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与小人

第25章


下半身经过麻醉,感觉像 尸体,身心疲惫在崩溃的边缘,我对婴儿连望一眼的兴趣都提不起来。医生 把刚刚割了脐带的小生命,轻轻放在安爸爸巨大的手掌中。      “他赤裸滑溜的身体跟我的手心接触的一刹那,我就开始爱他了。”华安 爸爸说,很骄傲地,“别忘记,我是世界上第一个抱他的人。”能够这样见证 宇宙的蕴吐,能够这样拥抱鲜活的生命,是多厚的恩泽啊!却有男人推拒这 样的特权。      还记得我喂奶的那段时候吗?把你们研究生招到隔壁会客室来上课, 你们来之前,我就先喂奶。总是坐在落地窗前,远看观音山与淡水河。婴儿 贪心地捧着妈妈饱满的乳房,吸着吸着,感觉妈妈的温软和心跳。我哺华安 足足哺了一年,到现在,看见别的母亲解衣哺乳,我还忍不住驻足贪看,看 那肥肥的小手抚摸着丰满的乳房,看那婴儿满足恬适的小脸,看那母亲低头 的温柔,啊,我神为之驰,真想再来一次。      有一天晚上,席慕蓉请我到中山北路的福乐去吃东西。为我叫了一大 杯奶昔,我举起杯子就没有放下,咕噜咕噜灌下,杯空为止。叫来第二杯, 仰头一饮而尽。再叫第三杯??席慕蓉呆呆地瞪着我,说不出话来。我很快 乐,觉得自己从头到脚是一只在咀嚼的母牛,没有一寸头脑,没有一寸心思, 全是身体、全是胃口、全是生理机能——上帝造女人,使她成为生殖孕育的 媒体,我变成造化的一部分,心里充满了幸福。      你能不能自己哺乳呢?然后,有所谓的 “坐月子”。许多中国女人,在 
----------------------- Page 64-----------------------
产后的那一个月里,要在门窗封闭的屋子里禁足,禁洗澡、忌洗头等等。即 使你不想这么做,你的婆婆或母亲也会坚持,是不是?我当然不敢说 “坐月 子”绝对没有道理。有些台湾医师也开始用西医理论来支持 “坐月子”的种 种,就好像有人用现代物理及建筑来支持中国的风水五行理论一样。但这些 理论并不曾说服我;华安出生后两个星期,我就把他系在胸前去走观音山了。 有时候,安爸爸把他绑在背上,半个月大的婴儿趴在宽厚的背上显得特别小。 一路上荷锄的老农睁大了眼相问:“啊,外国人背小孩?那个囝仔是真的还 是假的?”大胆一点的就追上来,摸模婴儿的手,然后对伙伴宣布:“哇, 是真的哩!”产后没有几天,我就开始教课了,记得吗?淡江大学的女职员, 由于有劳基法,是有产假的,女教授,却不给产假。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 学校不成文的做法是,女教授生产的那段时间,必须自己找人代课,同时将 薪水让出。奇怪的是,这种不人道、不合理的做法行之多年,倒也没有女教 授抗议!当我提到 “淡大不给女教授产假时”,一位女教授说:“谁说没有? 你可以在家休息两个月,只不过要找人代课、不支薪罢了,谁说淡大没有产 假?”唉,有这样的女教授,也难怪有这样不合理的待遇。一个愿打,一个 爱挨打吧!      婆婆或许会坚持你 “坐月子”;想想,在八月天的台北,一个月不洗头, 大概不太好受。但是,媳妇和婆婆之间的分歧,由孩子的出生而滋长的,恐 怕还不只于坐不坐月子的问题。媳妇要让宝宝趴着睡,说是比较有安全感而 且头型美丽;婆婆说:“那怎么行?孩子会闷死!”媳妇要让宝宝少穿点衣服, 婆婆说:“那怎么行?孩子会冻坏!”媳妇要这样,婆婆说那样;在大部分的 中国家庭里,可能最后总是要听婆婆的,因为婆婆地位尊贵,因为中国男人 以做 “儿子”为主,做“丈夫”为次,因为初生的婴儿属于整个大家庭,是 负传宗接代大任的长孙,而不单纯的属于生他的女人。      在一个西方的家庭里就比较简单。孩子的母亲有最大的权利,任何人 都得尊重 “生母”的权利。我的婆婆很清楚地认知:宝宝首先是我的儿子, 其次才是她的孙子。对孩子的教养,她可以从旁帮忙,或是提供过来人的经 验,甚至于表示不同的意见,但她最后一句话永远是:“当然,决定还是在 于你做妈妈的。”我喜欢这个方式。上一代与下一代的经验不同、观念有异, 客观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中。对孩子的教养观念绝对是差异多于同意的。两 代人同时争取对孩子的 “主权”,冲突就避免不了。那么这个 “主权”究竟 应该给做母亲的,还是给做奶奶的呢?我相信母亲有天赋的权利,任何剥夺 母亲生、养权利的制度都是不合生物原则的。      钟敏,我不是要你生了孩子之后去革命。不管怎么样,婆婆也是爱孙 子的,这个世界,凡有爱的事情都好办一点,怕的是恨,不是爱。我希望你 的宝宝会在爱中出世,在爱中成长。八月,你将有忍不住的欣喜。      华安的妈妈                             他的名字叫做 “人”      久别      妈妈从城里回来,小男孩挣脱保姆的手,沿着花径奔跑过来,两只手 
