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岳点将录

第121章


现下离武会之期尚有三月,再晚自当竭智尽力,赶在武会以前练成神剑,冀能完成先师祖未竟之志,不负先生的厚爱。”
  白石先生微微颔首道:“说得也是,令师祖学究天人,他创造的剑法,自然博大精深,你未见秘笈,怎能断言所需练剑的时日。”
  他由怀内取出一束黄绢,郑重其事的递给云震,接道:“这是剑法秘笈,你拿着,事在人为,好好努力吧!”
  云震接过秘笈,他身躯一转,遂即入室练功去了。
  张铸魂久久不归,定是未曾找到玉符。想要学那‘六丁神剑’,本是镜花水月,不可捉摸的事,岂知峰回路转,忽又拨云见日,那‘六丁神剑’的秘笈,此刻竟然真真实实地握在他于中。云震激奋之余,也不禁兴起白云苍狗,世事无常之感。
  但他不是出世之人,没有无为而治的观念,只有道义责任的驱使。
  日月流转,时序更易,眼看中元过去,已是七月末。
  云震天资颖悟,日夕勤练,一个多月下来,一套博大精深的“六丁神剑”,已被他揣摩纯熟,练成了七成火候。
  但张铸魂仍未归来,而那泰山之会,已经日益接近了。
  他仔细想想,觉得不能再等下去,否则便要误了会期,爽了罗侯神君之约。
  于是,他辞别白石先生,下了贺兰山,兼程东行。
  这日正午,他在潼关打尖,准备用过饭后,取道荆紫关,经由三湘,先回金陵,然后再赶去泰山赴会。
  忽听一阵急促的蹄声传来,云震不觉一愣,暗暗忖道:烈日当空,时值秋虎炎天,什么人不怕酷暑,急急……他念头尚未转完,只听蹄声之中,一个女子声音呼喊道:“老爷子,咱们就在前面吃点东西吧!”
  这声音,云震耳熟能详,但见他又惊又喜,竟然不顾惊世骇俗,便自一个箭步,窜出门去,高声喊道:“梅姑……”
  话声未落,他已站在门口,瞧得呆了。原来策马奔驰之人共有四个,一个固然是如假包换的梅蕙仙,另外三个,竟是雯儿、石可玉与那王屋老人——石田。乍见雯儿,已使他惊喜欲狂,雯儿竟与石田祖孙走在一起,那就难怪他愣愣地呆在当地了。
  但见两条人影临空急跃,同声欢呼道:“云哥哥!”
  这两条人影白然是雯儿与可玉。她二人见到云震,狂喜之下,顾不得马在奔行,竟而一左一右,腾空扑去。云震两臂一伸,挽住两人的手臂,左瞧右看,眉开眼笑,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来。
  那王屋老人拉住马缰,站在三人面前,冷冷的道:“小子,便宜了你。”
  云震微微一怔,不知他意之所指。
  石可玉脸色一沉,皱眉道:“爷爷!您……”
  梅蕙仙岔口接道:“震儿,你下山是去赴会么?”
  云震点一点头,道:“正是,会期已近,小侄怕爽约。”
  梅蕙仙眉头一蹙,道: “张师兄念念不忘‘六丁神剑’,你……”
  云震截口道:“梅姑放心,小侄已经练成了。”
  梅蕙仙先是一怔,继而大喜,口齿启动,正想说话,忽听王屋老人竣声道:“小心贼人耳目,随我来。”马头一带,转身便往来路奔去。
  梅蕙仙道:“玉儿与雯儿共乘一骑,震儿上马,咱们走。”
  说走便走,云震等也不及叙述离情,纷纷跃上马背,紧随梅蕙仙身后,追上了王屋老人,急急出关而去。离关十里,路旁一片松林,王屋老人缰绳一带,便向林内驰去,众人一见,虽然不知他此行何意,也只得策马跟去。出了松林,但见一座破庙,庙前一方空地,空地上野草丛生,破庙里倒还干净,好似有人居住。
  王屋老人马缰一舒,纵身跃下马来,冷冷喝道:“云震,你说练成了‘六丁神剑’,这事当真么?”
  他那话声固然冷冰冰,但语气却已大见缓和,与在采石矶初见之时,显然有些不同。云震心中诧异,行动可不敢怠慢,连忙跃下马来,恭声应道:“小子不敢胡说,那白石先生格外通融,成全了小子一片卫道之心。”
  王屋老人将头一点,道:“那很好,练来老夫瞧瞧。”
  这时,梅蕙仙等也已下马,石可玉走了过来,嗔声叫道:“爷爷!咱们干什么来的?”
  王屋老人道:“咱们自然是送玉符来的。”
  石可玉黛眉一轩,道:“这不结了么?云哥哥已经练成‘六丁神剑’,咱们便该快快回去才是。时日无多,您还有兴致考验他?”
  王屋老人脸色一沉,道:“丫头懂得什么!张大侠说得那般认真,没有玉符,‘六丁神剑’岂能轻易获得?你别管,爷爷自有分寸。”
  石可玉大为气恼,美目一瞪,尖声叫道:“好哇!您不相信云哥哥?”
