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学大全

第8章


从中国学术史上看,“术数”始终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是客观存在的。中国风水学,即堪舆是术数中的一种,是不争的事实。
术数文字记载 
“术数”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殷墟的甲骨”。据考古学家的考证,殷代出土的甲骨,大多记载了中国文明初期的占卜资料。由此,可推断中国古代的占卜活动,应起始于远古时期蒙昧的原始社会。另一种说法,术数源自于在原始社会伏羲时代出现的河图和洛书。河图和洛书记载了中国古老的术数学的“数”,即规则。商代和西周的甲骨证明,术数在商周时期至少存有两种形式,一是卜,一是筮。中国文化史上的珍宝《周易》就产生于这个时期。后来卜筮成了一个合成词,成为一切占卜活动的代表。卜高于筮。卜是用龟甲或兽骨做卜骨,经过钻,凿等加工处理,然后放在火上灼,根据灼后的龟甲或兽骨裂出的兆象,推测判定事物的吉凶。在甲与骨两种卜具中,龟甲高于牛骨、龟卜一般都是王或部族首领采用方法。“卜’字表示的是龟甲灼裂的形态。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说:“三五不同龟,四夷各异卜,然各以决吉凶。”后来,宋代编辑的《太平御览》在卜法篇中记载有蚕卜。虎卜、鸡卜、鸟卜、樗蒲卜、十二棋卜、竹卜。牛蹄卜等多种杂卜 
西汉司马迁《龟策列传》为龟卜研究专著。 
清初胡熙在雍正年间出版《卜法详考》四卷。 
在西汉成书的《灵棋经》二卷为记载杂卜的专著。灵棋,即是《太平御览》中著录的十二棋卜。 
由此,卜筮所用工具,带有“灵气”的自然物,如:龟甲、蓍草。竹枝等,让位于人造“灵气”物。蓍是生长在我国北部地区的一种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它一本多茎,有的茎可达六七十根以上。蓍草的茎和叶含有芳香油,能够散发一种香味,全草皆可入药,因此古人把它奉为灵草,神草。蓍草与龟甲、兽骨均具有长寿、神灵的象征。南方没有蓍草,占筮则多用竹枝、竹棍。 
在我国影响最大的筮法是《周易》中记述的八卦和六十四卦(简称“易卦”,基本符号为“- -”和“一”),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火珠林卦法,俗称“六爻卦”、“文王课”。在《周易》之前有两种筮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商出土的数字卦多由一四五六七八组成,周出土的数字卦则多一个九字;商周数字卦中没有二、三、四这三个数字,是为避免一、二、三、四相互混淆而采用当时已经公认的归并方法,这种由经过归并之后记下的数字卦可称为“归藏”。与“归藏”相反,采用一二三这三个最小数字写成“- - -”画卦即被称为“连山”(山与三同音)。后世,把《连山易》、《归藏易》。《周易》总称为《三易》。《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归藏易》是黄帝时代的易;《周易》是周文王时代的易。《连山易》由艮卦开始,《归藏易》以坤卦开始,《周易》则以乾卦开始。这是三易的不同之处。 
在商朝武丁到帝辛时期的甲骨文中,有许多“一”字。据古文字学家的考证,“一”即古代的筮字。现在经考古出土文物可知《周易》之前筮有两种。一是由“一”“- - -”组成的画卦:如图2-3所示为刻在商末周初的铜甗和铜罍上的画卦。二是张政娘先生考证出来的卦字卦,如图2-4所示。 
术数的发展 
筮,也可以叫数卜,是以记数组成卦的方法来进行推测的一种术数方法。如用蓍草或其他可数物为工具,按照一定规则,得出一组数字成为卦,来推测判定事物吉凶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术数随着八卦与周易、阴阳五行、星象学、天干地支等的发展,逐步出现星占、筵箪、相阴阳、占梦、占寝兆、攘择等多种形式。其中产生了术数中著名的三式太乙、六壬和遁甲。并由此,创造了六壬式盘和太一九宫盘(西汉出土文物)。这是中国风水罗盘的早期模式。 
秦汉时期,术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汉武帝时,(公元前141一公元前87)术数名家者有“五行家”、“堪舆家”、“建除家”。“丛辰家”、“历家”、“天人家”、“太乙家”(《史记·日者列传》)。此时,中国风水已成熟并广为应用。 
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术数走上了易卦的道路。汉朝先后出现了《焦式易林》、《京房易》和《太玄经》三大术数派别。《焦式易林》是根据一年二十四节气,把八八六十四卦分派到全年,以卦直日,创立了新的筮法。同时,它又把每一卦都能变为六十四卦,并给所有的卦都记载了繇辞(有部分卦的繇辞重复),使繇辞数量达到四千条之多,成为后世“签书”之祖。扬雄的《太玄经》则依周易的办法,对周易八卦前的古筮法进行探索,创造了以“一”“- -”“- - -”三种基本符号组成的四爻卦。京房接受了《焦式易林》的以卦直日法,并融汇了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学说,发展和创立了纳甲、飞伏、世应等一整套专门术语。成为后来以钱代蓍的火珠林法的源头。以钱代蓍,简单方便,广播民间。火珠林卦法,以钱代蓍,故又称“钱代蓍法”。其法三步骤:画卦、装卦、断卦。在后世颇为盛行。这个时期,还出现了谶书、杯珓和灵棋经等多种术数形式。 
