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www.sjwx.info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所有,本站仅提供预览,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作者:易中天
内容推荐
《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大汉与罗马曾双雄并峙,几乎同时成为世界性文明,又先后陷入分裂状态。
然而,中华在短暂分裂之后重归一统,罗马却走上了不归之路。
一个有着当时最优越制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却为什么能维系文明数千年不中断?
没有中断的文明为什么会逐渐失去世界性?消亡了的文明又为什么能重生,并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源头之一?
本书将从世界、历史、制度、信仰和信念五个方面展开讨论,试图解开这些奥秘。
第一章 世界
☆、罗马人来了
历史记忆中的亚历山大永远富有魅力:
笔挺的身材,白皙的皮肤,零乱的金发,光洁的下巴,盯着世界的眼睛充满好奇和天真。
东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也就是曹操十一岁那年,有一个外国使团来到洛阳。他们带来了象牙、犀牛角和龟甲,以表示对一个陌生帝国的崇高敬意。
没人知道他们一行走了多久,但一定很不容易。因为这个国家远在天边,被当时的中国人称为海西国,也叫犁靬(读如荐),载入东汉官方史册的名称是“大秦”。
大秦就是罗马。
派遣使团的“大秦王安敦”,则很有可能就是罗马皇帝马可·奥里略·安敦尼。
这是两个伟大文明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之前则是失之交臂。东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外交官甘英受定远侯班超派遣出使罗马,走到今天的伊朗境内却被劝阻在波斯湾海岸。当地人告诉他们,通过地中海需要准备三年的粮食,而且在海上是会想家,也会死人的。
甘英等人只好作罢。
好在六十九年后,罗马人自己来了。
现在已经无法确知,那些罗马人为什么要来中国。就连他们是否当真为罗马皇帝所派,也只能存而不论。也许他们并非使团,而是商队。目的,则自然是丝绸。
中国的丝绸很早就传到了罗马,成为罗马元老院议员和贵妇人钟爱的服装面料。罗马人甚至因此而把中国称为Seres,这个拉丁语词汇的意思就是丝绸。
运到罗马的丝绸经过了长途跋涉,先是经河西走廊到达现在的新疆,然后走南道沿昆仑山北麓前进,走北道则沿天山南麓西行。两条路最后都要过葱岭(帕米尔高原),起点都是长安,也都通往大秦。
而且,它们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缘于汉武帝的战略构想,他要联合匈奴的宿敌对付匈奴。联盟的对象,首先是被匈奴打败的月氏(读法有争议,可读如越支或肉支)。这些人被驱逐出境,早已不知去向,因此第一步便是要找到他们。
于是,一位了不起的探险家出发了。
他的名字叫张骞。
张骞通西域从来就是佳话,他的旅行却十分艰险。戈壁滩飞沙走石热浪滚滚,帕米尔冰雪皑皑寒风刺骨,匈奴的骑兵则在那片辽阔的土地上纵横驰骋,张骞一行随时随地都会一头撞上。
实际上,他们在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便毫无悬念地被俘虏,并被带到位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的匈奴王庭。军臣单于理直气壮地对张骞说:月氏在我北边,汉人怎么能去?如果我要去越国,大汉会同意吗?
当然不会同意,张骞也只好滞留匈奴十年。
更让张骞沮丧的是,后来他虽然逃了出来,并在大宛人和康居人的帮助下,在阿姆河流域找到了月氏,月氏却早已没有了向匈奴复仇的念头。他们非常满足地在那里安居乐业,并庆幸自己因祸得福。
张骞只能回国。
再次被俘又死里逃生的张骞虽然没能结成联盟,却带回了足够多的世界知识和异国情调。通过他向汉武帝提交的考察报告,中国人第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并领略到西域各国之外诸多民族的万种风情。
这是一些闻所未闻的人群。他们有的是游牧民族,比如乌孙、康居、奄蔡、月氏,叫“行国”。有的是农业或商业民族,比如大宛、安息、条支、大夏,叫“土著”。
但,无论土著或行国,距离大汉都很遥远。安息相当于今天的伊朗,条支相当于叙利亚。其余,则乌孙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东南伊什提克一带,康居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奄蔡在咸海和里海北部草原,大宛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大夏在中亚阿姆河以南、兴都库什山以北,希腊人称之为巴克特里亚。
至于月氏,则可能在阿富汗北部。
此外还有身毒和黎靬。身毒又叫天竺,其实就是印度。黎靬又叫犁轩,就是大秦,也就是罗马。不过,对这两个国家,张骞也只是有所耳闻。
然而这足以让汉武帝心驰神往。尤其是大宛的葡萄酒和汗血马,更是极具诱惑。商队跟随着军队出发了,只不过商队持续的时间更长,带来的利润也更丰厚。
