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 第一部

第60章


“不,你已经救我了,你是我的救命恩人。”
李栋转念一想,忽然他扑上前抱住了冯夷,他在冯夷耳边发誓:“我一定会保护你的!我一定不会让你发疯,我会永远做你的朋友的。”
浑身就像发烧一样炽热起来,脸颊变得滚烫,冯夷以前不知道少年的体温可以达到这样的高度。是啊,他现在是个孩子,如果是孩子再丢人再颓废都可以从头再来过,只要想改变,只要是孩子,每天都可以改变。
冯夷双手也抱紧了李栋。
两个少年在候机室里紧紧拥抱,让四周的人群发出会心的微笑。这种滚烫的感觉,这种冲动的感觉,这种头脑发胀的感觉……冯夷更加紧紧地抱住李栋。一直到李栋发出痛苦的惨叫声。
“我……不能……呼吸了……咳咳。”
冯夷这才松开手,李栋连忙躲到一边透气。他一边喘气,一边睥睨着冯夷,问:“你是……冯夷对吧?”李栋见冯夷还不明白,提高了声音,“不是河伯对吧?”
冯夷只觉头脑中一片清朗,之前烦躁的回忆全都不见了,相反的是一些苦涩的感觉。
“不,我是河伯。”
李栋失望地垂下头。
“不过,我也是冯夷。”
“嗯?”
“因为河伯就是我,我就是河伯冯夷。”冯夷俏皮地歪着嘴说话。
“吹牛!”
“你要不要试试看,水的力量?”
“……不用了。”
冯夷妈妈在叫自己的儿子登机了,冯夷回应母亲的叫喊,扭头问李栋:“你不走吗?”
“不,我有事情要做。”
“治水?”
“嘻嘻。”
“你不要吓得逃回来就好,治水哪有这么容易?”
“嗯。”
“刮到水里也没人能救你……”
“我会游泳。”
“淹死的都是……”
“会游泳的!”没等冯夷说完,李栋抢下了话题。
“你去做你了不起的事情吧,我回上海了。”
“真遗憾,你的力量用不了。”李栋望着冯夷远去,冯夷走上了登机平台,回头看了李栋一眼。这时,他喃喃自语道:“为什么我会遇到李栋呢?”
 为什么世界上会有一个李栋呢?为什么李栋会遇到冯夷呢?就像两个相似的半圆,无法合成一个整圆,但是看到彼此的时候,暂时会忘记自己不是整圆的事。
难道李栋就是这样的存在吗?还是……
回到都江堰让李栋从虚幻走回现实,总指挥部忙碌的根本无暇照顾小孩子,李栋每天只能看着大人们奔进奔出。自7月7日(冯夷溺水第二天)搞场水文站迎来第一次岷江洪峰之后。7月11日特大暴雨再次降临岷江地区。已经多久没有看到天晴的样子了?抬起头永远是灰蒙蒙的天,呼进呼出的都是湿漉漉的空气。据专家分析,第二次洪峰将于七月中旬抵达都江堰。内江堤防已经做好了准备,问题在于岷江所带来的强大泥沙是否会造成外江的堵塞,那样的话,可不是简单的灾难可以形容的。
李冰修建都江堰使用了最简单也最可靠的方法。将岷江在沙鱼嘴处划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进入成都平原灌溉农田,外江则用于主要分流。当旱时,关闭外江的闸门,将水流引入内江;当涝时,关闭内江的闸门,将致命的洪水引离成都平原。设计简单实用,历经2000多年还在为四川造福。可是当年连李冰都很头疼的泥沙问题,会随着百年难遇的大洪水变得更加艰巨。李冰和一批专家认为:及早分洪是一个明智之举。既然决定了分洪,那么应该怎么分在什么时候什么位置分,就成了重要的问题。中央的专家认为,四川的抗洪工作要配合全国的抗洪工作,为了减轻长江中下游城市的负担,四川本地应该尽可能减少和吞纳洪峰,可是作为四川本地,上一次洪峰已经造成巨大损失,再吞纳洪峰可能使得成都平原损失巨大。
“四川难道就不重要,就可以随便牺牲吗?”有人小声问。
“我们也应该想想国家的困难,岷江洪水注入长江,鄱阳湖洞庭湖和整个太湖平原的灾难指数就会大大加强。”
“现在国家只是要我们挡一挡,没说要完全止住洪水。”
“我们根本挡不住,上次81年的时候……”
李冰的无语让众人停止了讨论。其实大家都知道无论在这里争论什么,国家对于抗洪的任务早就下来了。四川要守住,全国也要守住!政府已经将抗洪的任务下放到各个省市,解放军军力也开始集聚在各个抗洪战场。
这场战争不同于以往的战争,但是却是比以往更艰巨的战争!任何人类的侥幸和幻想对于自然都是没用的。能够打败自然的,只有对自然充分了解并且宏观整个历史的人。李冰被认为是这种人。作为水利工程师,李冰有着丰富的水利知识,他了解水的脾性就像了解自己;经常负责国家级水利工程的他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有着清楚地知觉和良好的政治觉悟;他卓越的领导才能以及对于事件发生的惊人预见力更是让他成为四川抗洪的不二人选。当然还有一些小小的迷信成分。那就是李冰这个名字。只要这个名字在四川,就能给人一种信赖和力量。
