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统计船、炮、水勇三者,皆非一月所能办就。臣北望寰极,念君父之忧劳;东望皖江,痛舒庐之危急。寸心如捣,片刻难安。而事势所在,关系甚重,有不能草草一出者,必须明春乃可成行。且广东购备之炮,张敬修雇募之勇,皆系奉肃清江面之旨而來者,臣若不督带同行,则殊失皇上命臣统筹全局之意,亦非臣与吴文鎔等四省合防之心。臣之斟酌迟速,规画大局,不得不一一缕陈。”
。。摘自曾国藩《筹备水陆各勇赴皖会剿俟粤省解炮到楚乃可成行折》
“现在经费支绌,民力艰难,即捐输一事,亦无裨益。臣來衡两月有余,仅劝捐钱贰万串有再三劝谕,终不踊跃。”
。。摘自曾国藩《请捐输归入筹饷新例片》
(正文)圣谕紧急颁到衡州时,广西右江道张敬修已离开衡州月余,奉曾国藩之命,带人赶往韶州,去迎接广东由西洋购运的小型夷炮。
因为经过初步试航,乐昌以上之河,上水不易;千斤以上重炮,搬岭尤难。曾国藩经与成名标、禇汝航、张敬修反复筹商,决定除拖罟、长龙等特大型战船外,其他型号的战船,尽量少配重炮,多配轻炮。而由民船改造成的战船,则一律配轻炮。
经湖南巡抚骆秉章奏请:“曾国藩统带水陆湘勇出省援皖,饷粮全由湖南一省独出,实难筹措”朝廷特准各省拨济江南、江北二营的饷银,分出一部分给湘勇。
为使饷银不至于中途被其他省截留,曾国藩特遣罗泽南统率两营,分路接应。
但此时的湘勇已非初创时的湘勇,购船购炮,雇匠役夫,哪项都少不了银子。尽管朝廷从江南、江北分出了一些饷银过來,但因徐有壬抱定“湘勇不出省湖南便无供饷之责”这样一种信条,致使曾国藩手里的饷银时时短绌。
为筹措饷银,无奈之下,曾国藩又与骆秉章函商,拟自刊一种军功执照,自六品至九品,按出银多少,按赀填给。
骆秉章见曾国藩饷银实在无着,徐有壬又坚称“库里只有五千存银,多一文也拿不出”,只好同意曾国藩之议。但却函告曾国藩,不可用发审局官防,只准用抚藩钤印。骆秉章实际在限制曾国藩的权限。
曾国藩于是派出大批人员驻往各府、州、县,专办此事。为了筹饷,曾国藩两年多來,真可谓伤透了脑筋磨破了嘴。
饷银无出,军粮又无处购买,徐有壬又不准藩库拨济,骆秉章两头都不得罪。
鉴于种种困难,接旨的当日,曾国藩连夜奏上《筹备水陆各勇赴皖会剿俟粤省解炮到楚乃可成行折》,及《请提用湖南漕米》、《请捐输归入筹饷新例》二片。
筹备水陆各勇赴皖会剿俟粤省解炮到楚乃可成行折曰:“窃自田家镇失防以來,督臣吴文鎔、抚臣骆秉章与臣往返函商至十余次,皆言各省分防,靡饷多而兵力薄,不如数省合防,靡饷而少而力较厚。即与张芾、江忠源函商,亦言四省合防之道,兼筹以剿为堵之策。臣前月覆奏一折,曾言舟师办有头绪,既由臣亲自统带,驶赴下游。是未奉此次谕旨之前,微臣之志已思率师东下,一抒积愤矣。况重以新命委任,天语褒嘉,尤臣子竭诚效之秋,敢不捐糜顶踵,急图报称于万一。惟炮船一件,,实有不宜草率从事者。臣前发折后,即鸠工购材,试行造办,成造样船数只。皆以工匠太生,规模太小,不足以压长江之浪、不足以胜巨炮之震。近由抚臣处送到水师守备成名标一员,又由督抚臣处咨到广东绘來之拖罟、快蟹船式二种。始细加讲求,照快蟹式重新制造,现以先造十号,更须添造二三十号,计必中舱能载千余斤之炮,两旁能载数百斤之炮,乃足以壮军威而摧逆焰。惟新造之船,百物未备,虽日夜赶办,亦难遽就。上油未干,入水既虞其重涩;捻灰未固,放炮又患其酥松。必须一月以外,乃可下河。至单价买旧船,修改舱面,其用力稍省,其为日自少。然至二三百号之多,亦须一月余之久。盖为数过少,则声势太孤,贼众之船未遇,我军之心先怯。至拖罟船只,本奉谕旨令两湖督抚照式制造者。武昌现在照造,未知合用与否。衡州匠少技拙,现在尚未试造。”折子的这一部分,说的是制造、购买战船一项,折子下面讲述的则是炮具及募勇的事:“至于炮位一项,现在衡城仅有广西解來之炮百五十尊。长沙新造之炮,虽有三百余尊,除解往鄂省及存城防守外,可取备战船之用者,已属无己。