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欲未来

第6章


遵守不合适的伦理体系的社会,由于不适应环境的发展,于是就灭绝了,留下了目前这些适应了环境的伦理体系的社会。例如古代巴比伦社会,完全放纵性欲,神庙中供奉的圣女就是服务大众的免费妓女,然后这个社会由于当时的卫生条件没有达到要求,于是就在性病的大规模流行中灭亡了,其他的社会由于存在着对性的禁忌习俗,不胡乱交配,这样就避免了性病的侵袭,于是就存活了下来——这就是为什么当今社会有着性方面的各种禁忌,因为不遵守这些禁忌的淫乱社会已经灭亡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中南美洲玛雅人的阿玆特克社会里,血腥的阿玆特克人信奉邪神,认为太阳是因为人血的供奉而保持燃烧,如果不给神送上人的鲜血和生命作为祭祀,太阳就会熄灭,世界就会灭亡——在这种习俗下,阿玆特克人每年活杀献祭的壮年男子就有好几万,社会的发展在为了获取祭品而发动的频繁内战中停滞不前,于是整个种族在西方殖民者入侵时完全灭绝——这就是为什么当今社会没有各种杀人吃人活人祭祀的习俗,因为有这些习俗的血腥社会发展必然落后于其他社会,最后被发展超过他们的社会连同那些血腥习俗一起灭亡。
                        所以如果现在的人类伦理道德已经不再适应人类的发展,那么这些过时的伦理道德自然应该被摒弃,建立更适合人类发展的伦理体系。我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建立一个能够加速人类发展的社会结构,然后再考虑给这个社会结构建造相适应的伦理体系。
                        接下来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才能使人类发展速度远超现在的社会结构?
                        这一点,可以师法自然。一只蜜蜂的智能水平极其有限,能做的事情很少,但是当一个蜂群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却能建造起让人类建筑师都赞叹不已的精妙蜂巢。同样的事情也出现在某些白蚁身上,他们能够建造起高达数米的巨大蚁巢,这些能力是很多智能远超单个蜜蜂或蚂蚁的动物所不能企及的。这就是群体智慧,整个群体通力合作,从而产生超越个体的伟大奇迹。
                        事实上人类目前也正是体现这一点,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技能,走上不同的岗位,每个人各司其职,最终运转起人类社会这个群体智慧,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但是单单是技能和工作职责的异化尚不足以发挥人类的潜力,想要进化到更高级的社会结构,人类的肉体本身,应该进行异化。
                        那些鼓吹人人生而平等的道德家们正是在这个问题上猛烈抨击我,认为通过修改基因让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就决定了他以后的人生方向是极其不人道的行为,这真是可笑。他们为什么不质问为什么人体的某些细胞生来就是用来思考,有些细胞生来就是用来运动呢?他们为什么不认为人脑占人的体重才2.33%,却消耗掉了20%以上的氧气和营养是对其他器官的不公平行为呢?他们大概也认为,每只蜜蜂和蚂蚁都应该和蜂王蚁后一样具有生育能力才能算平等吧?
