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第159章


萧允因知承明久怀不臣之心,心中一直暗暗担心。更遑论,上次承明已经做下了谋逆之事,亏得皇上网开一面。如今她听李贵妃这般闪烁其词,不由有了心事,因此和李贵妃说话也就带了几分心不在焉。
李贵妃见萧允态度含糊,知道萧允已经将自己的话听进去了,又说了一会儿闲话,就起身告辞了。
李贵妃一走,萧允就吩咐疏影道:“你去暗中打听打听,朝中可出了什么大事不成?”
疏影自去打听。
萧允越发的不安,她深知承明对皇上心怀怨恨,要是承明再做出点什么来,那么皇上是否还能饶过承明?
疏影去了许久,方才回来。
萧允在屋内早已是坐立不安,如今见疏影回来,急忙问道:“你可打探到什么了?”
疏影摇了摇头,道:“奴婢问了几个私交甚好的小太监,那些小太监都不知道。”
萧允点了点头,可心中却愈发的忧虑。李贵妃素来谨慎,定然不会空穴来风,必是真有其事。而皇上又极少瞒自己,自己不知道这件事,多半是和承明有关。
萧允想到这里,越发的不安,也就想着召承明进宫叮嘱几句。
到了晚上,皇上来萧允这里。萧允接着,奉了茶,犹豫着该如何开口。
皇上在萧允身上甚是用心,见萧允满脸的不安,也就握住萧允的手,和声道:“允妹,难道出了什么事不成?”
萧允自然不能直接问承明是否谋逆,因此也就说道:“妾许久没见承明了,想着宣他进宫瞧瞧。”
皇上自从知道承明对萧允动了不该动的心思后,就不再让承明进宫见萧允。他如今听萧允这般说,心下一沉,只是不好当着萧允流露出来,也就笑道:“承明如今由他外祖父、外祖母照料,诸事都好,你不用担心才是。”
萧允因皇上不肯让承明进宫,也就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上次承明谋逆事泄,皇上就不肯再让承明进宫。如今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了,皇上依旧不让承明进宫,看来承明还是犯下了什么事情。
皇上见萧允满脸心事的模样,不由笑着将萧允拥到怀中,道:“朕不是不让你见承明,只是如今承明年纪渐长,都到了该娶亲的年纪了,再让他到后宫来,只怕多有不妥。”
萧允听皇上的理由甚是牵强,不由想反驳——成年皇子也有进宫探望母妃的。只是自己是继母,加上承明身份特殊,只得罢了。
皇上怕萧允不高兴,忙将话头岔开,道:“朕怎么不见长乐公主?”
萧允听皇上提起女儿,这才将心事放下,道:“可是呢,她今天午睡起来还吵着要见父皇呢。”
皇上笑道:“长乐想见朕,朕岂能不见?”皇上说着,就携着萧允的手,一道去看长乐公主。
萧允虽然不知道承明是否真的又做出谋逆之事,只是心中已经种下了疑心的种子。再加上皇上因承明对萧允有情,而不愿两人见面,让这疑心越来越大。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可萧允心中的不安与猜疑却越来越重。此时在萧允心中,她已经认定承明暗中谋逆,皇上知道了,却瞒着自己,不肯告诉自己。上次承明已经触及了皇上的底线,皇上看在窦太后和自己的面子上,才绕过承明,那么这次呢?
萧允已经不敢想下去了,皇上的态度让她一时难以揣摩皇上的心思。她几次欲开口询问皇上,可却怕一旦开口,承明本没有谋逆之事,反倒让皇上多心。
却说沈澄之借口派人回庆州取药,直到第三天才来见杜慎之。
杜慎之早就等得急不可耐,见了沈澄之,如同得了月亮一般,忙道:“沈兄,可想死弟了。”
沈澄之笑道:“杜兄是想弟,还是想这个?”沈澄之说着,就从怀中拿出一个白玉瓶来。
杜慎之急忙接过,欲要打开看时,却被沈澄之劝阻道:“杜兄小心,这药甚是厉害。”
杜慎之闻言,小心翼翼的打开瓶子,朝里面看了看,自然是看不出什么来,也就收在怀中,谢道:“沈兄大德,弟没齿难忘。”
沈澄之笑道:“你我情同骨肉,若是这般说反倒见外了。”
杜慎之闻言,心中倒是越发的感激。
沈澄之趁便说道:“杜兄,此次弟派人回去取药,家人回报说家慈甚是挂念弟。弟想着家慈老病,且弟来京师也有一段日子了,不如回去看看母亲。弟就此和杜兄别过,待来日再聚吧。”
杜慎之听说沈澄之要回庆州,未免有些不舍。只是沈澄之是回去探望母亲,自己自然不好阻拦。
两人叙了一回,就告别而去。
这日,皇上正在御书房内看奏折,就听外面有小太监禀道:“陛下,杜大人有急事求见陛下。”
皇上听说杜兴邦来了,不由有几分纳闷:如今熹国公府由魏刚之弟魏建看守,自己昨日刚刚密召魏建进宫,那魏建回禀自己说熹国公府并无异常。那么,此时杜兴邦来见自己做什么?