----------------------- Page 65-----------------------
臂张开像迎风的翅膀。      妈妈蹲下来,也张开双臂。两个人在怒开的金盏菊畔,拥抱。小男孩 吻吻妈妈的颈子、耳朵,直起身来瞧瞧久别的妈妈,又凑近吻妈妈的鼻子、 眼睛。      妈妈想起临别时安安呕心沥血的哭喊、凄惨的哀求:“妈妈——安安也 要——进城去——买书——”脸颊上还有眼泪的痕迹;这一场痛苦的久别毕 竟只是前前后后六个小时。      妈妈牵着嫩嫩的小手,走向家门,一边轻声问:“宝贝,妈妈不在的时 候,你做了什么?”其实不问也知道:吃午餐、玩汽车、与保姆格斗着不上 厕所、到花园里去采黑草莓、骑三轮车、湿了裤子??可是这小孩平静地回 答:“我想事情。”妈妈差点扑哧笑出声来——两岁半的小孩 “想事情”?偷 眼看看小男孩那庄重的神色,妈妈不敢轻率,忍住笑,问他:“你想什么事 情?”“嗯——”小男孩庄重地回答,“我想,没有妈妈,怎么办。”妈妈一 怔,停了脚步,确定自己不曾听错之后,蹲下来,凝视孩子的眼睛。      安安平静地望着妈妈,好像刚刚说了 “妈我口渴”一样的寻常。      快乐你的眼睛里有我       “为什么一个男人忙于事业,就没有人想到要问他:你怎么照顾家庭? 为什么一个女人忙于事业,人们就认为她背弃了家庭?这是什么白痴的双重 标准?为什么你公务繁忙是成功的表现,我公务繁忙就是野心太大、抛弃母 职?”咆哮了一阵之后,妈妈就背对着爸爸,不再理他。      安安拎着根细细的柳枝,从草丛深处冒出来,草比人高。      他看见爸爸在生火,腌好的烤肉搁在野餐桌上。他看见妈妈坐在草地 上,阳光透过菩提树叶,一圈一圈摇摇晃晃地照着她的背脊。      “妈妈,你在干什么?”像个老朋友似地挨过去,和妈妈肩并肩。      “妈妈在——”做母亲的迟疑了一下,“在想事情。”安安握着柳枝,做 出钓鱼的姿态。      “想什么事情呀?”“想———”妈妈不知道怎么回答。她不愿意敷衍这 小小的人儿,因为她觉得这不及草高的小小人儿是个独立而庄严的生命,她 尊重。然而,她又怎么对两岁半的人解释:婚姻,和民主制度一样,只是人 类在诸多制度中权衡利弊不得已的抉择;婚姻幸福的另一面无可避免的是个 人自由意志的削减。她又怎么对两岁半的人解释:这个世界在歌颂母爱、崇 敬女性的同时,拒绝给予女人机会去发挥她作为个人的潜力与欲望?她怎么 对孩子说:妈妈正为人生的缺陷觉得懊恼? “你在想什么,妈妈?”钓鱼的 小男孩提醒深思的母亲。      母亲叹了口气,说:“妈妈不快乐!”伸手去揽那小小的身体。      小伙伴却站直了身子,摸摸妈妈的脸颊,正经地说:“妈妈不要不快乐。 安安快乐,妈妈快乐。妈妈快乐,爸爸快乐。”母亲像触了电似地抬起头来, 不可置信地问:“你说什么?你说什么?”“安安很快乐呀。安安快乐,妈妈 快乐。妈妈快乐,爸爸快乐。”妈妈抱着头坐着,好久不动,像睡着了一样。 她其实在倾听那草丛后面小溪淙淙的流声。那不说话、不讲理论的小溪。她 终于站起来,拍拍身上的泥草,牵起小伙伴的手,往溪边走去。      “我们去找爸爸,”她说,“他一定在捡柴。”      你的眼睛里有我 
----------------------- Page 66-----------------------
      “女娲就捡了很多很多五色石,就是有五种颜色的石头,又采了大把 大把的芦苇,芦苇呀?就是一种长得很高的草,长在河边。我们院子里不是 种着芒草吗?对,芦苇跟芒草长得很像。      “女蜗就在石锅里头煮那五色石,用芦苇烧火。火很烫,五色石就被煮 成石浆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