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

第78章


显然,马达并不知道我心里的真实想法,所以他不理我,爱理不理。马达明白,我拿他毫无办法,我和他一样,都只是一个在义乌打拼讨饭吃的人,没有背景,没有社会外来力量之类的帮手。
  老五看在眼里,一言不发,冲动地走过去一把抓住了马达的肩膀。老五说:“是你欠大勇的钱?”
  马达一愣,望了老五一眼反问:“你谁呀?”
  老五藐视着马达说:“你别管老子是谁,你就说是给钱还是不给钱就得了。”
  马达在老五威言之下心里多少有点胆怯,他说:“请你说话文明点,充哪个的老子?”
  老五可不给马达面子,直截了当地说:“充你老子呗,还有谁?”
  我见状,拉也不是,不拉也不是。如果拉,可能薄了老五面子,起不到威胁马达的效果,如果不拉,真动了手可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就在我犹豫时,旁边办公桌边走过来一个小伙子,我一看,居然就是那天在江滨公园的那家伙。
  这人走上前来用手指着老五说:“兄弟,你放尊重点,别动粗!”
  老五冷笑了一声说:“怎么?你也想加入进来一起玩?”
  小伙子一听,立马伸手去抓老五的手,被老五伸手一拨挡开了。小伙子第二次伸出手时,东北汉子不知何时已经走过来了,一把抓住了小伙子的手,冷冰冰地说:“兄弟,想操练?我陪你玩玩。”
  小伙子一侧头看见东北汉子的块头顿时泄了气,感觉毫无底气,所以他赶紧改口说:“我是劝架的,只是劝架。”
  老五一扭头对东北汉子说:“兄弟,给他点颜色好让他趁早闭嘴,免得烦我们!”
  东北汉子一听老五这么说,伸手就叉住了小伙子的脖子,一步步逼着小伙子退到了窗口边。老五又说了一句:“把他扔下去!”东北汉说:“好的,老大。”边说边用另一只手抓起小伙子的腿脚……我一看,不好,这伙计可能是要玩真的了,赶紧走过去劝说:“兄弟兄弟,不关他的事,放了他。”东北汉听我这么一说,停住了手。即使这样,小伙子已经吓得不轻,哆哆嗦嗦地说:“是呀是呀,不关我的事。”
  东北汉子的大手一用力叉紧了小伙子的脖子问:“还得瑟不?”
  小伙子叽里咕噜地从喉咙里挤出声音来:“不了,我现在就走,到外面去,我不待在这屋里,大哥,这总行了吧?”但东北汉子还是没松手,我赶紧说:“兄弟,放了他吧,他都说不多嘴了。”
  东北汉子一松手,小伙子一侧身真的如脱兔般跑了出去。
  我回过头来再看老五,老五已经将马达的头叉在了办公桌上不能动弹。我听见老五大吼一声:“孙子,快说给还是不给,老子没时间也没耐心同你玩!”
  马达吓晕了,口中直说:“你放开,我给,马上给。”
  老五这才松了手放了马达。
  办公室里还有几个年轻人,眼睛齐刷刷地往这边看。东北汉子厉声问:“看什么看,哪个不服的站出来!”众人一听,迅速收回目光,假装各自忙碌起来。
  马达胆战心惊地拉开办公桌的抽屉,从里面取出一沓钱来递给我说:“唐老板,我这里只有一万五,其余的过几天给你行不?我是真没钱了,全在这了。”我接过钱正要说什么时,老五抢先说:“没钱不会借啊,少跟老子玩这套,都是老子玩剩下的,知道不?”
  马达哭丧着脸说:“我,我现在去哪借啊?”
  老五用手指指办公室里其他人说:“朝他们借去。”
  马达看了看老五,不敢说不借,于是他便朝众人问:“哪个有钱先借我一点?”但是众人都迅速低下头去,假装忙工作,无人接他的话。
  我怕老五没要到全款下不了台,然后逼着他有进一步的过激行为,便打圆台说:“老五,余下的就隔天再给吧。”
  老五说:“那让他立个字据,说好哪天给。”
  马达说:“好好,我写,我写。”
  立完字据,老五指了指马达狼狈的脸说:“记住字据上的给钱日期,主动些,等老子第二次上门来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马达虽然很不服气,但还是连连点了几个头表示认可。
  前后不过十来分钟的时间,事情便顺利解决了……
  回到车里,我对老五说:“兄弟,你吓死我了,你们真把那家伙扔下楼去非死即残,这事就不好收摊了。”
  老五哈哈大笑说:“怎么可能真扔,吓吓他而已。”
  我说:“你们不只是吓他,也吓着我了。”
  东北汉子笑了,与刚才凶神恶煞的样子判若两人。
  我把车停靠在路边后,我从包中抽出一些钱来,数也没数就递到老五手中说:“兄弟,拿着去花吧,一点小意思。”
  老五见我这般,脸色突变,收住了笑容,用眼瞪着我说:“大勇,你什么意思啊!”
