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之谜

第105章


名义上,“调研小组”的任务是给空军党委出点子,提建议;实际上,它成了为林彪反革命集团搜集情报、秘密联系等进行阴谋活动的工具。林立果被非法援予在空军“可以调动一切,指挥一切”的特权以后,这个“调研小组”的活动范围更广泛,跟随林立果等出去“调查”的人不断增加。这样,在林立果周围便形成了一个极为特殊的小圈子。他们的活动,谁也不能干涉,谁也不能过问。他们干着种种见不得人的勾当,形成了一个反革命组织。 
  在关键时候,林彪又亲自出面了。 
  1970年5月2日晚上,空军司令部的一小批人,连同家属小孩,被邀到林彪家里“作客”,叶群亲自招待大家看内部电影、吃糖,还送了“纪念品”。林彪亲自接见,又是谈话,又是照相。普通的“平民百姓”,哪能有如此的“荣耀”! 
  事实上,那些受到接见的人,也确实不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周宇驰、王飞、刘沛丰等,都是林立果周围的亲信。 
  而更重要的是,这次接见有着一种极不寻常的、更深的含义。 
  在看电影之前,叶群说:“林立果在外边出差,好久没和大家见面了,很想念大家,今天和大家见见面。” 
  林立果到空军司令部工作已三年多,是办公室副主任兼作战部副部长,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和大家见面?接见的是林立果的亲信,突出的是林立果。 
  老奸巨猾的林彪,则别有用心地问周宇驰:“是你领导立果,还是立果领导你?” 
  周宇驰和林立果都是空司办公室副主任,有什么谁领导谁的问题呢?但是,曾经当过林立果的“老师”的周宇驰,当然完全理解这句问话的含义:林彪在这里所讲的,不是一般的工作关系。他立即回答:“当然是立果领导我们喽!” 
  周宇驰、王飞等人,对于林彪、叶群导演的这场戏的含义,心领神会。第二天,5月3日晚上,他们召集一些受到林彪接见的人一起开会,向林彪表忠心,并按照林彪的援意,共推林立果为他们的“头”。周宇驰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 
  在空司办公室,侦查到了经过他亲笔修改的那次发言的记录: 
  我们要永远坚信林副主席、忠于林副主席,忠于林副主席也就是忠于毛主席。 
  要知道,林副主席也是一个天才,是一个历史上罕见的伟人。是一个可以和马、恩、列、斯并列的革命导师和领袖。 
  我们要一辈子永远同立果同志战斗在一起。立果同志也是一个天才,一个全才,我们没有那个人能够比得上他。他在各方面都把看手教我们,在政治上工作上直接领导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考虑过很久,觉的到提出来的时候了。 
  就是一个单位,一个集体,总要有一个头。在我们这个战斗集体中,应该以立果同志为头,为核心。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这样的觉悟。实际上,也只有他才能当的起这个头和核心。这是客观的需要,斗争的需要。这不是“多中心论”,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和维护以毛主席为首、林副主席为副的领导核心。 
  这样,林彪通过这次接见,在组织上,进一步明确了在空军机关存在着一个独立的“战斗集体”,这个集体有它自己的头和核心——林立果;在政治上,进一步明确了这个反革命组织和林彪的特殊关系。 
  到了这年秋天,林立果看了日本电影《山本五十六》、《啊,海军》之后,便把这个反革命组织定名为“联合舰队”。 
  而林立果则成了当然的“舰队司令官”。他并根据英语“司令官”的译音,为自己取代号为“康曼德”。 
  林立果为什么要把这个反革命组织定名为“联合舰队”,无从查起。但是我们知道,当年日本帝国主义的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的时候,“虎”这个字眼,曾经作为偷袭成功的信号。 
  而今天,小名为“老虎”的“联合舰队”头子林立果,则是在领着这支反革命的“舰队”走着一条自取灭亡的航道。 
2.4 《“571工程”纪要》出笼前后
  3月的江南,正当染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明媚春光。但是,我们的祖国,却正在经受着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造成的浩劫。1971年3月18日,林立果带着于新野、许秀绪(空军司令部雷达兵部技勤处原副处长,“联合舰队”成员)从杭州到了上海。当晚,又通知在北京的周宇驰立即来上海。 
