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风暴之迷

第81章


马汉从地缘政治角度论述了夺取海洋霸权的重要性,他强调制海权是一个
极其重要的战略要素,美国必须要在世界的主要海道上建立具有战略地位的海军基
地,以控制中间海域。美国应该成为一个世界海军强国。
    1893年1 月16日,美国出动海军陆战队在太平洋的岛国——夏威夷登陆,以武
力迫使夏威夷女王退位。海军陆战队上校史蒂文斯派人给麦金莱总统送去一篮夏威
夷香梨,并附上一个便条,上面写着“夏威夷之梨已经完全成熟了。现在是美国摘
取的黄金时刻”。受美国控制的《夏威夷星报》也宣称:夏威夷是一个嫁期未定的
新娘,只待发出信号,就可以履行结婚仪式。1900年,美国国会决定“接受”夏威
夷政府的请求,将夏威夷并入美国,成为美国国旗上的最后一个星,美国的第五十
个州。
    1898年美国军舰“缅因号”在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的哈瓦那突然爆炸沉没,美
国政府利用这一事件对西班牙宣战。美国在这场19世纪末最大的战争中取胜,从西
班牙手中夺取了波多黎各、关岛、菲律宾和古巴。美国一举打败了老牌殖民国家和
海上强国,它的胜利使欧洲大为震惊。美西战争的胜利,从而使其获得了双丰收,
不仅再一次向欧洲传达了信息: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而且还使美国势力的前锋突
进到亚洲。这时美国的实力已经足以脐身世界强国之列了。
    19世纪末美国的实力陡增,它不仅已经使用“锹镐”和“刀剑”征服了美洲,
而且在经济上强大起来,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强国。美国的对外贸易额从
1870年的3 .93亿美元增加到20世纪初的12.27亿美元。美国政府中的“鹰派”们
不满足于美洲“老大”的地位,他们开始踌躇满志地放言四野,要求美国取得在世
界范围内的相应地位。美国媒介认为,“征服大陆使美国人在国内足足忙了一个世
纪,现在回过头来看,是多么的得不偿失啊”,这家报纸提出:“在大陆已经征服
的今天,我们期待着征服新的世界”。
    曾经担任过海军部长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非常看重美国海军的力量,他说:
“我们的舰队,将从这个大洋开到那个大洋,又从那个大洋开回这个大洋。总之,
来去自如,完全有权在两个大洋上自由活动。”他在一次致国会咨文中公开宣称:
“全世界国际事务上的领导地位将属于美国”。
    革命导师列宁也半怀赞扬半怀讽刺地评价:“无论就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资本
主义的发展迅速来说,或者就已经达到的资本主义发展的高度来说,……美国都是
举世无双的。这个国家在很多方面都是我们资产阶级文明的榜样和理想”。
         二、从一战到二战:今非昔比的美国佬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欧洲各国被一个个被拉入战争泥沼时,美国却
可以借两大洋的“天然屏障”,凭栏远望,隔岸观火。1917年前,美国政府采取了
中立政策,同交战双方进行军火交易和大宗贷款,大发战争横财。1917年以前,做
为战争祸首的德国从美国获得了贷款2000万美元,协约国英国、法国和俄国从美国
获得了20亿美元的贷款。美国成为供给协约国军火、军用物资和粮食的巨大基地,
一跃成为欧洲的债权国。
    当交战各方疲惫不堪之时,美国于1917年4 月6 日向德国宣战,这一举动大有
“美猴王下山摘桃子”的架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又依靠《道威斯计划
》,使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势力大举进入欧洲,美国为德国提供了将近200 亿马克的
贷款,建立起美国对德国的经济财政的监督,加强了美国对欧洲国际事务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工业总产值由239 亿美元增加到620 亿美元,国民
生产总值由1913年的390 亿美元增长到1918年的77亿美元。1914—1918年,美国生
铁产量增长幅度为70%,钢产量增长幅度为90%。如果说这些数字本身不具有可比
性的话,那么下一组数字则更加直白明了。1918年美国的汽车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
的 85 %,也就是说世界各条道路上所奔驰着的标有1918年生产的汽车中每10辆至
少就有8 辆是美国制造的。1922年美国的国民财富为3208亿美元,这个数字是欧洲
所有国家一年国民财富的总和。
    战前美国欠欧洲国家债务60多亿美元,一场战争使美国与欧洲的位置调了个个。
当战争结束后,美国一下子成了世界上20多个国家的债主了,其中欧洲各国欠美国
债务达94亿美元。1919年,美国已拥有全世界黄金储备的40%。
    列宁总结说:“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几乎是最富的,并且在地理条件上处于最安
