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赵云传之飞龙乘云

第26章


赵云浑身巨震,这人在尚未战斗时便有如此巨大压迫力,若在战场上作战时该呈现着怎样的压迫感啊!
赵云好奇心大起,刚想追上去看看这魁梧大汉的真面目,却听身后脚步声急传而来,一略带沙哑的声音问道:“请问你便是韩太守的使者吗?”
赵云回头,却见一名身穿将袍的中年男子匆匆而来,而两名彪悍的亲兵则分别紧跟其后。
这男子面目平凡,平庸得没有任何可引起他人注意的特点,若非那身将袍给他平添了一丝威严外,几乎是属于那种让人看了即忘的小人物。
赵云见这平庸男子发问,自也不敢失了礼数,拱手道:“邺城使者赵云有急事求见刘焉太守,烦将军引路。”
话一说完,已递上了火漆封口的韩馥亲笔信。
那男子接过信件,仔细地查看了一番官府印鉴,直至确定这印鉴实属冀州官印,而非伪造的,才将信件还给赵云,脸上顿时笑意弥漫:“赵兄弟,近来黄巾横行,邹某实不得已才如此谨慎,方才如有得罪之处,请饶恕这个。”
赵云此时自知这男子便是那士卒所说的邹靖将军了,这邹靖虽一脸平庸,但言行举止皆透露出一种文人特有的礼节,极易让人起好感之心。
看邹靖这副文人的派头,若非黄巾之乱猖狂幽州,这邹靖绝不会身穿上这种将袍。
赵云也笑笑道:“邹将军,你手下的兵士纪律严明,赵子龙钦佩还来不及呢,如何会见怪。”
邹靖谦虚地一笑:“治军一事,绝非邹某一人之功,倒让赵兄弟见笑了。对了,赵兄弟从邺城赶来,必有要事吧,请随邹某一同去见刘太守吧。”
赵云一直在等这句话,见邹靖发话,顿时大喜过望,道:“请邹将军引路!”
在随邹靖进入蓟城时,赵云又忍不住回头去找那压迫感逼人的魁梧身影,但方才稍一耽搁,那魁梧身影早已消没不见了。
方才一瞥,只依稀看到这大汉留着长可及胸的黑须,赵云暗奇,这魁梧大汉究竟是什么人呢?
茫然思索间,却听邹靖道:“赵兄弟,你把马匹系在马桩上吧,没人敢到太守府门口偷东西的。”
赵云笑了笑,方才那大汉的气势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不知不觉中竟已到了太守府门口。
赵云望了望这略显陈旧寒碜的太守府,随手将‘星眸’系在了一旁的马桩上,直随邹靖进入了太守府。
穿过了一个阴暗的厅堂,赵云终见到了令他好奇不已的幽州太守刘焉。
端座在大堂之上的刘焉身形憔悴,两眼无神,花白头发下的脸颊干枯得几乎没有多少肉,而搭放在椅侧的双手更是青筋毕露,状似鬼爪,这哪象一个日理万机的太守,根本是一具千年干尸嘛!
虽说不凡者必具异像,可这刘焉的异像也未免太骇人了一些。
邹靖见赵云有点发怔,不由大为着急,连忙侧着身子暗地里紧拉了一下赵云的衣袖。
赵云立即会过神来,知道是自己失态了,慌忙低下头,将韩馥的求援信高递上前,大声道:“邺城被张梁军重兵所围,求刘太守分兵救援,以解邺城之围!”
原本在蓟城外见到那些训练有素的士兵时,还对刘焉存有一丝信心,但见到他这副油尽灯枯般的干尸样时,赵云算是失望透顶了。
先不论刘焉是否有统兵的才能,只看他这副样子,便算他是姜尚转世,胸中藏有甲兵百万,也铁定是有心无力了,因为他的生命已快要走到了尽头,已无多少精力可值得耗了。
象赵云这种练武之人一眼就看出了刘焉精气已泄,时日无多了。
刘焉闻言大为震动:“什么?邺城被围?”
乍受刺激下,忍不住咳嗽了起来,好半天后才喘着气道:“张角屯兵十五万于广宗,想不到张梁亦统兵十五万去袭邺城,唉,黄巾妖孽实是太猖狂了。”
刘焉一边喘气一边说话,短短的一句话竟停顿了好几次,显是中气不足。
好不容易说完了话,才抖抖嗦嗦地撕开了韩馥的求援信,不急不徐地读了起来,每看几行,必要闭目歇息一会儿,不知是真的老眼昏花,还是故意做作。
好半天后终读完了信,却双目一闭,开始闭目养神了起来。
赵云等得心急如焚,可偏偏不能催他,谁知道这刘焉真的是精力不足,还是故意刁难自己。
一柱香的时间都快过去了,可闭目养神的刘焉硬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这时邹靖也有点不好意思了,抱歉地向赵云笑笑:“近段时间太守太操劳了,所以常常会这样睡着,请放心,他一会儿便会醒来的。”
睡着了?赵云听得差点儿喷血,看邺城如此紧急的信件都会睡着,这见鬼的刘焉难道八辈子没睡过觉吗?
