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相负之愿成双

第136章


  蓝衣有点惊讶:“师太也会这些么?”
  淳贞婉婉的笑着:“我有过一个女儿!”
  蓝衣瞪着大眼睛看着她:“她在哪儿?”
  淳贞没有回答:“我呀,从前不会,后来也学着做了些。”咬断了线头,她说:“去睡吧,活做太多了,伤眼!”
  蓝衣站起身,将东西收拾好,回房间去了。淳贞拿起小篮子里,婴儿的小帽,细细的摩挲,她推开窗,落雪了,纷纷扬扬的雪花洒在地上,这是今年的初雪啊!
  想起那年,寻玥阁的屋外寒风料峭,屋里炉火融融,地上铺着一张暖被。暖被的一头,摆着印章、经书、笔、墨、纸、砚、药杵、钱币、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绣线,她从宫女手中接过粉雕玉琢的女儿对楚寻说:“抓周,抓周,不知她能抓个什么?”
  楚寻笑着将女儿放在暖被上:“什么都好,只要她平安。”她偎他胸前,揽着他的腰,俩人笑眯眯的看小玉人慢慢的蹒跚着爬过去,小人儿看了半天,嘴里咿咿呀呀,竟顺着床脚站起来,将挂在床头的一串佛珠抓在手里。
  她蹙眉跺脚嗔道:“这么多的东西,怎么偏拿这个?”
  楚寻笑着将女儿抱起来:“不过是个逗趣,干嘛这么认真。”还好,如今守在青灯古佛旁的是自己,不是女儿。
  淳贞拿着蓝衣为孩子做的小帽,轻轻念:“今日是渺儿的生日呢!”
  相州有闲庄,楚寻坐在灯下,手里拿一串小小的银铃,心中默念:“渺儿,又是你的生日了!”
   
