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极星河

第七十三章 莫问六针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除了例行修炼之外,蓝少逸一直都沉浸在研究阵法和医药之中,随着他学习的加深,传承信息所涉及的阵法内容也更加地深奥。
    虽然蓝少逸的精神修为已达到小圆满境界,但学起来也开始显得有些吃力。毕竟,要学习这种现代科学难以解释的古代玄奥肯定是有不小的难度的。
    不过,蓝少逸研究学习《神农本草》和《黄帝内经》之后,在医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对“脉诀学”和“藏象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充分掌握了“食治”以及“药治”之道;甚至对“神治”也略有心得。当然,这只是从理论上来讲的,这一切都还需要临床检验才行。而且蓝少逸还特别喜欢上了针灸之术。
    针灸之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自从满清铁骑入关之后,就开始渐渐没落,很多古法绝技都慢慢地失传了。尤其是满清统治者为了奴役汉族人民,实行愚民政策,首要的任务就是禁锢思想文化的传播。所以,但凡有一技之长而不愿为其所用者皆被无情地屠杀。这也导致了华夏传统医学日渐式微,逐渐走向没落。
    满清末年,华夏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由于西医的传入,大行其道,严重冲击了传统医学的发展,传统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
    当时许多人士主张西医,拿传统医学来开刀的人就有很多。如孙文、鲁迅等都曾在国外学过西医,一提起传统医学就怒火中烧,恨不能把所有的药铺给砸了。在他们看来,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传统医学是根本没有一点儿科学根据的,与街头打卦算命的江湖骗子实属同流。
    而当时的思想大家如梁启超和胡适等人,也是力贬传统医学,主张西医,在民国成立之后,传统医学一度陷入了要被废止的危局。
    提起这位饮冰室主人,凡是上过中学的人都应该知道,历史课本中有“戊戌变法”,语文课本中有《少年中国说》,这两个是和梁启超梁任公有直接关系的。
    梁任公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曾经代表过社会进步力量,也无愧是大师级的人物。其政治或学术著作一经发表,即刻风靡一时。那时的梁先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可谓是粉丝无数。
    当年梁启超因患尿血症入住协和医院。经X光透视,医生见右肾中有一黑点,诊断为瘤。医生说要全部割除。手术后解剖此肾,果见其中有一大如樱桃的黑点。但要命的是,病人尿中依然带血,且检查不出病源所在。
    后来医生们忽然又发现毛病出在牙内,因此一连拔了七颗牙齿,可是尿血症仍不见好转。医生们又说毛病在饮食,因此又把病人一连饿了好几天,可是尿血症还是没有好。
    于是医生们复诊为无理由之出血症,还说这病不要紧的!可是,为了这不要紧的病,割去了一个肾、拔去了七个牙,饿得头昏眼花,精疲力尽,并且还得花冤枉钱!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此事在当时惹起了很大的风波,各路报纸对此也是大肆渲染。梁任公的弟弟以及当时的文化界名人陈西滢和徐志摩等纷纷撰文嘲讽西医,而鲁迅也站出来针锋相对,力挺西医,斥责传统医学之荒谬。双方吵得不可开交。面对公众舆论,梁任公最终还是发表了为协和医院,为西医辩护的文章。
    “岂有此理!这不是自欺欺人嘛。”蓝少逸随手合上一本轶闻杂志,连连摇头,感慨不已。沉思半晌,遂专心研究起针灸之术来。
    根据《黄帝内经》记载,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因七情六欲以及跌打损伤等因素使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临床表现。因此中医也讲究中庸之道,以求一个生物场的平衡,不管是调理阴阳还是追求天人合一,都是以阴阳平衡为大目标。
    而人体的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十二经脉的分布,阳经在四肢之表,属于六腑;阴经在四肢之里,属于五脏。并通过脉络的联系,沟通表里,组成了气血循环的通路,它们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维持着正常的生理功能。就病理而言,病起于外者,经络先病而后可传于脏腑;病生于内者,脏腑先病而后可反映于经络。经络不通,则气血运行受阻,正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就是这个道理。
    针炙治病强调辨证施治,基本上是通过利用针刺经穴再配合手法来完成疾病治疗的。它的关键就在于根据临床表现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再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的机理,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使机体转归于阴阳平衡,气血运行通畅,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真正做到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热寒平衡、标本兼治,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蓝少逸再结合蚩尤老祖对医药的独到见解以及上古时期各族在医药方面的心得,博采众长,创造性地继承发扬了针灸九针之法,改为六针,并以其姓冠之,名曰“莫问六针”。
    一名阳针,统人体少阳之气,其针长一寸六分;二名阴针,御人体少阴之气,其针长二寸五分;三名天针,领天之太阳之气,其针长三寸六分;四名地针,率地之太阴之风,其针长四寸九分;五名魂针,驭人之紫府精神,其针长六寸四分;六名元针,五行衍生,天地相合,阴阳归一,其长八寸一分。
    因太易之数,玄阴变于六阳,故前五针每针各六枚。
    自古以来,针灸所使用的针根据材质不同有很多种,其中常用的有骨制针、玉制针、铜制针,后来一些医家圣手多采用金银质针。到了现代,又有了不锈钢合金制成的针,其强度高,经久耐用,而且不生锈,也不易折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