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心经:穷人穷在哪

第4章


  当一个人服用了过量的吗啡时,医生知道这时候睡眠对他来说就意味着死亡,因而会想方设法地让他保持清醒。有的时候,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必须采用一些非常残忍的手段,比如,使劲地捏、掐病人,或者是对他进行重击,总之,必须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驱逐睡魔。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的意志力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他意志消沉,陷入睡眠,那么他很可能就再也不会醒过来了。
  自然界的一条定律是只有那些被经常使用的东西,才能长久地焕发生命力。一旦穷人们停止使用穷人的肌肉、大脑或某种能力,退化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而穷人原先所具有的能量也就在不知不觉中离开了穷人。
  如果穷人没有去注意倾听心灵深处"努力向上"的呼声,如果穷人不给自己的抱负时时鞭策加油,那么,这种"努力向上"的呼声很快就会萎缩死亡。
  没有得到及时支持和强化的抱负就像是一个被拖延的决定。随着愿望和激情一次次地被否定,它要求被认同的呼声也越来越微弱,最终的结果就是理想和抱负彻底消亡。
  在穷人这个群体当中,这种抱负消亡、理想失灭的人实在太多了。尽管他们的外表看来与常人无异,但实际上曾经一度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燃烧的热情之火现在已经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
  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些可怜卑微的穷人的话,那么毫无疑问,那些抱负消亡的人是属于其中的一类--他们一再地否定和压制内心深处要求前进和奋发的呐喊,由于缺乏足够的燃料,他们身上的理想之火熄灭了。
  对于穷人来说,不管现在的处境是多么恶劣,或者先天的条件是多么糟糕,只要保持了高昂的斗志,热情之火仍然在熊熊燃烧,那么就是大有希望的;但是,如果他颓废消极,自我麻醉,那么,人生的锋芒和锐气也就被精神麻醉剂消磨殆尽了。
  在穷人的生活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保持对生活的激情,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永远让炽热的火焰燃烧,并且保持这种高昂的境界。
  理想和抱负是需要由众多的不同种类的养料来进行滋养的。空虚的、不切实际的抱负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在坚强的意志力、坚韧不拔的决心、充沛的体力,以及顽强的忍耐力的支撑下,穷人的理想和抱负才会变得切实有效。
  6.摆脱逆境的困扰,穷人更要自强不息
  晋商的乔贵发从穷人到富人的传奇式人生轨迹,无疑是对穷人自强不息的最好注解。他们不仅仅给人们留下了乔家大院,更给人们留下了无比深刻的精神感召。穷对每一个人来说,无疑都是一种人生逆境,但是如果一味逃避,逆境就是绝境。
  其实,困苦与逆境并非完全不利,有许多富人也曾经身陷贫穷困苦的环境之中,但是富人最终还是克服和改变了自己的处境,获得了成功。无数事实证明,逆境有时正隐含着更大的成功因素,只要穷人用自己的毅力和勇气加以克服,不利的因素就能转化为成功的种子。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穷人,一旦陷入贫穷,或遇到难处,他们要么怨天尤人,消极怠慢;要么羡慕别人,嫉妒别人;要么自怜自悲,缺乏自信,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说不出话。
                  
第8节:第一章 被现实压弯了腰,自我麻醉得过且过(6)
  由于电视剧《乔家大院》在全国的热播,人们越来越关注乔家的致富传奇。
  "晋商之冠"的乔贵发从小本生意起家,多年闯荡在外,逐渐成为垄断包头商业的大财东。乔氏家族的产业在第二代创业人乔致庸手中继续发扬光大,达到鼎盛,不仅几乎垄断了包头的一切贸易经营活动。乔家的商行、银号还开到了京津、东北乃至长江流域。
  乔贵发从小父母双亡,家中穷的叮当响,不得不寄宿在舅舅家中。由于舅母的歧视,乔贵发长大后回到乔家堡村独立生活。有一次,村中有人娶亲,他前去帮忙,因迟到一步,便受到管事人冷言冷语的讽刺。乔贵发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哪能受下这口气,一怒之下便去了内蒙古的包头。这个年轻的穷人决定要为自己争口气,骨子里流动着充满远大志向的血液使他背井离乡寻找自己翻身的机会。
  初到包头时,乔贵发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与其他的乞丐、流浪汉没有什么区别。为了生存,他就在一家当铺做店员。店员中有一个姓秦的山西老乡,两人一见如故,便结为拜把兄弟。
  十多年后,两人稍有了点儿积蓄,就另起炉灶,自立门户。从经营豆腐、烧饼以及零星杂货开始,由于待人接物好,又善于管理,生意日见兴隆,后进一步兼营打造银器。
  生活有所改善之后,乔贵发及其后代恪守祖训,经常居安思危,谨慎做人做事;而秦家子弟恰恰相反,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生活骄奢淫逸而导致入不敷出,只好逐次从店内抽出一部分本金。秦家抽出一部分的股,乔家就补进去,没过多久,两家合资的生意就成了乔家的独资生意。
  乔家在包头的买卖越来越发达,财力越来越雄厚,除去票号、钱庄、商号、当铺、茶庄、粮行等生产字号及其所属房产外,乔家在包头还有菜园地280亩。后来,乔家以"复盛公"字号命名的铺号,成为了包头市面上最大的商号。当时乔家在包头的房屋就有一千多间,所以就产生了至今还流传的"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民间谚语。
  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看他有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特别是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说,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会有数不清的磨难、挫折、困境,如果没有那种钢铁般的意志,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迟早会半途而废的。反之,一个人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么他就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心中就有了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无论是做事还是做生意,都是如此。
                  
