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的很有料

第23章


而自立自强者,就会去追求知识与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求知者都是独立的,视自己与任何人为平等的。所以奴性入骨的人,最是憎恨公知。
  文学,让你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在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迷宫的可能;那么历史呢?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点,没有一种现象是孤立的。——龙应台论文学、哲学与历史。
  外聘能力型高管,最怕陷入组织内部攻讦,成败转头俱空。比如说民国初期,袁世凯发现天才军人蔡锷,就调蔡锷入京,成立大总统办事处,陆军总长段祺瑞在办事处只是个文员,却准备让蔡锷出任办事处主任,接掌北洋。北洋老军人不忿,就暗中使坏,让蔡锷无法立足。蔡锷怒极,出逃举兵,结果搞死了老板袁世凯。
  成就: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达尔文一生多病,每天只能工作一小时,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可读十一万页书。读十一万页书,达尔文就已经成为一名学者了——只需要一天一小时,你就能够成为一名学者,可见,人生成功很简单,只需每天一小时。
  制度:谌青凡撰文:制度决定国家的命运。制度是否有活力,一看是否符合人性;二看是否有修复机制。如果一个制度既不符合人性,又无修复机制,意味着这个制度已经死了。
  学问:胡适送给毕业生一句话:不要抛弃学问。他说:以前也许是为了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以后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学问绝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是太晚了。
  国王:辛亥枪响,清朝崩盘。眼见得没咒念了,清朝急急推出了他们的和议22条。第一条:大清帝国改为中华联邦共和国……第九条:中华联邦国王为世袭,大总统四年任期……第十四条:除大总统外,所有国民皆为臣民……可是太迟了,帝国在他们居于主动时不做该做的事,失去时机才被迫妥协,实在是蠢不可及。
  添堵:申公豹,姜子牙师弟,姜子牙不该和他搭了句话,结果激起申公豹的抬杠心,此后申公豹不停地找姜子牙闹事,闹到最后,申公豹被塞了海眼,满足了他给别人添堵的愿望——要小心生活中的申公豹,他们自己没有人生目标,只是一味对别人指手画脚。要小心自己心中的申公豹情结,不要理会别人,做好你的事。
  菩萨:德国纳粹党人拉贝,赴华洽谈商务,时逢日寇攻陷南京,大肆屠杀。拉贝为保护中国难民,建立国际安全区,并致电希特勒,希望制止日本人的暴行。日本人有所收敛,却要求将拉贝召回。回去后战争结束,拉贝入狱,南京幸存者凑了2000美金,替拉贝洗清罪名,并希望他来华定居。然而拉贝病重,不久死去。
  保护:二战时,法国农妇梅尔蒙哥贝,将英国士兵福勒藏在家中柜子里,整整藏了3年零9个月,保护这名士兵不被德国人抓走。战后,英法两国政府颁给梅尔蒙哥贝荣誉爵位和一笔丰厚的奖金。英军部队专门制作了一块银匾,上面镌刻着梅尔蒙哥贝藏匿英军士兵的事迹,悬挂在她的房间里。梅尔蒙哥贝所在的村子已成了法国的旅游胜地,她藏匿福勒的柜子则成了村中最着名的景点。
  十九微善良
  斯大林时代,苏联知识分子沦为犬儒,苟且偷生。诗人季尼亚科夫说:为了食物,任何卑鄙的勾当我都可以干,但是他所言的卑鄙勾当,不是出卖朋友获得面包,而是在自己的脖子上挂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诗人”两字,站在列宁格勒一个热闹的街头,昂首挺立,傲然索取。这就是风骨,任何情况下也不出卖良知与灵魂!