  王屋老人寿眉一蹙,道:“这事关系重大,问题不是信与不信。乘此处离贺兰山还近,爷爷考验他一番,若是所言属实,咱们兼程赶路,倘若他意气用事,仅知守信赴会,虚言搪塞,咱们便叫他再跑一趟贺兰山,求取那剑法秘笈,免得于事无补,反而断送他一条小命。”
  这话乍听颇有道理,仔细分析,却又牵强附会,立论极为脆弱,究竟存的什么心意,那也只有他自己明白。忽见雯儿走了过去,拉住他的衣袖,柔声说道:“爷爷!您老人家个知云哥哥的为人,他是从来不说谎的。再讲,他便练—趟‘六丁神剑’,您老人家也不认得真假。明日已是中秋,日子急啦,咱们还是赶路吧!”
  王屋老人微微—旺,道:“这个……这个……”
  忽然举起手掌,在雯儿的头上一阵摩抚,哈哈笑道:“爷爷总是讲你不过。”
  他那神情甚为欢畅,云震不觉皱一皱眉,暗暗忖道:这老人往日冷淡,如今却是有说有笑,霭然可亲,对待雯儿,看他的模样,岂不比对小妹更为喜爱?他两人是怎样相识的?雯儿又怎的称他“爷爷”……
  他心中疑念迭起,转个没完,忽然又见石可玉不依的道:“好哇,您偏心!”
  王屋老人手臂一揽,索性将雯儿搂在怀里,笑道:“偏心就偏心,谁叫你说不出道理来。”
  他目光一转,凝注云震,瞧了半晌,忽又接道:“小子,旁人说得你天上少有,地下无双,老夫本想假公济私,瞧瞧你的艺业,偏偏又说不过我这干孙女儿。但你若想一箭双雕,娶老夫这双孙女,总得露上一手,让老夫称称你的斤两,看你配是不配?”
  这话出口,雯儿羞得垂下头去,石可玉连连去抓他的胡子,越发不依不歇,云震更是满脸通红,无词以对。
  梅蕙仙也觉得此老往日怪僻,不苟言笑,今日似真还假,玩笑却也过份,于是上前一步,盈盈笑道:“老爷子,您要考察震儿的技艺,泰山之会转眼就到,那时真刀真枪,您老尽可慢慢考察,如今时日迫切得很,铸魂的伤势也不知究竟如何,别再说笑啦,咱们走吧!”
  云震闻言,心头一跳,顿时忘了羞怯,急声叫道:“梅姑说什么?家师又负伤啦?”
  他问得又竣又急,关切之情,溢于言表,梅蕙仙不觉神色一黯,幽幽说道:“讲来话长,咱们边走边谈吧!”
  身子一转,纵身跨上了马鞍。
  她那语气,带来了一片哀愁,王屋老人好似被那哀愁逼得喘不过气来,蓦地转过身去,向着那座破庙吼道:“庙里的叫化子听着,有人滚一个出来。”
  吼声一落,果见一个鹑衣百结的中年化子走了出来。
  他好似早知众人身份,迳朝王屋老人躬身一揖,道:“弟子潼关分舵汤如成,参见石老前辈。”
  王屋老人将头一点,大刺剌地峻声道:“传话下去:云少侠已经下山,老夫等取道三湘,先回金陵,沿路分舵,各备五匹健马,以备应用,去吧!”
  汤如成躬身如仪,口中应“是”,王屋老人转身跨上马背,喝声“走啦!”手提马缰,当先驰出了松林。
  云震瞧得好生怪异,但因心悬恩师景况,也没有性子去问,默默地纵身上马,跟随梅蕙仙身后,出林而去,
  出了松林,王屋老人顿时扬鞭策马,急急奔驰。
  云震久住深山,音汛隔绝,对目前武林形势,一无所知,心中不知有多少事情想问。二女与他睽违日久,相思情深,也不知有多少言语要讲。但那王屋老人马不停蹄,狂奔不歇,那扑面的劲风,逼得人大气也喘不过来,要想叙叙离情,却是不得能够。傍晚时分,到了一座偏僻的小镇,那王屋老人仍无休息之意,石可玉心中又急又气,大声叫道:“歇啦!歇啦!”
  马上加鞭,一阵急驰,挡住了王屋老人的去路。
  王屋老人缰绳微带,想从一侧闪越过去,口中说道:“咱们再赶一阵。”
  梅蕙仙也有不少事情想问云震,当下接口道:“老爷子,今日早点休息吧I”
  雯儿也是一般心思,接口叫道:“爷爷,雯儿饿了。”
  他们正午遇上云震,然后便是兼程赶路,的确未曾用过中饭,雯儿固然也有早息之意,讲的却是事实。
  但那王屋老人年届古稀,见事何等精密,众人的心思,怎能瞒得了他,只见他微一吟哦,随即将头一点,道:“也好,乘此早息,大伙儿叙叙离情。”
  雯儿闻言,美目转动,忽然向云震盈盈一笑,笑得云震脸色绯红,莫名其妙地缓缓垂下头去。
  那石可玉则是一声欢呼,陡地带转马头,双腿一夹马腹,当先就向小镇奔去。
  他们找了一家客栈投宿,梳洗用餐毕,同聚在一间客房之内,互叙别后的景况,直到午夜,始才分别就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