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大传

第128章



在咸阳宫南书房,任嚣由蒙毅陪同谒见了始皇,他预先就熟读好一切有关百越的资料。
始皇首先说了一些南越近况,接着诚恳地说:
“朕经过再三考虑,任卿才是为朕分忧的最佳人选。”
但令他惊奇的是不见任嚣的高兴,反而是忧形于色,因此他又加了一句:
“任卿莫非有什么困难?”
“人臣为主分忧,虽万死不能辞,何况这次任务也并非不能达成的任务。"任嚣恭敬地回答。
“但朕看你似乎有难言之隐。”
“臣是在想蒙恬将军和王翦将军的事。"任嚣说。
“蒙恬和王翦与这件事有什么关连?"始皇脸上出现些许不悦。
“蒙恬这次扫荡匈奴,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克奏建功,王翦灭楚也不过两年,但南越西瓯却前后十年、出动兵力高达五十万还是不能根本解决。”
“是啊,"始皇接口说:“朕也为此忧心不已,想到要放弃,但再想到大秦声威若因此丧失,今后边疆蛮族动乱必多,所以委决不下。任卿有什么看法,尽管说来听听。”
“百越土地贫瘠,没有什么出产,经济价值表面上看来不高,但若从深远一层来看,大秦要接近南方海洋,打通南北水上交通,百越地区非经营不可,"任嚣以他雄浑的嗓音大声说:“何况,由南海向西,还有不少的番邦异国,那里四季如春,物产丰富,可为大秦带来不少的发展机会。”
“任卿的话都是朕前所未闻的,朕果然没有看错人,加紧经营百越地区,卿为朕一言决疑!还有什么意见,尽管说!”始皇显得格外兴奋。
“臣所以提到蒙恬和王翦奏功如此之快,百越如此难征服,乃是陛下左右未分清事情的异同,却坚持用同样的手段,当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哦?任卿见解的确与众不同,"始皇赞叹:“你是否将异同分析一下?”
“灭楚只是改朝换代,匈奴本来就是入侵我们国家,用武力就可解决,但经营百越是我们侵入他们的国家,只靠武力,结果必得其反。"任嚣眼睛本来就大,现在他睁大眼睛,注视着始皇侃侃而论,更是神采奕奕,精光四射。
“任卿此去,有什么特别做法?"始皇有点怀疑地问。
“臣有一个八字决的政策理念,不知是否能生效,还望陛下和蒙廷尉指正。”
“蒙毅,你也要用心听,看看有什么意见提出来。”
蒙毅虽已官居廷尉,在始皇眼中他仍然是后生晚辈。
“哪八个字?"始皇转向任嚣问。
“怀柔,优遇,教养,同化。”
“何谓怀柔?"始皇问。
“尽可能不用武力,另外整顿军纪,将不得纵军扰民,选贤任能,地方官员欺压土著,贪污敲诈者重刑,内地移民不得平视当地居民,多为该地区作各项民生所需建设,初岂不要想该地区有多少回报利益。”
“如何优遇?”
“尽量起用培植当地人才为官吏,铲除原有的恶势力,当地的特殊人才可推荐到中央或别郡为官,而且初期是降格以求,破除当地人自认是受压迫者的反抗心理。”
“教养呢?”
“派专吏为师,教导各种技艺及中原文化,但也尊重土著原有的技艺和文化,有特别好的还可以介绍到中原来,不让当地人有中原文化驱逐当地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感觉,而是互相交流。”
“任卿的意思,是要将百越人完全变为中原人?"始皇恍然大悟。
“要想彻底化百越为大秦所有,同化是最后也最有效的办法,而最好的同化手段就是通婚!"任嚣特别加重后面两个字。
“通婚?"始皇哈哈大笑:“中原人愿娶百越女子,百越女子又愿嫁秦家郎?”
“初期可能很难,但经过长期教化杂处,经济条件及风俗习惯相溶合后,男女相悦和通婚是很自然的事,"任嚣正色地说:“而且,我们还可以用政策来促进配合!”
“什么政策?"始皇好奇地问。
“譬如说,大量选拔当地青年到中央或别郡任官吏,或是提高驻军待遇,让当地年轻人羡慕从军,当地青壮男性一少,适婚女性人数相对必然增加,内地去的,不管是流放或有计划地移民实边,都以年轻男性居多,时间一久,自然而然地就会通婚起来。”
“妙啊!妙啊!"始皇击案大笑:“怎么以前就没有人想到?”
“这样一来,若干年后,百越就没有所谓华夏夷狄之分,大秦的真正疆域也就直接涵盖南海了。"任嚣语重心长地说。
“任卿此去,有什么向朕要求的?"始皇又问。
“王翦将军伐楚,多要田园美宅以回陛下信任,臣此次去,路途遥远,交通阻塞,很多地方需要便宜行事,还望陛下恩准。”
“这是应该的,听任卿今晚这席话,就知道你是个肯做事的人,朕授你全权行事。既然要怀柔,就不能再名为什么征讨大将军之类的,朕任命你为南海尉,起抚南海以后设郡治理,而南海尉则掌理该地区的一切军政事宜。”
“谢陛下。"任嚣避席顿首谢恩。
始皇又再交代蒙恬,原则上南海地区要大量移民,细节要他和任嚣商议办理。最后他又问任嚣:
“这次任卿要带多少增援兵力?”
“只带臣的家卒护卫和陛下的符节就够了。"任嚣微笑着说。
“哦?"始皇不得不对他另眼看待。
任嚣按照他的八字诀政策,只用两年不到的时间就平定了南越和西瓯,划为南海、桂林和象郡等三个郡,直到秦二世时,任嚣病死前,百越人不复反叛。
第二十二章求为神仙

