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落

12 意外相见


很意外,今天突然出现了很多朋友来看文,一扫前几天的颓势,作者深感惶恐,但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作者还是先给各位亲打个预防针。
    首先,这文的来历。作者在听群众路线课时,百无聊赖之机,听到老师说起隋炀帝因为不走群众路线,所以灭亡了,便一时手痒,百度了隋炀帝,谁知又百度出了他这个女儿和李某人有过关系,但大家都不知道怎么一回事,于是,作者便想写来玩玩。
    其次,关于考据的问题。作者在文案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只是借用了身份,其他全都是作者胡编乱造写着玩的,完全经不起考据的。发这文之前,基友就叫我别写这个题材,说我会被考据党拍死的,会被挂墙头的……但作者一直是个不让人省心的熊孩子……所以,各位亲们,千万别把这文当什么小杨文(我才知道这类文还有个专门的名字),这其实就是一篇架空文(比如没有了李玄霸,直接就到了李元吉)!真的!相信作者!
    还有这文纯属作者没事想着玩的,一早便有了大概的设定,男主女主,故事情节作者会按照原来的设定写下去,不会变化的。
    最后,这故事是个悲剧。虽然这文是架空的,但作者借用了身份,大的历史事件不会变,所以……请亲们谅解!
    作者暂时就想到这么多!
    听了作者的话,如果不喜欢此文的朋友,麻烦请点右上角,恭送!若还愿意继续追文,作者很感谢!
    三日后,杨广寿辰之日,下诏封杨洛为永安公主,许婚给唐国公第三子李元吉,定于大业十四年二月完婚。
    萧皇后来到杨洛的寝殿时,杨洛正在灯下梳妆。
    皇后走上前,示意紫忆退下,手执着玉梳,为女儿梳了起来。
    洁白的玉梳从杨洛墨黑的头发上滑过,握在手里像丝缎般舒服。
    “母后怎么有空过来了?不陪父皇吗?”杨洛笑道。
    “你父皇今晚有萧嫔相伴。”皇后淡淡地答道。
    杨洛沉默了半晌,问道:“母后,父皇去了萧嫔那边,你心里会不会难受?”
    皇后执的手一滞,然后将玉梳从杨洛的头顶梳到发梢,“傻丫头,胡说什么呢?你父皇是天子,自然会有六宫!自我嫁给他那一天,我就知道,他不会是我一个人的丈夫!”
    “可是母后,如果我喜欢一个男人,我不想他有别的女人的!就像……就像当年皇祖母那样!”杨洛说道。
    “你以为谁都能向你皇祖母那样的?你皇祖母当年能那样霸道,还不是因为先皇宠着她!”皇后笑了笑,耐心地说道:“不过,阿洛,你是大隋公主,身份尊贵,你出降后,可以不让三胡纳妾的。”
    猛地听到李元吉的小字,杨洛一愣,才想起自己已是定了名分之人了。
    “不过,阿洛,你虽然是公主,但出降后,可不能在李家拿公主做派!你看你姐姐,当日许国公病重之时,她可是衣不解带,亲自服侍,做到一个儿媳妇的本分,朝中谁人不称赞?”皇后又说道。
    “是的,母后的教诲,阿洛谨记!”
    “阿洛……”皇后看着铜镜里女儿如花的面容,想说些什么,但似乎又有些犹豫。
    “什么事啊,母后?”杨洛看皇后欲言又止,心中甚是好奇。
    “阿洛,你和李家二郎之前见过吗?”犹豫再三,皇后还是问了起来。
    杨洛一愣,母后怎么这么问?
    她思忖了半晌,才回道:“我从大兴来洛阳时,在路上遇到他,便结伴而行!”
    “只是这样吗?”皇后问道。
    “不然又怎样?”杨洛笑问。
    皇后顿了一下说道:“母后也知道,那李家二郎确非凡人。当年他年仅十五岁,便能独自领兵解了雁门关之围,救了你父皇和幼弟,你父皇也因此对他极为看重。只是,他早有婚约,你再喜欢他……”
    “母后多虑了,阿洛和他只是结伴之谊,并无其他。”杨洛说道。
    “唉!”皇后叹了一口气,说道:“母后也是过来人,有些事情怎么会不明白?你若和他只是结伴之谊,在宫宴上,当他跟你父皇说不愿意娶婚尚你之时,你怎么脸色突变?”
    听皇后这么一说,杨洛沉默了。
    “阿洛,既然你父皇已下诏,将你许给了三胡,你始终会嫁去李家,日后免不了要和二郎见面,你……你一定要注意分寸,莫失了天家颜面。”
    杨洛转过脸,面对着皇后,正色道:“母后请放心,既然父皇将阿洛许给三郎,阿洛自是一心一意待他,自会做好为人妻之本分,绝不会授人以口实的!”
