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如雪董鄂妃

第239章


婉晴停住手中的针线,细微的喜悦眼中一闪而过,“听说皇后奉太后命去西苑劝说皇上,希望皇上回心转意,可惜皇上压根儿就不见,没准这会儿太后是想让静妃前去劝说吧?”
婉晴这话也忒口不对心,芸朵扭头低下,小嘴撇下,谁不知道静妃与皇上是水火不容,自己这位主子这几日活得格外与众不同,就连考虑问题的思路都变得如此标新立异。
“主子,今晚奴婢还用得着盯静妃娘娘的屋子吗?”两个白天黑夜都不得好休息,芸朵就盼着能睡个安稳觉。
“不行,等着静妃回宫进到自己屋里,你再休息,明早继续!”婉晴手里的针线又开始生硬地穿来穿去,头也不抬就把芸朵的小小愿望打破。
芸朵的苦瓜小脸要多苦闷有多苦闷,自己伺候的这位主子从来就是说风就是风、说雨就是雨,不能劝也不听劝,甭管别人是不是好意,就认准自己想的,也就是端敬皇后的话能震住她。
你说说这两天,别的主子都泡在泪缸子里,茶饭不思,自己的主子却该吃该睡,没事儿人一个,都不知道该说她正常还是不正常。更为离谱的是,从不碰针线活的主子主动要求学习做衣裳,更让芸朵觉得太阳已经改道从西方升起的是,主子还要专门学习做男人的贴身里衣。
端敬皇后在世时,多好的针线手艺,多好的耐性教她,她抵死不学,关键是皇上也在宫里,是不是?如今,皇上都出家改穿袈裟了,她反倒要做男人衣裳了。
太阳依旧照常从东方升起,耀眼的光芒照射在尚未融化的积雪上,愈发闪亮灼灼。婉晴还蜷在暖融融的被子里酣睡,熬了一夜到亮实在坚持不住的芸朵来了个豁出去的招式,直接跑去找静妃的奴婢秀果。
芸朵回来后,去到婉晴床前,唤醒婉晴,可怜巴巴,“主子,静妃娘娘一夜未归,方才奴婢还帮忙秀果给静妃娘娘收拾行李呢。秀果说慈宁宫传话过来,静妃娘娘要出远门,就连她都不用跟着去伺候。您看,静妃娘娘都不回来了,您就让奴婢睡去吧。”
婉晴从床上蹦起,再次确认自己听到的话,然后摆摆手同意芸朵去休息。随即,她重新躺下,拉过被子一路盖过身子往上而去,诡异的笑容在婉晴脸上招摇,但很快就被被子蒙上,她整个人笼入被子的黑暗中。
***
宗族王公贵胄、满清大臣、汉人高官一批接一批奔赴万善殿,恳求皇上放弃出家的念头,重回朝堂,理政安民。然而,皇上本就一心追求六根清净,所以凭谁来,他也不见。
按理说,有两位最应该首当其冲而来,可惜,都没来。
第一位是皇太后,身为皇上的亲额娘,且是能主理后宫、调度朝臣的女强人,她的劝说既有分量又饱含亲情,可她却始终留在慈宁宫挨个召见王公大臣,授意行事,忙碌不停的她好似根本就抽不出时间过来万善殿。
第二位就是安亲王岳乐,领衔议政王大臣会议,又是宗族中首屈一指的德高望重,没想到他好似也是忙得不可开交,无暇顾及落脚万善殿专注清修的皇上。
就在王公大臣轮流过来万善殿的同时,太后已经派人前往江南召请玉林通琇大师,自己的弟子茆溪行森居然敢给皇上剃度出家,还平白就收得一位皇帝徒弟,即便是清净修为的玉林通琇听闻后也是惊骇不已,当即日夜兼程赶来京城。
“国君一身系天下安危···”一见到皇上,玉林通琇大师便是苦口婆心、情理环扣劝说。
“弟子于财宝名利,不在意中,妻孥亦觉风云聚散···”面对玉林通琇,皇上则表达出他对俗尘的寡淡,并侃侃而谈佛心禅道,竟是把玉林通琇回得哑口无言。
玉林通琇冥思苦想,不得已来了个破釜沉舟。翌日一早,玉林通琇吩咐弟子们堆起柴禾,直接把茆溪行森送进柴禾堆,然后请来皇上,两个选择:皇上执意出家为僧,立刻烧化茆溪行森;皇上愿意蓄发回朝理政,立刻放开茆溪行森。
既是玉林通琇的弟子,自然要服从师父,可问题是,这位弟子他是一国之主,他拒绝从玉林通琇给出的两个选择中择一,而是给玉林通琇提出了第三个选择。
“师父,这些日子弟子除却一身黄色枷锁,远离那些无情混念,这身素袍穿在身上,何其舒坦自在。请师父慈悲为怀,莫要连累师兄,至于弟子自己,心意已决,决不回宫。不然,那就换弟子坐进柴禾,烧化弟子吧!”