“像你的祖先那样,干一件大事吧!”政府领导这么对李冰说。
“我的祖先是从山东来上海的。”个性禀直的李冰说。
“你应该有一点想象力。”被弄得哭笑不得的领导说。
李冰的性格就像一根铁管,只能从这里通到那里,即使发生了弯曲,里面的气体还是一样的。有人这么说。
他最大的性格都是可靠,只要李冰负责的项目他会不要命地扑上去。而抗洪是需要这种牺牲精神的。
面对自然,李冰绝对不会松懈。在抗洪前线最怕的就是愚昧和松懈,幸好这两点李冰都没有。
不仅李冰没有,李栋手下的人也不会有。跟随李冰的都是有多年治水经验的老干部,他们和李冰一起参与各种水利工程,也亲历过不少抗洪的场面,作为前锋上过场。但是之前都是别人掌权,他们干活,这次不一样了。李冰不是作为专家幕僚,而是作为前线指挥官。当这个命令下来时,到处是欢呼的声音。
有一个好指挥官,抗洪不是已经胜利一半了吗?还有一半,李冰清楚是什么。
李冰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圈,命令道:“明天,就在这里分洪。”接着他转向身后的管乐柱,管乐柱默契地点点头,毛遂自荐道:“我去!”
 李冰点头算是答复,转身去和大家继续商谈。待管乐柱离开抗洪指挥部的帐篷,有人小声议论起来:“那个地方不是管乐柱的老家吗?”
“是啊,李总指挥居然想淹那里。”
“但是那里地势低洼,很适合做分洪。”
低声议论渐渐消失了。众人望着李冰观察抗洪图的侧脸没有再说话。在李冰工作过的地方曾有一个传闻,李冰是个非常喜欢用自己人的人。不过被他信赖的自己人在别人眼里说不定就是被李冰支使的笨蛋。总是被送往最前线,总是第一个牺牲,只要有机会李冰似乎会把除了自己之外的属于自己的一切奉献出去,而他之所以还站在这里,纯粹是坚定到顽固的生命力。他的这种生存方式很多次被人说成踩着自己人的尸体往上爬。
所以李冰在外的名声并不好。可是和他接触过的人,特别是和他共事过的人多少会对李冰产生深刻的印象,也许在事后他们会猛抽一口气,感慨自己当时的愚蠢,但是他们发誓,当他们和李冰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从内心深处涌起对李冰的尊敬和崇拜。
这种崇拜建立在李冰对于自己人的绝对信赖。而这种信赖就变成了之后让自己人上第一线的基础。
不过当众人重新审视抗洪情况时,不得不感慨李冰决策的准确性。李冰并没有牺牲自己人的利益,而是他比别人更早的用宏观的眼光来查看这个抗洪战场。他看得比谁都远,他看到的不只是岷江,不只是四川,他看到了整个长江抗洪,甚至他看到抗洪后修复工程的开展。李冰不是为了牺牲在战斗着,他是坚信战斗能够获胜才站在这里的。
这才是李冰不死的真正原因。
李冰刚才决定分洪的地点正是管乐柱的老家,因此他专门派管乐柱负责当地的组织避难工作,他坚信这种信赖将会得到回报。
可是李冰遭遇了前所未见的困难,那个困难就是李冰误算了这次洪水的力量,虽然他预感到洪水的来临,但是他误算了洪水来临的时间,洪峰来临的时间比他预想早了两天。
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却是无法抵挡的错误。作为资深的水利工程师李冰有时候像经验老道的老农一样坚信自己的直觉要胜于所谓的先进科技。但是他同时也知道,和自然相比,自己的经验又是多么幼稚。
7月13日,和预计的7月15日相比,洪峰提前到达。
接到最新资料的李冰已经无法联络管乐柱了。怎么办,如果不分洪,灌县甚至整个成都都有可能遭受致命打击,但是如果分洪,管乐柱那里又不知道是否来得及。虽然李冰给管乐柱的时间减去两天还有剩余,但是在岷江附近的山林里什么都有可能。如果众人来不及逃走,或者众人躲避的地点发生泥石流……
“谁知道那个村子有多少人?”李冰大喊一声。
“37人。”有人回答。
李冰用双手叉在脸部两侧的头发里,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还有十五分钟,洪峰到达分洪地点还有十五分钟……或者更快……
“37个人。”
李冰站了起来,一直站在他背后的李栋想要捕捉父亲的神情,但是一直到最后他都没有看到父亲的脸。他只听到父亲用低沉有力的声音说:“五分钟后分洪。”
现在只能祈祷管乐柱能够及时抵达,能够及时疏散老百姓……在这样的战场上,竟然只能做祈祷这种无法保证的事……如果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一定不会这么做吧,但是和自然相比起来,谁又是优秀的将领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