闻张敬修遵旨购办夷炮、广炮千尊,由韶州一带來楚,臣专俟此项炮位前來,乃足以资配放。特乐昌以上之河,上水不易;千斤以上之炮,搬岭尤难。计该道到衡之期,即微臣办船之事,亦将就绪矣。至于募勇一事,前臣添勇六千之信,系为江忠源尚守江西言之也。旋奉带勇六千之旨,系为臣救援湖北言之也。厥后武昌解严,臣奏明暂不赴鄂,因饬江忠源之胞弟先带楚勇千人赴皖,其余五千之数,因舟师尚未办齐,故陆勇亦未发往。今臣接奉此旨,陆勇已属整备,而水勇尚无章程。计张敬修带來之炮勇,与湖南新募之水手,亦须凑成四千人,乃可自成一队。水陆两军合之,则两相夹击;分之,则各能自立。庶不致一遇大股,即被冲散。统计船、炮、水勇三者,皆非一月所能办就。臣北望寰极,念君父之忧劳;东望皖江,痛舒庐之危急。寸心如捣,片刻难安。而事势所在,关系甚重,有不能草草一出者,必须明春乃可成行。且广东购备之炮,张敬修雇募之勇,皆系奉肃清江面之旨而來者,臣若不督带同行,则殊失皇上命臣统筹全局之意,亦非臣与吴文鎔等四省合防之心。臣之斟酌迟速,规画大局,不得不一一缕陈。所有臣筹备水陆各勇,赴皖会剿缘由,恭折由驿六百里复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请提用湖南漕米片曰:“再,臣闻湖北以下沿江市镇,逃徙一空,千里萧条,百货具无可买。臣此次一出,必须将米盐油薪等物多为储备,用船装载,即以水次为粮台,使兵勇无乏食之患,庶无溃散之虞。查本年湖南漕米,虽有改征折色之议,而州县仍谨遵谕旨,照旧征收。相应奏明,请旨准臣提用漕米二三万石。事关紧急,臣一面具奏,一面咨商督抚,酌提傍水州县之漕米,赶紧交兑。俟兑定后,某县实交若干石。再行看单咨明户部查照办理。谨附片奏闻。”
请捐输归入筹饷新例片曰:“再,现在经费支绌,民力艰难,即捐输一事,亦无裨益。臣來衡两月有余,仅劝捐钱贰万串有再三劝谕,终不踊跃。缘次此系开城工捐输之局,向例由城工报捐者,须俟修筑完毕后奏明议叙,始给予吏部执照。核计自上兑之日起,至发给部照之日止,相隔常在三四年以外。乡民无知,往往因部照未到,疑经手者或有情弊,故捐生愈观望不前。相应奏明请旨饬下该部查照。此次臣经手由城工例报捐者,仍准归入筹饷新例之内。由臣开单咨部随时发给部照。嗣后臣行营所至,如湖北、安徽等省,准令随处劝捐,一例咨部,仍随时发给部照。目下南省纷扰,士民情殷包销,大约愿给虚衔者多,愿授实职者少。诚如如此通融办理。于朝廷之名器无损,而于军营之接济不无小补。伏乞圣恩俯准,饬下该部查照办理,谨附片请旨。”
一折两片着誊稿师爷誊抄清楚,曾国藩当即派出快马,将折、片急送巡抚衙门代为拜发。
曾国藩可能做梦都不会想到,他的折片抵京,险些为自己惹來一场杀身之祸!(本章完)
小说推荐
- 曾国藩的升迁之路
- 曾国藩的升迁奥妙,官场之人不可不读 道光十三年,湖南院试,曾国藩被取中,列第十七名,属中上,入县学。当时的湖南学政为岳镇南。曾国藩时名子城,是年二十三岁 道光十四年,湖南乡试,曾国藩考中,全省排名第三十六名,属中上。是科钦命主考官徐云瑞,副主考许乃安,曾的房考官为张启庚 道光十八年正月,在京参加全国
- 侦探推理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26章
- 曾国藩家书
- 本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咸丰年间19世纪中叶。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
- 现代文学曾国藩完本
