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机械出现在人类世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浮游炮也不是个新概念,然而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几百年来,军队在自动武器平台方面的应用却始终慎之又慎,即使装备无人机,绝大多数情况下也只是机内无人驾驶,却有人在地面操纵。
    因此设计部门在浮游炮的设计方面实在没多少经验,最近的例子,就是当年偷袭商族时的昙花一现。
    不过浮游炮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障碍,所有的困难,都是设计理念和战术要求方面的问题。
    为了尽可能符合军方的要求,设计部门甚至找到了黑熊,当面询问设计要求。
    黑熊虽说心里有数,但新战舰的设计指标不是他一句话就能确定的,转头就找到了叶飞。
    两个人关上门商量了一个下午,之后又把驻守基地星的几个舰队头头和设计部门的头头全都叫了回来,十几个人围坐在叶飞的办公室里,满满的将星晃得人眼花。
    大伙在叶飞的办公室里开了一个碰头会,一方是长年在前方与敌人战斗的将军,对舰队的需要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另一方是设计部门的专业人员,两边凑到一起,就像瞌睡遇到枕头,讨论激烈得让人插不进嘴,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军方的司令们你来我往地吵个不停。
    设计部门的人军衔低不敢乱说话,主要的工作是记录将军们吵完架,争吵出来的设计要求,并对其进行合理性分析之后,确定计划是否可行,有问题的话,还需要说明究竟存在哪方面的困难。
    一群高级军官你来我往撸胳膊挽袖子。差点没上演一出全武行,前前后后吵了三天半,才终于拿出了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方案。
    不过只是接受而已。距离满意还差得远。
    对此无论叶飞本人还是设计部门的专业人士都颇为无奈,毕竟军方的技术水平在那儿摆着。除非请光盟中的科技种族代工,否则根本不可能满足这么多人的不同要求。
    问题是,就算叶飞和军方一众大佬肯这样做,也能通过恐人联系上合适的种族,人家愿不愿意代工还不一定呢。
    更重要的是,战舰不仅是军队的武器平台,更是国家的生命线,就算共和国的技术水平差一点。也是自产自销掌握自家的命脉,交到陌生的异族手里,万一异族在战舰上做点手脚,岂不是要了老命?
    国之重器,绝不能假手他人。
    设计部门拿到设计要求之后,立即开始相应的设计工作,可是很快就发现,想让浮游炮完全达到设计标准,最终的成品长度将超过四百米!
    这个长度与当前的主力舰比起来虽然不起眼儿,实际上却比旧时代十万吨级的航空母舰还要长一些。已经脱离了浮游炮的级别,干脆就是小型战舰。
    设计部门想尽了办法,也没能将浮游炮的体积缩减下来。最终只能将这个令人愕然的结果上报,请求降低设计要求。
    由于新战舰的设计由叶飞亲自挂帅,设计方案很快就摆到了叶飞的办公桌上。
    叶大部长二话不说,立马拍板下了决定:就按这个方案走!
    叶飞还安慰设计部门,说不用太谨慎,如果性能可以提升,浮游炮的舰体还可以继续放大一些。
    这样的回答简直让人崩溃,再放大都成中型战舰了,还叫什么浮游炮?
    他们哪里知道。叶飞有着自己的考虑。
    如果浮游炮的体积太小,恐怕杵到寄地虫的眼前。他们也不会多看一眼,四百多米的体积他还觉得不够呢。
    新式浮游炮虽然顶着个浮游炮的名字。可实际上就是小型遥控战舰!
