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第一名相谢安

第34章


胡彬的增援要比谢安这一回的布署早一些,是个被救的对象,实际上,并不该算这次迎击秦军的一支部队啊。
  第十一章 3000人的"救兵"
  “矫情镇物”
  现在下游的局势,正是剑拔弩张呀。谢安持之以静,支撑着这个大局。那“震恐”情绪,大家也都发泄得差不多了,再一瞧谢安的举止,倒都想开了:这天塌下来,有他扛着呢。他自己儿子上战场,他都不急,咱们瞎操什么心。没准儿,咱们这一向高深的谢相,早就胸有成竹了呢。就是这军事机密,不能对咱们说罢了。于是,大家也不折腾了,该听歌的听歌,该下棋的下棋。打仗?那是他们谢家的事儿,跟我们没关系。整个建康依然稳定,老百姓的日子,也是一切如常,店铺照样儿营业,也没出现什么抢购风之类。这么大的一场战争,就根本没有渗透进这个国家里来。
  有的评论里说,谢安这是“故作镇定”,没错啊,肯定是故作的。《晋书》干脆就评其为“矫情镇物”,这也没有问题。他心里要真像他外表做出来的这个样子,如此没有牵挂,如此外物不入于心……那他就真是神仙了。“神仙”的事,就不是我们这些凡人所能评价的了。
  在这里,我们只能把他当作一个和大家一样的,有血有肉的人来看待,国家的责任,家人的生死,都在他一个人脑袋上悬着呢,他还必须得把这些压力,这些担心,都按在自己心里,让别人看到他很轻松的样子,不让任何人跟他一块儿操心,就为了稳定住整个国家的局面,让这场战争向最好的方向发展……这“矫情镇物”,可是功夫呀,那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
  3000人的“救兵”
  好了,军队都已经出发,那么谢安除了给他们搞好后勤,并做好应变准备以外,就没啥事儿了,不管真的假的,他就继续拉着大家,高高兴兴地清谈,游玩儿。
  那时的建康就是这情形。结果,远在荆州的桓冲一听说,可实在坐不住了。前秦“百万”大军哪,这谢安真不当回事儿呀。再想,从自己回荆州,谢安一直是能帮忙时就帮忙,那现在建康面临这么大的危机,自己也要出点儿力才对。于是,他就立刻点了3000精兵,让他们马上出发,赶到建康去,增加首都的防卫。
  不过,让桓冲实在想不到的是,这些人到了建康,谢安却一口拒绝了。他淡淡地对桓冲的使者说:朝廷这边我已经安排好了,不缺兵少将,你那边也不轻松,还是留下自己用吧。结果这3000人没进城,就又给派回来了。
  桓冲一瞧,心里可就来了气。谢安这是不给他面子啊。于是他又问那使者,谢安都安排哪些人带兵出战了?等一听到谢玄谢琰之类,桓冲这个不以为然,立刻就发起牢骚来:这谢安石有庙堂雅量,倒是不假,可惜却不懂用兵之道,大敌当前,还整天清谈、游玩儿,你再看看他派的这些人,居然让不懂事儿的孩子去当什么主力!嘿嘿,依我看,这结局是好不了了,你们等着瞧吧,不用多久,咱们就得一块儿改穿胡服了!
  桓冲这也的确是气话,不然他也不会忘了,当初他“畏秦”不进兵,可谢玄那个“孩子”,又是怎么表现的。不过这里,谢安为什么要拒绝他呢?难道建康真的“不缺兵少将”吗?其实并不是。只是,桓冲这个3000精兵,的确要不得。
  首先,是这个数量的问题。这事儿桓冲做得的确有点儿不对。你给他3000人,你让他干什么用啊?估计只有在,前秦攻破了建康,晋军都死得差不多了,双方展开巷战,这3000人才能派上点儿用场。说不好听了,你这不是讥讽他守不住建康吗?难道这么大一个首都,就缺这3000人?上游荆州有10多万人啊,就算同样受威胁,但比起下游来要好得多吧,你既然要帮他,那就该像点儿样才对。你要是给他3万,再少点儿,2万,然后任由他去调遣,你看他要不要。桓冲这作法,可是有点儿“小”了。就好像一个人正等一大笔钱救命,你跑来说,哎呀,咱们是朋友,我一定要帮你,来,给你100块钱。谢安要接了这3000兵,那才叫丢人呢。
  其次,谢安这样费尽心机地外示闲暇,正是想告诉所有的人,我们一定能打赢的,这个首都根本就没有危险,谁也不要担心。现在,他要了这3000人,大家一瞧,噢,原来我们谢相真是在骗人哪,连3000人都当宝贝儿,看来这建康真是危险得不得了了。谢玄在前线,也会想,原来我叔叔,并不是真的对我很有信心啊……所以,这3000人虽然是小事,但为了这么个“小事”,却把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人心给搅乱,那实在是得不偿失呀。