玉林通琇大师泪润眼眶,有人穷其一生跳进明争暗斗,就是为了享受权利,坐拥富贵,至死,都还是恋念红尘。而眼前这位青年皇帝,他拥有着大家所有的梦寐以求,可他却宁愿死也不想再与权势沾亲带故。
如此漠视凡俗,如此至情真一,倒教玉林通琇于心不忍。可是,他是皇上啊,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要回到他的位置上,继续他的使命,就算心灰意冷,就算要死,他也不能以僧人的身份而死。
否则,随之而来的就可能是无数僧众的陪葬,对佛僧引皇上入门的怨恨会让朝廷上的政客们于此展开报复打击,这些年因皇上倡导佛法而香火旺盛的寺院以及佛法的光扬推广,都将遭受灭顶之灾。
就个人追求来说,眼前的这位青年人是无辜的,玉林通琇心里也明白。可他的所作所为,不是关系他个人,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关联方方面面。从他坐上皇位开始,他就不再属于他自己,他只属于权利,他只能不停的斗争,这就是他的宿命。
“皇上,请您回归正位,上孝皇太后,下安百姓。皇上若真心向往佛家,就请把佛法放于内心,外在守护佛法,这才是无上境界。”
接着,玉林通琇严厉地看向茆溪行森,“如若皇上坚持出家,行森必须烧化,为皇上剃度,就是伤民毁业,罪过罪过。只有皇上重回大位保国护民,方可宽恕行森。”
***
又是一个阴云密布的天气,眼瞅着是不是又会有一场降雪。今日,太后终于指名道姓下令岳乐前往万善殿。太后跟前,岳乐自然不好开口回拒,他内心其实并不情愿。
碰巧,和硕额驸尚之隆前来慈宁宫代父王平南王尚可喜谢恩,原是因为尚可喜捐资造战舰,所以皇上下令赏赐貂衣、帽、靴、佩刀、鞓带各一。
虽皇上剃度出家的消息秘而不宣,但对于和硕公主欣瑶来说,不会不知道。自己才下嫁两个月,皇贵妃额娘就撒手归天,她哭得是死去活来。皇阿玛的寻死觅活,包括这会儿的出家厌世,她都一一获悉。
皇贵妃额娘是个什么样的心性,欣瑶了然于心。这不,这几天,她夙夜劳作,本欲绣制一面绣屏,绣帕完成,本该装框才算圆满,可她临时改了主意,直接就把绣帕交给尚之隆,让他进宫后想办法上呈皇阿玛。
太后拿来欣瑶绣制的绣帕过目,当即就是热泪盈眶,语带哽咽,“这孩子,怎么就跟她皇额娘一个模子,不晓得还真就以为是怀胎十月养出来的亲生女儿。绣得好,实在好,他皇阿玛再是铁石心肠也经不住这个,真是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孙女。”
岳乐从太后手中接过绣帕,展开一看,整个人完全愣住,太后、尚之隆在场,他也没能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左右持绣帕的双手颤颤巍巍。
太后命他带尚之隆前往万善殿,看过绣帕的他内心更是一千个一万个的不愿意。谁知万善殿来人禀报玉林通琇大师劝说皇上的情形,太后马上要求岳乐带尚之隆过去,刻不容缓。
这一路,岳乐一言不发,而尚之隆也是默不作声小心跟着。到了万善殿,谁曾想,岳乐见过玉林通琇大师后,只是请他带尚之隆去见皇上。
尚之隆哪儿想过是自己去面对皇上,太后的吩咐王爷怎么就没当回事呢?方才看王爷见到公主的绣帕,脸色都变了,怎么到了这儿,就跟什么事情也没有一样。
见尚之隆不挪步,岳乐赶紧催促着,“甭琢磨该对皇上说什么,用不着,这段时间,皇上谁也没见。有玉林通琇大师引着,你尚可见上一面。皇上不屑与我们这些尘世俗人废话,你只需把欣瑶公主的心意面呈与他,就回来,该是如何,皇上自会决定。”
尚之隆一脸谨慎跟随玉林通琇而去,岳乐哈了口白气,几大步跨进屋坐到火盆边,双手烘在火上,目光落在烈烈红光的火炭上,暗自感叹,“皇上,看来这回你是来真的,确实想要出家了!”
☆、第八章  大地山河主,君王真气度
“皇上呀皇上,你是当之无愧的胜利者,也是坚决果断的统治者,更是能屈能伸的权谋者。你一副亦真亦假的厌世逃避、独善其身,实际上,却是把大家玩弄于股掌之间,就连太后都成了你手中挥舞的利刃。”
“无谓大家的嘲弄,你夸大自己的软弱,放大自己的颓废,然后蜷缩在暗处的角落,不动声色看着野心勃勃的人粉墨登场,你的目标不只是锋芒毕露的济度,你同样看到了隐藏在我内心深处的张狂。”
“去年秋天大阅兵,吞齐喀等人策划兵谏,济度是大家暗中推崇的新主,皇上你明明一清二楚,可却顺着济度的认错不追究不问责,当时只道是你采纳太后的建议,善待宗亲,换取皇家安宁。”
“然而,我虽是你坦诚相见、信赖有加的好堂兄,可如果彻底除去济度,那就意味着我这个堂兄一人独大,你不能不心存忌惮,你是国君,有此顾虑,不足为奇,更何况事实就是,我的确不甘屈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