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顺风

第11章


而非明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明明陈皓与他们同龄,怎么感觉他就成熟很多呢?同样是十四岁,同样是在校中学生,可那双清澈温和的眼睛,却似乎洞悉一切。难道就因为他是天才,看过的书比别人多?
晚上,赵伟给非明打了个电话。妈妈喊她接电话时告诉她是赵伟,非明故意大声喊:“妈妈,你跟他说,我们都不想理他了,让他以后别再打过来。”
赵伟在电话里听到了非明说的话,讪讪地跟非明的妈妈说了句:“阿姨,那不打搅她了,再见!”
林娜问女儿是不是跟赵伟闹矛盾。非明就把这两天学校里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她,并把陈皓地分析也一并说了。
“你们这几个孩子真是的,闹归闹,千万别闹过火了。”
“妈妈,我们就是气气他,谁让她把气撒晓蝶身上。”
“宝贝,你想想,赵伟平时是会动不动就迁怒别人的人吗?”
“那倒不会,别看他平时吊儿郎当的,认识他几年,好像还真是第一次这么生气。”非明仔细想了想后才回答。
“有些人对别人很客气,其实那是疏离,但是对身边亲近的人,却是最真性情的一面,因为信任他们,在他们面前无需伪装自己,往往也会伤害到亲近自己的人。所以,要学会包容。明白吗?”
非明点了点头。
周一升旗仪式结束后,果然不出所料,广播里传来了严肃的声音:“布告:X市第一中学xx号布告,关于对初一年级刘XX、张X、江XX……等人的处分决定……”一听到处分两个字,非明就明白与球赛有关,赵伟肯定有份。于是在大家的窃窃私语中,静静地竖起耳朵听。每个年级处分布告逐个广播,一连六份,其中初二级里就有赵伟的名字。这一次学校批量处分了几十个人,初一到高三都有,全部都是逃课去看球赛的,人数之多在一中是史无前例。给赵伟的处分是警告处分一次。这比晓蝶意料的要好很多,本以为会记过一次。不知道是否涉及的人数太多,这次的处分都不算太重。高中部的全部记过一次,而初中部的或许真的是考虑仍属义务教育阶段,仅仅是警告处分一次。但是,警告处分也同样会记入档案。
赵伟并没有亲耳听到学校广播对自己的处分,因为他在前一天就动身去参加数学竞赛去了。非明和晓蝶当然没有告诉赵伟可以申请撤销处分这件事。
赵伟出发参加竞赛后,晓蝶一直担心他拿不到奖项。应该说,晓蝶关注的不是获奖,而是撤销处分。非明倒是没有太多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她认定赵伟一定能获奖,还是她不像晓蝶那样关注。若说,非明没有晓蝶那样关心赵伟,那她绝对会矢口否认。
几天后,学校的广播又响起。赵伟果然不负众望,数学竞赛拿了一等奖回来。消息传来的时候,最开心的是非明和晓蝶,晓蝶简直是激动了,一个劲地抱着非明。这意味着赵伟可以申请撤销处分。当天,年级公告栏里贴着两张布告,一张是白色的,是关于对学生的处分,一张是红色的,是关于对学生表扬的,讽刺的是两张里边都有赵伟的名字,连校长看了都哭笑不得。赵伟本来对处分就不以为然,当知道自己下个学期可以申请撤销处分,简直得瑟得不像话。特意从家里带了相机过来,把那同时出现在公告栏的那一红一白的两张布告拍了下来,还叉着腰在那大唱“世界真系小小小,世界真系妙妙妙”。那模样看起来要多欠揍有多欠揍。