    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技术部门的设计工作一日千里,仅用了半个月,就设计出三款侧重点不同的遥控战舰,最终由叶飞钦点,选取了综合性能最好的设计方案。
    于是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出现了,新式战舰最终变成了一艘长八点七公里,由一艘母舰和四百四十四艘大型浮游炮组成的大块头。
    这一款行星级战舰最终被命名为重星级,但知情的人,都清楚称之为众星级更加贴切。
    严格地讲,重星级战舰是组合式战舰的最新发展型,走的是重火力高输出的路子。充当作战平台的战舰本体倒是中规中矩,可浮游炮的用途特殊,重机动力、进攻火力而轻防御,可以说是人类走出太阳系之后防御水平最差的战舰,薄皮大馅,标准的一炮死。
    重星级战舰的另一个变化就是舰上的人员终于又多了起来,不再是小猫两三只。
    增加的人员主要是浮游炮的操作人员,毕竟是四百多米长的小型战舰,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将浮游炮的性能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军方为每一门浮游炮配备了三位操作员,两个操作组还额外增加一位备用人员,仅此一项,重星级战舰上的人员就超过了一千五百人。
    这样的变化除了让战舰的火力变得非常强大之外,更也让战舰的自给能力大大下降,惹来了后勤部门的好一通抱怨不说,短时间内,也培训不出足够的浮游炮操作人员。
    不过这两个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一是优化设计方案,增加浮游炮的自动控制设备,将每一门浮游炮的操纵人数降低到一个人,如此一来舰上的人员一下子减少了三分之二,大大降低了后勤方面的压力。
    二是减化操纵培训方案,反正浮游炮只要能与寄地虫同归于尽就算赚到了,根本用不着太复杂的操纵。
    说句实在的,叶飞最开始的时候压根儿就没想过把浮游炮设计得这么全面,只想设计一种能与寄地虫同归于尽的自杀式战舰,然而大伙根本不同意他的意见。
    毕竟人类的敌人未必只有寄地虫,战舰这种综合作战平台必须能力全面,不能剑走偏锋。
    叶飞对自己找来一群人讨论浮游炮设计标准的决定后悔不已。
    2231年10月底。重星号完成了测试工作,正式交付舰队使用。
    重星号进行了半个月的适航之后,离开基地星赶赴猎户臂近核远端。成为远征舰队旗下的主力战舰,任务是为执行高风险任务的己方战舰护航。
    远征军业务广任务重。一艘战舰根本不够用,可谓是僧多粥少,狼崽不得不减少危险区的任务次数——直到这个时候,越过战线的寄地虫群仍然没能清除干净,而且远征军遇到的寄地虫群,只是越界的几个虫群之一。
    光盟的各个种族这段时间忙于清除敌军,就连远征军都被分配了几次战斗支援任务。
    虽然不需要与寄地虫正面作战,狼崽仍然不敢大意。每一次都借故暂停远征军的清剿任务,再派重星号参战。
    重星号不负众望,于参战期间击毙寄地虫百余只。因为有光盟的舰队顶在前面,重星号就是一个抽冷子打闷棍的角色,因此自身的战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随着重星级战舰的不断入役,作战力量捉襟见肘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2231年年底前,远征军一共接收七艘重星级战舰,基本上可以满足了目前的任务需要。
    军方的计划是将远征军所有战舰全部替换成重星级,预计全部的替换工作要等到2232年年中才能完成。
    在此期间。大麦舰队率先飞出了猎户臂,进入旋臂外浩瀚的星际空间。
    看似宁静的星际空间并不是真的平静安详,强度超高的宇宙射线笼罩着舰队。无法用肉眼看到的危险空间就像宇宙中等待猎物的陷阱,一旦陷入,就是万劫不复。
    大麦舰队刚刚离开猎户臂不久,就损失了一艘战舰,可吴晗连战舰到底怎么损失的都不知道,只知道战舰突然之间失控,舰上所有人员离奇死亡,却找出致死原因。
    事后军方花费大量时间分析大麦舰队传回的详细数据,发现舰队的航线恰好经过一颗脉冲星的极点。这颗脉冲星只能在大麦舰队的位置观察,在猎户臂方向根本看不到!
    就是说。这是一颗形成时间不长的脉冲星!
