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收新疆

第4章


左宗棠与谭钟麟交厚,亦重其为人之诚,为官之清,于是请调其来陕,想让谭钟麟取代蒋志章而巡抚陕西,免去后顾之忧。
  我们现在说说占据肃州的马文禄。
  马文禄乃甘肃河州人,回族,本名马四,又名马忠良。原为甘州(现名张掖)提督索文部下小兵头,同治四年与马化龙等一同起义,占据肃州已历六年,自称肃王。马文禄部众原只有三千,后陆续增至一万。陕甘各路回兵被左宗棠督兵击败后,未降回众从各地涌进肃州,使人数猛增至三万有余。他又通过各种渠道,从俄国购进大量洋枪洋炮,使部众攻守能力大为提高,很想和官军较量一番。
  成禄久居高台,深知马文禄目前的实力。尽管他与徐占彪会面之后满口答应一定配合徐部人马去攻取肃州,但等徐占彪率部向肃州进发后,他却传命所部各营不得擅动,违令者斩。此次收复肃州,胆小如鼠的成禄是决定隔岸观火了。
  徐占彪所部在距离肃州城垣五里左右的地方扎下营盘,想等成禄所部到后再发起攻击,哪知一连等了三天也未等到成禄。
  徐占彪知道成禄是不会来了,于是就把各营营官召集到一起,决定独享收复肃州这件大功劳,也让成禄见识一下自己的手段,羞这个满人一羞。
  各营于是开始布置,于第二天黎明时分提军围向城垣,旋发起攻击。孰料激战多时,不仅未向城垣靠近一步,兵丁的伤亡数字反倒加大起来。
  徐占彪低估了马文禄所部回兵的作战能力,守城回兵手里枪械之精良,也让他大感意外。徐占彪碰了硬钉子,不得不停止攻城,率各营后退十里扎营。马文禄见官军退去,他亦不派兵出城主动来战,只是手抚胡须冷笑不止。
  其实,早在徐占彪所部抵达高台时,马文禄就知官军是势必要来攻城的,他却早已盘算妥帖,决定靠持久战法打败来犯之敌。马文禄已经探知官军缺粮乏饷的内情,知其利在速战,他却是一定要反其道而行的。当时,马文禄在肃州城中屯有大量的粮食及上万只牛羊,他不信缺粮乏饷的官军能奈何得了他。
  马文禄此次料想的果然不错。此时的徐占彪,存粮的确无多,偏偏硬攻无力,巧取无门,驻守高台的成禄又不肯拨一兵一卒,分明有些骑虎难下。
  一贯刚强的徐占彪不得不派出快马火速向左宗棠求援。
  左宗棠此时手里的大部分兵力都在围攻河州,抽不出更多的兵力去助攻肃州。左宗棠反复谋划了两天,好歹凑成三营步队一起马队,单委回民将领董福祥为统带,押着两万石军粮,星夜赶往肃州城外的徐占彪大营。
  董福祥虽满心的不愿意,但碍于军情紧急,也只得硬起头皮上路。
  阿古柏占领新疆多年作威作福,俄国又把伊犁九城生生霸占在自己手里,朝廷好不容易腾出手来向新疆发兵,偏偏肃州“攻剿”又连连受挫!
  左宗棠凝目西陲,两眼流出很无奈的泪水。
第二章 成禄高台耍威风
  成禄是新疆乌鲁木齐提督,他的部队本该驻扎在乌鲁木齐。但因为新疆烽烟四起,他无法出关,只能暂时驻扎在高台等待机会。任何人都不会想到,在高台,成禄竟敢闭城逼饷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大开杀戒。
  刘锦棠统带新招募的勇丁来到安定。
  左宗棠精神一振,当日即与刘锦棠会商军情至夜半。
  第二天,按着左宗棠的部署,刘锦棠统带新勇赶往河州督战。因为河州的回军正与清军交战,不把河州料理明白,左宗棠不能调集重兵到肃州。
  得知刘锦棠到来,河州一带回兵头目马占鳌自知不敌,当日就自缚双臂到刘锦棠帐前请降。刘锦棠大喜,对马占鳌好言劝慰一番,命其招抚旧部。马占鳌于是派出自己的心腹赶往各地,几日光景,就将旧部大半招抚。
  河州事平,左宗棠的精神再度一振,病也好去大半,于是自统亲兵五营拔营向兰州进发;刘锦棠则按左宗棠提前的部署,统带老湘军新老各营开赴西宁作战,以靖省垣周边。西宁是马桂源马真源兄弟二人的占领地,有部众二万有余。
  肃州尽管久攻不下,但为了把后方稳定住,左宗棠经与刘锦棠反复商议后,还是决定先扫清西宁通道,再西顾肃州,以期兵力集中,不用旁注。
  但徐占彪却飞马来见左宗棠,向左宗棠禀报成禄到高台后的所作所为。据徐占彪讲,成禄到高台后,便以即将出关为由开始在当地疯狂抢掠牛羊,遭到百姓拒绝后,他竟然率所部把高台县城包围,逼迫当地回绅用牛羊粮食赎城,引起了极大的恐慌。徐占彪已得到密报,高台回绅已派人去向肃州马文禄求援,想求马文禄把成禄所部吃掉,然后便起义。显然,事情正在逐步地恶化。
