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顺风

第18章


因为冯子杰是学生会主席,连班主任吴老师都被牵扯进去,学校出面把各种流言压了下去,警告如果在校园里出现任何有关此类流言,严惩不贷。
这场风波里被牵扯的四个人傅非明、陈皓、冯子杰、孙静分别被叫去了政教处。头两个是因为早恋问题,后面两个是因为在校园里散播谣言攻击他人。
最先叫去的是非明。面对主任滔滔不绝地说早恋的危害性,非明一副漠然的表情,微微低着头看着地面。不管主任说什么、问什么她都不予回复,仿佛这一切跟她没有任何关系。最后连主任都疑惑了,眼前的人是他所认识的傅非明吗?怎么跟之前经常迟到被他逮到的那个判若两人?说到最后,主任口干舌燥,非明的眼睛依旧没有离开地面,没出过一句声。这样的态度让他气结,只好挥挥手让非明回教室。看着她离去的背影,主任不禁叹气,看来得找她的家长来谈谈,这孩子太不正常。
第二个被叫去的是陈皓。主任看着陈皓,那模样几乎是恨铁不成钢。手指指着他说:“你,你一直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从来不用老师家长操心,我们都认定你肯定能够考进全国最好的高等学府,是能为学校增光的学生。以你的条件,等你上了大学,什么样的女孩子你找不到,为什么要现在就谈恋爱?你难道不知道会影响你的前途吗?”
陈皓对于他和非明的关系,从来不跟任何人解释。现在对着主任这副痛心疾首的模样,他无可奈何地开口:“主任,我跟傅非明从幼儿园开始就认识,我们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我们相处了那么多年,我们的父母都知道,从来就没有人认为过早恋。而且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与罗晓蝶、赵伟四个人同出同进。晓蝶和赵伟不在之后,就剩下我们两个,怎么就生出早恋的谣言?”
之前非明面对主任的问话虽未承认,但也未作否认,主任已经判定两个学生早恋。他本以为陈皓也会跟傅非明那样不吭声,没想到他说了一堆,而且不像是假话。这又是什么情况?主任又疑惑了,同样是挥挥手让陈皓离去,同时思索要不要打个电话跟陈皓的妈妈旁敲侧击一下。想了想,还是先约见傅非明的家长再说。
主任在见过非明的妈妈后,彻底放下了那颗心,陈皓所说一切属实。同时,他对非明妈妈的担忧进行了思考。看来很有必要在学校开设一些心理辅导课程,对那些突遭变故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陈皓对于现在的非明来说,无疑是充当了心理辅导老师的角色。
孙静和冯子杰是同时被叫进政教处的,具体谈了什么无人知道。虽然无法证实冯子杰的爸爸帮班主任的儿子安排工作的事是由孙静抖出,但是班主任却不待见她。但是经过这场风波,孙静似乎变得很疲惫,不愿再留在一中,也没有选择其他高中,而是选择了读中专。升中考前填志愿时,她填了当时本省很有名的省艺术师范学校,以她的学习成绩及文艺专长,完全是以高材生进入那所学校。而冯子杰作为那场风波的始作俑者,受到了最大的冲击。虽然他后来考上了一中高中部,但是他的所作所为令人鄙夷,在后来的三年高中生活中,居然没有一个朋友。三年一直是独来独往,也许是因为没有朋友,也许是为逃避别人异样的眼神,他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学习中,后来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这就叫有得必有失吧。
升中考后那个暑假,报纸上出现了则新闻,大意是本市最大的水泥厂原厂长赵国泰因贪污败露,潜逃海外,数额之大是本市迄今为止同类案件中之最。对此,非明彻底断了对赵伟的念想,只要他在美国过得好,比什么都强。