  第十二章 洛涧大捷
  洛涧大捷
  我们经过了这许多的“战前准备”,那么,关于这一场“千古大战”,这双方到底是个啥实底,到底动得啥心思,大家就都摸得比较清楚了。那就赶紧把镜头拉过去,来对准前线。
  还从晋军这边儿说:
  按照谢安的布署,豫州这头儿,谢石桓伊一个走水路,一个走陆路,主要就是以攻为守,来阻断秦军南下的通路,所以他们即使赶到了前线,也都不会主动去挑战,桓伊就一直没单独跟秦军发生过正面冲突。那么,这场战争的最大亮点,仍然是我们的北府兵啊,由桓冲认为的那两个“孩子”来率领(其实他俩现在都不小了,淝水之战这年,谢玄已经40岁,谢琰也有30多了。就是他俩辈份儿低,所以在桓冲眼里还都是“孩子”。)
  瞧瞧摆在谢玄眼前的这条路:从徐州到豫州,几乎就得是一个横扫,遇到拦路的秦军,光实现突破还不行,就算不能把敌人全都干掉,也得让他们再不能有进攻的能力,否则,他们到了你身后,要么就会对你前后夹击,要么就会跑到建康去。要说这将领年轻些,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锐气十足啊,啥也不怕。自从带了北府兵,谢玄就是这么打过来的。那么谢琰呢?谢安这个得天独厚的小儿子,自幼就以“贞干”闻名,又搭上生来就漂亮,一直都“酷”得很,连谢家自己的兄弟们,能让他看得上的也没几个。虽然这是他头回上阵,但也是绝不肯丢人的。
  于是,这兄弟俩带着6万左右的北府兵,从广陵出发,一路直指豫州。淮南大战以后,北府兵又经过了4年的调整和充实,也更加精干,也许谢玄从来没有去想,他带领的这支军队,如果论起强大,在当时中国的大地上,很可能是没有人能够匹敌的。
  谢玄急速进兵,很快进入豫州,然后就碰上了第一个强敌,已经在洛涧布下了防线的梁成和王显,一共带了5万秦兵。梁成是前秦名将,历来跟东晋作战,是屡战屡胜。谢玄也早听说过他的名气。梁成这防线作得还挺周密,不但沿着洛涧筑了攻事,还在淮河里立了木栅,以防备谢玄可能沿淮河而上的水军。眼看就是非要把谢玄挡住不可,这样,才能让苻坚顺利地南下呀。
  谢玄一看,这可不好办。人家早准备好了,就等着自己来呢。看来这硬拼肯定是不行。不过很快,他就想出了个主意,然后,就给刘牢之布置了一个颇为艰巨的任务。
  他派给刘牢之5000人,让他夜里趁梁成防备不足,去偷袭他的攻事。要说这任务真是有些难度,谢玄也没法儿给他多派兵。因为毕竟梁成这儿只有5万人,对前秦的大军来说,这不算什么,可谢玄的手里,只有这些兵啊。要都耗在这儿,那下面的仗可怎么打。
  那时的北府将领,是人人心气稳定,士气高涨。难,有什么可怕?从前那么难,咱们不也都过来了吗。于是刘牢之接令,没一句废话,立刻赶去布置了。
  应该说,刘牢之在这一仗里可是立了大功啊,谢玄交他这个任务,也知道可不是那么简单的。结果没想到,刘牢之这个趁夜偷袭,就正好打了梁成一个措手不及。刘牢之就带着这5000北府兵,一举攻破了梁成的攻事,北府兵比之4年前,更加神勇,就这5000人,把个措手不及的秦军打得四散奔逃。谢玄这个“奇袭”之计一下儿奏效。刘牢之凭着神武,弄得这梁成还没琢磨过味儿来呢,就被当场斩杀。紧跟着,晋军一拥而上,又杀了王显王永等等大将。
  秦兵一下儿可就乱了。本来5万人哪,这主将都死了,还打什么呀,晋军好厉害啊,这就是那个传说中灭掉咱们14万人的北府兵?这回算见识了,还是赶紧逃命吧。其实,秦军不摸刘牢之的虚实,谁知道他就有5000人,谢玄在洛涧对岸列阵,总兵力超过梁成,这些人还都以为晋军都杀过来了呢。不过,这已经够了,刘牢之已经打乱了秦军的阵营,而且还斩了他们的主将,谢玄立即下领进兵,这一回,这将近6万晋军是真的都杀过来了。
  其实要说在这儿全歼这5万人,现在已经不再困难,但是谢玄心里惦记着前线呢,不能在这儿恋战哪,后面还有更艰巨的任务。于是,他就把洛涧这边儿的事,都交给了刘牢之,然后和谢琰一起,渡过洛涧,带着大军,直向淝水进兵了。刘牢之乘胜追赶,这些北方的士兵,即使逃命,也非要往北逃,无端觉得,那边儿才是他们的家,真是应了那句话呀: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可是往北就是淮河,哪有什么退路,要说往南,倒说不定还能先保住命呢。但这些北人士兵哪儿会想这些。结果,5万人,连被杀,带掉进淮河淹死的,有15000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