    “好!母后这就放心了!”皇后这样说着,心里却仍隐隐不安。总觉得自己这个小女儿与李家二郎间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扯。
    杨广寿筵过后,心情一直极好,也没让杨洛立即回大兴,而让她留在了洛阳。
    萧皇后看杨广对杨洛似乎有些改观,心中甚慰。
    没几日,杨洛得知独孤琪在宫宴上受了凉,回到萧府便病倒了,而且病情愈发沉重,萧瑀对此深为忧心。杨洛想到一直以来,独孤琪对她颇为照顾,便向皇后提出到萧府探望独孤琪。
    皇后应允了杨洛,并让内务府准备了些名贵药材,让杨洛带到萧家。
    第二日,杨洛便乘着马车到了萧家,见过舅父萧瑀后,二人便直接进了后院看望独孤琪。
    走进独孤琪的房间,便有一股淡淡的药香飘了过来。
    杨洛一眼便望见独孤琪斜躺在病榻上,虽然脸色有些泛白,但似乎精神尚好,便放了心。
    独孤琪看见杨洛前来,极为高兴,打起精神跟杨洛拉起了家长。
    萧瑀在一旁静静地坐着,看着妻子和侄女说笑着,病情似乎好了一大半,心情也甚为愉悦。
    三人正谈笑着,忽然听人禀报说唐国公次子李世民求见。
    杨洛一听到那个名字,心里没来由的一阵发紧,但面上装作副不在意的样子,继续和独孤琪说着话。
    萧瑀跟杨洛打过招呼后,便起身到前厅去接待李世民。
    萧瑀走了后,杨洛明显心不在焉起来,独孤琪好几次跟她说话她都没反应。
    杨洛怕自己呆下去会更失态,便告辞离开。
    从独孤琪的房间出来不远,便是萧府花园,园中里有一个不大的湖,湖里种了好些莲花,颇有些莲叶何田田的感觉。
    杨洛走到湖边,一阵风拂过,几朵花瓣随风飘了过来,落在杨洛的脸上。她抬眼一看,只见不断有絮花从湖边那两棵树上飘落。
    杨洛走近一看,一棵杨树,一棵李树,两棵树紧紧靠在一起。
    杨树已然飘絮。
    她心中轻轻一叹,杨树还是那棵杨树,而李树,却已经不是那棵李树吧?
    想到这里,杨洛涩涩一笑,然后转身准备离去,不料一回头,正看见一人立在自己面前,她一下便愣在当前。
    李世民本受父亲之命,前来给萧瑀道别准备返回太原。做梦也没想到在这里会碰到杨洛。
    “阿洛……”他压抑着的激动,叫着她的名字,声音微微颤抖。
    看到李世民,杨洛也是一惊,便她很快让自己平静下来,露出一个看似得体的笑容,说道:“二公子叫我阿洛,似乎不太合适吧?再怎么样,我也是大隋的永安公主吧?”
    听了杨洛这话,李世民一愣。是,她是君,他是臣,李世民咬了咬牙,对着杨洛躬身行礼道:“臣李世民参见永安公主!”
    “免礼!”杨洛手上虚扶一把。
    李世民顺势立了起来。
    两人相对却无言。
    “如果二公子没有其他事,阿洛就先回宫了!”杨洛说完便从李世民身边走了过去。
    “公主!”看着杨洛要离去,李世民叫道。
    杨洛顿住,却并没有转身,“二公子还有什么事吗?”
    “你……你真愿意嫁与三胡?”李世民问道。
    听到这话,杨洛身子一怔,接着她转过身,对着李世民笑了起来,笑得上接不接下气,半晌后才喘着气说道:“二公子,这话问得好笑!那天你不是看见了,明明是有人不愿意娶我,然后多亏了三公子不嫌我是没人要的,愿意娶我的!有人愿意娶我,我当然求之不得了!”
    李世民听了杨洛的话,半晌,黯然说道:“你……你是在怪我吧?”
    “岂敢!”杨洛收住笑,正色道:“以后,我过了门,还是尊称您一句二伯,哪敢怪您?”
    “阿洛……”李世民心一痛。
    “二公子这样失礼了,还是叫我永安公主比较好!”说完杨洛转过身,头也不回地向外奔去,可是,眼泪却夺眶而出。
    李世民看着杨洛离开的背影,心里像被人狠狠地捅了一下般痛。
    杨洛出了大门,守在门口的紫忆忙迎上来,扶着杨洛上了马车。
    李康正从马厩里牵了马出来,看见紫忆扶着杨洛离开,很是吃惊。
    等了半晌,便看见李世民青着脸走了出来。两人未说话,便上马离开。
    “二公子,不知道我刚刚是不是眼花,我好像看见阿洛姑娘了?”李康犹豫了半晌,终于还是说道。
    “你没眼花,确实是她。”半晌,李世民才答道。
    “这阿洛姑娘怎么也从萧府出来啊?”李康问道。
    李世民说道:“她是来探望表姑的。”
    “哦?这阿洛姑娘也和萧府有渊源?”
    李世民顿了一下,说道:“她……她是大隋永安公主,表姑是她舅母。”
    “什么?她……她是永安公主?”李康倒吸了一口气,“那她不是和三公子订亲了?”
    “是的。”李世民语气一滞,艰难地吐出两个字。
    “那……那二公子,你怎么办?”李康偷偷瞥了一眼李世民,说道:“二公子不是喜欢阿洛姑娘吗?”
    “我?”李世民苦笑一声:“她是公主,乃圣上指婚,我能怎么办?”
    “那二公子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她嫁给三公子?”李康说道。
    “她若是平常人家的女儿,或许我还可以想办法纳她,只是她是公主,不可能嫁与人为妾,而我……”说到这里,李世民长叹道:“我又不可能毁婚娶她的!”
    “那倒是!”李康点了点头,“二公子你是要娶长孙姑娘的!”
    李世民苦笑一声,用鞭子狠狠抽了马腚一下,马吃痛,带着李世民狂奔起来!
    似乎只有在这快速的奔跑中,他才能忘记那种心痛的感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