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大师林语堂

第5章


  吃晚饭的时候,林至诚一边扒饭,一边时不时地瞟上玉堂一眼,想发现点蛛丝马迹。玉堂却神情自若,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虽然有离经叛道的演讲,玉堂却没有抛弃基督教。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他不能想象。
  4年后,他在清华任教,同事兼著名诗人刘大均替他解决了这个难题。
  他问:“如果我们不信上帝是天父,便不能普爱同人,行见世界大乱了,对不对呀?”“为什么呢?”刘先生答:“我们还可以做好人,做善人呀,只因我们是人的缘故。做好人正是人所当做的咧。”
  这一席话,剪断了玉堂和基督教最后的一丝联系。
  晚年时,饱经风霜的林语堂又回到了基督教的怀抱。这是后话了。
  从圣约翰毕业后,林语堂到清华任教,然后是出国留学,回国,再出国。他余下的大半生都在世界各地漂泊,鲜少回坂仔。然而他乡牧歌处,放野归自然,林语堂怀着一身山地的爽朗,游走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他是放飞四海的风筝,线的那一头却深深地埋在生于兹养于兹的故乡。
***************
*《林语堂自传》
***************
  “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安装着美国的水电煤气等管子,有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  ——《林语堂自传》
---------------
最是难忘初恋时(1)
---------------
  初恋是青涩而难忘的。
  林语堂的初恋是青梅竹马,一个叫“橄榄”的俏人儿。
  “橄榄”本名赖柏英。
  算起来,林语堂还是柏英的长辈。柏英的母亲是语堂母亲的教女,初次见面,柏英的母亲按照传统辈份的观点,让柏英叫语堂“五舅”。
  男生发育得晚,林语堂那时候又小又瘦,个头和柏英差不多。小柏英不高兴了,撅起嘴来,坚决不肯叫。语堂本想板起脸,装装“五舅”的大人样,可瞅见柏英委屈的模样,忍不住了,哈哈地笑起来。牧师太太忙打圆场,说都是孩子,算了。
  柏英的脸偏瘦,活脱脱一个刚成熟散着甜香的橄榄。语堂眼珠一转,不停地大叫:橄榄,橄榄!柏英不明所以,好奇地四处看。语堂一手指着她,叫得更起劲了。柏英这才明白过来,语堂是在给她取绰号呢。柏英气极了,这么怪的名字,她不要!
  慢慢叫习惯了,柏英也喜欢上这个特别的名字。
  “橄榄”成了两个小家伙的暗语,是他们共有的秘密。
  柏英家在半山上,离语堂家约五六里的样子。每逢赶集,柏英天蒙蒙亮就起来了,拎着一大篮东西下山来。篮里多半是新鲜的蔬菜、竹笋,还有她母亲做的糕点,那都是送给语堂母亲的。
  语堂早早地在村口等她。
  “橄榄,橄榄,在这儿!”林语堂不停地招手。
  柏英却不紧不慢,哼着歌,蹦蹦跳跳地走过来。
  忙完了赶集的事,就是两人的快乐时光。
  他们最常干的,就是到西溪边捉鲦鱼和螯虾。两个小孩儿光着脚,趴在河岸上,仔细地寻找冒水泡的地方。大人们说,水泡越多,鱼虾才越多。
  柏英在山里长大,身手敏捷,往往她都逮了一小筐,语堂还一无所获,急得脑门直冒汗。
  “我不玩了,一只抓不到!”语堂把篓子一扔,耍起脾气来。
  “我分你一半,别闹,鱼来了!”
  “哪里?我来抓!”
  “不行,大头瞎,你会吓跑鱼的!”
  两人争争吵吵,感情却一天比一天好。要是有一天柏英不下山,语堂就蔫蔫的,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来,眼光不自觉地老往村口飘。
  抓鱼抓腻了,柏英说要抓蝴蝶。
  坂仔的春天气候温和,到处开满了鲜花。蔷薇红似火,迎春花娇俏可人,色彩斑斓的蝴蝶就在花丛间飞来飞去。小柏英喜欢得不得了。
  林语堂主动请缨,要给柏英抓两只玩。
  别看蝴蝶傻傻地停在花上,可语堂轻手轻脚地一靠近,蝴蝶立刻飞了。有时候,它还故意在空中转个圈,得意地发表胜利的宣言。
  语堂脱下外面罩的小衫,系成一个小网。那只明黄色的蝴蝶一看就是贪吃鬼,语堂盯好目标,纵身扑上去,打开一看,又是白忙一场。
  语堂哭丧着脸,他自认为智力过人,却败给了一只小小的蝴蝶。
  柏英笑得肚子都疼了。
  语堂不服气,说,抓蝴蝶又不是抓鱼,有那么容易吗?要不你试试!
  柏英随手采了几朵野生的小雏菊,别在黑亮的辫子上。然后,她坐在小溪边,静静地,一动也不动。
  “你要干什么?”
