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戍

第263章 杀人灭口


    (今日已经12000字送出,弛野只期望得到大家的追随()。(百度搜索
    更新最快最稳定,思源中文网))
    中军帐内,众人的神色十分凝重。.
    “都督,这绝不行!”,量戎朗声道,神色坚定。
    “为什么不行?!”,徐戍试探性的发问。
    “我不知道,总之我觉得,都督你回去了,肯定要出事!”,量戎担心徐戍安危,不容置疑的说。
    董恢似乎看出了些什么,而且这段时间徐戍的所作所为,正直中庸的他也感到隐隐不安,当初,最当初,当他追随徐戍的时候,包括第一次认识徐戍的时候,他没想到徐戍的今日会是这样。
    “都督,天子之命,还是应当遵循的,况且费祎费大人也在成都,相信会论功而断的”,董恢拱手道。
    “董大人,你说的倒是容易,我们都督增兵近二十万是为了什么?!还不是镇守荆州壮大国力吗?但是朝廷里的那帮佞臣你是知道的,都督要是回去了,肯定被泼得满身脏水!”,傅佥有些生气,因为他知道董恢的心思。
    同样的,徐戍也明白董恢对自己的看法,他与庞宏不一样,对自己并没有多么的死心塌地()。
    “那,你们说我怎么办?”,徐戍故作不知所措,其实心里早就打好了算盘。
    量戎理直气壮,插嘴道:“要我说,就带兵回去述职,也好让天子看到我们汉军的威仪,你们说对不对?!”。
    连同量戎在内。傅佥、马承、霍弋全都认同,只有董恢一言不发。
    “恩...那好,那就带兵回去,正好让天子检阅!傅佥、霍弋、量戎听令!”。徐戍心中暗喜,朗声说道。
    “末将在!!!”,众将齐声喊道。
    “整备兵马,明天一早集合,带足军马、箭矢、火油、投石车、粮草”,徐戍一席话说出,众将都明白了他的言中之意,果真是‘述职’的话。带什么投石车?带什么箭矢?总不会是回去打猎?
    所有的意思都很明白,徐戍别有意图。
    “遵命!!!”,众将毫不迟疑的领命而去,徐戍目视众人离开。目光停留在神色有些紧张的董恢身上,缓缓出帐而去。
    夜风劲,寒意甚,帐篷在大风的鼓动下咕咕作响,似乎要将案台上的蜡烛吹灭一样。
    董恢独自一人。提笔写着什么,当量戎大步走进来的时候,他慌忙将信抓在手心,藏进袖子。
    “量戎将军。什么风把你刮来了?”,董恢强颜欢笑的说。
    烛光悦动。照亮了量戎阴沉的面容,他摊开手。道:“董恢大人,写的什么东西?不妨给我看看?”。
    “没,没什么...”,董恢有些支支吾吾,他当然不能给他看,因为这是准备发往成都和汉中的奏报,里面写的都是徐戍肆意妄为和意图谋反的事情()。
    量戎的脸色怒意增加,他缓缓抽出腰间佩剑,“董休绪,你可知道,离开徐都督,你可什么都不是!”。
    “你说什么,我听不懂...”,董恢还在遮掩。
    量戎紧握佩剑,将它重重的摆在案台上,摆在董恢的眼前,“你以为徐都督不知道吗?!都督让我来,就是要给你一次机会!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蓦地,董恢变得释然,既然徐戍看出来了,自己也就没什么好隐瞒的,他冷笑道:“徐戍,终究还是露出了野心,他拥兵自重,说什么回去述职,我看,他是要回去造反?!”。
    “住口!朝中佞臣当道,小人遍地,而且他们要都督的命,难不成要都督回去束手待毙么?!!!”,量戎重新拿起了佩剑,剑锋所指,寒光闪闪。
    “自古以来,臣子当以天子为君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徐戍难道不懂这道理?!他就是要造反!要把天下变成他姓徐的,我,我董恢当初是瞎了眼!竟然会跟了他!!可笑,可笑之极啊!”。
    话从董恢口中说出,量戎胸中的怒火不断的翻腾,忍无可忍之时,董恢依旧滔滔不绝。
    “闭嘴!”,量戎一声怒喝,剑锋一转,猛然划动...
    刹那间,董恢的脖颈处鲜血四溅,他死不瞑目的瞪大了眼睛,直直的倒了下去,量戎上前确认董恢已死,转身走出帐外。
    一个男子正守在门外,站在寒风之中,量戎拱手道:“都督...他死了...”。
    “恩...我知道了,另外,董恢是怎么死的?”,徐戍面无表情,冷冷的问。
    量戎跟随徐戍已久,早已聪明了很多,他不假思索的说道:“启禀都督,董恢大人偶感风寒,咳嗽月余,得肺痨而死”()。
    徐戍点了点头,迈步离去,边走边说:“厚葬他...”。
    遵命...
    翌日,徐戍尽起各路人马十万人,以虎射营为中军,正是开拔启程西进,一路上引起了极大震动,十万人马,是怎么盖也盖不住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到汉中和成都。
    蒋琬咳嗽的更加厉害,他指着信中所言,道:“徐戍,他这是要做什么?!”。
    姜维冷冷道:“朝廷逼他太过了,难怪会这样...哎”。
    蒋琬道:“你是说??”。
    “只怕,徐茂公这次要清君侧了”,姜维的话掷地有声,蒋琬不禁为之一颤,咳嗽加剧。
    “我,怕是不行了,事已至此,不要与徐戍作对,只要不是毁了先帝基业,只要不影响匡扶汉室的大局,就行”。
    姜维听得出蒋琬的意思,其实自己的处境何尝不是和徐戍一样呢?朝廷里的那帮人,有几个看自己顺眼的?
    果不其然,汉中方面没有过激反应,既没有下令阻止徐戍带兵述职,也没有声言支持,这可让成都乱作一团,甚至有人提出了迁都的意思,旋即被大家否定,其实很多官员的家财都在成都,谁想说舍弃就舍弃呢?
    而且,连续三四天以来,声称徐戍要造反的官员中,开始逐个逐个猝死,虽然死的都是些不起眼的小官,但还是闹的满朝震惊,大理寺查了又查,就是查不出原因,最后,陈祗、阎宇等人还是将这顶刺杀的帽子扣到了徐戍的头上...(未完待续。。)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