  徐占彪赶到兰州的时候,恰巧乌里雅苏台将军金顺督率所部奉旨来助攻肃州,也来到兰州督署领支军粮。
  左宗棠于是让徐占彪先随金顺赶回肃州,同时加派提督宋庆统率的毅军五营赴肃州助攻。行前,为事权归一,左宗棠札委徐占彪总统肃州各路人马。
  徐占彪接到命令,登时兴高采烈,金顺和宋庆却把嘴厥起老高。
  按着大清国的武官排列顺序,将军都统提督都是从一品,但将军都统不受地方督抚节制,而提督却要受地方督抚节制。照理,将军都统应该排在提督的前面。如今,左宗棠札委二品总兵衔的参将徐占彪总统前敌各路人马,身为将军的金顺和同为提督的宋庆难免要心怀不满。二人私下想,怎么轮,也轮不到徐占彪做前沿统帅呀。
  但左宗棠也有左宗棠的道理。徐占彪现在统辖马步十二营,又有董福祥老湘军三营,人马共是十五营,而金顺所部人马只有六营,宋庆只有三营,左宗棠只能让主力营的统领来总统各军。何况徐占彪久随已故老湘军统领刘松山作战,深得刘松山的真传,作战极其骁勇,金顺与宋庆无法与之相比。
  徐金宋三将离开兰州后,左宗棠又委派了两名候补道会同甘凉道萧宗翰赶往高台县衙暗会署县管笙,访查成禄到高台后做过的一些不法事情。
  成禄是满员,又得上头和宁夏将军署兰州将军穆图善信赖,左宗棠不能不慎重对待。
  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正月,萧宗翰同着两名候补道由高台返回兰州,据实向左宗棠禀报成禄在高台的种种不法情事,并呈上高台县署理知县管笙的详复。
  左宗棠读过详复不由大怒。
  原来,成禄到高台后不仅即委员向县衙勒派杂捐粮草车辆骆驼牛羊,且向当地各回绅索银累达三十余万两,并将不情愿捐银之回绅生员李载宽赵席珍等二百余人处死,又围困县城达二十二天之久!几乎是在逼迫当地回民百姓造反!管笙讲的这些,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提督衔统兵大员成禄,敢如此胡作非为,莫非吃了熊心豹子胆不成?成禄并没有吃熊心豹子胆,但他在高台县的所作所为却并非密访的人虚报。甘肃是大清非常贫瘠的省份之一,高台则是甘肃最贫瘠的县份之一。高台既非要冲,亦非商贾云集之地,又临近嘉峪关,是千真万确的穷乡僻壤。
  旗兵都是饿不得饭的,旗员的布兜里更不能少了银两。成禄提军到高台后,粮饷起始还能按月领到,但随着战事的逐步扩大,陕甘兵额的日渐增多,粮饷便不能保证正常的支领了。终于,成禄所部旗营也同其他官军一样,过起了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值此特殊时期,在陕甘各地的官军都在勒起肚皮度难关,他成禄身为朝廷信任的领兵大员也该如此才不负皇恩。但他偏不。眼见粮将不继,他麾下所部各营每日仍是饱食三餐,成禄本人不仅照样一日三醉,隔三差五还要招娼门中人进营玩耍。这笔费用也不是小数目。粮台终于向他禀告粮罄饷断的事了,他哈哈一笑,当即叫过文案开具了一张字据,着一名守备带了一营军兵,赶着十几辆马车,直接进城去找高台县知县管笙索借。
  管笙见成禄的字据口气强硬,来借粮银的军兵又都个个凶猛,口里不敢不答应。但答应之后,县衙又拿不出粮银,便只好打发人分头把当地几个有名的乡绅请过来,由他亲自出面同大家商量。
  管知县说:“自古兵民一家。如今官军有难,我们做地方的不能看着不管。各位多少出些份子,让官军把难关度过去,本县一定奏明上头,借出的钱粮不仅加陪奉还,还能免掉部分地丁。各位说是不是呢?”
  众乡绅见县太爷说得诚恳,自然不能一点面子不给。不拘多少,大家都同意借出一些,好歹把进城的军兵打发走。但成禄却从此吃定了高台县。不管营里钱粮是否得继,一月当中他都要派人进城向管笙借上几车粮食和几万银子。管笙稍有不悦,来人不是谩骂就是打砸,把县衙闹得乌烟瘴气。仅只两月光景,管笙签押房里的桌子便被推翻过六次,管笙坐的木椅子也换了三回。管笙在衙门里已经无法正常办事,当地的乡绅也都东躲西藏,把成禄认做寻仇的冤家,无人肯借一粒米一纹银。
  军营粮台见从高台县已经借不到钱粮,只好把实情通禀给成禄。
  成禄不听便罢,一听之下,他当即一蹦三尺高,口里大叫道:“反了反了!高台县眼里没有本军就是没有朝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