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

第182章


许汉青阴险狡诈,不可轻敌。”忽力格有些丧气,“阿合马大人不是送来书信说同时应付几个战场的粮草开销,已经调度不开,让咱们先就地筹措一部分粮草缓解燃眉之急吗!”
    “哼,陛下御驾亲征,阿合马自然先供应北方所需。说什么调度不开,我看是都搬到他家里去了吧?”格日勒不屑地说道。
    “不可胡言,阿合马大人乃是理财能手。如今两浙已失,江南又在征战,沿海又有光复军在骚扰,所征赋税自然会受到很大影响,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也很不容易了。”伯颜皱着眉头说道。
    大帐内一时沉默下来,在不知不觉中,北元的军事、政治、经济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曾经不可一视,横扫天上的政权,如今仔细检视,竟然处处漏洞。
    “这个许汉青,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都很有一套,你们看到他散发的报纸了吗?”伯颜打破了沉闷的气氛,故作轻松地说道。
    “垂相说的是要用江南被俘的蒙古人来交换的事情吗?”格日勒问道。
    “不错,咱们想用和谈来分化江南的人心,许汉青便针锋相对,用这个计策来挑拔咱们大元内部蒙古人与汉人的关系,不可谓不毒啊!”伯颜点头道。
    “是啊!属下也是想了好久,才明白许汉青的险恶用心。”忽力格深有同感地点头道。
    “要是答应用蒙古人来换汉人,以后再不会有汉人敢投*朝廷,已经投*过来的也必然会对朝廷失去信心。要是不答应,蒙古人又会不满,真的很难处理!”格日勒说道。
    “陛下肯定不会上当,难处理便不处理,时间长了,也就过去了。”伯颜思索着说道,“我已经向陛下陈述了我们的处境,从各地调兵之事也有了计较,别看许汉青如此叫嚣,其实光复军火器虽然厉害,但机动能力不如我军,想要跨过长江,全力攻打我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对,以迅速对迟缓,发挥我们骑兵的优势,光复军未必便敢轻易冒进。”
    “光复军的火器厉害,对后勤供应便依赖甚重,不能远征,现在有水师的便利,才能如此猖狂,避敌所长,击敌所短,咱们未必便会输给他们。”
    “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我军对江南已经力不能及,我已经让还在江南的蒙古军和探马赤军尽量劫掠物资,向江北撤退,与我军会合。”伯颜说道。
    “垂相高明,江南劫掠一空,让许汉青背上一个大包袱,光百姓的吃饭问题,便够他头疼的了,占的地方越多,负担越重。”
    “垂相英明,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放弃江南,实在是一招好棋。既能避免江南守军被光复军个个击破,又壮大了我军的力量,还能得到大量的物资粮草,又让许汉青背上一个深重的负担,实乃一举四得啊!”
    “等到许汉青费尽力气稳定了江南,陛下北征也应该大获全胜了,到时候咱们大举南下,江南的财富又是咱们的了。”
    帐内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鞑子攻城时向来喜欢使用的战术便是把周围的百姓都驱赶进坚固的城池之中,加快坚守城池的粮草消耗,粮草一尽,城池自然不攻而下。
第三十五章 国债
       