全的地位。他们发财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
己进贡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仍然靠着两大洋的“天然屏障”保护,免于战火破
坏和兵戎之灾。通过二次世界大战,老牌的世界强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
本、意大利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以至军事上都基本上被拖累、拖弱以至拖垮,只有美
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最大赢家。
    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通过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向人民发表著名的“炉边谈话”,
准备说服企业家们和全国各阶层人士支持他援助欧洲的方案。他说:“前途是存在
危险的——我们必须加以防范的危险。但是我们深知,爬到床底下用被单蒙住头,
并不能使人们逃避开危险,……如果大不列颠一旦崩溃,我们整个美洲所有的人都
将生活在枪口的威胁下……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就我们所能支配的人力和物力,生产
武器和舰艇……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兵工厂。”
    “炉边谈话”促使美国国会于1941年3 月8 日通过了《租借法案》,它使英国
及一切受到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国家,都可采用借贷方式,从美国获得迫切需要的
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租借法案”为英国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运动输血打气,
在战争期间,美国共向盟国提供了 500亿美元的租借物资,其中 60 %提供给英国。
因此,当战争结束时,美国已经毫无疑问地是英国的“大财东”了。
    1941年以后,欧洲的战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希特勒对苏联和西欧、北欧的
“闪击计划”连连受挫,欧洲各国的抵抗力量逐渐被组织和联合起来。在世界范围
内,法西斯协约国和反法西斯的同盟国双方战争消耗甚大,彼此关系处于胶着状态。
罗斯福总统认为,这正是美国及时出击的时刻。罗斯福总统对儿子埃里奥特说:
“美国将不得不出面领导,领导并运用我们的斡旋进行调解。帮助解决其他国家之
间必将产生的分歧:俄国和英国在欧洲,英国与中国、中国与俄国在远东。我们有
能力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是大国,是强国,而且我们不妄求。英国正在走下坡路,
中国仍在18世纪状态中,俄国人猜疑我们,而且使得我们也猜疑它,美国是能在世
界中缔造和平的惟一大国。这是一项巨大的职责,我们实现它的惟一办法是面对面
地与这样的人会谈”。
    当希特勒还在垂死挣扎,欧洲的战火正烈的时候,美国已经在为它的未来做打
算。美国十分清楚,要想称霸世界,经济实力是足够的,但是国际金融和贸易方面
仍有许多阻碍。美国特别重视建立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机构的问题。它的主要
目的是取消英国的贸易特惠制和英镑区的保护广义制度,加强美国在上述领域和上
述地区的经济地位。
    19M 年7 月中旬,美国向英法苏中等44个国家的财政部长们发出邀请,请他们
来美国的东部新罕布什尔州。新罕布什尔州有“花岗岩州”的美称,因为新罕布什
尔人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表现极为英勇和顽强,也是第一个从英国殖民当局统治下获
得独立的第一个州。白山山脉是新罕布什尔州的标志,山上有一座由石头砌成的巨
大的人像,被称为“山中老人”。
    44阿国的代表被请到白山脚下的一个休养场所——布雷顿森林,这既是地名,
也是地质特征。在会上,美国代表提出,为了战后国际金融的安排,有必要整顿因
战争被打乱的国际金融体系。各国代表尚未从战争的噩梦中挣脱出来,因此大家对
美国方面的提议表示赞成。随后,美国财政部长抛出了早已拟好的几个方案。在英
国的极力鼓噪下,迅速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等文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根据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也称世界银行)于1945年12月
27日正式成立,世界世界银行从1946年6 月25日开始营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47
年3 月1 日开始业务活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