  柏英急忙把手指放在嘴上,“嘘!别说话!”
  不一会,有只蝴蝶飞过来,在柏英头上转来转去,最后停在了她戴的花上。那翅膀一扑一扑,仿佛在享受甜美的晚餐。柏英慢慢起身,往前走,一步,两步……走了好远,蝴蝶仍立在柏英头上,就像会动的发饰,妙不可言。
  语堂看得眼睛都直了。
  人比花娇,头栖蝴蝶的柏英是那么的迷人,一颦一笑都打动着年轻语堂的心。
  他偷偷地看柏英,看着看着,就忘形了。
  柏英赤着足,悄悄地穿过河边的草地,来到语堂身后。她用滑嫩白皙的小手猛地捂住语堂的眼睛,天真地问:“我是谁啊!”
  “是我的小‘橄榄’啊!”语堂甜蜜地说,一把抓住她的手。
  柏英一扭身,敏捷地逃开,一双天足在柔软的草地奔跑,“来追我啊!”她的笑声如银铃般动听。
  “她的脚在群山间,是多么美丽!”一句《圣经》上的话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语堂脑海中。他多希望自己就是那嫩绿的草儿,在柏英的赤脚下招展。“呀!我崇拜她脚上的泥巴。”语堂心中涌起无限的柔情。
  天气热起来了,语堂到山上的柏英家避暑。
  柏英家是在浅蓝色的山丘中,隐约露出暗褐色的屋顶。四周是青青的荔枝林,密密麻麻的荔枝压在枝头,那果肉饱实得似乎要涨出来。
  语堂亲切地唤它“鹭巢”。
  柏英穿着时兴的长衫儿,俏生生地站在一片翠色间。她是来迎语堂的。微风吹过,发丝轻轻地扬起,目光也迷茫起来,好像在思考什么。
  语堂一看见她,心微微地颤动,山中的精灵也比不上他的“橄榄”啊。
  柏英像个女主人那样款待了语堂。
  她端出现摘的新鲜荔枝,让语堂不用客气,尽量多吃点。
  柏英吃起荔枝来又快又好。语堂一颗没吃完,柏英已经吐出了三粒核。
  “橄榄,荔枝吃多了是要拉肚子的。”
  “真是傻,吃一勺酱油就好了!”
---------------
最是难忘初恋时(2)
---------------
  吃完了荔枝,两人玩起了乡里孩子最爱玩的弹弓游戏,满地的荔枝核就是最好的子弹。柏英有腰力,手势准,可以击中一米半以外的物体。
  林语堂见到了多种多样的柏英。
  如山里的其他女孩一样,柏英很勤快。山里多雨,一下就是一夜。隔天,柏英很早就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地踩过泥泞山路,去看稻田里的水有多深。
  平时,柏英总是穿着黑色的衣服,干起活来很利索。礼拜天事情少,她就换上一身的浅蓝色,衬得肤色亮起来,显出少女的娇羞。
  她领着语堂在树荫下纳凉。柏英唱起山里人的小曲,那婉转的歌声悠悠荡荡,环绕在荔枝林的上空,也环绕在语堂的心上。
  林语堂和柏英相爱了。
  那年暑假,林语堂从圣约翰大学回到坂仔。他甜蜜地约会了他的小“橄榄”。
  女大十八变,柏英更漂亮了,幼时有些偏长的脸蛋长成了浑圆的鹅蛋脸,爱思考的眼睛明媚得像春日的阳光。
  语堂拉着她的手,热切地倾吐了思恋之情。
  “橄榄,看到你真好!”
  “真是傻!”柏英以前最爱说这句话,可此刻说来,却充满了亲热和少女的娇羞。
  整个下午,他们肩并肩慢慢前进,高兴得不知道走了多少路。柏英不再害羞了,大部分时间都把手环在语堂的腰上。有时候,语堂走得快,柏英就一把拉住他,然后自己两步并作一步走,跑到了语堂的前面,得意地朝他笑。
  语堂心里热乎乎的。他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比书上说的更激动,更让人沉醉。
  他向柏英表明了心迹:“我想出国留学,想到更远的地方去看看。橄榄,和我一起去吧!”
  柏英的笑凝住了。沉默。
  山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柏英不知道,她隐隐约约地觉得害怕。
  而且,祖父双目失明,每天要靠她的搀扶,才能处理基本的生活。一想到要离开从小就疼爱她的祖父,柏英打从心底不愿意。
  柏英激动地说:“世界上还有比我们这儿更美的山谷吗?你已拥有了这些山,也可以得到我。为什么你一定要出国呢?”
  语堂没有答腔,她又说:“就算你住在漳州,我们也有香蕉、甘蔗、桃子和桔子。还有各种鱼类和青菜。外国港口有的东西,我们哪一样没有呢?”
  语堂很意外,他没想到他的橄榄反应这么激烈。
  可是,他刚刚从上海那样的繁华都市回来,他的知识也给他建构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天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