  我解释说:“没什么意思,你们大老远过来,当是车程费好了。”
  老五不乐意了,说:“大勇,你他妈真没劲,”边说边朝同来的东北汉子说,“兄弟,我们下车,现在就回宁波去。”
  我立即说:“老五,别走啊,住一晚再走。”
  老五说:“住个屁啊,老子大老远跑过来就为了你这点感谢费?”
  我知道自己的好意在无意间伤了老五心中对我的这份兄弟感情,我及时改口对老五说:“对不起,兄弟,钱我收起来,还不成吗?”
  老五说:“我没逼你收回去,你要硬给,我也要,不过,要了钱我们抬脚走人,以后谁也不认识谁。”
  这件事虽然以我讨债成功而结束,但我并没有胜利的快感。我反思,这种结款方式并不是一个生意人应有的经商内容。我们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经商的健康状况上,而不是这种畸形的合作方式与方法。所以,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在货款的问题上显得格外小心,不是特别知根知底的人,我不管生意多大,一般都不带欠款,宁愿少做点生意。
  在义乌,每年不知有多少工厂因为熟悉或陌生的客人而留下了几百上千万的坏账。有的是外商回国后杳无消息,有的是国内外贸公司突然人间蒸发,说到底,还是人的缘故。说是骗也可能谈不上,可能最初的想法都是健康的,合作也是愉快的,但在关键的巨大利益面前,临时起了坏心,或是自己的经营出了故障,逃债也就在所难免了。有的工厂也因为某个客人而白白辛苦了几年,因此回到起点重新再来过。
第85章 母亲来视察我的工厂
  绿叶,对,绿叶,好久都没有她的消息了,也不知这傻妞日子过得怎么样。我问小梅,小梅说她也不知道。既然都不知道,那就叫小梅去个电话,当是小小关心一下。
  小梅打电话给绿叶后反馈过来二条重要的信息。
  绿叶兴奋地说她怀上孩子了,小梅用了欣喜若狂这个成语来形容绿叶说这话时的心情。我想,小梅形容得很到位,的确是件值得心花怒放的大喜事,我们打心里祝福绿叶和宗行义。绿叶虽说在义乌成了家,但没有孩子,怎么说这个家都貌似不完整。中国人眼中传统的“家”观念就是“一家三口”。
  绿叶还说,她妈妈要从老家到义乌来玩玩,主要是来看看绿叶。这也是因为绿叶怀上孩子了。
  第一条信息是喜事,我们替绿叶高兴。这是直接的信息。
  第二条信息是间接的,让我们想到了让母亲与绿叶的妈妈一道过来义乌。
  小梅的意思是母亲大概不会来的,除了老家那一亩三分地,母亲不喜欢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我说,不管母亲喜欢不喜欢义乌,我们都得说服母亲来义乌玩,以此来略表我们的孝心。母亲一个人在家,少不了孤独,也少不了思念儿女。而这些年来,我们兄妹俩一直漂泊在外。
  转眼就到了冬天,我们也终于说服了母亲与绿叶妈妈一道来义乌。原本,我想开车回家接母亲,可是母亲死活不让。母亲心疼我路上赶来赶去的太累,母亲反反复复地说我的生意那么忙,不能因为“玩”而去占用干正事的时间。这就是典型的老人思维,凡事诸般都为子女考虑在先,从不顾及自己。
  在母亲动身来义乌之前,我们在电话中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对母亲交代着出门的各种事项。诸如,乘坐的车站位置,从哪到哪的车,应该坐哪一班车更合适等等,生怕会有什么意外发生,毕竟这对农村老太婆都是头一次出远门。自小就没出过省境,就连跨县的次数都能扳着指头说出来。
  扯开说去,还是得感谢改革开放啊,不然,那么多如你如我的农村娃、城镇娃哪有机会把脚印遍踏祖国。
  除了交代出发的事项之外,我们还为母亲的到来作着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因为一直处于创业状态,事业也相当不稳定,远远没有成型、成气候,所以我们平时个人生活里能节俭就会尽量去节俭,绝不好高骛远、铺张浪费。就拿空调来说吧,我们一直就没有安装,办公室没有,卧室也没有。这在常人眼里是不可理解的,通常都会认为没有必要这般虐待自己。
  但这次不同了,非得装不可。
  是的,因为母亲的到来!
  在我们老家农村,一到冬天都采用一种叫“火桶”的家庭用具取暖。义乌的冬天不是很冷,但如果没有取暖设备的话,对母亲而言,她老人家还是难适应的,毕竟烘了一辈子的“火桶”。在这点上,我与小梅想到了一块,小梅也同意并表示十分赞赏我的这个想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