邹靖话虽这么说,可又一刻钟过去了,刘焉还是不给邹靖面子醒来,反而变本加厉的打起呼噜来。
邹靖见刘焉实在太不象话了,只好轻呼道:“太守,刘太守,邺城的使者还站着呢。”
声音逐渐加大,到最后几乎是在吼了,才将刘焉从美梦中惊醒了过来。
刘焉用鸟爪般的干枯手背擦了擦睡眼瞢松的眼睛,含糊不清地道:“对,对,老夫差点忘了赵使者还站着呢,来人,快点赐座。”
赵云见这刘老鬼答非所问,故意装傻作痴,心中的怒火已猛地窜上了心头。
方才赵云还一度认为刘焉真的是精力不足所致反应迟钝,可刘老鬼越装越过火,居然当这赵云的面打起了呼噜。
赵云用飞鹰心法感应他的气息时,发现这老鬼根本没睡着,不但心跳加剧,而且气息紊乱,虽紧闭双眼,可脑中一定飞快地打着算盘。
赵云总算知道了这刘老鬼根本没打算救援邺城,否则根本不会怠慢自己,而且刚才闭眼打算盘,必是找个借口打发自己。
赵云猛地踏前一步,一股霸气油然而生,不卑不亢地朗声道:“赵子龙谢刘太守赐座。不过邺城军民现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望刘太守立发援军,以解邺城之围!”
刘焉被赵云突生的霸气压得怔了一下,知道赵云已猜到了自己故意在消磨时间,否则一个小小的使者哪敢在一个堂堂的太守面前发出如此示威性的霸气。
听着赵云无懈可击的言辞,刘焉知道面前的少年使者并不好应付。
本来他还认为赵云年少气盛,故意怠慢一下,必会逼得这少年失去耐性后大发雷霆,然后自己可因此借故生气,拂手而去,把这乳臭未干的少年给丢在厅堂上,这样自己既保全了实力,又不会落下见死不救的不义口实。
没想到这少年倒真的沉得住气,口中虽不卑不亢,但气势却咄咄逼人而来。
刘焉气苦,自己总不能无凭无据得说这少年气势过于凌人,而撒手不理吧。
刘焉恨得牙痒痒的,表情上却无法发作,只好故做慈祥地嘿嘿道:“邺城百姓亦是大汉子民,老夫如何忍心见死不救呢?只不过近来幽州黄巾实过于猖狂,张角屯广宗,张宝霸颖川,犄角之势实压得蓟城抬不起头来。近来风闻朝廷重将卢植将军和董卓将军正欲赶往广宗与张角决战,双方战事一起,蓟城压力必减,到时老夫再拨蓟城一半兵力去救援邺城,你看这样可好?”
赵云见刘焉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明明不肯救援,还将道理讲得如此堂而煌之。
若非邺城之危已迫在眉睫,这刘老鬼提的建议也是一个不错的战略思想。
可等到战事一起,他奶奶的,等到卢董联军大战张角,邺城早就沦陷为黄巾军的根据地了,还用得了什么见鬼的援军。
赵云强忍怒火,知道自己若失了态,刘老鬼更可找到一个不肯发兵的理由了。
赵云深吸了一口气,平视着刘焉道:“正如刘太守所言,邺城百姓亦是大汉子民,请刘太守念及邺城苍生,发兵救援吧!”
赵云锲而不舍地步步紧逼,已令刘焉大为光火,可看到赵云那倔强不屈的眼神时,竟令刘焉产生了一种极为熟悉的感觉。
天下为公,仁泽苍生,那个满口仁义道德的讨厌家伙当真像极了眼前这个少年,一想到那个讨厌的家伙,刘焉便一阵心烦,下意识地紧皱着眉,挥了挥手,似想从脑中赶走那讨厌的家伙。
正在此时,刘焉倏然双目一亮,对了,要赶走那家伙眼前不是正有大好机会吗?
刘焉只觉眼前豁然开朗,哈哈大笑道:“好!少年人,念你小小年纪便有如此仁心,老夫答应派兵增援邺城!”
第二十二章 借刀杀人
赵云见这刘焉明明皱眉挥手,厌恶之色溢于表上,怎么突然态度来了个大转变,竟爽快地答应出兵增援了。
赵云暗奇,这刘老鬼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呢?
刘焉继续开心地大笑,回首向邹靖道:“邹将军,请你把玄德带来,说刘某有要事相商。”
邹靖抱拳道:“是,末将马上叫刘将军过来。”话一说完,已大步流星地向外行去。
刘焉现在心情大好,指着厅堂边侧的锦垫热情地向赵云招呼道:“少年人,先坐一会儿,玄德一会儿便会来了。玄德生平最好交结英雄豪杰,相信你俩一定会很投缘的。”
赵云见刘焉的心情转变得宛如夏日的雷阵雨,一下子由阴转晴,而且现在无论怎么看刘焉,他那种快乐的美好心情都不象是做作出来的。
难道哪个叫玄德的男人真有如此巨大的魅力,一提到他,刘焉就兴奋得象八辈子不睡觉都没关系。
看着刘焉这副差点要手舞足蹈的兴奋样,赵云虽还未见到那个玄德,但已在心头留下了深切的期盼。
哪知道刘焉心中真正高兴的原因是,那个烦得像乌鸦的讨厌鬼终于可以找个光明正大的理由打发走他了,而且最好一去就再也不要复返了。
赵云对刘焉点头致谢后,便依言端坐在厅侧的锦垫之上,静静地等候那个听起来绝对不凡的玄德的到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