目前,仍在世上流传的术数典籍:《卜筮正宗》、《增删卜易》。《断易大全》(筮法);《六壬金口诀》(六壬);《渊海子平》、《命理探源》(八字批命);《麻衣神相》、《柳应相法》(相术);《推背图》(谶书)等。 
术数,无疑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异的意识形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部分。术数与我国先民对自然与社会运动的认识等密不可分,渗透在中国古代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也有大量的民俗民风的史料。 
中国术数典籍浩如烟海,术数学包容量极其博大,涉及面及其广泛。在历史上,中国术数为天文学、气象学、数学、规划和建筑学、哲学、军事学、医学和历法等都曾发生过启示性和开拓性的作用。有的术数典籍本身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数学、规划和建筑学或哲学的名著。 
术数的种类虽然繁多,但它们的本质、终极目的,就是预测。那么,人需不需要预知自己的未来?人能不能够预知自己的未来?人怎样才能正确地预知自己的未来?在批判和剔除术数中的迷信和神秘成分后,今人能不能在现代科学和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一门崭新的、现代的、先进的、科学的人类预测学?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预知未来,即是作为个体生命的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和欲望,又是人类社会向科学提出的合理要求。 
中国的术数学,惟其称为“术数”,原理依据是:人为自然界天与地作用的产物,人在天地间生存、运动;宇宙万物都在时间与空间中运动,人、天、地及宇宙万物的运动无一不受着一种“数”的制约。那么,“数”是否是一种客观存在? 
“数”的存在形式是怎样?是点?是线?是力?是波?是场?是联系?是规律?这是现代科学研究的一个课题,也是揭示中国术数,乃至中国风水奥妙的中心问题。我们相信,通过认真研究和探索,终有一天,会揭开其中的奥秘,获得科学的发现和认识。 
第五课 阴阳五行说
综述
中国古人讲“一阴一阳谓之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两点论。形而上学是一点论。——毛泽东 
中国文化的源头是《易经》,中国文化又称为河洛文化。 
阴阳五行说,是我国先民在接触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实践中,通过观察与思考而建立的一种影响很大的哲学思想观念。它是一种自发的朴素的唯物论,并具有辩证法的初步思想因素。“一阴一阳谓之道”是阴阳学说的精髓。阴阳五行,是我国人民所独创的一种学说,广泛渗透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国风水学的各个方面均遵循这一原则。阴阳与五行是两个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
阴阳概念起源于夏朝,其依据是成书于夏朝的《连山》一书。《连山冲中已出现阴爻“- -”和阳交“一”。《山海经》称:“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说《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烈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 
阴阳学说将宇宙世间万物分为阴与阳两大类,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发展与变化,全在于阴阳两气的运动与转换。阴阳概念,最早时,来自阳光的向背,物体向阳的一面叫阳,背阴的一面叫阴。继而不断引申,进一步广泛解释自然界与社会界的所有现象。阴阳概念成为阴阳学说是周朝以后,特别是《易经》对阴阳进行了全面概括,成为系统、完整的阴阳学说。 
l)阴阳属性 
世间任何事物均可以分为相反的两个方面,即阴与阳。阴阳现象无所不在。阴阳的划分规律是: 
凡类似:明亮的、上面的、外面的、热的、动的、快的、雄性的、刚强的以及单数的属阳; 
凡类似:黑暗的、下面的、里面的、寒的、静的、慢的、雌性的、柔弱的以及双数的都属阴。 
2)阴阳规律 
阴阳互根,即是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具有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特点,处在一个统一体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