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的田园生活

第141章


在潼南,苏菱呆了并不久,去的时候她就从家里挑选了几个长工,那里面就有是潼南,熟悉水稻的种植,就算不是潼南的,也在潼南的地主家里帮忙种植过,所以有了他们的帮助苏菱就轻松多了。
要知道潼南农民的水稻种植是最原始的方法,就是将种子直接洒下去,完全不用进行育苗,这样不仅耗费种子,得出的产量也不会高。
而苏菱进行的育苗在潼南的庄稼把式眼里就是胡搞,瞧他们的种子撒下去之后都长出嫩芽了,而苏菱,却还将那种子撒得密密麻麻的,当然也出苗了,但是田里其他的都还空着一大块。而且在他们看来,种植是他们农民的事,这个小姑娘出入都有婢女跟着服侍,怎么看都不是会种植的,所以纷纷等着看她的笑话呢!
不过苏菱带来的那几个长工,对自家小姐的种植技术可是相当的清楚,小姐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照做,旁人的话他们也不理睬,心里还暗暗念着,到时候看到我们地理的产量比你们高的时候你们一定会求着问我们的,哼哼。
可以拔秧苗种植时,苏菱就在田里指挥,还亲自下田去演示要怎样拔秧苗,而且不能把苗的根给伤到。
附近的农民看着他们折腾了这样又折腾那样,都忍不住对那几个长工说了,“我说你们,你们家小姐就一个娇滴滴的千金大小姐,怎么可能懂得种植,她胡闹也就算了,你们也跟着胡闹,这块田算是给你们毁了。”要知道苏菱买的是他们村里最好的一块田了,有十亩之大,庄稼人实诚,看不得浪费,害怕他们祸害庄稼才会这样提醒,其实也没有什么坏心眼。
他这样说,苏菱也不理会,让长工继续自己的工作,八人花了三天的功夫才将秧苗拔完,又插了下去。
刚插下去的秧苗死气沉沉的,一点生机都没有,旁边的人都等着看这位小姑年哭呢!他们可不认为这秧苗还能成活起来。
不过只有苏菱知道这样的情况都是属于正常的,不过是那种植物的移植都会有一段适应期,过了之后肯定又会生机勃勃起来。
------题外话------
这两章或三章可能都是属于过渡章
一百七十五章 发展
果不其然,几天过后,那些看起来快死了的秧苗一颗颗的又重新抬起头来了,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当然,附近的庄稼把式一直都有关注着苏菱的种植,看到这些秧苗后觉得十分的不可思议,此后每次经过苏菱那十亩水田时都会驻留一下,越看越觉得这些苗子长得比自己家的要好,想着看看他们今年的收成如何,苗子好也不代表收成就会好,如果他们收成好的话,来年还可以考虑像他们一样种植,当然了,这些苏菱都不会知道,在秧苗重新活起来之后,苏菱拿了几袋的水稻种子回了青石镇。
北方一帮很少有种植水稻的,天气太寒冷了,之前也有人试验过,苗子是长出来了,但是没有稻穗,而且还不是一个人尝试过,所以久而久之也没有人再把水稻往北方种植了,在他们的认知里,认为水稻只有在南方才能成活结成稻穗。
而只有苏菱才是十分的清楚,水稻在北方可以生长却结不成稻穗的原因,那是因为水稻的生长于天气和日照量密切相关,当然她要是向一个古人解释日照量相信没人理解,还认为她疯了,他们不能理解光合作用,所以苏菱只能是用实例来证明水稻在北方也是可以生长,结成稻穗的。
她也有向那些曾经想要把水稻引进北方的人咨询过,知道他们的种植方式完全是按照南方来的,就连时间也一样,这就怪不得结不成稻穗了。
南方的三月份已经暖和了,适合水稻的生长,到了五月尾六月初,正是太阳直射南方的时候,那会有了日光的照耀,南方的水稻当然可以结成稻穗了。
而北方三月份的天气还是比较寒冷的,水稻根本就经不起冻害,而能经得起冻害存活下来的苗子在六月份的时候也会因为光照量不足,结不成稻穗。
从潼南带回来的谷种,从浸种到下秧,苏菱都是亲力亲为的,没有经过其他人的手,这也充分的表示了她对于这次在北方培育水稻的决心。
第一批的地瓜秧也已经长成了,或许是天气的原因,让它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青葱,不过这一批仅仅是小部分,由苏家自己种植试验,看一下一年能否种植两次,不过轩辕老爷子对于这个试验十分的重视,在种植的当天也在田头陪同,甚至于还亲自下地试验种植,看着那种下去的一大片地瓜秧,放佛就能看到它丰收时候的样子。
