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雍正穿成裴东来

第59章


毕竟狄仁杰的人品,很让人信得过。
    可裴东来到底不是个任性妄为之人,也能将心比心的明白狄仁杰不愿意寄人篱下的意思,也免得他那三个儿子有什么不好的想法,所以只是略微难受了一阵之后,便转而去找裴玉冰,商量着该送些什么礼物给狄仁杰做搬家的贺礼了。
    其实有一件事,裴东来在这几天来一直都很好奇。
    因为裴玉冰前些天偷听到自己和狄仁杰的谈话,也抓到了狄仁杰的话柄子,要他嫁进裴家来的,怎么这几天却没有动静了?
    裴玉冰虽然行事有分寸,可是事关裴东来的事儿,却向来得理不让人的,按理来说不可能轻易放过狄仁杰才对,到底这狄仁杰使了什么手段,让裴玉冰就这以退让了,不再提让他嫁进裴家的事儿了?
    看着帮着自己挑选贺礼的裴玉冰,裴东来便想借着这个机会探一探了的口风,不过,这个想法不过一瞬,很快就消逝了。在他看来,裴玉冰是他今生最可信的人之一,若是跟着他也要拐弯抹角的刺探情报,那就是伤了二人的感情。
    可是不问的话,裴东来又觉得心中直痒痒,最后干脆直接开口问算了。
    裴玉冰正拿着一尊牡丹缠枝白玉花瓶看着,听了裴东来好奇的问话之后,却是哈哈一笑,故作神秘的道:“你猜?”
    裴东来强忍着在裴玉冰面前翻白眼的冲动,只是嘴角抽搐了一下,才道:“父亲真爱开玩笑,如果孩儿能猜到,何必还行这多此一举呢?”
    “那就别猜了。”裴玉冰脸上的笑容越发开怀:“到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会有惊喜哦。”
    裴东来见状,知道自己肯定是没办法从裴玉冰口中探听到什么消息了,于是打算从狄仁杰那边着手。
    裴东来找了个借口,把挑贺礼的事情交到了裴玉冰的手中之后,施施然的就去了狄仁杰的院子。不过他显然来的不是时候,虽然夜色已经降临了大地,可是狄仁杰所在的院子里却是一片忙碌的景象。裴东来看了一圈,都是在收拾东西的。
    虽然狄仁杰进长安时可谓是轻车简行,可是狄宏和三位小少爷并几名仆从可是带着好些东西过来。因为狄府暂时没法子住人,东西自然也就一并搬到了裴府。而狄仁杰回了长安这么久,自然需要购置一些日常的物品,加上通天浮屠一案中查案有功,自然被赏了好些精巧的物件,因此需要打包的行李倒比来时多了许多。
    最重要的是,狄仁杰并没有特意的带着仆从,而狄府的仆从都是跟着三位小少爷一起来的,照顾他们是够了,可是就这么几个人,又不好意思把事情交待给裴府的下人们来办,自然就有些人手不足的意思。而且,此时又是住在裴家,哪里好意思在这时候添购人手呢。
    裴东来进了院子,见狄宏领着下人正在那儿忙活,倒有些不知道该不该去找狄仁杰了。因为狄宏狄春都在院子里头,狄仁杰的三个儿子却不会在这里看着他们干活,那么自然是由他们的父亲在那里守着。
    裴东来还吃不准这几个孩子对自己的态度,更不知道狄仁杰把自己和他的事情说给了孩子们听没有,因此并不太敢去打扰他们的天伦之乐。
    正在裴东来打算离开之时,却是狄春眼尖先发现了对方:“裴公子,您是来找老爷的吗?”
    这回裴东来若还要走怕就有失礼之嫌了,所以停下脚步对着狄春点了点头:“小狄管家,怀英呢?”