第15章背我一辈子好吗
非明以压着一中的录取分数线进入高中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过渡,上了高中的非明逐渐融入了新的学习生活中。然而,她不再是从前大大咧咧的女孩,变得不合群。从本校初中部升上来的同学都认识她,而外校考入的学生却几乎不认识。同班同学也仅仅是知道她的名字,对她的印象是冷漠得难以接近。对之前的认识的同学,非明是客气、礼貌而疏离。而其他同学却仅仅是见面点头打招呼,有时直接连招呼都免了。所以,许多人认为傅非明太过傲慢。知道往事的同学自然不会计较,不知道的同学却不愿意接近她,毕竟没有多少人愿意拿自己的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特别是从城乡中学考入的同学,在他们眼里傲慢的非明是不受待见的。除了对着陈皓,在学校大家几乎很少见非明对别人露出笑脸。拜那场流言风波所赐,全校老师几乎都认识非明。外校进来的同学对非明和陈皓出双入对,从开始的八卦到最后的见怪不怪,这一切非明并不在乎。她的生活里只有学习和陈皓。她对陈皓几乎是一种依赖的感情。凡事问陈皓,只要他说的,她一定会听。
进入高中,非明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学习。理由很简单,就是不想跟陈皓分开。高一开学没多久,她猛然想起陈皓已是毕业班,一年后就要上大学,这意味着分离。这令她开始感到不安。
那个周末下午,她和陈皓去水库玩。他们把自行车放在水库的入口处,步行上了堤坝。秋高气爽,漫步在堤坝上,阵阵秋风徐徐吹来,让人忍不住想迎风飞翔。非明兴起,张开双手迎风在长长的堤坝上慢跑了起来,边跑边笑着喊:“我要飞咯,呵呵呵呵….”.
陈皓漫步跟在非明后面,听着她那串银铃般的笑声,情不自禁地笑了。他有多久没听到她到这样的笑声?他也感觉到非明对他的依赖,越来越离不开他。他喜欢这样被她依赖的感觉,但同时也在担心。一年后,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将离开本市,进入他一直向往的大学校园。他坚信自己一定能进自己想进的那所大学,一定能飞出去看看外面那精彩世界。可是非明呢?想着想着,他顿住了脚步,看着已经跑到堤坝尽头的非明,正回头笑盈盈地看着他。此刻,那个站在堤坝尽头的女孩是他的牵绊啊!
两人坐在堤坝的阶梯上聊天。
“陈皓,你以后要上什么大学?”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Q大。”
“哦!”
非明不出声,陈皓琢磨不出她在想什么,掏出口琴吹起了《我的肯塔基故乡》。非明双手抱膝,轻轻靠着陈皓,静静地听着。非明想起了去年四人一起去爬观音山,陈皓和晓蝶唱了这首歌的英文版。如今,再听到这首曲子,一个去了天国,一个远隔重阳,剩下的两个也面临分离。
一曲终,非明双手挽住陈皓的胳膊,无比郑重地对他说:“陈皓,我要跟你考同一所大学。”
陈皓看着两眼发光的非明,伸手轻刮了下的鼻子。如果非明能跟他进同一所大学,那是最好的,从此他可以带着她一起飞,不管多远、多累都不抛下。他微笑地说:“你想跟我读一所大学的话,现在开始就要加倍努力哦!”
非明猛点了几下头。
“陈皓,你的口琴吹得真好,是跟谁学的?”
“我妈。我吹得不算好,我有个好朋友,他的口琴吹得那才叫好。”
“男的还是女的?”
“男的,以前住一个大院里,他的口琴吹得非常好,歌也唱得非常好。他懂俄语,他唱俄语歌你一定会喜欢的。有机会介绍你认识。”
“不要,我有你就够了。”非明说完毫不矜持地将头搁在陈皓的肩膀上。
陈皓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接着给她吹曲。
“陈皓,你教我吹口琴吧。”
“好!”
两人在水库边上坐了一下午,直到晚霞染红了半边天。树木、草地、堤坝、少年男女的笑脸全被映得橙红,波光粼粼的水面像是撒上了一层亮闪闪的碎金子,带着一种梦幻的美,让人希冀时间能停止在那一刻。两人并肩走在堤坝上,非明看着陈皓的侧脸,扯了扯他的手,小声嘟哝着:“背我好吗?”
陈皓回头微笑地看着她,然后往前走了一步,蹲下身。趴在陈皓背上的非明,看着绚烂的夕阳,微微眯着眼睛,曾经赵伟也是这么背着她。她喜欢这种感觉,渴望就这样天长地久。
“陈皓,背我一辈子好吗?”
“好!”
陈皓送给非明一把木质的口琴,非明异常喜欢。只要有时间,陈皓就教她吹口琴。不得不说,非明在这方面很有天赋,没有多久,就能“咿咿呀呀”地吹了起来。虽然不是很流畅,但是在没有曲谱,光靠陈皓指导的情况下就能学会,着实令他惊讶。上了高三的陈皓虽然不似其他毕业班的学生那样整天浸泡在题海里,但也进入备考状态。相比其他人而言,仍是比较轻松,因为除了备考,他已经在预习大学课程。两人经常出现在校友楼后面的荷花池边上,各自看书,可以半天不说话。非明看书看累了,掏出口琴吹起来。陈皓总是在口琴声响起后,抬头看一眼非明,继续低头看书。陈皓是个心静的男生,无论周围多么喧闹,他都能捧着本书看得入神。非明不是个意志坚定的人,但实在是害怕再与陈皓分离,所以定下目标后,加倍刻苦学习。
陈皓一年形影不离的陪伴,非明逐渐走出了那段灰暗的日子。如果说曾经的她过得简单、快乐,那现在就是单一、平静,谈不上快乐不快乐。应该说,非明高中的三年学习生活都是如此,以至于后来回想起那自己的高中时代,是模糊一片。同学的名字记住的不多,同学的模样在她的记忆中也是模糊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