                        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在资本社会战胜封建社会的时候起到了巨大作用,也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产生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但是到了现在,可以看看这个观念给人类世界带来了什么?这个星球上60多亿人口,每个人从小被灌输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每个人都在尽力满足自己的欲望,消耗着整个星球的资源。如今石油几近枯竭,水源四处短缺,环境日益恶化,这正是人类这个群体智慧结构的失败所致——假如每只工蜂都像雄蜂那样追求安适生活的权利,像蜂王那样追求生育后代的权利,而不是勤勤恳恳的努力工作,累积出远超过自己吃掉数量的蜂蜜的话,蜜蜂早就把整个花园的花蜜消耗完毕而灭亡了。
                        世界现状正是如此,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在人人生而平等这个思想的引导下,每个人类个体所消耗的资源正在节节攀升——目前的人均消耗各种资源(水、电、食物、矿物等等)的数量比200年前上升了已经超过100倍了,并且还在不断的增加——可是这个星球的资源哪里跟得上这种索取速度?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整个人类社会就会崩溃。目前坚持人人平等的人类社会在自然界有一个投影,那就是蝗虫。每只蜜蜂和蚂蚁出身的时候,他们的身体结构就有了差别,工蜂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蜂,兵蚁连消化能力都没有,必须要工蚁的喂食才能活下去。正是因为出生时身体上就有差异,大多数蜜蜂和蚂蚁才不会过度索求资源,蜂群和蚁群的扩张才掌握在蜂王蚁后手中,不至于无限制的扩张最后消耗掉所有的资源。而蝗虫则不同,每一只蝗虫的身体结构都和其他蝗虫一样,他们生来平等,雌雄同体,食量惊人。它们无限制的生育,无限制的进食,像乌云一样铺天盖地的掠过所有绿色植物,最后在把所有能吃的都吃掉以后自身也就销声匿迹了。
                        是时候革除人类社会这种蝗虫般的社会结构了。基本上可以把人类发展的必要要素分为:发展,生殖,维持这三个方面。发展这部分历来是由少数脑力创造者来负责的,生殖显然应该交给女性来完成,而维持所需要的人口比例是最大的,可以说占据了整个人口的绝大多数。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怎样设计维持这个部分的人员,性别应该选择男性,身体一定要强健,欲望水准要调整到比较低的限度,从而降低他们的个人生活水准达到降低人类社会的整体消耗的目的——说起来,保持足够的欲望是一个种族发展前进的必要因素,但是完全没有必要像蝗虫那样每个个体都保持太过强烈的欲望,只需要负责种族前进的那些个体比如蜂王蚁后拥有足够的欲望就可以了。
                        嗯,除了压制欲望,他们的寿命也是该考虑的方面。自然界中很多生物在繁衍后代以后就会迅速死去,就算不是马上死掉也不会拖太长的时间——哪里像现在的人类,进入衰老期能够持续几十年。本来人类也活不了这么长时间,原始人类在衰老后不久就会因为自然环境的残酷而死亡,不至于空耗整个人类群体的生活资源,而现在科技发达了,人类寿命延长了,这部分消耗就越来越严重了。因此在维持性人群的基因设计中,他们的寿命应该缩短,在进入衰老期后迅速死去——哎,不对,即使我把他们的寿命从基因层面缩短,但如果他们拥有活长点的欲望的话,很可能会起来反抗,重新把基因限制的寿命改回去,所以得让他们自愿甚至主动要求在衰老前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是这里又出来一个矛盾,如果他们不畏惧死亡甚至向往死亡的话,这个群体势必因为没有足够的生存欲望而无法保持社会的稳定。但是如果他们惧怕死亡的话,又怎么可能让他们自愿甚至主动的在衰老前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有必要引入一个开关——一个控制调整群体,嗯,就称呼这个群体为“主人”好了。“主人”拥有特殊的荷尔蒙、脑电波以及心理转换暗示点,可以使维持群体在“主人”的面前或者因为“主人”的指令产生逆向快感——痛苦即快感,死亡即极乐。同时还可以让维持群体对自己的衰老具有先天恐惧,恐惧自己衰老后的肉体,然后在“主人”的引导刺激下,达到衰老前主动死亡减少消耗的目的。嗯,“主人”还要担负起社会控制及调整的任务,背负着人类的欲望,就像是航船的掌舵者吧。
                        死亡后的尸体也是不能浪费的。目前的人类社会在尸体处理上的习俗也成问题,以前食人习俗之所以会被淘汰,是因为卫生水平不过关,人体传染病以及遗传疾病会通过尸体交叉传染,所以需要将尸体掩埋或者焚烧处理。但是现在人类社会早过了卫生水平这道关口了,吃人肉已经不存在卫生上的问题,但是全世界那么多本可成为人类食量的肉类仍然被那样埋掉,烧掉,极度的浪费不说,还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燃烧的废气也在进一步污染着大气。
                        而且,饲养肉用家畜本来就是消耗巨大,养一头猪要增加相当于4-6个人的污水排放量,而要得到一公斤的牛肉那就要消耗掉八公斤的谷物,一个人假设有20公斤的肉可以食用,那就相当于160公斤的谷物,全世界每天至少都有几万人死亡,这就等于每天都浪费了成千上万吨的谷物——一边是有数以亿计的饥民挣扎在生死温饱线上,一边是每天成千上万吨的粮食浪费——这就是人类当前道德导致的可笑现状。加入食人肉的习俗,对于减少资源的浪费,很有必要。
                        啊,要在基因中植入这么多行为和指令,技术上到底可不可能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