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雪线

第90章


说着伤心地流出了眼泪。
    大家也随之哽咽起来。
    赵石汉一边抽泣,一边对俊岭说:“你尽力了。看来铁柱没有生还的希望了。咱们回吧。”
    俊岭说:“不,不能就这样回去。那样。我们就对不住铁柱兄弟。即使他死了,我们也要找到他的尸体,把尸体带回家。好让他魂归故里。”
    一旁的人也都赞成说:“对,对,对!”
    正说话时,身后传来一阵汽车的喇叭声。大家回头看时,有一辆卡车停在不远处。俊岭想起,他们下山后,受到河水阻拦时,给预约的司机打过电话。让他把车开到这里等他们。
    俊岭盘算如何找到铁柱尸体。总想不出个办法。正在束手无策之时,见汽车在等他们,突然眼前一亮。立即叫石汉和李泉,坐车去乡政府救援。让政府帮忙。找个打捞队。进行尸体打捞。
    石汉、李泉一离开,俊岭就站在桥头,喊叫那边的驮队长。让他们赶快回去,通知一下达娃。但由于河水声音太大,那边听不清。
    俊岭一见驮队长的马还在,就写了个纸条:“你们快回。通知达娃,就说铁柱出了点事,让她速来此地。”找了点塑料,将纸条包在里面,拴在马鬃上,把马赶进河里。马浮了过去。
    马一上岸,驮队长取下纸条一看,完全明白了。向俊岭他们打了个再见的手势,带着驮队回去了。
    石汉和李泉坐到驾驶室里,给司机把情况简要地说了一下,督促司机赶快开车。司机将车开得飞快,不多时就赶到了乡政府。
    李泉是初中毕业生,在农村算是有文化人,办事挺机灵。他径直来到乡长办公室,紧急求救。
    乡长听了呻吟了半天,说:“我们乡处在牧业区,没有人会水,那有打捞队?这……怎么办呢?”
    石汉、李泉听了,一下凉了半截。感到很失望。
    乡长旋即拍了一下脑袋说:“对了。乡上有个消防队,虽然人不多,但估计可以帮上忙。”说着,提起电话就打给了消防队。”“喂,消防队队长吗,这里又向紧急任务,有一位挖草队队员,掉进河里,需要你们帮助搜寻。请你们赶快出动。”
    消防队一听有紧急任务,立即出动。带着潜泳衣、绳索等器具,开着消防车,直奔河边。一到,马上投入战斗。有三人穿上潜水衣,腰里击上保险绳,跳入波涛滚滚的河中。从上游到下游,一遍一遍地搜索。
    这是刚融化后,从冰川流下的雪水,温度很低。寒冷刺骨。不多时,潜水员冻得身体僵硬。因此马上换人。这样连换几批。从上至下,搜索五六公里,一无所得。
    消防队经过分析,认为:一种可能,尸体被吸入岩缝,不易发现;一种可能是被水冲到了下游。第二种可能较大。因为停止呼吸后,尸体就会鼓胀起来,漂浮在水面,慢慢冲到岸边。
    天慢慢黑了下来,消防队撤了回去。决定明天再找。
    俊岭他们也撤回到乡镇,住了下来,等待明天的消息。
    第二天,消防队通报下游沿线消防机关。几个消防队分段寻找。中午时分有了消息:离这里二十公里处,发现了铁柱尸体。尸体被冲到岸边,夹在两块大石头之间。身上被水冲得一丝不挂,全身肿胀,几乎难以辨认。
    那里的消防队将尸体装入一个尸袋中,运到落水的吊桥边上。
    俊岭从镇上买了一套宽大的老衣,带到桥边,给他穿了起来,又盖了一条红棉毯,停放在那里。等待他的亲人家属的信息。
    刚停放好铁柱尸体,达娃在驮队长的带领下,风风火火地赶来了。
    当驮队长找到她,告诉她:周铁柱出事了。
    她一听,就要追问:“到底出什么事了?”
    驮队长为了稳定她的情绪,模棱两可地说:“详细情况我也不太清楚。俊岭让你去一趟,到那儿你就知道了。”
    达娃一听就觉得事情不会小,连夜出发,跟着驮队长抄近路赶来了。
    她一到,跳下马,就像发疯一样吼叫:“铁柱,铁柱,你在哪里?”
    驮队长指着河对面,说:“他已经过了河,在河对面。”
    她不顾一切地跳上了那残败不堪的吊桥,就要过河。在场的消防队员拦住说:“这样过,太危险!”说着强制性地给她拴了条保险绳,拿过来几块板子,想用换板子的办法保护她过去。但她那里等得及,摔开消防队员的手,自己不顾一切地上了桥,向对岸爬去。不知哪里来得如此巨大的胆量和勇气,她竟然迅速地爬了过去。
    她一见俊岭在桥头等她,一把拽着俊岭的手,疯狂地叫道:“铁柱呢!我的铁柱呢?”