第9节:第二章 仇视富人牢骚多,只知道生气不知道争(1)
  第二章
  仇视富人牢骚多,只知道生气不知道争气
  对话现场
  穷人与富人的第二次见面,是在富人的家里。在第一次见面后,穷人便来登门拜访。
  穷人:"我在路上边骑车边想,人各自有各自的轨迹,就像马路上的机动车走机动车道,自行车走自行车道一样。不同轨迹上的人代表着不同的阶层。一进你们的别墅区,我的这种感觉更深了。当我被大门的保安严格盘查和登记后,又经过你的证实,才得以进来,我感觉自己一脚迈进了另一个阶层,与我完全不一样的阶层。骑自行车的到机动车道上走,要面临压力,我也是这样。"贫富之间的差距往往让人难以平衡。
  富人:"穷人心理不平衡,也可以理解,他们对富人无比羡慕的同时,又深深地仇视富人,经常想:"他妈的,哪里冒出来这么多富人!"其实,这种仇富心理对穷人的害处是很大的。"
  穷人:"的确,我也经常听到朋友们发牢骚,比如,那些富人们的钱来的都见不得人等等的说法,但不知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总让我莫明其妙地感到畅快。"
  富人:"你是畅快了,但富人可就要苦恼了。比如,车子停在马路上,就会被人恶意地划了几道伤痕。当然,有些富人是无辜的,而有些富人完全是自找的,他们恃财放荡,自我炫耀,显财露富,大肆浪费而不愿帮助穷人,进而引起人怨。"
  穷人:"其实,穷人也有不对的地方。"
  富人:"是的,而且相当一部分的原因在穷人身上。总有一些穷人认为自己之所以贫穷,是因为富人的缘故,那么剥夺了富人的利益,就会必然增加穷人的利益。其实,一些人贫穷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另一些人富有。他们只是从财富存量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没有从财富增量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富人多了不是坏事,富人的消费正是穷人生活来源的一部分,富人的投资正是穷人摆脱贫困的机会。嫉妒只会让穷人不能理智地看待问题。"
  穷人:"你这几句话说到我心里去了。"
  富人:"对于嫉妒,想必你不会陌生。"
  穷人:"是的,我就有嫉妒的心理?"
  富人:"鲁迅先生说过,"在中国,有什么稍稍显得突出,就会有人拿了长刀来削平它。"但是,有些人之所以嫉妒富人,一种重要的原因是自己不求上进,又怕面对富人的优势压力,似乎别人富有了就意味着自己的贫穷,最好大家都成为穷人,才能显示出自己的高明。"我不学好,你也别学好,我当穷光蛋,你也得喝凉水。""
  穷人:"你说的不错,我那些同事们经常这样说。"
  富人:"但他们却忽视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嫉妒膨胀,害人害己。天下最不幸的人就是一个嫉妒的人。"
  穷人:"话虽然这样说,但很多事总让人难以接受。人家发了财,人家升了官,人家买了车,人家住进了别墅,再看看自己,除了穷还是穷,心理上怎么能平衡呢?"
  富人:"正是因为比较,才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比较是可以的,但是要知道同什么人比,比什么,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才有可能跨越贫穷这道坎儿。"
  穷人:"除了懂得比较,学会比较,还有什么解决途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