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雍正穿成纣王

第65章


只是,见雍正脸色不悦,苏护只笑了笑,道:“臣立刻打发人把姬发他们带进宫来。”
    雍正的目的本就是姬家三兄弟,与苏护并无关系,见其已经识时务的派人去带他们进宫了,也就懒得跟苏护虚客套,只轻轻的点了点头,便开始批阅起今天送上来的春折,并不理会苏护,只让他在一旁站着等。
    苏护谈不上是人精,但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是有的,见雍正威仪日盛之余,对自己颇不待见,也就不好留在此处。况且他也知道陛下要见姬家三兄弟时,自己也不好在场,便识时务的告了退。
    但也因此,苏护多多少少的对于苏妲己提议要进宫的事情越发心动了。可是今日已然失了先机,只能回去再与女儿商量一下了。毕竟也不好把这件事办得过于迫切,反倒像是自己十分急功近利似的,因此很是需要徐徐图之,也要让女儿给陛下一个好印象。
    苏护离开没多久,他底下的侍卫倒是手脚极快,便把姬家三兄弟给送进宫来了。大概是因着不好让三人过于腌臜而冲撞了雍正,这姬家三兄弟都穿着一身干净的衣物,连着头发都被梳得整整齐齐,雍正想着,苏护也还是多多少少顾念着世交的情谊吧。
    不过,这种顾念还真不如顾念,因为倒像是黄鼠狼为被自己吃掉的鸡哭泣一般,只会令人不快,让人生厌。
    倒是可惜了苏护,竟然做了这般吃力不讨好的举动,反而让雍正越发厌恶他了,只他自己还恍若未觉。
    那姬家三兄弟的脸,雍正只看过一面,就让人把他们压进天牢。雍正并没有准备审问他们些什么,该知道的事情,从姬昌的嘴里都已经掏出来了,更何况还有一个太姒。而且这三个小子就算是姬昌的儿子,可是那时候伯邑考还没死,姬昌又怎么可能让伯邑考之外的人知道太多自己的野心?!
    所以,雍正也没想过他们能知道一些自己所不能知道的事情,更没盼着他们能吐出什么姬昌的私密来。雍正对于他们的价值一开始就定好了位,那就是姬昌的代替品,如此而已!
    只是,雍正无心与他们废话,但姬昌的三个儿子又岂能都是无能之辈?自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下了天牢,日后再无出头之地。
    姬家三兄弟中,最长的姬发一跃而起,吐出口中的布条,大喊一声,道:“陛下,请容罪民禀报一事。”
    雍正淡淡的看了姬发一眼,唇角一勾,带出了一抹冷笑。
    雍正如今的容貌本就俊美,这么一笑,再趁着他那清冷的气质,只让人觉得其人美得动人心魄。便是如今因为雍正而家破人亡的姬家三兄弟在一时间也不由得被惊艳得花了眼,显得有些目瞪口呆。
    那痴惑的模样,让雍正越发看不上。况且,这三个人的下场,雍正早就定下了,无论如何,雍正总无让他们活着的道理,只待着时机成熟,拿着他们在外头溜上一圈,全了名头再杀罢了。不过,雍正心中还是对姬发所说的要禀报于自己的事情有些好奇。
    即使这可能是陷阱,雍正相信自己并不会轻易的跳下去,况且依着自己的谨慎,雍正也不认为自己会中计。所以,他轻轻的开口,说了一句:“准了,你说吧。”
    要捉那姬发的侍卫立时就松了手,只强按着他跪了下去,然后守在一旁。
    因着侍卫此举,姬发从之前的惊艳中缓过了神来,对着自己的表现也隐隐有些唾弃。他低下头,不再看雍正的脸,但气势也因此弱了下来:“陛下,罪臣知道父亲之罪祸及全家,便是陛下将罪臣与罪臣的弟弟们当堂杀死也是应该的。只是,罪臣愿将功赎罪,只求陛下饶罪臣的两个弟弟一命!”