    新近形成的脉冲星,正是辐射最强的阶段。而损失的战舰又是位于舰队外侧的警戒舰,从而做出推断,这艘战舰是误入脉冲星的超强脉冲范围之内,才出现了这次意外。
    吴晗接到总部的通报之后后怕不已,万一当时的飞行方向再偏一点,舰队就会全体飞向辐射区之内,后果不堪设想。
    为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基地星不得不紧急提供一批无人飞船,从此之后,大麦舰队都是把无人飞船放到战舰前面半小时至一小时的航程探路,前前后后损失了十几艘无人飞船,成功地避开了几次必死的险境。
    吴晗原本打算在猎户臂外侧远端寻找合适的宜居行星充当舰队后勤基地,但是考虑到猎户臂中的情况,又觉得把后勤基地放在猎户臂内部无法保证安全。
    最后吴晗一咬牙,带着舰队飞出猎户臂,中途拐了几个弯,造访了十几颗不属于任何旋臂独立恒星,成功地找到了一颗二等宜居星和两颗可以改造的三等宜居星。
    总后勤部接到报告之后,派出的人员已经率领工程机械人大军在这几颗行星上建立了桥头堡,展开了行星的改造工作,在大批工程机械人的努力下,相信用不了多久,这几颗行星就能向大麦小麦两支舰队提供充足的给养物资。
    不过军方内部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独立于旋臂外的星系,就像大海上的孤岛,任何离开旋臂的势力,都会注意到这些显眼的孤岛,反而会增加这几颗行星暴露的几率。
    而放在旋臂中的后勤基地被群星环绕,就像大山里的一个山头,相比之下更加安全。
    这种事从来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叶飞干脆不予置评,不动声色地将三支齐装满员的主力舰队调至远在近万光年之外的资源星,保护这几颗行星的安全。
    那里不仅是远征舰队的后勤基地,将来的某一天,没准还是整个共和国的大后方!
    大麦小麦舰队距离目标还远得很,但飞往人马臂和英仙臂的舰队却先后进入了任务区域。
    最先抵达任务区的是飞往人马臂的舰队,三支舰队分别从不同的位置进入人马臂,通过各个舰队的反馈可以发现,人马臂外围的恒星数量稀少,宜居星更是罕见,探索人马臂外侧的舰队,只找到了几颗连最低改造条件都达不到的低等宜居星,除意外遇到一批宇宙生物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发现。
    中部的恒星数量多一些,但也远远低于猎户臂的恒星密度,同样没发现地外文明,倒是找到了几颗长着高大虫柱的行星。
    人马臂内侧的恒星密度比猎户臂还要高一点,但那里已经是寄地虫的天下,根本就没有空子可钻,舰队甚至都没进入人马臂,就直接调头返航。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寄地虫的腹地,还不如到别的地方去碰碰运气。
    人马臂探测行动的发现,抵消了军方向人马臂发展的念头,趁着寄地虫还没发现可以越过臂际空间直捣黄龙,及时向三支舰队下达了返航命令。
    不是直接返航,而是绕道猎户臂远端,在远征军的接应下返回,避免遭到寄地虫的跟踪。
    相比之下,英仙臂的情况要好得多,无论从哪个位置进入的舰队,都没遇到寄地虫,外中内三个方向的恒星密度都不低,宜居行星虽然还没找到几颗,不过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肯定会越来越多。
    然而安定的环境,意味着英仙臂的本土势力拥有安定发展的天然优势,眼下虽说还没遇到任何一个星际文明,想必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人类若想向英仙臂方向发展,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避开本土文明的势力范围,因而必须首先搞清楚英仙臂本土势力的分布情况。(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 突击进行时
- 本人因热爱士兵突击,所以才续写的《士兵突击》续集主要内容以电视剧完结后开始“岸!吴哲的声音立刻让疲惫不堪的大家兴奋起来。袁朗笑着叫吴哲“反应这么大,至于吗“当然至于,终于不用再飘着了”吴哲笑着说。疲惫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大家又来了精神,拼命划桨,到达岸边 作者:所写的《突击进行时》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4章
