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瑕

第103章


后来两家父母相继得病离世,战乱四起,这对小儿女一起逃亡,中途被乱兵冲散。这男子后来被人所救,认为义子,教他读书,他跟着义父入籍金陵,本朝才开科举,这男子便中了举人,皇上亲自取了他为经魁……”
    “原来是他。”兰夫人失声道。
    那一次的科举,记忆太深刻了。解元是方磐,亚元是娘家弟妹的哥哥孔溥,经魁却是位十五六岁的少年。开国公有袍泽想招这少年为婿,少年却拒绝了,称已有未婚妻。
    因着战乱年代失散亲人的很多,这少年又不姓楚,兰夫人便没往渔娘身上想。
    更何况,小渔的家乡在海边,这少年却是在金陵考的科举。也就是说,他是金陵籍贯。
    姓名既不相同,籍贯也不一样,谁会把他和当时的小渔往一起想呢?小渔口中的未婚夫,可是和她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
    钟嬷嬷忙陪起笑脸,“夫人认得他么?”
    兰夫人觉察到自己的失态,笑了笑,“并不认得。不过,当年有位老友家的独养女儿有意招他为婿,却被他拒绝了,故此有些印象。”
    钟嬷嬷便眉飞色舞起来,“夫人,季县令一惯如此!奴婢曾听说,他的上司,知府大人有意许配女儿给他,都被他委婉拒绝了呢。那知府家的女儿向有才女之称,要相貌有相貌,要才华有才华,妆奁又丰厚,只要他点点头,便可做了东床快婿!”
    蒋氏一直在旁侧耳静听,这时却忍不住了,“想他再怎么能干,也不过是个县令啊,官又不大。那位知府,便这般器重他么?”
    蒋氏瞅瞅爱说爱笑、白白胖胖的钟嬷嬷,真有点不大敢相信。看戏看多了吧?在你口中,简直什么都跟唱戏似的,一个小小县令,被夸得天上有地上无。
    钟嬷嬷是镇远侯府的人,见蒋氏衣饰华贵,艳丽张扬,明知道这是开国公府的少夫人,哪敢跟她拗着呢?忙陪着笑脸,“这是奴婢听来的,道听途说,道听途说。”
    镇远侯夫人眼中闪过丝讶异。
    兰夫人和无瑕对渔娘的事颇为关切,才会请了钟嬷嬷来细细询问。常家二少夫人这是……?
    陆先生温和的说道:“这位嬷嬷虽是听说的,却很合情理。试想,父母若为女儿择婿,会注重什么呢?除家世、官职之外,一定是看重人品的。季县令官职虽不高,却品行高洁,这样的年轻人,值得托付终身。”
    蒋氏有些讪讪的,“大嫂说的是。”
    钟嬷嬷见陆先生赞她说的合情理,喜上眉梢,笑的越发欢快,“大少夫人真是见解不凡,可不就是这个理儿?季县令官不大,可人品好啊,他能为未婚妻一直守到这会儿,可见重情重意,这要是哪家姑娘嫁了他,他能待妻子差了?想必那位知府大人便是想到这点儿,才会有意许嫁爱女。”
    蒋氏微不可见的撇了撇嘴。
    钟嬷嬷把《寻妻记》唱词等细细讲了讲,兰夫人和陆先生、晚霞、无瑕等人听着,倒觉得和小渔真是对得上。
    “若真的是,便好了。”晚霞柔声说道:“渔娘年年替我制新衣,每一件都很合我心意。看着她一年一年蹉跎下去,真是让人怜惜。”
    晚霞容貌不及无瑕美丽出众,言语行为也温柔得多,不及无瑕明快,镇远侯夫人看在眼里,眼中却隐隐有笑意。
    小儿子媳妇,这样的方好。这样的幼子媳妇,既孝顺婆婆,又不会违逆长嫂、和长嫂争风头,和睦的很。像常家三小姐那样的姑娘,不拘家世、容貌、才华,都是上上之选,可是这样的姑娘,一般的人家也娶不走啊。开国公和兰夫人的掌上明珠,凤凰蛋一般宝贝,哪舍得给人做小儿子媳妇?
