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阀

第255章


    公祭大典上蒋价石痛哭流涕的表演很到位,把自己当作孙中山的接班人不断的给孙中山的遗体诉苦。事后冯玉祥会议。把蒋价石鄙视透了,认为作秀做的太过分了。阎锡山也不以为然。李宗仁则觉得孙中山的年纪也到了死的时候,没必要这么痛苦。
    但是蒋价石还真的是很郁闷,抚棺痛苦并不仅仅是作秀啊。
    自从自己当了北伐军总司令。或者说自从云南出了个赵泽勇,他就没顺利过。
    好容易组织起来北伐军,但是跟联省一合作就全脱离了他的掌控,先是在湖南唐生智看到联省势大立马就跟他不玩了。让他十分被动,只能调整中央军的作战方向,进入了江南。
    刚打了两场胜仗。好死不死的赵泽勇招惹上了英国人让他倍受惊吓,总算是赵泽勇够强悍,竟然打赢了英国人,但是凭什么全国人民都来谴责自己啊,跟自己毛关系啊,自己这个北伐军总司令当的真憋屈,内有苏联人企图操控,有中g总是威胁着自己,好容易清g了,汪精卫等人总是跟自己过不去。
    顶着内外压力蒋价石专心北伐,认定了只要北伐成功,那最大的功劳还是自己这个北伐军总司令的。但是日本人又跳了出来。日本人跳出来也就罢了,报纸偏偏再次把赵泽勇拉出来跟自己对比,以赵泽勇遇到日本人会怎么样为题大肆讽刺自己。
    好吧,咱忍不住大不了下野好了,自己通过下野再复起,将汪精卫漂亮的耍了一把。然后继续北伐,京津地区终于和平解决,但是联省又跳了出来,违反自己的命令进入了北京。让蒋价石又心肝狂跳,害怕联省在招惹到日本人。可是郁闷的是,日本人竟然没跟联省起冲突,这尼玛在济南你咋就那么强硬,欺负俺老蒋你那么带劲,现在换了联省军,你龟缩起来算怎么回事,你丫还是不是列强啊,老子还一直以为你妈的是斯巴达人呢,有你这样的斯巴达人吗。
    历经千辛万苦,现在北伐终于成功了,蒋价石能不委屈吗。哭两嗓子怎么了。老子就哭,放声大哭,你能咋样。
    哭都没有自由了吗,就是在现在,外面仍然是冷嘲热讽的,觉得咱这个总司令太差劲了,北伐后不但没有完成什么打到帝国主义,恢复国权,强国强种的目标,反而不停的被人羞辱,一次次加深耻辱。不如赵泽勇万一,要是赵泽勇当总司令如何如何,要是赵泽勇当主席又如何如何。
    不过你赵泽勇也别得意,老子哭也是有目的的,老子就是要打着孙中山先生继承人的招牌,咱就是合理合法的继承人,你在怎么强也不过就是个土军阀。当年的袁绍强不强,对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不一样完蛋。
    老子一面打着中央的大旗不倒,一面拉拢其他诸侯,不信斗不过你一个土军阀。
    不知不觉间,蒋价石已经将赵泽勇当成了这一生的对手,人常说人生有对手才精彩,可尼玛这是多风凉的风凉话啊,真的出现了一个处处压着你的对手的时候,你第一时间想的绝对是既生瑜何生亮,绝对不会想到精彩,一个不小心你就是配角,是别人成功的衬托是背景的时候,你精彩个屁啊。
    西山大典由北京警备司令商震主持,冯玉祥、阎锡山亲自参加。蒋价石更是披麻戴孝,可是联省只派了近在咫尺的李宗仁参加,这倒是巧了,历史上正是这几个人是这次大典的主角。但是此时李宗仁的身份,可不比历史上来的崇高,那时候他是四大新军阀的统帅之一,权力通天叱咤风云的人物,此时他只不过是赵泽勇手下一个将领而已。
    因此李宗仁的身份让蒋价石心里就很不满,大典结束之后,他马上找到了冯玉祥、阎锡山等人诉苦。认为联省太过傲慢了,现总理的公祭仪式,赵泽勇竟然不亲自参加,好吧,就算你不参加,也应该派岑春煊这样的大员参加吗,派自己手下一个师长就来了,这不是裸的鄙视孙中山先生吗。
    打完感情牌后,蒋价石话锋一转。对联省占领河南一部替冯玉祥打抱不平,对联省占领了北京替阎锡山打抱不平,深得两个大军阀的认同。接着蒋价石建议召开编遣会议,对中队进行整编。同时对防区进行调整。说白了,就是重新划分势力范围,而联省控制的河南地盘,还有北京都要让出来给冯玉祥和阎锡山。
    蒋价石成功的拉拢到了这两个新军阀。心里有了底气,认为可以跟联省抗衡了。
    在南京召开了一次会议,蒋价石要求各只部队都要进行裁撤。中国此时的军队实在太多了,冯玉祥等人不但自己扩张军队,还大肆吞并接收军阀部队,导致整个中国的军队竟然达到了两百万,每年军费就需要七亿多,而蒋价石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四亿元不到。
