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罪案侦缉实录

第30章


  陆敏马上喷射固体石蜡进行保护,然后反复喷胶,加固支撑材料,提取了几枚相对完整的脚印。好在当时气温极低,脚印边缘没有发生融化扩散现象。根据其大小、形状和陷入雪层深度判断,凶手应为男性,体重不会低于80公斤。
  下楼后,我将这一情况跟肖天明汇报。他狠狠骂了句:“妈的,这凶手真有忍劲儿,天没亮就跑楼顶蹲着去了。”
  一夜之间接连发生两起手段残忍的刨锛抢劫案,并导致两人死亡,这样轰动性的案件立刻成了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人们奔走相告,激烈讨论,再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谣言如长了翅膀一样四处乱飞。
  有人说年轻少妇与高中男生苟合,少妇丈夫恼羞成怒,先是刨锛妻子,第二天又刨锛男生。还有人说,楼道恶魔现身,随身带着一把大榔头四处敲人……反正什么说法都有。至于死者的惨状,也被描述得无比恐怖,引发的恐慌不亚于当年艾滋病针案件。
  来自上级和社会面的压力十分巨大,全队民警自第二起案件发生后一律取消休假,全力投入侦破中。可不论是蹲守布控,还是串联类似案件,嫌疑人押回来几大筐,倒是捎带脚儿把一些抢劫、强奸的积案破了。刨锛凶手跟人间蒸发了似的,此后一个多月再也没有作案。
  由于案件一直没有眉目,上头命令谁也不能休假。大家春节都没过好,年三十仅仅回家吃个晚饭,弄的每个人都急赤白脸的,恨不得立刻逮住凶手就地处斩。
  消停了近两个月,大年初六那天,第三起刨锛案发生了。
  第三名受害人为女性,名叫唐亚琳,现年29岁,在我市地下商场租赁摊床买皮鞋,丈夫劳务输出,去了韩国洗碗刷盘子。当晚10时左右,唐亚琳从婆婆家吃过晚饭回来,依旧是在自家一楼楼道遭遇刨锛。
  发现者是两个下楼放鞭炮的小男孩,看见死人吓得当场尿了裤子。直到我们赶来,他们仍搂住父母的脖子又哭又喊,几乎无法正常接受询问,估计以后要接受心理干预治疗了。
  现场就是第一起案件的翻版,同样的死者仰面朝天,同样的颅骨破损严重,同样的财物俱失,也同样的毫无线索。
第三章 一夜两案
  此系列案件惊动了省厅,刑侦、技侦总队相继派出精干警力协助我们,并将其列为重点督办专案。可弄了一六十三招,还是什么有用的线索都没捞出来,让我们备感头痛。
  “两节”、“两会”期间,相继发生三起命案,影响非常恶劣,群众人心惶惶。大正月的,天刚擦黑,街面上就几乎看不到人影。市里有关领导多次打来电话过问,语气也一次比一次严厉。
  大局长急眼了,一声令下,全局除指挥中心、交通堵卡点、户籍办证大厅等特殊岗位,全体民警一律抽调专案组,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摸排侦查。发现擅自脱岗的,立刻交由纪检督察部门严肃处理。
  从那天起,每晚路面警灯闪烁,着装民警步行巡逻,便衣民警整宿埋伏在各开放式小区等重点部位等着鱼儿上钩,一个个冻得直跺脚。可一直折腾到元宵节过后,案件还是毫无进展。连续多日的高负荷高强度工作,大家都有些扛不住了。
  就在这时,第四起刨锛案件如约到来。
  当天侦查员小许的媳妇难产,小许从医院赶到现场的第一句话就是:“别叫我抓住那鳖犊子,要不我第一个削死他。”
  此次受害的是一名老年妇女,晚上串门回来,在一二楼之间的缓步台被凶手袭击,左侧颅骨被击碎。
  由于案发时恰好有人下楼,凶手一击之后仓皇逃窜,老太太算是捡回了一条命,目前已被送到医院抢救,但尚未苏醒。
  作为四起刨锛案的唯一幸存者,我们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如果老太太能够及时醒来,或许会给我们提供最有利的目击证言。
  在现场作完初步检验,肖天明让我立即去医院了解老太太的病情,如果苏醒过来,争取一切可能抓紧时间提取证词。
  车子还在去医院的路上,我的电话突然响了,肖天明气急败坏地说:“快回来,又死一个。”
  第五名受害者名叫崔秀香,现年31岁,在我市物价局工作。让大家感到痛心的是,她的丈夫是城郊分局刑警队追逃中队的一名民警,和我们都很熟。
  经询问崔秀香的女儿和报案人,案发时,她应该刚从友人家中返回,然后在一楼遭遇了凶手。
  崔秀香的死状依旧惨不忍睹,头部被铁锤类器物击打多次,案发楼道零零碎碎地撒满了手包内的各种杂物。
  分局那名同志当时正在牡丹江追逃,单位领导闻讯立即赶来,看着尸体不住叹气跺脚,发愁该如何将噩耗告诉身在外地的战友。
  眼见命案发生在自己人的家属身上,大家的心情都极为低落。几乎没什么人说话。