第10章流感来袭
赵伟如愿地从他老爹那要到了奖励,一部理光KR-5III单反相机,替换了他那部用了几年的傻瓜相机。他估计是当时初中生里较早玩单反的人。别的学校不知道,在市一中绝对是第一个。因为那时傻瓜相机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奢侈品。非明和晓蝶连单反都叫不上来,管它叫专业相机。刚开始玩单反还真浪费了不少胶卷,一卷胶卷36张,赵伟最厉害的可以浪费到30张。他拍遍了一中的各个角落,拍遍了一中他认为可拍的人,连政教处主任也没放过。其中拍得最多的,还是非明。以至于在多年后,非明翻开相册时,发现初中时代的绝大部分照片都是赵伟给她拍的,也是学生时代拍照最多的时期。有黑白的、彩色的,单人的、与晓蝶合影的、三人合影的,四人的。其中不少还是赵伟抓拍她的单人照。其中,有一张是非明最喜欢的,那是她跟晓蝶的合影。照片上的两个少女笑容明媚,都梳着两根麻花辫子,辫子尾端扎了一对丝带蝴蝶结。非明永远记得,她的蝴蝶结是粉蓝色的,晓蝶的是嫩黄色的。那是她们一起去逛街时买的,第二天晓蝶还是帮她梳的辫子。非明也清楚地记得拍这张照片时的情形,他们是那么的快乐,那份快乐能温暖着她一生。
上初三前的那个暑假,是非明记忆中最快乐的一起假期。因为他们四人把本市各个好玩的地方都玩了个遍。相应的,人们总是觉得快乐的时间过得最快。非明觉得那个暑假过得飞快,不管你有没玩够,愿不愿意这么快就得去上学。作为毕业班,学校为了让过了一个暑假的学生能尽早收心恢复学习状态,提前两周开学。这是放假前就通知下去的。尽管大家心不甘情不愿,但是为了能考上高中,特别是一中的高中部,大家都不像初一初二那样懒散。开学几天后,大家很快便有毕业班学生的自觉。毕竟正儿八经地考入一中高中部,如果没什么意外,那意味着一脚就踏进了大学门槛。当然,一中的高中部依然有非正取生。
上学期期末考试,非明又进步了,挤进了年级前五十。晓蝶依然稳居年级第一,英语年级单科第一。如果没有意外,晓蝶基本上能保送一中高中部。赵伟的数学又是年级单科第一,这已经是他第N次拿第一。大家都有这么种感觉,数学不管考不考,第一肯定是他的。理科成绩同样不错的汤志达很无奈地对赵伟说:“你能不能少参加一次数学考试,让别人也拿次第一,你次次拿第一有什么意思啊?”更让他恨得牙痒痒的是,赵伟这次除了数学,把物理单科第一也一并拿下。同样气死语文老师的,他的语文虽然不是倒数,但也仅仅及格而已。
那一年开学那一段时间不知道怎么回事,每天午休结束到上课前那段时间,学校广播站经常播放着同一首歌《祝你一路顺风》,搞得全校的学生都会哼上几句。非明觉得奇怪,这首歌显然不是当下最流行的歌曲,因为她早几年就听过了,也会哼几句,只是不会唱完整的。现在也不是毕业生离开学校的时间,她不禁想是不是广播站的同学酷爱这首歌。不管大家喜不喜欢,反正基本上每天那段时间,都是播放这首歌。有时甚至放学时,学生们在球场上洒汗水,值日生在打扫卫生,住宿的学生走向饭堂,回家的学生推着自行车出校门,都能听到这首歌。广播站的同学对这首歌得有多爱啊?就这样,非明把这首歌学会了。快乐的非明哼这首歌,完全没有感觉到歌词、旋律中的伤感,就很纯粹地当成一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流行歌曲,唱完就忘。
那一年的秋天异常干燥,学校爆发了流行性感冒。每个班都同时有几个学生出现感冒、发烧症状。毫不夸张地说,每天每个班总有那么一两个学生请病假。学校也担心,特别是对初三、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刚开始老师没察觉,后来发现上课时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在那忙着用纸巾擦鼻子、擤鼻涕,那声音实在是不雅,但是没办法,不擦难受啊。要不就是叫起来回答问题的同学鼻音太重,说话感觉有点口齿不清。于是班主任开始强调,大家穿衣、饮食。特别是强调运动后要及时穿好衣服,别贪凉快。
初三(4)班最先请病假的是胡幼青,接着是班上住宿的女生,后来连男生也开始请假。非明的身体一向不错,所以当汤志达用纸巾将两个鼻孔堵住,转过身来问晓蝶借笔记时,毫不客气地大笑起来。事实上,只要看到汤志达这副模样的人没有一个不笑的。
初三的英语老师是个新调来的男老师,平时比较严肃,所以上他的课大家都不敢造次。他喜欢在上课前叫学生起来朗诵课文,而每次都是叫学号,不直接点名。这天,汤志达同学很荣幸被叫号了。当他捧起课本站起来,还没开口全班已哄堂大笑。因为他没把堵着两个鼻孔的纸巾拔下来,那模样要有多好笑就有多好笑。
英语老师皱着眉头地问:“你这是干什么?赶紧把你鼻子上的东西拔了。”
汤志达很无辜地看着老师,一本正经地解释:“老师,不行啊!鼻涕流个不停,不堵上就得一个劲儿地擦,我鼻子都擦疼了,糟糕的是我纸巾快用完了,塞上最省事。”
全班又是一阵爆笑。老师受不了,比了下手势示意他坐下。大家笑完后,不知道哪里极不合时宜地传来了擤鼻涕那不雅的声音。老师作罢,叮嘱大家要注意身体后开始上新课。
因此,男生们学了一招,鼻涕流个不停时,也拿纸巾堵上鼻孔。后来有几个女生擦鼻涕擦到鼻子又红又痛时,也用上了此方法。一两个人这么做,是很好笑,如果一大群人都这么做,那就不好笑了,严肃啊!站在讲台上往下一看,下面的很大一部分学生齐刷刷地把两鼻孔全堵上了。有的无法呼吸的直接张大了嘴巴,那个壮观啊!每个来初一(4)班上课的老师开始都啼笑皆非,到最后除了无可奈何地摇头叹气外,只能一再地强调大家注意身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