    “将功赎罪?”姬发这么天真的求情让雍正忍不住失笑,只叹他虽然在《封神》一书中风光无限,却到底不如姬昌特意培养出来的伯邑考那么见多识广。
    须知道,那伯邑考人虽是短视了些,但姬昌对他的培养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见过的大场面实在太多,也颇为识得说话的艺术。同时,也明白什么叫识时务者为俊杰,以及什么叫做大势已去。伯邑考知道自己已经必死无疑,所以纵使害怕,却也没有说出一句为自己求情的话来,因为他必须顾忌着姬家的颜面。
    死便死矣,何足挂也。伯邑考这种世家子弟,当然明白家族的颜面,有时候重于一切。而若是伯邑考如今处于姬发这个位子的话,想必也说不出求情的话来。不是因为不重视姬家的传承,而是知道雷震子既然是姬昌的儿子,那么便是自己和弟弟们死了,姬家的血脉怎么都不会断的。
    而姬发此举,却是除了为自己的弟弟们求情之外,同时也是想展示一下自己的价值,好让雍正知道自己并非是一无是处的。只要表现了自己,表现了自己投诚之心以及自己的才干,姬发相信雍正便是不爱才,看在他还有价值的份上,也该留下他的一条命。
    可惜姬发想错了,不管姬发有没有价值,在雍正的眼里,他的价值也只有一种。
    雍正唇角的弧度勾得更高了些,带起的嘲弄之意也随之更加的明显,只是姬发仍然低垂着脑袋,并没能看到,所以还一心期盼着雍正能看重自己。只是,姬发虽然是嫡子,但该知道的事情雍正早就在姬昌的口中挖到了,为了确定毫无遗漏,还让胤祥底下的妖精用了摄魂术,姬发能说的还能有什么?不过就是在冀州住了那么些日子,自以为挖出来了什么隐密,便迫不及待的来告状了。
    只是他去不想想,那苏护不管最开始时有没有真心想收留他们三兄弟,那防备之心总不会少的,又怎么可能真的让他探到什么隐密呢?!
    所以,雍正根本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只不再言语,对着侍卫挥了挥手。
    那侍卫拿起地上的布条,一把塞进了恍若未觉的姬发的嘴里。这一回再不放任对方挣扎,跟其他的侍卫一同的把姬家三兄弟都给带了下去。
    雍正冷哼一声,正要叫宫人把早在御书房外头等候的胤祥叫进来时,守在门口的侍卫先行上前一步禀报道:“禀陛下,皇后娘娘正在御书房外,称有要事求见。”
    雍正无奈,只好让胤祥再在外头等上一段时间,先宣了姜皇后进来。
 第七十六章
    因着把太子妃的后选人名单交给姜皇后已有七八天的时间了,若是快的话,姜皇后也该把名单上的姑娘家都看过一遍了,所以雍正对于姜皇后的来意,也有了大概的猜想。
    对于殷郊早点成亲,然后生下嫡系子嗣,雍正可是很迫切的期待着的。因为雍正知道,这大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而早就承担过大清,如今又负担了一个大商的他,总有种心力交瘁之感,已经深感力不从心了,也期盼着下一代能快点长成,好让他放下手中的权势,把大商的基业传承给下一代。
    在与胤祥两情相悦之时,雍正就放下了所有的包袱,决意在殷郊长成,足以独当一面之后,就把商王的皇位传给他,而自己则与胤祥到他所挑选出来的宝地之中修炼。
    大商,不需要一个道术高强并且足以千秋万代的陛皇,因为一个人手握权势太久的话,心性会变的。即使一开始是真的为了大商好,但时间一久,雍正不能保证自己会不会被权势迷了眼。毕竟掌握一个国家,享受着众人跪拜的感觉真的是太过美好,仿佛你就是神一般。
    雍正不像变成像康熙那样的人。
    雍正承认,自己的皇阿玛年轻的时候,那些作为当得上千古一帝的美名,但是当他老了,又不愿意放手的时候,对待他一手扶持起来的太子二哥的决绝,让雍正很是心惊胆颤。
    尚记得有一回,被皇阿玛带进宫去教养的弘历对他说起过,看到皇阿玛握着朱笔时的手一直在颤抖。那是皇阿玛在他们这些做儿子的面前拼命掩饰的事情,却没想到被弘历看到了,也真的证明,他已经老了。
    可是,即使是老了,在他去世之前,皇阿玛也没想过要放下手中的权力,更没有顾念过跟他争权夺利的儿子们的性命,只纵容着大家为了那把金灿灿的椅子争个你死我活,然后再打压出头的儿子们,将他们或圈或弃。
    雍正很钦佩年轻时的康熙,杀伐果断,也不会纵使贪官污吏为害大清。可老了之后却又变得顾虑着仁君之名,反而变得纵容起那些贪渎官员,让雍正略有些失望。只是,康熙不管是好是歹,总是雍正的阿玛,做儿子的,始终不能对康熙的决策做出置疑。
    并非是愚孝,而是因为皇阿玛是帝皇,如此而已。
    也正因此,雍正不想为了掌握皇权,却被皇权束缚住,自然就想让殷郊成为优秀的帝皇,接了他的皇位,而自己则去修道,最重要的,却是和胤祥在一起,再不负他,也再不累他为自己而死了。
    虽然雍正此刻的心思是千回百转,但是事情上他脑子里想的东西再多,现实上也不过才是一会儿的时间罢了,姜皇后也才将将走进御书房。
    以“我们是夫妻,夫妻之间何须这般客套。”为由,拦下了欲行礼的皇后,一旁伺候的两名宫人合力搬来了沉重的雕镂木椅,雍正给姜皇后赐了座,然后问起了对方的来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