第十三章 逐风寻月(二)
更新时间2015-6-11 10:26:06  字数:2961
 冬去春来,蓝衣在月孤山住了半年了。六月末的一天,蓝衣挺着大肚子坐在保宁庵后院的树下乘凉,淳贞在禅房里诵经。
  小尼姑来报:“师父,门外有人求见!”淳贞放下木鱼:“何人?”
  小尼姑说:“说是有闲庄的庄主!”淳贞心抖了一下,脸色变了变,她敛了敛面色:“所为何事?”
  小尼姑道:“那位庄主说来看蓝衣姑娘!”淳贞坐着半晌没有动,小尼姑看着她觉得淳贞的面色十分的复杂。
  良久,她站起身,捻着佛珠往外走,前院的庭中,楚寻来回打量着不大的保宁庵。
  淳贞看着楚寻的背影,曾经的风华绰绰,卓尔不群,如今竟这般的沉稳内敛,甚至…是落寞的。
  听见身后的脚步声,他转身回头,亭亭玉立的淳贞对他一施礼:“楚庄主!”声音无波无谰,一丝感情也没有。
  楚寻的眼睛被淳贞的素衣灼伤了,二十年了,那个顾盼神飞,碧眼盈波的玥儿,他的妻子,如今伴着青灯古佛,面色肃然,寂然澄清。
  楚寻一施礼:“师太!”淳贞捻着佛珠对身旁的小尼说:“去请蓝衣姑娘来!”小尼答应了一声,退下了。
  夏日黄昏的微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两人都沉默着。楚寻打量着目光清冷,眼神不知落在何处的淳贞,心头怅然。
  小尼引着蓝衣过来了,两人都回过神。蓝衣一脸惊喜:“师叔!”
  楚寻笑着迎过去:“气色还真不错。”他对淳贞一抱拳:“多谢师太照顾!”淳贞略点点头,带着小尼走了。
  蓝衣问:“师叔怎么来了?”
  楚寻一边帮她把脉一边说:“想着该是你生产的日子了,我来看看。”
  蓝衣一脸的期盼:“可有章楠的消息么?”
  楚寻笑道:“挺好的,就是惦记着你,也不敢跟他说,只说你很好。”
  蓝衣抚摸着肚子,眼圈一红:“我好想让他在我身边,看着孩子出生呢!”
  楚寻岔开话题:“在这里住的习惯么?”蓝衣收了泪点头:“习惯,淳贞师太照顾的很好。”
  楚寻点点头:“我估摸着你也就这几日便要生了,放心吧,师叔会护着你的。”说话间,小尼给楚寻上了茶:“楚庄主,已经为您安排好了禅房。斋饭也准备好了!”楚寻点头:“有劳!”隐隐的,他听见后院里传来不急不缓的木鱼声。
  蓝衣问:“师叔,听小师叔说,这位淳贞师太是您的故人?”
  楚寻嘴角牵了个笑容:“是!”小尼在院子里摆上了斋饭,蓝衣说:“我去请师太。”小尼忙施礼:“师父说,今日不跟姑娘和楚庄主一起用了。”蓝衣哦了一声,楚寻嘴角一丝苦笑。
  山里的夜晚格外的安静,楚寻坐在窗前,望着夜空中一弯冷月,耳边依旧是不疾不徐的木鱼声,二十年不见,她容颜未改,只是那份清冷决绝是他从来未见过的。
  .
  楚寻想起二十七前,芙蓉园里的初见。那日,他跟着义父进宫,春日的芙蓉园百花盛开,义父与昭宗议事,他在内侍的陪同下,在芙蓉园里赏花。
  远远就听见女子娇俏的笑声,隐隐中,看见一台秋千忽高忽低,秋千上立着一位女子,远远的看着,面若芙蓉,随着秋千的摇摆,开心的笑着。
  内侍道:“那是女眷的地方。”他点点头,忙绕开了。在园子里闲逛了半晌,他坐在凉亭中歇脚,内侍给他奉了茶,立在一旁。
  女子咯咯的笑声越来越近,他一抬头,四五个侍女簇拥着一位身着水兰烟纱碧霞罗,内穿淡水粉色锦缎裹胸,逶迤拖地粉兰罗裙的女子,一路说笑着走过来。
  看见他坐在亭子里,女子的笑容在面上停了停。一旁的内侍忙行礼:“公主!”
  那女子桃腮杏脸,琼姿花貌,清眸流盼的上下打量他,举手投足婀娜多姿,贵气逼人。
  她轻启朱唇:“你是谁?”
  他站起来,还未答话,内侍道:“这位是吴兴郡王家的公子。”
  那女子柳眉含烟,轻俏一笑:“哦!朱家的公子啊!”
  内侍忙凑近楚寻,在他身边说:“这位是永安公主。”他忙施礼:“公主!”
  永安公主也不答话,径直走到桌前,看见桌上的几样点心和茶水,嘟嘴道:“我饿了!”侍女忙道:“奴婢给您去备茶点!”
  永安公主一挥手:“不用了,我看着这些就很好。”说完,她婉婉一笑,对楚寻说:“我可以吃么?”不等楚寻答话,捻起一粒小核桃酥放进嘴里,顾自坐下来,拿起一个茶杯倒了茶,有滋有味的又吃又喝。
  楚寻站在一旁,她说:“你坐吧!”
  楚寻抱拳:“不敢。”
  永安觑他一眼:“你是觉得我打扰你了么?”
  楚寻答:“不敢!”
  永安俏皮的笑:“莫不是你嫌我吃了你的东西,喝了你的茶?”
  楚寻低眉:“不敢。”
  永安笑起来:“你这个人好奇怪,怎么说话都是两个字,你只会说‘公主’和‘不敢’么?”
  楚寻被噎了一下:“不敢!”永安哈哈大笑,她饮尽了杯中的茶,拍拍手里的点心沫,站起身,对着楚寻一施礼:“谢谢招待!”
  楚寻忙还礼:“不敢!”永安身边的侍女也忍不住笑起来,楚寻的脸腾的一下子红了。他抱着拳低着头,永安带着侍女一路笑着走了。
  看她们走远了,楚寻长出一口气,内侍道:“我们公主性格开朗,公子莫怪!”
  楚寻道:“不敢!”这下连内侍都笑起来。
  当天晚上,昭宗留他与义父一起用晚膳,他们刚进殿,就听见昭宗正与人说笑,女子银铃的笑声传出来。看见他们,昭宗一招手:“来,来,来!”朱温忙带着楚寻上前施礼。
  正与昭宗说话的女子一回头,看见楚寻,笑了:“不敢公子!”
  昭宗一头雾水:“什么不敢公子?”永安纤指一指楚寻:“他!”
  楚寻本来真想说不敢的,这下哑了声,红着脸站在那里。朱温行完礼道:“禀圣上、公主,这是拙棘的义子,名为张寻。”
  楚寻撩袍行了大礼:“在下张寻,见过圣上!”永安抚掌大笑:“我以为你没有名字呢!”
  昭宗嗔道:“又混闹了!”永安用袖子捂着嘴笑。
  昭宗对朱温和楚寻道:“这位是朕的侄女,永安公主。”朱温与楚寻郑重的行了礼。
  晚膳吃的很愉快,永安的性格活泼,楚寻并未见过如她这般好动和开朗的皇家女子。快吃完饭了,永安走到他面前,扑闪着大眼睛,一脸的狡黠:“我脸上可是有东西?”楚寻被问愣了。
  永安顾盼生辉的黑眼睛含着笑:“那你怎么总盯着我?”
  楚寻臊的满面通红,忙行礼:“失…失礼了。”昭宗笑起来:“张寻你别见怪,她惯爱取笑的。”
  楚寻再不敢看永安了,永安倒是对他来了兴趣,眼睛不错珠的打量他。楚寻被盯得浑身不自在,又不好说什么,跟昭宗告别的时候,走路都快顺拐了,惹得永安偷偷的笑。
  没过多久,昭宗为了笼络朱温,将永安公主下嫁给朱温的儿子。朱温的几个儿子里,没有与永安年龄相当的,于是,朱温的夫人张惠请朱温奏请昭宗,将永安嫁于楚寻。
  永安得知是将自己许配给楚寻时,对昭宗说:“也就是他,朱家旁的人我就不嫁了。”
  昭宗问:“为什么?”
  永安想了想:“他眉宇间有股正气,与朱家的人不一样。”
  楚寻得知此事,也十分高兴。他性格安静,永安性格活泼,头一次见,他便觉得永安直爽开朗,和其他皇宫贵胄家扭捏作态、盛气凌人的女子非常的不同。
  洞房花烛夜,楚寻与永安并排而坐,挑开红盖头,永安问:“你那时候为什么总盯着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