    “命令张天河与陈吊眼加快前进步伐,伯颜已经准备暂时放弃江南了。”许汉青看着地图大声说道。
    “我军占的地盘越大,负担越重,蒙古军撤退的时候,把粮草物资都劫掠一空,很明显伯颜是想用内政捆住我们的手脚,使我们暂时无力发动大的攻势。”郑晔面有忧色地分析道。
    “是啊!福州陈先生那边的压力很大,上百万嗷嗷待哺的百姓,如果不能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前线的战果再大也是没有基础的建筑,早晚要塌。”许汉青略有些郁闷地说道。
    “只要再坚持半年,等春耕有了收获,这种情况必然会缓解。只是想发动大规模的攻势,恐怕有些力不从心。”代理参谋长摇了摇头,说道。
    “我看对伯颜的攻势可以缓一缓,先想办法把内部安顿好,或者咱们的战略进行一下调整。”郑晔试探性地说道。
    “说下去,你有什么想法?”许汉青点头示意道。
    “原来对北元沿海的骚扰因为不能深入,已经效果不大,属下想能否改全面骚扰为单点进攻,集中力量,深入内陆,对北元进行重点打击,这样既能多获得些物资,又能使北元不得不分兵布防。”
    “很有道理,伯颜收缩兵力,看来北元的经济也面临困境,那咱们就比一比谁的办法多,更能解决问题。”代理参谋长赞同道。
    “好,咱们改变一下战略,将陆战师与火枪旅调出来,由海军配合,在这里进行重点进攻,你们看怎么样?”许汉青指着地图上山东的位置说道。
    “我看可以,那里元军的兵力并不多,加上山中还有不少义军,他们地形熟悉,多少也能起点作用吧?”代理参谋长说道。
    “不如让特种营一部也参加,留在那里负责招揽训练义军,让北元一刻也不得消停。”郑晔咬着牙说道。
    “好,就这么定了,参谋长,你负责拟定计划,抽调兵力。我与芳凝说一下,让北方的谍报部门提供一些情报作为参考。这件事要快点准备,快点实施。”许汉青作了决定,轻松地布置道,“过两天,我要回趟福州,和陈先生再商议一下财政方面的问题。”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我们的战略发生了改变,在北方需要派一个人去统筹指挥,你们看谁去合适?”
    “我去,我去。”代理参谋长抢着说道。
    “那好吧!我把泉州的参谋本部迁到临安,让孙志勇负责指挥长江的战事。”许汉青看着代理参谋长急吼吼的样子,不由得有些好笑,“北方的指挥部就设在大连的基地,你带着一批人就近指挥,不光是重点进攻,还要关注忽必烈与乃颜的战事,就是乃颜不胜,也得让他多坚持一段时间。必要时可以直接出兵,拉拉忽必烈的后腿,帮帮乃颜。“
    “属下明白,一定完成任务,不会让许大人失望。”代理参谋长一脸兴奋地答道。
    “却,呆在我身边就那么不好吗?看把你给乐得。”许汉青调侃道。
    “不是那样,属下是…”代理参谋长不好意思地嗫嚅道。
    “好了,不用解释了,翅膀硬了,是应该独当一面,见见风雨了。”
    ……………………………………
    “镇国公,迁都临安的事,真的要等一段时间吗?”小皇帝在马车上开口问道。
    “哦,”正在思考的许汉青被打断了,“是的,陛下,战事未决,临安离前线实在是太近了,并不太安全。再者,现在政府的经济紧张,修缮皇宫的费用也有问题。”
    “朕明白了。”小皇帝有些怅然地点了点头。
    “镇国公,是不是因为伯颜撤回江南的蒙古军,又将粮草物资劫掠一空所导致的。”张世杰在旁问道。
    “是啊!几百万百姓失去了钱财、粮食,甚至很多人无家可归,要安置他们,所需钱粮便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光*福建路的积蓄,支撑起来有些困难。”许汉青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民以食为天,这个问题确实很让人头痛啊!”邓光荐皱眉说道。
    “回到泉州,朕便削减宫中用度,应该能节省下不少。”小皇帝说道。
    “陛下体恤百姓疾苦,必能成为一代名君。”邓光荐称赞道,边看了许汉青一眼。
    “陛下英明,此乃节流,至于开源吗?臣已有了一些想法,此次回到福州与众人商议,应该能解决问题。”许汉青淡淡地笑了笑,没理邓光荐,径自说道。
    “镇国公果然厉害,如此棘手的事情,这么快便能想出解决之道。”张世杰笑道。
    “越国公过奖了,这个办法有没有用还在两可,现在还只是个想法而已。”许汉青谦逊道。
    ………………………………
    “陈先生,你的白发又增多了,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啊!”许汉青看着陈复文有些苍老的面容,动情地说道。
    “哈哈,你莫看我的白发多了,身体可还硬实着哪,我还等着看你北伐中原,光复大好河山呢!”陈复文爽朗地笑着,将许汉青与李芳凝让进了屋内。
    “年轻人就是好啊!又抱得美人归,真是让老夫羡慕啊!”看着李芳凝对许汉青的神态,陈复文为老不尊地调笑道。
    “呵呵,陈先生,取笑了。”许汉青略有些脸红。
    “好了,不开玩笑了。”陈复文收敛了笑容,正色问道,“长江防线虽然已经稳固,但没你坐镇,到底不让人放心,这次回来,是不是放心不下财政方面的问题?”
    “确实如此。”许汉青点了点头,“伯颜这招很毒,想从内部拖住咱们,我便是担心政府财力有限,才急着赶回来的。不知现在情况怎么样了,钱粮还能支持多长时间。”
    “我也没想到光复江南会带来这么多的问题,背上这么重的负担。”陈复文皱着眉头说道,“原来预计能支撑到第一季收获,现在恐怕…,经过仔细计算,只能再支撑三个月。”
    “当然,你要用兵的话,李姑娘捐献的钱财,再加上光复两浙,还有缴获范文虎的财产,还是能够支撑的,这点你不用担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