  曾国藩说:强分黑白,遇事激扬,区别善恶,品第高下,此凉德也……意思是说,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错以为自己是上帝,强分黑白,擅断善恶,热衷于居高临下,对别人评头品足。所以为人处世,宁肯遭人品评,也勿品评他人。被人非议品评者,或许有点人生希望,只知一味非议品评别人之人,这辈子铁定废了。
  北洋冯国璋,督苏有功,南京商民感其德,自发募资为他立碑。江苏军界也加入进来,凑了一笔钱,要给冯国璋修建生祠。冯国璋听说了之后,写信说:这事千万不能搞,如果不能中断,请立即改为劝工场,以利民生经济。于是,南京就把这笔钱都用来建成贫民工厂和劝工场。
  世界一流学府燕京大学,司徒雷登创建。创建时没钱,听说美国铝业大王霍尔的巨额遗产捐作教育基金,司徒雷登就去找遗嘱执行人克里夫兰要五十万。克里夫兰说:要等一年,证明你值得支持。一年后克里夫兰变卦了,说:我不能给你五十万,要给你一百万。司徒雷登说:不行,你必须给一百五十万。克里夫兰立即支付。
  希特勒时代的德国,有个叫罗姆的。他曾说:我不是个善良的人,也不指望跟善良的人为伍。他反对国家试图通过法律,以调节人类的本能,或将其引向其他轨道。他成为了希特勒暴力组织冲锋队的负责人,无视任何规则,为希特勒鞍前马后卖力,最终结果,他被希特勒处决于狱中……规则为你而定,丧钟为你而鸣。
  1924年,泰戈尔来华,应邀在东南大学讲演。他认为东方文化,可以补救西方精神之不足。正讲着,爱国青年们冲了进来,散发传单,要求泰戈尔回去,因为这些年轻人致力于反传统。徐志摩说:泰戈尔这次来华,为的只是一点看不见的情感,修补中国与印度两民族间中断千余年的桥梁,想感召我们青年真挚的同情……
  南北朝时,有个北燕,北燕王高云。高云重用豪侠壮士,最信任离班和桃仁。高云给了他们无数宝物,吃的住的,都和自己一样。离班和桃仁很悲愤,说:我们吃住和他一样,凭啥子他是王?愤怒的二人持剑入宫,杀了高云,然后他们也被侍卫杀掉了……斗米恩,升米仇。太多的付出,有时反会激发出对方心中的恶。
  李敖在台大研究所时,正值落魄。有次胡适见到他,问:你怎么穿这么破的裤子?李敖支吾:好裤子送当铺去了。胡适就没再说什么。过几天,胡适寄了1000元钱给李敖,并写信说:从当铺里把好裤子赎出来,来我这儿玩吧。千万别推辞,别忘了你也曾送我很珍贵的书……胡适帮助别人,还会细心地照顾对方的感受。
  1946年,胡适在北大演讲,说:为什么我要你们独立,而不说自由呢?自由是对外面的束缚而言,不受外面势力的限制与压迫。而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不能独立,仍然是做奴隶……最后他说:善未易明、理未易察。意思是:人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千万不要把一种思想当作金科玉律去信仰,这样很容易被人利用。
  《战国策》:楚王问史疾:你研究什么?史疾:正名。楚王:什么叫正名?史疾:外边有只喜鹊。楚王:那是乌鸦。史疾:楚国不是管乌鸦叫喜鹊吗?楚王:乱讲,没有的事。史疾:楚国许多官员,把老婆和孩子送到秦国拿绿卡,他自己却被楚国人称为领导,这岂不是乌鸦称喜鹊吗?楚王:哦,正名原来就是说实话……
  说个《战国策》的故事。魏国以乐羊为将,进攻中山国。中山国抓住乐羊的儿子,要求乐羊退兵投降,被拒绝。于是中山国杀其子,煮成肉羹,给乐羊送来。乐羊把肉羹全吃了……消息传回魏国,有大臣说:乐羊连儿子的肉都吃,还有谁的肉不敢吃?从此魏文侯疏远了乐羊。这个故事说明:高于亲情的政治,是非常可疑的。
  北洋段祺瑞,当总统时各地官员送礼,金银珠宝,玉石屏风,但段祺瑞一概不收,只有手下人送来两条鱼,他收了。冯玉祥送来只大南瓜,他收了。下野后,家里超穷,每天自己打算盘节省。蒋介石把他接到南方,送他两万元生活费。段祺瑞不肯要,蒋介石恳求收下,段祺瑞只留了点生活费,其余的全分给了老部下。
  讲个小故事。约翰·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时,波士顿的枢机主教卡辛监誓。卡辛理应简短致辞,让肯尼迪登台,可是卡辛却叨咕个没完,弄得人人都烦他。原来,卡辛站在台上,发现轻烟袅袅,怀疑是炸弹,又担心不是炸弹无事生非,就拖延时间,打算如果真的是炸弹的话,炸就炸他一个人……最后发现是电线走火。
  我的天职就是爱——德兰修女。介绍一下德兰修女,她创建的仁爱传教女会,有4亿多美元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把钱捐给她。可当她去世的时候,全部的个人财产,只有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她不买爱玛仕包包,不开玛莎拉蒂,只追求爱与奉献的人生,这种价值观,就是普世的。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先驱孙明经赴川滇科考。抵达西康省,疮痍满目,政府破烂不堪,唯有学校宽敞明亮。孙明经好奇地问县长:为什么政府的房子还不如学校?县长答:刘文辉主席有令,如果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西南王刘文辉,殁于1976年,时年82岁。
  雅各布家族是早期移民美洲大陆的家庭,是绝对的和平主义者,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有天夜里,印第安人哇哇地杀来了,雅各布的儿子操起猎枪,就要开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