苏父很忙,是真的很忙,或许是和各类官员接触多了,他的眼界也开拓多了,家里的荷塘鱼塘养殖场哪样都离不开人,去年这几样都大丰收,今年苏父又雇人将还没有开发的洼地给挖成鱼塘和池塘,打算扩大种植,附近很多人见苏家的鱼塘和池塘挣了钱,纷纷眼红着,也跟着苏家想要搞种植,苏父并不是小气的人,有人前来询问他也愿意说,只不过规定以后种植出来的东西要优先卖给苏家,这是苏菱吩咐的,苏菱已经打算将苏记连锁开到全国每个城镇去,这样的话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资源,而依靠自己家的生产明显还是不够的,所以就将目光投向了村民。
当然,苏菱也不是说做就做的,她也仔细的计划过了,做出了一份详细的计划,这样玉村民利益相关的大事当然要和村长商量了。
苏家请了村长,村长也知道苏家已经今非昔比了,就连费太爷都要给苏家面子,还有京都来的那几个高官,时不时的也会在苏菱家住宿,所以知道苏父有请时,立即就过来了。
这计划虽说是苏菱想的,但是在村民的眼中她还不过是一个小女孩,村里的人认为苏家的崛起和苏东或多或少都有关系,更是离不开苏父的勤劳,倒是没有谁往苏菱身上想。所以这个计划也是由苏东向村长阐明,苏菱在一旁看着并不参与。
而村长知道苏家做出这样的计划时,明显是震惊了,虽说古人心眼不坏,但是能像苏家这样不余遗力的帮助别人的可真的是不多见了,这个计划里的每一条对村民来讲几乎都是好的,从推广地瓜到帮助他们发展种植,现在还要帮他们开挖鱼塘荷塘,这不是往村民口袋里送银子么!这样的计划村长想多不多想就答应了。
当然苏家也不是无偿的帮助他们,还是需要考虑一下合作的伙伴的人品,像那些无赖,他们也不敢说帮助他们搞种植,到时弄好了不说,弄不好还要他们赔银子就惨了。
有了详细的计划,又有村长的劝说,到时有很多的村民跃跃欲试,李叔和苏有家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是最先来找苏父了解消息的,两家人当下就确定了要开挖鱼塘像苏家一种弄养殖。
其中很多村民也有这样的想法,只不过碍于囊中羞涩,怕到时种植莲藕的藕种没有,鱼苗也不知道从哪弄来。
还好苏菱又特地声明了,银子不够的可以从苏家借,到时收成了,成品卖给他们家,借的银子从里面扣除,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即使是这样,但是还是有很多家赶不上时候的,苏菱也说了,“大伙都不用着急,赶不上种植的,还有其他的途径,为了我们的村民能致富,我已经有了详细的计划,就算家里不能开挖鱼塘或是荷塘的,还能有其他的办法,大家暂且等等,到时我会通知大伙的。”
当然了,苏菱这样说也不是随便说说的,对于种植也她已经有了详细的计划,那些赶不上鱼塘荷塘开挖的,苏菱打算让他们培育木耳和香菇,这两项的活计简单一些,而且钱也来的快,刚好,到时产品也能放在苏记摆卖。
两天后,当村长再次通告众人这个消息时,花溪村的人民都沸腾了,他们当然知道木耳和香菇是什么了,不过也只是听过,并没有吃过,据说天悦酒楼里就有卖,而且卖得还贼贵贼贵的,哪里是他们这些平民百姓能吃得起的,而现在,没想到他们还能种植。
只不过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木耳和香菇还能进行培育,这苏家真的有办法么?不过大伙还是激情满满的,因为这两样不用花什么银子,只要一些场地和花些时间久可以了,即使培育不成功也就当试试罢了,当下还是有很多人听从苏家的指挥,到山上找了快要腐烂的木头,有建起了一个小小的简易房,打算进行木耳和香菇的培育。
不过即使是如此,还是有村民不屑于此的,他们觉得苏家就是在赚大家的便宜,怎么可能有人那么傻啊!免费给银子人家赚,反正他们是不相信,随即收拾包袱,外出寻工去了。
因为这两项计划,苏菱最近也是忙翻天了,那些高种植的人家都会来询问她要怎样建才合理,即使她对外说了这事不归她管,都是她哥哥的主意,而且也都有π长工给他们进行指导,但是每天还是避免不了被骚扰,其实她哪里知道,这些人是想借着她和苏家套近乎呢!就连苏荷也有人询问她种植的事。
苏菱忙,轩辕墨当然也没有闲着,最近那幕后之人又忍不住了,在各地进行搜刮,他和端木玉寻着前去,暂时离开了青石镇。
“菱儿,这段时间忙坏了吧!要好好注意身体,可别累坏了。”苏母看着女儿这段时间忙得那可是脚不着地,都心疼了。
“娘,没事的,我没有很累,很多的事都交给下人去办了,我也不过是在一旁指挥着罢了,到时爹爹才是累坏了,娘应该多多关心他才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