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归隋唐 隋唐乱

第128章


而洪修平若要以商养军,必是做那长期稳定的买卖,如此,金成淇如何会没有察觉?搞不好……”红拂面带忧色,“……金成淇也参予到了其中!”   
  众人听得面面相窥,红拂所言甚有道理,她的猜测更是极有可能!   
  太子很是担忧,道:“如此,咱们在这里岂不是白忙活一场?而且,若猜想属实,那洪修平与金成淇相通,他不是就对咱们的调查了如指掌?”   
  薛师看得比太子更深远,因此他的担忧却比太子更甚。薛师蹙着眉头,道:“那金成淇若真是与洪修平有牵连,为何他又要透露金家卫队巧遇那奇怪商队之事?这不是自暴线索吗?……难道其中有什么阴谋?”   
  一直在沉思的李靖开口了:“若金成淇真与洪修平勾结,那么他告知巧遇奇怪商队之事就只能说明……金家庄中有蹊跷,他在转移咱们的视线!”   
  李心武出言问道:“但是,就如太师所言,他不是也将洪修平走私的事暴露了吗?”   
  李靖微笑,道:“殿下,即便咱们知道洪修平有那一拨人马在走私又如何?如今朝廷‘清污肃贪’之风正盛,只怕那拨人马早已经销声匿迹。咱们就算知道这拨人马存在,也是不易查拿他们取到洪修平走私的证据!”   
  李心武听罢,骂道:“这金成淇好狡猾!”   
  此时红拂亦是一笑,道:“殿下,那金成淇究竟与洪修平有无牵连还未可知,咱们只是在这里猜测而已,若真要确定,还需下一番工夫……”说到此处,红拂面上竟然隐现兴奋神色。   
  薛道衡看在眼里,明白了红拂的心思,他开口接到:“老李那夫人,你可是想重操刺客的行当,去暗探金家庄?”   
  红拂毫不掩饰这个想法,直言道:“不错!小妇人久未飞檐走壁,正想试试身手!”言罢,红拂将期待的目光投向太子李心武。   
  如此刺激好玩之事,李心武怎不想见识?于是,他又将目光投向了薛道衡。   
  薛道衡见到,微微一笑:“殿下,你是此行主事之人,你就作主发话罢!”   
  ……   
  ※※※※※※※※※※※※※※※※※※   
  这日,政学院中很是热闹,有好几百名学子将随师动身赴全国各地的学院交流,并在沿途体察民情,而其中将有五十人被选出,提前结业赴地方任职。   
  周欢颜看在眼里,他对此很是满意。   
  政务院的学子们在近段时间里被周欢颜和他的帮手们灌输了不少所谓的治国思想。周欢颜相信,当这些学子赴各地之后,必会将这些思想广为传播。而且,在各地的学院中,还有不少像他一样的老师在引导着学子们的思维。当这些学子们碰面,相互交流时,他们会因见解相同而产生错觉,并会因此坚信,大赵之所以有那么多的贪官污吏产生,就是因为当今朝廷的治国方略是错误的!如此,那些热血彭湃的少年们会怎样呢?若其间再有洪先生派出的人在其中鼓动一下,又会怎样呢?……周欢颜想象的到,到时候大赵举国学子将会要求朝廷严惩贪官污吏、变更治国方略!其时,当是洪先生反击那些把握着朝政的贼子之时!也是,自己为父亲的沉冤昭雪之日!   
  远在室韦的洪修平得到大批政学院学子赴各地游学的消息后,亦是欣喜异常……他在十年间费尽心血培植党羽,并利用凌敬的关系将他们安插在赵国朝野,为的就是如今一击!   
  只要学子们被挑动起来,再有自己在国内各地的党羽煽动民众,朝廷必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其时,他便可以利用朝中党羽的运作,使得朝廷将坚持以仁义道德治国的凌敬调回洛阳。洪修平甚至相信,若运作的好,此次大有可能击垮徐世勣,使得凌敬掌握重权!而洪修平自己摆明了是凌敬最为欣赏之人,以后朝中大权最终还是会为他掌控……“哼!到时候,红拂,你就可知道我洪修平才是有真本事的男儿汉!”   