北方匈奴赶出了河南,南海任嚣剿抚相互运用,将他的八字诀政策执行得有声有色。
在国事安定,内心较为清闲时,始皇又想起了他的求仙行动。
徐巿奉派出海,几年来都没有消息,没有要求加派人手,连粮食和淡水都没回港口加添过,看样子他是找到了仙岛,难道他就此乐而忘归,忘掉为他求取"青春之泉"?
还是他带了六千童男童女归化了仙岛,根本就不想回来?甚至是利用船上的武力和财物,找个海岛自立为王起来?不然不应该几年没有消息传回!
他当时也许是被徐巿的仙风道骨和能言善道所迷惑,如今一有怀疑,他是越想越不对,寻长生不老之药要带那么多船和童男童女干什么?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完全没有道理,他那时怎么会相信他的?
他真后悔当时没有将徐巿家人迁移到咸阳来扣为人质,唉,他对将相一直都采取事先防备,唯独对修道的人太过信任!现在他的家人也许早已迁移躲避,或者为徐巿所接走,他如今对徐巿可说是鞭长莫及了!
想到徐巿的家人,始皇立即派出使者到琅琊追查他家人的下落,找到时强制迁移到咸阳来。
另外派出去的卢生,他倒是常有消息传回,而且是常出现在东南海边各港口,也曾几次派人来要钱要装备。不过有谣言说,卢生跑遍各沿海港口做生意,以物易物,根本就未进入远海。
当然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寻仙本来就是虚无飘渺、可遇不可求的事。皇后不肯见卢生,也许是在考验他对她的信心和爱,难能可贵,他嬴政对玉姊的爱心和信心都是坚贞不移的,何况他还年轻,他还有经受考验的时间。
时候或有早晚,成仙得道则一,他不会相信这些谣言。还有侯公,七十多岁的人了,风尘仆仆地来回于咸阳和华山之间,为了求取奇花异草为他炼丹,常要登高爬山去到云深不知处。
拿回来花草所炼成的丹药,服下以后,他倒觉得是很见效的,身轻体健,精神焕发,尤其是在御女时,更有前所未有的特殊效果。
脸色红润,肤色如玉,自称已有六十多岁而看上去四十不到的石生,则教他房中术,使用的教材是他世代秘藏的黄帝《素女经》。石生说,黄帝所以能得道,全靠照着经书上所载秘诀修炼而成,最后夜御百女,吸取这些处子的阴精,所以能白日乘龙升天,要诀是要二十岁以下的女人,超过二十五岁,即使是处子也不是上选。
后宫的处子说起来比妇人还要多,而且从小选进宫,都是从来未和男人接触过的,这应该都是上上选。但始皇照着书上练了几个月后,不说不能夜御百女,就是想征服一个女人,都得靠侯公给他的药。
几个月下来,他不但形骨消瘦,眼圈发黑,上殿前的石阶都会两腿发软,两眼冒金星。
他不敢再练,石生也不敢再要他练,只是说修道成仙有无数个法门,黄帝之法恐怕不适合皇帝。
这时候韩人韩终乘机说动始皇炼丹,他呈上他为始皇远至楚地衡山找来的药材,配成药丸要始皇服用,并教始皇吐纳打坐。他说如此外服药、内炼丹,天长日久,内丹炼成即可白日升仙。可惜的是始皇政务繁忙,不能长时间打坐不间断,并且这种修道最忌女色,初一十五必须齐戒。
几个月下来,韩终的修道法见了功效,始皇脸色不再发黄,黑眼圈全部消褪,上殿阶时腿也不会发抖了。
始皇因此对韩终特别信任,同时自信找对了修仙法门。可是除了这些以外,再也见不到其它效果,他免不了又要问韩终。
“朕修炼了这么久,效果是少许有的,但不知道多久才能炼成内丹?”
“修道成仙全靠天赋和机缘,陛下在泰山亲耳听闻上帝宣示,陛下为他的骄子,天赋应是任何人所不及,再遇上臣,可说机缘也超过一般人,成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