壳中的黄金资源大约有六十万亿吨,目前采掘出的黄金不过是总储量的数十亿分之一而已。
说起来,白银的储量远远低于黄金,比黄金更为稀有,然而却因为开采和提炼的难度低于黄金,导致白银的存世数量有后者的数十倍,使得金银比价达十数倍。
全世界也就那么几千吨黄金,被英法荷兰西班牙等早期殖民者占据了大半,象普鲁士邦国这样在列强中还排不上号的二流势力所能获得的黄金储备只能以吨为单位计算。
是以,面对周晓峰展示的这一屋子黄金,向来以大贵族大人物自居的俾斯麦先生很有些不淡定了。
财货动人心,在巨量黄金诱惑下,就是佛祖都要起贪念,就是上帝本人也会心痒难搔。要知道,教会向来就是以善于敛财闻名的,那些神棍对于教民的搜刮盘剥捐输手段,可不比贵族领主对佃农的横征暴敛要心慈手软。
要是真象那位周国王所说的那样,可以把一座金库搬到本国,以军火生意的利润,那将会是....好多钱啊!
“我得赶紧写信给国王陛下,这不仅是我个人的机会,也将是普鲁士王国的机会。”
.....
目光敏锐的俾斯麦意识到了一个巨大的机会。
既然西班牙人可以依靠抢*劫印加帝国的黄金而崛起,英国人可以通过掠夺印度、北美这些殖民地而富强,或许,普鲁士也可以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
通过垄断和周晓峰这位东方国王交易的机会,扶持起这位前朝皇帝的后裔,让他获得东方最大帝国的统治权,以盟友的关系,普鲁士同样可以获得传说中的东方宝藏,强势崛起。
要知道,那个清国简直是没落到了极点,满洲统治者简直就和印加帝国的那位阿塔华尔帕皇帝一样昏聩无能,懦弱而又残忍。
以周国王所展示的财力以及赫尔曼向他所介绍过的辉煌战绩,再加上普鲁士转卖来的武器、设备、技术和人才,这位国王陛下将成为一个强大的盟友。
只要资金足够,普鲁士就能左右逢源,火中取栗。资本与技术的结合,绝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
一个东方大国和普鲁士结盟,互通有无,带给双方的好处将是皆大欢喜的双赢局面,而作为中间人的俾斯麦将获得双方的倚重。
不管是出于个人还是国家的利益出发,转卖一些他国的技术又有何妨呢?
更何况,在转手的过程中,普鲁士也可以获得同样多好处。这样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还可以获得丰厚报酬的好机会,可不是经常能够遇上的。
“赫尔曼,我亲爱的朋友,请你再给我讲讲我们这位国王朋友的英勇事迹.....”
    正文 第二百一十八章 重炮时代 三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3-4-21 8:48:16 本章字数:2498
俾斯麦那已被多次打击而变得有些消沉的壮志雄心,在站错队被排挤被边缘化而与普鲁士王室渐行渐远数年后,再度因为那一堆堆光灿灿亮闪闪的黄金而给点燃了。
金山诱人,他倒是没想过要巧取豪夺,对于还没有统一德意志联邦的普鲁士来说,远东太过遥远了,以他们的国力和兵力,实在是鞭长莫及。
或许西方人没有‘远交近攻’这样的谚语,不过没有利益冲突的势力,采取合作而不是对抗的态度对双方都只有好处。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俾斯麦现在对被发派来做国王私人特使已经没有丝毫沮丧了,反而有一种因祸得福的惊喜。如果他熟悉中国文化,一定会说出一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还在手捧着金砖仔细把玩的赫尔曼则沉浸在即将发大财的幻境中,一个从百万富翁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风光无限的前景,让他陶醉迷离而无法自拔。
“哦哦....好的,我和这位国王陛下的结识,出自一次巧合,你知道,法国贵族圈子里有一位矮个子的路易男爵.....那个小白脸灰溜溜地回了本国,而当时的国王则抱得美人归,据说上一任总督先生的妇人和他也.....”
当初周晓峰和路易的决斗在香港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而布鲁斯家族的掌上明珠投入一个东方男人的怀抱也确实让许多自以为高贵的白种人跌破了眼球。
但是西方人对于财富的追求,让他们对于周晓峰这样的年轻富豪采取了观望的态度,等一次次大手笔的订单落到几大洋行,那些所谓的上流社会人物便再也绷不住了。
面子再重要,也比不上实实在在的利益,远东第一富豪的光环已经可以让人忽视种族和肤色的区别,想要对这位阔少投怀送抱的贵妇少女不知凡几。
非凡的武功与惊人的财富,令周晓峰几乎成了上流社会的明星,要不后来成为寡妇的包令夫人怎么会也和他闹出了绯闻呢?
坊间甚至传言,那位前任总督大人就是因为撞破了奸情怒急攻心导致心脏病突发而猝死的,啧啧,这想象力....都接近真相了。
正是在那个时候,汉斯先生主动拜访了这位神秘富豪,从而开始了他事业上升期,交易额度一次比一次巨大。
到现在,预期业务量居然可以以千万计,想必到了那时,凭自己的贵族身份和惊人财富,都可以成为欧洲各国王室的座上宾了。
“据说,这位周武王在登基之前就已经有了六房太太,还有好几位情人,现在这座宫殿里佳丽如云,有许多漂亮的姑娘才十三四岁就开始接受古老的礼仪训练.....”
“东方男人可真是幸福啊,竟然可以公然养情人,或许,等我退休之后,应该到远东来安家定居。”
“可不是嘛!不管是中国还是南洋,一夫多妻都是法律所允许的,在菲律宾,一个男人最多可以娶四位妻子,而在中国,只要你养得起,合法的妻子数目可以不受限制。在北京城里,那位满清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三千。”
“天呐,我的上帝,那位皇帝一定很强大,难道他比这位国王陛下还要强嘛?”
“....”
赫尔曼是由湖湘会馆周氏子弟引领而来的,在船上多日,那位远房主事忍不住透露了一些信息,真真假假各种奇闻逸事不无吹嘘之意。
不提两人回到迎宾馆如何庆祝飞来横福的喜悦,如何谈论周大少的八卦传闻,又如何羡慕嫉妒,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