    听到有人叫自己做小狄管家,虽然多了个小字,但狄春还是高兴的呵呵一笑,指着一处道:“老爷和三位少爷在书房呢。”
    听说狄仁杰确实跟自己的儿子在书房里,裴东来点了点头,道:“既如此,我也就不打扰他了,待明日再说吧。”
    “裴公子且留步。”还是狄宏看出了裴东来的顾虑,忙帮着自家老爷把人给留住了。“裴公子,既然来了,何不到书房与老爷见上一面呢?三位少爷也时常听老爷提起过您,早就盼着与裴公子见上一面呢。只是裴公子您向来事忙,每回到这院子里来也多是为了公事找老爷,竟是一次都没见过,凭着公子与老爷的关系,倒是显得有些见外了。”
    听了狄宏的话,裴东来也不好走了。他点了点头,道:“那还麻烦狄管家帮忙通报一声吧。”
    “是。”狄宏笑道:“还请裴公子随我来。”
    虽然是裴东来自己家的院子,可既然借给了别人住,那么即使他知道书房在哪里,也还是要跟着仆从管家一起去才是。而且狄仁杰是朝庭命官,谁知道书房里会不会有什么重要的公文,因此总该事先由狄宏跟狄仁杰说一声,方便他把一些东西收拾好的。
    狄宏偷偷瞅了一眼裴东来,见他神色之中并无不悦,顿时放心了许多。
 62第62章
    因为这段时间事儿忙,狄仁杰已经很久没有考教过三个孩子的功课了,趁着今日有时间,自然不能放过。
    三个孩子的年龄不同,自然学习的进度也不同。最大的狄光远已经开始学作诗了,而剩下那两个还在学习着四书。
    狄仁杰不算是严父,但也跟‘慈’这个字扯不上边儿。当他端着张脸听着狄光远的背书时,脸上的表情顿时就死板了许多。
    听了狄管家说裴东来来了,狄仁杰的脸上闪过一抹柔情,让原本呆板的脸带上了一些感□彩,跟着柔和了许多。“人在哪儿?快把他请进来。”狄仁杰放下手中的书,忙起来去迎。
    不过,还没等他到门口,裴东来就已经推门而入了。
    “听说你正与孩子们在书房,我原不想打扰你的。”裴东来笑道:“不过,狄管家说三个孩子来了快一个月我都没见过一面,实在是有些见外,所以我便来了。”裴东来看着桌案上的书,和三个站在一起的小孩子们,又道:“可曾扰了你们?”
    “没有。”狄仁杰斩钉截铁,说:“你能来见见他们正是我盼了许久的,正说明了你在乎我,我很高兴。”
    “胡说些什么。”裴东来听了狄仁杰的话也很高兴,可是在人前他还是爱摆着架子,更何况“三个孩子都在这儿呢,你可别教坏了他们。”
    “怎么会呢。”狄仁杰哈哈一笑,招呼着三个孩子起来:“光远光昭光嗣,快来见一见你们裴叔叔。日后他与我们家的关系可就要亲近了,虽然不能名正言顺的,可到底就是你们的继母了。”
    ‘继母’一词让裴东来的嘴角抽了抽,可是三个孩子在面前,他也不好落了狄仁杰的面子,只能趁着他们不注意时,赏个白眼给狄仁杰就算暂时揭过去了。虽然来见这三个孩子是事发突然,可是裴东来也是早有准备,见他们恭恭敬敬的喊了自己裴叔叔,神态间也并没有排斥的态度,心中顿时安心了许多,从怀中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见面礼,一一送到了他们的手上。
    不管是几岁的男孩子,他们最喜欢的通常就是舞刀弄剑,所以裴东来帮老大狄光远准备的是一把按着十岁孩童身形定做的,没有开刃的宝剑,造型美观,上面还镶着几颗宝石。
    而老二狄光昭和老三狄光嗣的年纪较小些,所以裴东来没有送剑,而是同样没有开刃的,镶着宝石的匕首,只是两把匕首造型不同罢了。
    三个初初还有些拘紧的孩子收了礼物之后,果然很喜欢,对着裴东来的态度也亲近了许多,倒是没让裴东来的心思白费。
    狄仁杰早就把裴东来当自己人了,见他与三个孩子的关系自送了见面礼之后,便融洽了许多,也就又开始考较起孩子们的学问来了。
    狄光远见状,也不敢怠慢,忙又背起了诗经中刚学的一首诗来。孩子还没有变声的嗓音清亮爽脆,听着便觉得舒服,裴东来一时也忘了自己来找狄仁杰是为了打探消息而来的,便也跟着坐在了狄仁杰的旁边,听起孩子背书来。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狄光远所背的,是《诗经》里国风中周南的第一一篇,也是最后一篇,所言为歌颂仁厚公子的诗句。
    “你知其文,可知其意?”狄仁杰问道。
    狄光远点了点头,道:“先生在课堂上曾经说过《麟之趾》出自周,意文王后妃德修于身,而子孙宗族皆化于善。故诗人以麟之趾,兴公之子,言麟性仁厚,故其趾亦仁厚。文王后妃仁厚,故其子亦仁厚。然言之不足,故又嗟叹之,言是乃麟也。何必麇身牛尾而马蹄,然后为王者之瑞哉为。”
    狄光远想了想,又补充道:“先生解释说,这篇诗词的意思为麒麟的足不踢人,麒麟的头不撞人,麒麟的角不触人,而这些都是宅心仁厚的公子作派,公孙气派和公族气概。”
    “这般解释也没错。”狄仁杰面无表情的点头,“这首《麟之趾》说白了,就是一首赞美公候子孙的诗。好比瑞兽麒麟一样,它的蹄腿、额头、肉角也都是瑞气。在诗人的心目中,那些王公贵族的子孙们,宗亲血脉们,个个宅心仁厚,也都是代代贵胄,正是承了民间所言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意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