- 散兵突击
- 中日中条山会战,国军大败,一群因违反军纪被羁押在战区临时军事监狱的“歪兵”在匆忙溃逃被长官们遗忘。阴差阳错之中,他们被日军误认为是一支国军高级将领的扈从部队,于是日军大河源联队奉命跟进追击“歪兵”在各种不同的矛盾冲突和铁与血的争斗中,最终被锻造为一柄寒光闪闪的利刃。在面临着被国军缴械或者就地消灭的逆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傻子从军传奇经历:战狼突击队
- 故事从这里开始腾冲,又名腾越,它曾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一座石城,城墙由巨石砌成,城内则被形容为“琥珀牌坊玉石桥。由于挟南方丝绸古道的要冲,文化和商旅异常发达,又因世界翡翠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在此聚散,因而腾冲又被称为“翡翠之城。二战期间,腾冲一度成为中国唯一外国援华物资通道—滇缅公路的侧翼支撑点 战略地位非
- 历史军事嗳尓囒咖啡连载中
- 最新章:缅怀陈念良前少校
- 猎人突击队
- 前无去路,后有追兵,走投无路之下“猎人们”仓惶进入了那片远离文明的,充满危险与神秘的热带丛林。在完全孤立的处境中,一边是精锐的雇佣兵战士,一边是悍不畏死的恐怖分子,最先进的武器、最勇猛的战士、最危险的任务和最残酷的激战,一场你死我活的丛林游击战惨烈上演.从此,开始了他们悲壮、无可奈何的另一种命运,良
- 历史军事信周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十六回 最重要的一项训练
- 江东突击营
- 一支从赣西北群山中走出来的新四军劲旅,在八年抗战中,血战南京、驰援荆楚、纵横华中、威震敌胆,谱写了一曲中华儿女殊死抗战的悲壮诗篇 罗毅、袁静、曾珊、杜心雨、许良清、陆双勇、周希亚,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伴你体味那激情洋溢的岁月—本书已经A签,请大家放心收藏,有推荐票多给几张 作者自定义标签:热血 作者:齐
- 历史军事齐橙完本
- 最新章:新书《工业霸主》上传
- 战龙突击
- 《战龙突击》作者:抽烟的鱼儿呀文案:一个资深的CF游戏宅男猥琐腹黑的阴人王,意外的穿越到了一个异常混乱法制崩溃的战火时代。在这里,他莫名其妙的被强征特训,无数次在生死边缘上徘徊。这是一场不可复活的死亡游戏,又是一次阴谋与战术的角逐.代号战龙,生死突击!战龙突击会带给你们全新的视觉体验,从个人竞技,生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7章
- 空降抗日突击营
- 哪里有突击营的影子,哪里就一定会最终响起胜利的欢呼。从不知道白旗为何物的日本军队,竖起了一面又一面惨白的旗帜—新书《掌心有江山》简介:一颗掌心红痣,某一天忽然变成了第三宇宙某种神秘法则专属系统的时空通道 在被莫名其妙扔到正在经历大变革、大屠杀的明末后,从那一刻开始,属于刘健的大汉人时代开始了…作者自
- 历史军事马脸微漾完本
- 最新章:第686章、一个新时代(大结局)
- 花豹突击队
- 世代隐居山林的武术世家子弟万林携带“兽王“小花豹机缘巧合地参加了军队特战部队,并以他们为核心组建了花豹突击队 主人公一人一兽绝世的武功和奇异的兽能,统领山间猛兽解救战友于危难,与一切邪恶势力展开了一系列殊死搏斗 作品以细腻的描写手法彰显了以万林为代表的一批现代中国军人的风采,以拟人的手法描述了兽王小
- 都市言情竹香书屋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千九百八十三章 定情物
- 傻子从军传奇经历:战狼突击队
- 故事从这里开始腾冲,又名腾越,它曾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一座石城,城墙由巨石砌成,城内则被形容为“琥珀牌坊玉石桥。由于挟南方丝绸古道的要冲,文化和商旅异常发达,又因世界翡翠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在此聚散,因而腾冲又被称为“翡翠之城。二战期间,腾冲一度成为中国唯一外国援华物资通道—滇缅公路的侧翼支撑点 战略地位非
- 历史军事嗳尓囒咖啡连载中
- 最新章:缅怀陈念良前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