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穷爸爸系列丛书10册全集

第320章


 
  回想一下我读过的这些作品,我发现它们可以被分为两类:创业者写的书和非创业者写的书。多数作者自己都不是创业者,而是职业作家、记者或大学教授。 
  尽管每本书都让我有所收获,但我还是发现有些书中缺了点什么。它们所缺的就是诸如"阴沟翻船"、"背后挨刀"之类的失败经历--几乎每个创业者都会犯下的可怕错误和经历的糟糕境遇。在书中,大部分创业者都是神采焕发、魅力出众、性格桀骜的,困难总是在他们面前迎刃而解。那些关于伟大创业者的作品总是把他们描写得好像天生就是这样--当然了,他们中确实有不少人天生如此。正如世界上有天赋过人的运动员一样,也有天赋过人的创业者,而大多数作品都只写这类人。 
  大学教授写作的关于创业精神的书籍另有一种味道。他们喜欢把主题煮得只剩骨头,只留下干巴巴的事实或结论。我觉得阅读这类在理论上无懈可击的作品实在让人头疼,因为书中一点点肉、一点点汤都找不到,只有骨头。 
  这本书为何与众不同 
  这是一本关于创业精神的书,而它是由一个经历过潮起潮落、品尝过成功与失败的货真价实的创业者所写的。 
  今天的富爸爸公司已经是一家国际性企业,拥有44种语言的产品,在8个国家开展业务。这一切都是从我妻子金、我,还有我们的伙伴莎伦·莱希特创办的公司起步的。那是1997年,从莎伦家餐厅的一张桌子上开始。我们最初的投资是1500美元。我们的第一本书--《富爸爸,穷爸爸》--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连续上榜四年半,此前只有三本书有过此殊荣。或许你在读这本书时,它还在排行榜上。 
  不过,我写这本书可不是为了让你们知道我做生意有多精明--事实上我也不算精明--我们是想写出一部与众不同的关于创业精神的作品。我要告诉你们的不是我春风得意的日子,不是我能日进几百万美元的日子,而是我曾如何自掘陷阱,如何掉进去,又如何努力爬上来的经历。我想,你们从我的失败中会比从我的成功中学到更多。 
  为何要写失败? 
  很多人不能成为创业者是因为其害怕失败。通过描写多数人害怕的东西,我们希望帮你弄清楚:你是否适合成为创业者。我们的目的不是把你吓退--而是要让你对于创业路途上可能经历的顺境与逆境形成一个"鲜活"的认识。 
  我们讲述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人类的天性是吃一堑才会长一智。学走路总是从跌倒再爬起来开始,学骑车也总是从摔倒并再次尝试开始。如果我们从未去冒跌倒的风险,那就只能一辈子像毛毛虫那样匍匐而行。在许多关于创业精神的作品中,尤其是大学教授们的大作中,所缺乏的也正是对于创业者曾经经历的内心彷徨与困苦的描写。他们从不触及创业者们在生意失败时、资金用光时、雇员散去时、被人上门逼债时的内心世界。大多数大学教授怎么能够了解创业者在失败时的感受?生活在那个由稳定的薪水和职位搭建起来的、永远知道正确答案和争取从不犯错的学术世界里,他们怎么能够了解这些? 