- 最新章:致九弟·宜多选好替手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作者:赵月华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流传民间百年的经典谚语,深刻道出了一个洞悉中国传统内圣外王之术的名臣曾国藩和一个深谙中国传统智慧权谋的传奇商人胡雪岩在人们心中不可拒不撼摇的崇高地位。他们两个是那中国历史天空中永远闪耀着熠熠光辉的双子星座,是那些在茫然之中寻找做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1章
- 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
- 作为一本曾国藩的专著,本书不仅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同时也揭露了曾国藩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一生遭遇过的五次重大挫折;与左宗棠的纠结和情谊;一生收入与支出;如何看待风水、相面、算卦和天命等 本书填补了历史研究的一块空白:首次详细研究了一位古代官员的收入与支出,揭示了清代官员的工资条、灰色收入与实
- 历史军事张_宏杰连载中
- 最新章:三、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 曾国藩,是中国官场史上堪称奇迹的人物,出身农家,却九年内连升十级,三十七岁便官至二品。从愤青到成为帝国重臣、屡败屡战到打垮太平天国、功高盖主却全身而退.本书不仅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也独家揭秘了他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以及驰骋官场、屹立不倒的大谋略 作者:所写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无弹窗免费全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5章
- 晚清有个曾国藩
- 中兴勋臣,湖湘大儒,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史料,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曾国藩发迹史
- 《曾国藩发迹史:剥开曾国藩的“光屁股升官法★本书讲述的是曾国藩仕途初期,九年内连升十级的谋略与细节★由于这段历史的相关史料一部分毁于战火,一部分被史书刻意回避,百余年来,一直讳莫如深★本书作者耗费21年心血,搜阅近千万字珍稀资料,第一次全每诳谝开曾国藩初入官场前12年,一路升迁的谋略与细节,将仕途上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39章
- 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
- 曾国藩做事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死功夫,不留隐患,日积月累,便无人可以超越。曾国藩自幼读书就用笨功夫,不读懂上一句,绝不读下一句,一篇文章连读几十遍才勉强成诵,连躲在床底下的小偷,都忍不住钻出来替他背了一遍;当了翰林后,为了见上军机大臣穆彰阿一面,他天天写诗文呈送,一连被拒了13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8章
- 解密曾国藩性格绝学
- 解密曾国藩性格绝学 作者:方道.所写的《解密曾国藩性格绝学》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方道.连载中
- 最新章:(三)养身性格:明白与糊涂之间仅一线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