    晚霞举止温柔,镇远侯夫人越看越满意。
    “真替渔娘着急,想知道这位季县令到底是不是她等了这么久的人。”晚霞轻轻叹息。
    “想知道这个,倒不是难事。”钟嬷嬷忙道:“这季县令因做官得法,受了朝廷嘉奖,升到山东做了知州,这几日便该到京城了。”
    由福建转任山东,肯定要到吏部领凭,然后上任。
    钟嬷嬷这话一出口,连镇远侯夫人都刮目相看,“你知道的实在太多了。”
    钟嬷嬷讪讪的笑,“他写了部好戏……这样的才子,奴婢自然格外留意……不拘什么事,只要和他有关,奴婢都想打听……”
    众人都是粲然。
    钟嬷嬷真是当之无愧的戏迷啊。
    无瑕却是心中一动。银川公主跟着方磐外放到了岭南,今天忽然在永宁寺看到她,不会也是方磐升了官吧?若真是这样,倒也不算出人意外。毕竟是亲侄女,皇帝再怎么恼她,也不至于一辈子把她放到蛮荒之地。若她有了“悔改”之意,皇帝是会宽待她的。
    接下来,皇上会把银川公主和方磐放到哪里?银川公主和广陵王相见,又会生出什么样的是非?无瑕若有所思。
    钟嬷嬷见镇远侯夫人冲她含笑点头,知道自己没有说错话,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兴冲冲说起自己心目中的大才子,“……这季县令委实是个好的,好多读书人都夸他呢。奴婢听戏的时候,便听到有戴方巾的读书人夸他识时务,做官做了七八年,才编了这部戏出来。”
    蒋氏拿帕子掩了口,偷偷笑了笑。这话不通的很,他寻妻是正经事,做什么要等到做官七八年之后,方可行事?
    “这夸的,奴婢不大懂。为什么做官做了七八年编这部戏便是识时务,他要寻妻,正大光明的,便是才做官的时候,又有何不可呢?”钟嬷嬷乐呵呵说道。
    敢情你也知道自己不懂啊。蒋氏又拿帕子掩了口。
    陆先生微笑不语,无瑕笑道:“嬷嬷有所不知,季县令那一回的科举,皇上亲自取了七十二名举人,等不及让他们来年参加会试,便全部派了官。原因便是朝中缺官员,朝廷用人甚急。那个时候,季县令寻妻可以,拒婚可以,若是大张锣鼓的编了戏曲、公告天下,却是极不合适。您想想,当时朝中缺官员都缺到这个份儿上了,他若才得了官便囿于私情,怠于公事,那还得了?”
    钟嬷嬷听的连连点头,“是这个道理!”
    蒋氏神情一滞,缓缓伸出手,端起了茶盏。
    晚霞悄悄看了无瑕一眼,目光中满是艳羡。三妹妹,她可真聪明啊,方才我还心中疑惑呢,听她这么一说,便全明白了。
    “那如今,却有什么不一样呢?”钟嬷嬷殷勤问道。
    为什么当年不行,现在就行了呢?难道现在朝廷不用人了?
    无瑕笑了笑,“如今么,一则他在任上已有七八年之久,想必治内已是安定,公务之余他也有了闲睱;二则他已苦寻了数年,却毫无成效,这才想起编戏曲寻妻这样无奈之下的办法,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可以理解。”
    钟嬷嬷恍然大悟。
    镇远侯夫人啧啧称赞,“兰夫人,令爱不只生的清丽出尘,更是聪慧过人呢。”
    兰夫人乐的合不拢嘴,少不了谦虚几句,“哪里,小孩子家,莫夸坏了她。”
    镇远侯夫人笑道:“这可不是客气话,令爱真真聪明的紧……”
    “银川公主驾到----”外面响起内侍尖利的声音。
    “她来做甚?”兰夫人不由的皱眉。
    “娘,银川这号人,交给我。”无瑕在她耳畔小声说道。
    “你打算怎么淘气呀?”兰夫人溺爱的看了宝贝女儿一眼。
    无瑕得意的笑了笑。
    银川公主锦衣华服,盛气凌人,由十几名内侍、宫女簇拥着走进来,顿时,原本精巧的厢房显得拥挤不堪。
    无瑕迎上去,盈盈曲膝,“公主殿下来的可真巧,我们正在听一桩佳话呢。宏初三年秋的乡试,公主殿下还记得么?那年的经魁季希孟,竟是位痴情男子,苦苦守侯失散的未婚妻直到今天。季希孟亲自编了《寻妻记》,感人至深啊。”
    无瑕笑吟吟看着银川,目光中满是嘲讽之意。
    方磐是解元,季希孟是经魁,但是,拿方磐的所作所为和季希孟相比,方磐可以去死一死了。
    你不就是拣了一个背信弃义、为人不齿的方磐为驸马么?还有脸在开国公府女眷面前嚣张?
无瑕 第86章 小渔
银川公主气的满脸通红,“小丫头你从哪里听来的村野之语,也敢说给本公主!”
    她年纪并不算大,不过二十出头,可是,不知是日子过的不够舒心,还是岭南的水土不养人,她一张脸虽是浓妆艳抹,也显得干巴巴的,并没有水灵滋润之感。这会儿恼羞成怒,脸快变了形,就更是不能看了,颇显丑陋。
    她和广陵王妃一样,任是什么样的锦衣华服,任是什么样璀璨耀眼的名贵首饰,也拯救不了容貌。
    无瑕笑吟吟,“十几年的光阴,季县令苦苦寻找他的未婚妻,这分明是一段佳话,哪里是什么村野之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