  两起案件相隔不到一个小时,案发地相距不到两公里,凶手在短期近距离内接连作案,明显是算准了警方的行动计划,有意打了一个时间差。
  将尸体运回队里,所有民警一律继续蹲守。同时,全市各主要道口实行严密布控,遇到可疑人员全部予以留置盘查。至于那名被击成重伤的老太太,始终没有苏醒,暂时无法得到更多细节线索。
  虽然我们心里都清楚,一夜之间连续犯案两次,第三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破案在很大程度上讲究的就是一个撒大网式的疲劳战术,五个现场小区又都是老旧的开放式小区,没有监控设备,在这种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人海战术是目前唯一的办法。
  同时,结合五起案件呈现的共同特征,我们对凶手的轮廓有了大概印象:男,年纪不详,孔武有力,具有反社会人格,心思极为缜密,手法娴熟凶残,有较强的反侦察能力,应该有前科劣迹。尤其是,通过他对不同受害人的伤残手段分析,此人对30岁左右的女性有强烈的仇视心理,不排除有过情感重创经历。
  不久,一些调查结果陆续汇总上来。全市共排查出有过楼道抢劫抢夺、强奸妇女等前科人员多名,但经细致筛选,全部予以排除。
  五起命案发案时间毫无规律性可言,我们暂时还无法揣摩凶手下一起案件会选择在何时。目前,只能继续加大对前科人员的排查,同时以传统手段进行蹲坑布控,必要时让女民警化装上阵。
第四章 我知道这三名少妇的共同点了!
  第三天下午,分局那名刑警同行闻讯从外地赶了回来,我带他去停尸间见妻子最后一面。
  看他面容憔悴,号啕大哭,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安慰几句,就留他在那里自己先出去了。
  关门的瞬间,我似乎听到他哽咽着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些年我都没好好陪你过几天,我对不起你啊……”
  我心里猛地一跳,之前那些案件如演电影一般,回放在脑海中,模模糊糊地,我好像感觉到一些什么,但又无法加以明确。
  嘱咐其他同志先看着,我快步走回办公室,将所有受害人的资料全部翻了出来,包括他们配偶和家人的详细资料。
  按照案发的时间顺序,我将这些资料并列排放在一起,仔细研究揣摩,尝试着理清一条脉络。
  系列刨锛案共有五名受害人,其中第一、三、五名受害人为30岁左右的女性,均已成家,也就是少妇;第二名受害人为18岁高中男生,第四名为60岁的老年妇女。
  三名少妇都受到了极为残忍的击杀,头面部破损严重。高中男生遭到一次击打,老年妇女因行凶中途有人下楼,发案时也是遭到一次击打。所有受害人均在遇袭后遭到洗劫。但是在这里,我却发现了一个疑点。
  三名少妇都是职业女性,随身理应携有一定钱物,但凶手对高中生和老年妇女下手就让人费解了。如果是预谋作案,动机仅仅是抢劫,那凶手应该会有一定的选择意识,可以预料到男孩和老人身上不会带有太多财物的。
  另外,要是随机抢劫杀人,凶手行凶之后,仓皇摘下被害人佩戴的金银饰物,接下来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拿着挎包、钱包迅速逃离现场才对。实在想不出凶手为何要滞留案发地,有条不紊地将死者的手包打开,一件件地细致挑选着值钱财物,然后再将无用的抛弃。按照我们的办案经验推测,凶手这样做,如果不是有着极好的心理素质,就是有意伪装抢劫杀人的假现场。
  如果是伪装现场,那就说明被害人与凶手结有私怨,必须重新排查他们的社会关系。可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凶手怎么可能同时和三个人都有仇呢?莫非这三名少妇有什么共同点?
  一念至此,我一页一页,重新查阅这三名少妇的资料。
  第一名少妇孙洋,中学美术老师,老公是某厂采购部业务员。
  第二名少妇唐亚琳,在地下商场做买卖,老公是赴韩国劳务输出的人员。
  第三名少妇崔秀芳,物价局普通科员,老公是一名刑警。
  她们均为普通市民,一切似乎都很平常,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
  屋内极静,纸张逐页翻过,发出轻轻的刷刷声。受害人的生前彩色照片,逐一出现在眼前。台灯光线昏暗,恍惚中,她们的脸孔彼此叠印重合,竟似完全一个模样。
  突然,桌上的手机嗡嗡振动。我吓了一跳,急忙伸手抓过,显示进来一条短信,是陆超发来的,说女儿一直在哭着要妈妈,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