  ……   
  红拂心念一动,差点打出个喷嚏。“谁在念叨我?”她一边想着,一边隔着蒙面的黑纱揉揉小巧挺直的鼻子。   
  红拂此时正站在金成淇内宅外的阴暗一角、月光照不到之处,在她眼前便是其内宅的围墙。这金成淇即便做了商人,仍然坚持着作马匪时的谨慎。他的宅子虽然已经处在金宅的内院,却还是单独筑起了一道三丈高的青石围墙。   
  不过,这围墙虽然高大,却也难不住红拂。想那只要是石头垒砌成的墙,就一定有缝,那怕其工夫精细严丝合缝,那也始终有缝的。既然有缝在,对红拂这从小就经过严格训练的刺杀高手来说就有可趁之机。   
  这已是红拂第四次潜入金家内宅。只见她自怀中取出两柄锋锐的短刀,左右手各握一把,将其准确的插入墙缝。就在左右交替之间,整个人就如同壁虎一样地爬升上去。   
  不一会儿,红拂就上了墙头,观察一番,待得金宅夜间巡察之人走过之后,她随即轻轻跃下。   
  红拂展开绝学,不断闪避着巡察的卫队,一路悄没声息地前行。通过前三次的探察,她确定内宅西边的一处所在便是金成淇暗藏玄机之地。   
  前行约一盏茶的工夫,在红拂面前又出现了一道高大的围墙,这里应该就是金家宅最机密的地方了。   
  围墙周围栽种有好几株参天大树,若是普通行窃之人,定是贪图便宜自大树进入高墙内。可红拂却没有,她沿着围墙西行,来到一背阴处,依然用先前的法子登上了墙头跃入墙内。   
  月光照着红拂跃下之处的那棵大树,茂密的枝叶中隐有金属光泽反射。原来,那树上挂着不少铜铃,若有人攀上大树摇晃了树枝,铜铃就一定会发出声响!……也只有红拂这样经过刺杀名家风行舟严格训练的人才能如此轻松进入这禁地,要是普通人,只怕不在先前被巡察卫队发现,就会在此处触动机关。   
  墙内只有一间小小的石屋,且墙内情形果然如红拂所想,寂静无人。这也是许多重要机密地方的通常现象……外围的防守已经那么严密,这机密的地方自是越少人防守越好!要知道,少一个人接近就会少一分泄密的可能!   
  红拂悄然接近石屋,她没有去碰那门锁,而是小心地绕着石屋探察了一周,随即又攀上了屋顶,揭开屋顶的青瓦打探。只见屋中漆黑一片,当下红拂屏住呼吸,仔细聆听,没有发现异样。   
  再揭开几片瓦,红拂取出随身携带的长绳缚在屋梁上,随即顺着长绳滑落屋中。   
  专业人士的效率果然不同凡响,很快,红拂便从墙中嵌着的一个暗匣中找到了金家庄的真实帐目。用随身携带的布巾将厚厚一沓帐本包好缚在背上,红拂自长绳返回屋顶。小心将绳子收回、青瓦复位,红拂悄然返回其住所。   
  ……      
第五卷 民生民计 第二十七章 借势(1)    
  还在冀州时代,茶肆就在中原地区普及开来。及至如今,大赵国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许多杂役、苦役都由海外的劳工担当,民众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多,这也促进了本就兴旺的茶饮生意。一时间全国各地大小茶楼林立,无数大赵人就将时间耗费在了这里。   
  华纪十五年,七月初五,大赵国剑南道长阳县。   
  “妈的!怎么又和了!还是听和二五八条的清一色?”一声叱骂自一处茶楼的二楼雅间临街的窗口传出。显然,雅间中的人在玩从宫廷中传出的“麻将牌”,而且,那喝骂之人手风不顺被人和了清一色。   
  随即,那喝骂之人重重咳嗽了一声,又自雅间窗口探出头来,吐出一口浓痰。   
  无巧不成书,正好有一群少年人自茶楼下经过,而那口浓痰刚巧落在其中之一的头上。少年人感觉有东西掉在头上,伸手一摸,再定睛一看,忍不住大怒。而那吐痰之人见状,则嘿嘿一笑,随口道:“年轻人,对不住了!”   
  少年刚要出言责难,就听见随行的同伴中有人高声叫道:“吴禀元!楼上那个就是吴禀元!”瞬间,一群少年脸上露出兴奋之色。二话不说,一群人一窝蜂涌进茶肆,就要登上二楼。   
  那被叫做吴禀元之人立即把头缩了回去,慌张喝道:“快!快把麻将牌收起来!估计是那些没事找事的学生上来了!”   
  雅间里的几人一听之下,连忙七手八脚把麻将牌收拾起来,将之用四方的牌垫子裹好,藏到了角落处的一张椅子下面。   
  刚把麻将牌藏好,那群少年就踢开房门冲了进来。当头一个瘦削少年喝道:“好啊!吴大人,公务时间你不在官署,倒在这里快活!”   
  吴禀元端坐大椅,面不改色道:“你们是什么人?……本官正在此与本县商家洽谈商会事宜,你们闯进来干什么?当真没有王法了么!”   
  少年们不住嘿嘿冷笑,那当头之人更是大声喝道:“吴大人,我是政学院的学生,而他们……”指着身后的十来个少年,“……就是你县里长阳学院的学生,此行专为寻大人你而来!”   
  听得发话之人是来自己辖地游历的政学院学生,吴禀元不敢大声喝斥。毕竟,谁都知道政学院的学生结业后放官至少都是县一级,不可轻易得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