皇上心中虽然满是疑惑,淡淡的说道:“宣。”
过了一会儿,杜兴邦就随着一个小太监走了进来。
皇上见杜兴邦满头大汗,神色慌张,知道定是出了大事。
那杜兴邦“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哭道:“陛下,熹国公薨了。”
    正文 第167章  萧允上表求修道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3-5-14 8:38:03 本章字数:3361
皇上仿佛没听清杜兴邦的话一般,紧接着问了一句“你说什么”,声音中已带了几分严厉。
杜兴邦只觉得身子没由来的抖个不停,颤抖着声音说道:“陛下,熹国公薨——薨逝了。”
皇上一下子站起身来,注目杜兴邦良久。
杜兴邦伏在地上,连大气也不敢出。
半晌,皇上方才慢慢的坐了下来,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好好的,熹国公怎么薨逝了?”皇上最后一句话中已然带了几分责问的口吻。
杜兴邦勉强镇定了一下心神,这才说道:“陛下,微臣问过服侍熹国公的小厮青书。青书说今早熹国公吃了厨房做的松仁枣泥糕,不大一会儿工夫就觉得腹痛不已。他忙扶熹国公上床躺下,可熹国公刚躺下不久,就大喊了一声,七窍流血而死。”
原来,那日杜慎之将沈澄之给的毒药拿回府中,就交给了杜兴邦。杜兴邦比杜慎之多了几分慎重,因怕被承明吃出药味来,因此一直在寻找下毒的机会。
过了几天,恰好厨房做了承明最爱吃的枣泥糕。杜兴邦因枣泥略带苦味,就借机将毒药放入枣泥中。杜兴邦下好毒后,又让人熬了参汤,只等承明吃下秘药后,口渴时喝下。
却说承明早起看了两个时辰的书,觉得有些累了,就让人拿点心来。青书去厨房拿了备好的枣泥糕和参汤。承明就吃了一块枣泥糕,吃下不久就觉得腹痛难耐。
青书忙扶着承明上床躺下,一面急忙让人来找杜兴邦。
杜兴邦因心中有鬼,只是在自己屋内焦急的等着消息。突然听说青书让人来找自己,心中明白多半是计策成了,勉强按捺住内心的喜悦和不安,装模作样的问来人道:“什么事?这般慌慌张张的?”
来人忙垂手回道:“启禀老爷,青书说熹国公不好,请老爷过去看看。”
杜兴邦故意说道:“青书不过是个小孩子,知道什么好歹?不过是见国公不舒服,就大惊小怪的。”杜兴邦说着,随着来人去看承明。
不想,杜兴邦刚走到半路,差点撞到一个人。他仔细看时,却是青书,不由问道:“你不留下服侍国公,怎么跑来了?”
青书满脸都是泪水,抽抽噎噎的说道:“老爷,国公适才大喊了一声,七窍流血,已是没了气息。奴才害怕,因此来找老爷。”
杜兴邦听了青书的话,不由大惊失色。按理,承明服下沈澄之给的秘药后,不应该发作的这般快才是,且死的时候应该不留一点痕迹。如果真如青书所言,那么外人一眼就能看出承明是中毒而死,自己又该如何向皇上交代?
杜兴邦也顾不上再想,态度也不似方才那般镇定,连滚带爬的赶到承明的书房。
杜兴邦一进书房,就见承明直挺挺的躺在床上,几个服侍的下人跪在床边哭。杜兴邦忙走到床边细看,就见承明七窍内不断有黑血渗出,登时心中大乱。他颤抖着伸出手去试承明的鼻息,可承明早就没了鼻息。
杜兴邦腿一软,几乎坐在地上,心中大骂杜慎之糊涂。可他毕竟是在宦海中混过的,知道自己此时应该立刻向皇上禀明此事,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才能摆脱干系。
想到这里,杜兴邦连声吩咐人备轿,又进内室换官服。
杜兴邦趁着换官服的机会,悄悄叮嘱杜夫人道:“夫人,如今大事不妙,万万小心才是。你一会儿悄悄告诉慎之,无论谁问什么,只作不知。”
杜夫人也知道干系非小,忙低声答应了。
杜兴邦坐着轿子,进宫见了皇上,回明了承明薨逝一事。
皇上听了杜兴邦的话,神色变得有些莫测。从杜兴邦的话中,不难猜出承明是被毒死的,但是这究竟是何人所为?
皇上又看了杜兴邦一会儿,就见杜兴邦伏在地上,身子抖得如同筛糠一般。
皇上沉声吩咐魏刚道:“你立刻带太医去熹国公府,查明熹国公的死因。另外,把服侍熹国公的人都抓起来审问,务要查个水落石出。”
魏刚口称“遵旨”,就退出了屋子。
皇上看着跪下地上的杜兴邦,长叹了一口气,道:“你退下吧。”
杜兴邦磕了一个头,爬了起来,踉踉跄跄退了出去。
皇上看着杜兴邦的背影,陷入了沉思:承明死了,而且是被毒死的,那么究竟是谁害死了承明,谁能因承明之死受益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