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大传

第146章


卢生和石生,如今不知藏居何处,始皇费尽心思想追捕他们,却始终缉拿不到。
开始时,始皇也怀疑是他们在中间捣鬼,但追查之下,又不太可能,因为异兆、谶言和预言,东自辽东,西至临洮,北由燕代,南到南海,全都有发现,他们两个人不会有这么大的能力。
那年暮春,东郡太守茕惑上奏,有陨星坠地变成大石头,而有黔首在上面刻字:“始皇死后地分。”
多日来,始皇已经被这些异兆传言弄得心浮气躁,如今得到真其实据。既然有了具体的证物,他决定严厉追查个水落石出。
他派了廷尉左尉吴石为御史,到心城陨石附近调查实情。
吴石来到地头后,将陨石周圆二十里地方的民众都逮捕来,再留下会写字的成人,然后一一审讯对照笔迹。然而写字刻竹和石上刻石相差太远,追查不出所以然,而且无论怎样用刑,这些黔首就是不承认。
吴石审讯不出线索,自觉丢脸,老羞成怒之下,奏准始皇后,全部加以坑杀。他的用意有二:一个是宁愿错杀,绝不错放,第二个也是立威,要以后不会有人再敢用这些来烦始皇,因为始皇整天心神不宁,最倒楣的还是他们这些伺候在左右的大臣。
他这一杀就杀了两百余人,这些人在当地都算得上是舆论和精神领袖的知识分子。
另外,为了冲淡这股异兆谶言逆流,始皇也主动发起攻势,命博士为他作〈仙真人诗〉,传令天下乐工及民间习唱,诗曰——
-
仙真人兮始皇帝,
自泰清兮玄洲戏,
奉天命兮下牧民,
四海一兮庆太平。
仙真人兮始皇帝,
天诏兮吾之骄子,
君宇内兮永怀德,
秦万世兮不更替!2
御史吴石办完心城陨石妖言案后,取道洛阳经函谷关回咸阳,前后随从护卫也有百余车骑。
那天在华阴平舒道野外宿营,从人为他张好临时帐幕,他上床后,思索着该如何回奏始皇的事,兴奋得无法入睡。
这时他忽然听到一阵箫声,凄恻低回,如泣如诉,他不自觉地倾耳而听。
箫刚开始吹出的是他没听过的一些曲子,但由曲调风格,他听得出是楚地之歌。过了一会儿,箫又吹出了新曲,原来竟是新近传今天下通唱的〈仙真人诗〉。
箫声顺风飘来,他听不出远近,但从人护卫中谁会吹箫,而且吹得如此之好,他一时想不起来。
莫非是另有其人?但在这样的荒郊野外,怎会有人?刚才要宿营时,找营地的人员报告,二十里方圆内没有人烟,莫非是……?近来闹神出鬼的事太多,吴石虽不全然相信,但也不敢认为全无其事,尤其是坑杀这样多不知是否有罪的人之后。
他越听越感到毛发悚然,正想起来叫侍从问时,忽然闻到一股异香,人就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他感觉脸上一阵清凉,人醒转过来,发现不是睡在帐幕里,而是跪伏在冰凉的青石板上。
他摇摇头,擦擦眼睛,头仍然有点晕,就像宿醉刚醒一样,耳边听到有人大声吆喝:
“吴石!你认得这是哪里吗?”
吴石定神一看,只见自己似乎是置身一个庙里,但又像是一座朝殿,四周一漆黑黝黝,看不清楚,只有正中席案上点有两支蜡烛,一位穿红色锦绣官服,头戴高冠的人坐在中间,两旁站着十多名刑卒模样的人,全都手执长戟,腰带佩剑。
那位官人浓眉深眼,满脸虬髯,相貌威猛,很像传说中的山神。旁立一位穿着绿袍的俊俏属官。
“下官不知身在何地,还望贵官指点。”
上首官人喝道:
“吾乃华山山神是也,你奉诏审问陨石一案,为何残杀无辜?”
“下官是奉诏行事,身不由己。"吴石有点不寒而栗。
“推下去斩了!"山神大喝一声,有如雷鸣。
“是!"左右兵卒一拥而上,将他五花大绑起来,就拖着往殿外走。
吴石两腿发抖,全身都软了下来,一点都不听指挥,他根本就无法行走,一步步都要鬼卒往外拖,平日他判案杀人如麻,这时候才知道挨杀的滋味不好受。
他一面挣扎抵抗,一面哀声高叫:
“大神,冤枉!冤枉!你总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这样将下官杀了!”
“好,拖他回来,听听他还有什么遗言!"山神喝道。
鬼卒又将吴石拖回神案前,将他推跪在地。
“吴石,你还有什么话说?”
无论怎样,下官也是始皇帝钦命御史,不能让下官死得不明不白。"其实他心里想的是——凭你一个山神怎么敢随便杀钦命御史,不怕触犯天条?可是口里不敢说出来。
“吴石,本神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山神哈哈大笑,声震四壁。
“下官不敢胡思乱想。"吴石赶快压制住心中那股想法。
“你认为本神只管山魈和飞禽走兽,管不到你这位钦命御史,对吧?”