  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应邀去哥伦比亚大学做一场关于创业精神的演讲。那次,我没有夸耀我的成功,而是讲述了我的各种失败,以及我从中学到的东西。年轻学生们踊跃提问,看来他们是真的对身为创业者所经历的坎坷充满兴趣。我谈到了在创办一家企业时所要面临的恐惧,以及我是如何应付那些恐惧的;我向他们讲述了我所犯下的一些最愚蠢的错误,以及这些错误后来是如何成为我的宝贵经验;我讲述了因为我经营无方而关闭一家公司并遣散员工时的痛苦心情;我也讲到了所有这些错误是如何使我成为一个更出色的创业者,一个富人,一个有影响的人,一个财务自由的人,一个不再需要找工作的人。总的来说,我认为那次演讲客观而生动地介绍了成为一名创业者的过程。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辞职创业前的10堂课>正文回目录
第3节:借口的威力
作者: (美)罗伯特·T·清崎、莎伦·L·莱希特
  几星期之后,那位邀请我去做演讲的学校工作人员被叫到系主任办公室,系主任责备了她,最后对她说:"在哥伦比亚,不允许谈论失败。" 
  借口的威力 
  很多人都想成为创业者,但总是有各种不辞职的借口。比如下面这些: 
  1."我没钱。" 
  2."我不能辞职,因为我得养小孩。" 
  3."我什么人际关系都没有。" 
  4."我不够聪明。" 
  5."我没时间,我太忙了。" 
  6."我找不到人来帮我。" 
  7."自己开公司要花的时间太长了。" 
  8."我怕。自己开公司太危险了。" 
  9."我不想和员工们打交道。" 
  10."我太老了。" 
  那位把史蒂文森教授的那篇文章拿给我看的朋友说道:"每个年满两岁的人都是找借口的专家。"他还说:"之所以有些人想成为创业者却又还做着职员,是因为他们总有一些借口,这些借口阻碍了他们辞职或改变信仰。对于很多人来说,借口的威力比梦想的威力大。" 
  街头的智慧和学校里的智慧 
  在武术中,有一个说法:"满的杯子是无用的,空的杯子才有用。"这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个真理。 
  我们经常听到人说:"哦,关于这个我全懂。"这种话是出自于像满杯子一样的人,他们相信自己知道所有的正确答案。而一个创业者不可能无所不知,他们也明白自己永远达不到这一点。他们知道,成功就来自于他们总是空着的杯子。 
  要想成为成功的雇员,人们则需要知道正确答案,否则的话就会被解雇或失去晋升机会。而创业者不需要知道所有的答案,他们需要的只是询问,这也就是咨询顾问存在的理由。 
  职员们经常被训练成专才。简单地说,专才就是"对很少的事情懂得很多"的人,他们的杯子一定得是满的。 
  创业者应该是通才。简单地说,通才就是"对很多事情都懂一点"的人,他们的杯子是空的。 
  人们上学是为了成为专才--会计、律师、秘书、护士、医生、工程师或电脑程序员。这些人都是"对很少的事懂得很多"。他们越能成为专家,挣的钱就越多--至少他们盼望如此。 
  创业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得对会计、法律、工程、商业、保险、产品设计、金融、投资、人事、销售、营销、公开演讲、融资、与难应付的人打交道都懂得一点。真正的创业者明白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不知道的东西也太多,因此无法向专才的方向发展,这对于他们太奢侈了。他们的杯子总是空的,他们永远在学习。 
  永不毕业 
  这也就意味着创业者必须是非常超前的学生。一旦跨越了从雇员到创业者的那条界线,我真正的教育就开始了。我立刻开始阅读手边所有的商业书籍、金融类报纸,参加研讨会。我明白我不可能知道所有的答案。我必须学习,而且是快速地学习,直到现在也还是如此。我知道我作为创业者的学业是永远没有毕业日的,我一生都会待在这所学校里。我若不是在工作,就是在阅读或学习,之后便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意中。 
  多年来不断学习和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是助我成功的重要习惯之一。正如我说过的,我并非像我的一些朋友那样,是天生的创业者。在这场龟兔赛跑中,我这只乌龟慢慢地、但是坚定地前进,终于超过了我的一些兔子朋友。他们可能在得到一些成就后就把杯子装满了,而一个真正的创业者永远不会毕业。 
  创业者的哲学 
  成为创业者要从改变思维哲学开始。从我在波多黎各离开施乐公司的那天,我的哲学就从穷爸爸的哲学变成了富爸爸的哲学。变化差不多是这样的: 
  1.从追求安稳到追求自由。 
  2.从想要稳定的薪水到想要巨大的财富。 
  3.从信奉依赖他人到信奉独立。 
  4.从遵守别人的规则到为自己定下规则。 
  5.从听从命令到发出命令。 
  6.从说"这不是我的责任"到愿意承担全部责任。 
  7.从努力适应一种企业文化到创造自己的企业文化。 
  8.从抱怨世界到改变世界。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辞职创业前的10堂课>正文回目录
第4节:再也没有高收入工作
作者: (美)罗伯特·T·清崎、莎伦·L·莱希特
  9.从对问题无能为力到发现问题并把它变成商机。 
  10.从雇员到创业者。 
  再也没有高收入工作 
  那么,这对于"上学,然后找一份稳定、高收入的好工作",或是"好好努力在公司里往上爬"这样的老建议有什么影响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