    俊岭含着眼泪说:“你别急,听我慢慢说。”
    “我不要你说,我要我的铁柱!”她歇斯底里地,摇着俊岭的双手。
    “事情已经这样,请你不要太伤心。请你理智一些。”俊岭一边劝她,一边带她到了铁柱尸体旁,轻轻揭开红棉毯的一角。铁柱肿胀的面孔露了出来。
    达娃简直有点认不出来,愣愣地看了半天,看清了,确实是他,是铁柱。她一下昏倒在地,大家赶快扶起来,坐在地上。
    半天后,她才缓过气来。伏下身子,双手抱着铁柱的头,哭叫着:“铁柱,铁柱,你怎么啦?你睁开眼睛看看我,我来看你!”
    “铁柱,你答应我,不几天你就要回来和我成亲。你怎么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走了?你走了,留下我怎么活呀!”
    ……
    那哭声撕心裂肺,感天动地。周围所有的人,无不动容。一个个低下头,擦拭眼泪。
    达娃哭着哭着,突然感到嗓门哽咽了一下,又昏过去了。大家又是呼救了半天,才慢慢醒了过来。
    这次醒来后,她眼睛直勾勾地,神志恍恍惚惚。她蹒跚地走到河边,望着汹涌澎湃河水发愣,嘴里念念有词。但大家听不清是在说什么。片刻之后,趁人不备,她纵身跳入河中。
    幸亏消防队员在场,立即跳入河中救援。很快救上了岸。
    俊岭从消防队员手中接过达娃,埋怨说:“达娃,你为什么如此轻生?”
    达娃有气无力地说:“我和铁柱约定,同生共死。今天他死了,我也无法活了。”
    俊岭说:“请不要这样。死了的无法复生,但我们活着的,还要好好活下去。铁柱生前对我说过,你已怀着他的孩子,对吗?”
    达娃点了点头。
    俊岭说:“为了这,你更不能死。怀中的孩子是你们爱情的结晶,也是铁柱唯一的血脉。你要坚强地活下来,为了这个无罪的孩子,你也要堂堂皇皇地活下来。”
    俊岭的这番话,打动了达娃的心。他慢慢冷静下来,停止了哭声。
    ps:  奇特玄妙,感人至深,但却是那么真实!
第八章 第七十二节 魂归故里
    达娃听了俊岭的劝导,情绪逐渐安定下来。并和俊岭一起筹划铁柱的后事。
    俊岭从那小镇上买了一口棺材,将铁柱入殓在棺材里。买了一只枣红公鸡,放在棺材头上,意在引魂。又找了一位吹鼓手,要在回家乡前,吹吹唢呐,意在唤醒灵魂。
    一切准备妥当。将棺材安放在汽车上。俊岭考虑到达娃的身体,要她坐在驾驶室里。但达娃坚持守护铁柱灵柩,无奈之下,就答应了。于是俊岭、达娃及所有队员,都守护着灵柩。
    地上燃起了纸钱,放起了鞭炮,吹起了唢呐。
    俊岭祷告说:“铁柱兄,弟兄们要护送你回家。请你和我们一起走吧,到生你养你的家乡吧!”
    大家跟着齐声说:“铁柱兄弟,请回家吧!”
    当地乡政府工作人员,也来为铁柱送行。
    俊岭战友索南,含泪说:“俊岭,路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就打电话告我,我会尽力帮助的。”
    俊岭突然想起来,叮嘱道:“请你想办法,将铁柱之事告诉我们村委会,让家里有个准备。”
    索南说:“我一定会的。”
    二人便握手告别。
    在轰鸣的鞭炮声和凄婉的唢呐声中,汽车缓缓开动。驶过了乡镇,就上了一条简易马路。
    马路两旁,是一片广袤的牧场。一群群牛羊,自由地在草原上吃草、徜徉。
    回家的路,还要过一片片草原。爬一座座高山,涉一道道河水,要花两天的时间。
    汽车在漫漫回家路上行进。突然一阵大风刮起,乱云在天空翻滚,飞沙弥漫住人们的望眼。
    大风起兮,云飞扬,千里寻梦,路茫茫。魂兮归兮,回故乡,鸿雁东飞。望断肠。阴阳两界。厮守望。人生两极,须取舍,情难当。
    铅一样的黑云,在头顶徘徊。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俊岭擦拭了一下眼睛。抬头望去。这时正好一座大山遮住了视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