“下官不敢这样想。"吴石被道破心意,吓得魂飞天外。
“本神此次也是奉天帝之命行事,"山神抚摸着脸上的虬髯说:“因你残杀无辜太多,天帝命我在你路过此地时拘捕你,得以便宜行事!明白了吗?”
“下官明白,不,小人明白,还请大神开恩!"吴石磕头如捣蒜。
“山丞,你看怎样?"山神转向穿绿袍的俊俏属官问。
那位潇洒山丞从袖袋里取出一编竹简,打开查阅后说道:
“据查卷,吴石残杀众多无辜,该受具五刑之刑!……”
山丞的话未说完,吴石叩头流血,口中狂喊:
“冤枉!大神,冤枉!小人只是奉命行事,罪不至此!”
山丞没有理他,继续徐徐说道:
“不过,据查,吴石多年前尚为廷尉推事时,曾审理一件孝子为父报仇杀人案,吴石不惜得罪权贵,判孝子义愤杀人,只罚三年鬼薪,这是他唯一的阴德,应该减刑。”
吴石这生判罪人无数,连他自己对这件事都已模糊,因为那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要是他先前还有一点怀疑眼前这位山神是人扮的,现在这点怀疑也完全随着山丞这话散去。
“求大神开恩!"吴石恳求。
“不行具五刑之刑,腰斩可以吗?"山神又问山丞。
“大神开恩!大神开恩!"吴石喊得声嘶力竭。
“让他将功赎罪吧!"山丞恭敬地回答说。
“如何赎法?"山神在烛光下炯炯发亮的环眼瞪得吴石心中发毛。
“要他日后在廷尉多积功德,还有要他带样东西给镐池君。"山丞回答。
“你不说,本神还忘记了,"山神向一位侍卫说:“将江神送来的那块璧拿来。”
侍卫遵命从后面黑暗处拿出一个小锦箱,里面放的是一块上好的玉璧,晶莹润滑,一看就知价值不菲,吴石官居廷尉左尉,当然识货。
“这是江神托本神转送镐池君的,今由你带去长安镐池,沉璧于水,然后祝祷三遍:"祖龙明年会死!""山神将璧交给他说。
“祖龙是谁?"吴石忍不住问。
“你不必管,只要照话做就行了!"山神吆喝。
“是!是!"吴石连忙答应。
“今后问案,得饶人处且饶人!"山神又说。
“小人今后一定痛改前非!"吴石又再顿首。
“回去罢!"山神一挥袖,几个鬼卒拥上来,吴石又昏迷过去。3
吴石清醒过来,已是红日当空,发现自己睡在荒山野外一道山沟里,浑身上下还在发痛,那是鬼卒捆绑拖拉所留下的,两手手腕也都浮显勒出的乌紫。
他再打开锦盒,里面的玉璧还在,超出寻常的大,而且质地和手工之好,在民间很难找到,很像是宫中流出的。就是有人装神弄鬼,也不会将这样贵重的玉璧平白无故地交给他。
因此他深信昨晚是遇到了山神。
他费了全身力气,总算爬上山顶,原来他睡着的山沟离昨晚的宿营地并不远,站在山顶远远看得到他的黄色帐幕,还隐约看见人马在附近山沟及道路上乱转。他大声喊了几声,只有空谷传来阵阵回音,那些人仍然没有反应,他明白他们听不见。
“望山跑死马!"他不得不拿这句秦地俗语来自我解嘲。
他只有托着满身酸痛的身子,一个接一个山头翻过去。
“毫无疑问的,昨晚我是碰到山神,人力不可能片刻之间就将我带这样远!"他对昨晚的遭遇已深信不疑。
还好,在他翻过第三个山头时,他的属下终于发现到,连忙派了一名侍卫带着他的座起飞马来迎。
侍卫扶他上马后,还诧异地问道:
“大人兴致如此之好,一大早就来观望山景,害得小人们到处找。”
“你们昨夜可曾听到箫声?"吴石问。
“大人说笑了,这种方圆几十里没有人烟,鸟都不生蛋的地方,哪会有人吹箫?再说大伙白天行路劳累,吃完饭,洗个澡,一躺下来就睡着了!不说这些人中间没有人会吹箫,就是会吹,也吹不动啦!大人有什么发现?"侍卫也跟着上了马。
“没有,本官只是问问而已,走吧!"吴石脸色苍白地扬鞭,一拉嚼环,白马急驰而去。
大家都认为吴石是贪看风景迷了路,吴石也顺水推舟地承认。
在再出发途中,吴石坐在骑马高车内,手执玉璧,心中却在考虑,应该遵照山神的话,将玉璧直接沉于镐池,传达祖龙明年将死的消息,还是将这件事先禀明始皇,还是两者都不要,另选第三条路——将玉璧收归己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