    在会议上,蒋价石本来是希望联合冯玉祥、阎锡山先压迫赵泽勇裁军呢。
    联省军队现役为三十万,还有四十万人完成了军事训练,等待武器装备就可成军。蒋价石要求联省军缩减到三十万。赵泽勇没有表示反对,这本来就是联省的打算,并没有将那新兵营中的四十万人能加入部队,那本来就是用来威吓英国人的。
    蒋价石要求赵泽勇撤出在北京的军队,由阎锡山的晋绥军接防,赵泽勇略微不高兴后,也同意了,打北京本来就是为了荣誉和想引起跟日本人的冲突,张作霖一走联省军一进城目的达到了,而日本人根本就没动手,放弃这里也没什么。赵泽勇可没有兴趣,隔着河南河北然后控制北京这么一块飞地。蒋价石接着要求联省军退出河南,赵泽勇就显得很不满意了,到了老子手里的地盘还让出来,这军阀怎么当的。但是看到冯玉祥和阎锡山似乎都站在蒋价石一边的情况,赵泽勇还是忍了忍接受了,反正河南那块地方不是什么好地方。
    但是当蒋价石要求联省让出九江和安庆的时候,赵泽勇表示坚决不服从了。此时的安庆和九江都已经被联省经营的固若金汤,掌握了这里,任何敌人都无法通过长江进攻联省控制的湖南湖北和重庆四川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不给安庆,唐生智不高兴,不给九江蒋价石不高兴。
    不过不要紧,这两家合起来也不是联省的对手。
    蒋价石接着开会,要求冯玉祥和阎锡山还有唐生智等军阀也裁军,冯玉祥此时拥有部队四十二万人,要求裁撤到三十万,编成第二集团军,阎锡山三十万军队编成第三集团军,人数裁减到二十万人,而唐生智的二十万人必须缩减到十五万人编为第四集团军。按说冯玉祥等人军队的缩编程度,都不如联省军,可是他们却最不满意。
    很快蒋价石发现,本来联合冯玉祥、阎锡山等人对付联省的,可是随着会议的召开,自己的矛盾跟冯玉祥等人开始加剧,反而是联省不那么显眼了。冯玉祥和阎锡山暗中抵制蒋价石的裁军政策,而唐生智更是公开反对,提出蒋价石的中央军应该先裁军,从四十万裁撤到二十万再说。
    蒋价石大为不满,同时极为郁闷,说的好好的,可是一牵扯到利益,这些人就反悔了。
 第两百零九节 对日准备
    其实赵泽勇之所以在编遣会议上妥协,放弃了河南的地盘,第一是因为这里并不是什么重要地方,第二是因为自己正在忙着进行对日作战的准备,说白了,赵泽勇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国际上,早已经不再国内打转转了。//WwW、 qb 5、 com \
    赵泽勇已经打定注意,对日作战,主要要看海军,主要要靠偷袭。陆军作战只是辅助,因为日本紧邻中国,一旦跟日本人打陆战,那必然是规模巨大旷日持久,对刚刚经历跟英国人作战,并且还不统一的中国来说,十分不利。
    只要打败了日本的海军,那么日本就是有陆军也无法送到中国来。
    作战计划呢,海军参谋部已经拟定好了,赵泽勇看过之后非常满意,到底是专业军官,制定的计划就是比自己构想的更加详细,操作性更强。部队也开始按照军事计划的内容,频繁的进行军事演习和针对性训练,时刻准备着只等一个机会到来,就立刻进行攻击。
    但是在军事准备的同时联省对日本的态度倒是很平和,并没有像对英国那样,一步步引诱冲突升级,因为日本人没有上钩,在北京的时候没有率先制造事端,那样联省不可能占据舆论优势。而且刚刚打了英国,打了意大利,在立刻就打日本的话,很容易造成好战的国际感官,一旦跟日本人僵持起来,容易招惹到国际介入。
    尤其是已经得罪了英国人,得罪了意大利人后,如果在跟日本人僵持起来,英意两国跟日本联合起来跟联省军作战,那可真是够联省军喝一壶的了。打仗本身到不怕,可是真像当年苏联人打干涉军那样,打上个几年,联省的经济还不被打成渣滓了。
    所以联省必须将战争局限在一场速战速决的战斗中。一旦开打就要全力一击打垮敌人,不能拖的旷日持久。
    所以暂时没有针对日本做什么,日本人在联省区域照样做生意,日本人照样还享有特权,只是在联省统治区他们收敛很多,不像在山东和东北那样嚣张,也许是他们的大使警告过他们的商人,知道联省是个二愣子,急了可是连英国人都敢打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