  3月20日,周宇驰到达上海。第二天,林立果便纠集周宇驰、于新野和李伟信(7341部队政治部秘书处原副处长,“联合舰队”重要成员)进行密谋,他们分析“形势”说: 
  “目前首长(指林彪)的实力和权势占优势,但是正在起变化。” 
  他们研究了林彪“接班”的问题,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林彪“和平接班”。周宇驰说,五、六年就差不多了,可能更短。 
  林立果说,五、六年还接不了班,即使五、六年,其中变化就很大,很难说“首长”的地位能否保得住。二是林彪“被人抢班”。周宇驰认为一下子不可能。林立果认为,毛主席威望高,只要毛主席说一句话,林彪随时都可能被赶下台,因此疯狂地要策划反革命武装政变。三是林彪“提前抢班”。也就是直接陷害毛主席,但是他们又害怕毛主席的威信高,影响大,政治上不好办。周宇驰则非常险恶地说:“当然一定要这样做也可以想办法,如:把毛主席软禁起来谈判,也可以把毛主席害了,再嫁祸于人。”他阴险地说:“反正那时首长掌权,可以由他出来说话。”最后他们商定:争取“和平过渡”,作好“武装起义”的准备。 
  他们研究了反革命武装政变的实施要点,策划了成立反革命武装组织“教导队”等。最后,林立果根据“武装起义”的谐音,把这个罪恶的计划之代号定为《“571工程”纪要》。 
  3月22日至24日,他们把计划写成了文字。 
  “九一三”以后,从他们在空军学院的秘密据点里,查获了一份于新野手写的《“571工程”纪要》。全文分为九个部分:(一)可能性;(二)必要性;(三)基本条件;(四)时机;(五)力量;(六)0号和纲领;(七)实施要点;(八)政策和策略;(九)保密和纪律。《纪要》把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诬蔑为“挂着社会主义招牌的封建王朝”,把打倒当代的秦始皇——B-52”(B-52是他们对毛泽东主席的诬蔑性称呼),“推翻挂着社会主义招牌的封建王朝”,作为他们的口号和纲领,提出要在“军事上先发制人”,阴谋利用“上层集会一网打尽”或“利用特种手段”如轰炸、车祸、暗杀、绑架、城市游击小分队等,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杀害毛主席,以“夺取全国政权”或制造“割据局面”,建立林家王朝。 
  《纪要》还十分阴险地提出了这样的“政策和策略”:“打着B-52旗号打击B-52力量”。 
  按照这个反革命计划,林彪一伙立即行动起来了。 
  就在《“571工程”纪要》出笼不到十天的3月31日深夜,上海岳阳路招待所楼上的客厅里,烟雾迷漫,瓜子壳和果皮丢的满地。面向阳台的沙发上,坐着林立果、王维国;背向阳台的沙发上,坐着3月中旬以“治病”为名从北京秘密来到上海的江腾蛟,当天下午由于新野专程从杭州接来的陈励耘,以及以“搬家”为名前一天从南京赶来的南京部队空军原副司令员周建平。这些人为什么坐到了一起?原来,《“571工程”纪要》的“实施要点”中有这么一条:指挥班子江、王、陈”。这就是为落实这一条而召开的所谓“三国四方会议”(“三国”指上海、浙江、南京,“四方”指上述三方负责人和北京的江腾蛟)。 
  会上,他们分析了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形势”,研究了“组织武装力量”等问题,最后,林立果宣布:南京以周建平为头,上海以王维国为头,杭州以陈励耘为头,江腾蛟负责拉总。 
  会议一直开到4月1日凌晨4点多,他们又围到了餐桌旁。这时,从餐厅里不断地传出了嘈杂的碰杯声和祝酒声: 
  “在林副部长领导下,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江腾蛟乘着酒兴狂叫道:“我们都是属羊,头上长角的!”林立果掀开衣服,拍着腰间的手枪说:“我总是带着它!”杯盘狼藉的酒宴桌上,杀气腾腾。 
  4月15日,中央召开的批陈整风汇报会开始了。林彪反革命集团十分惊恐。当天下午,与林彪一起躲在北戴河的叶群打电话给吴法宪,要黄永胜、吴法宪每天通报一次情况。 
  4月19日,林彪、叶群坐飞机回到北京。 
  4月20日中午,叶群打电话对吴法宪说,因为有人在批陈整风汇报会上揭发了吴法宪在庐山的活动,林彪在外地呆不住了,为了稳住阵脚,回来“坐镇”,必要时“说话”。 
  反革命别动队“联合舰队”,更加紧张地进行反革命武装政变的准备。 
  5月23日,按照林彪、叶群的旨意,周宇驰开始秘密进行驾驶直升飞机训练。 
  7月下旬,林立果、刘沛丰、于新野、李伟信一伙窜到广东深圳、沙头角进行反革命活动,在飞机上察看地形。林立果说:“万一情况紧急,可以让首长到香港指挥、遥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