丰厚的利润让丝绸之路的驼铃一路传响,坐享其成的则是沿途各国,其中就包括帕提亚。帕提亚就是安息,只不过中国人管他们叫安息,西方人叫帕提亚。
安息是在公元前247年建国的,然后在公元226年亡于伊朗萨珊王朝。甘英到达安息之日,正是帕提亚人春风得意之时。他们编出故事来吓退东汉使臣,无非是不想失去中间商的好处。显然,这些帕提亚人更愿意从中国商人那里买下货物,然后转手到地中海地区。
于是,从公元前126年张骞向汉武帝提起黎靬,到公元166年罗马使团来华,两大文明的交流在将近三个世纪之内,都只能通过其他国家和民族来缓慢地进行。尽管在帕提亚的市场上,中国商人已经跟罗马商人讨价还价,也为他们使用银币和在皮革上写字感到惊讶。
这丝毫也不妨碍中华和罗马各自独立地生长,并成为超级大帝国和世界性文明。事实上,在使团访华的前半个世纪,罗马的版图就已达到顶点:东起幼发拉底河,西迄不列颠岛,北越多瑙河,南至北非,堪称盛极一时。
有趣的是,派遣使团的罗马皇帝和接见他们的中国皇帝,也是两个标志性人物。马可·奥里略·安敦尼标志着罗马帝国的盛极而衰,汉桓帝则意味着东汉帝国的行将就木,正如罗马共和国与西汉王朝的终结,罗马帝国和东汉王朝的开始,都几乎同时。
历史的种种巧合不能不让我们产生诸多遐想,并把我们的目光引向广阔的世界舞台。因为只有在那里,才能真正看清这两大帝国和两大文明。
☆、亚述:壮丽的错误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并滞留匈奴期间,也就是公元前130年前后,罗马已经拥有了九个本土以外的统治区:西西里、萨丁尼亚及科西嘉、山南高卢、西班牙、阿非利加、伊利里亚、马其顿、阿卡亚、亚细亚。在拉丁语中,它们被称为provincia,中文译为行省。
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行省也不是罗马人的发明,波斯帝国就有,叫萨特拉皮亚。也许,正是这种制度,使居鲁士建立的波斯帝国比亚述更为稳定和持久。
亚述,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帝国”。
第一帝国亚述的建立经过了漫长的复兴之旅。之前是古亚述和中亚述,成为新亚述(亚述帝国)则在我们的东周和春秋时期。也就是说,当周人和周文明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亚述人却勃然崛起,并迅速成为西亚的霸主。
亚述人是闪米特人(又译塞姆人)。他们有着长长的鼻子,卷长发,穿长袍,戴高帽子。最明显的特征,是脸上成形的胡须。这种胡须在他们的神像上也有,比如萨尔贡二世王宫门前那头五条腿的公牛。
◎亚述战士,引自《世界史纲》139页。
◎五腿公牛,现藏于卢浮宫。
这就跟之前的苏美尔人和赫梯人大不一样。苏美尔人剃光头,穿羊毛紧身衣。赫梯人身材矮小,长鹰钩鼻,男人都梳长辫子,戴耳环。后者克敌制胜的法宝是他们的战车。赫梯人的车上有三个武士,一个驾车,一个持矛,一个持盾,跟中国春秋时期的情况十分相似。
然而亚述人更加英勇善战。跟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人一样,亚述人既是强壮的农民,又是勇猛的战士,割下敌人的脑袋就像收割庄稼。这些脑袋往往成为炫耀武力的最佳象征,一位亚述国王甚至用来装饰首都的大门。
亚述的宗教和神祇似乎也鼓励或默许武装侵略,占领他国被认为是神圣的使命。在阿舒尔神的指引下,亚述军队以令人胆寒的速度狂飙突进。即便没有路,他们也会像瞪羚一样登上一座又一座山峰。
靠着这种对战争的狂热,在大约一百零五年间,亚述灭掉了许多文明古国,包括叙利亚的大马士革王朝、以色列的耶户王朝、犹太的埃哈兹王朝、腓尼基的西顿王朝、埃及的努比亚王朝(埃塞俄比亚王朝)、巴比伦的第四王朝、埃兰的乌曼·哈尔达什王朝,从而第一次把西亚和北非的人民兼并在同一个强大的帝国里。
可惜,也跟秦一样,亚述人善于打天下,不善于治天下。他们维持帝国统治的手段除了暴力,就是高压。
小说推荐
- 易中天中华史卷八:汉武的帝国
-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礼遇知识分子,用法律震慑豪强,厌恶贵族,偏爱草根 他定下的官吏制度沿用上千年,皇权达到巅峰 他的军队攻无不克,匈奴人丢盔弃甲逃亡大漠 他的政府制霸西域诸国,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他最开放,也极霸道 他说,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他是汉武大帝,他的国首度成为全球第一帝国 作者:所写的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2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7:秦并天下
- 秦始皇的尸体被秘密运往咸阳,身边堆满了鲍鱼 但他的事业却被刘邦全面接手,包括他开拓的疆域,他开创的制度,他开辟的道路,以及背后的理想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7:秦并天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2章
- 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 有理由认为,未来的世界舞台,将是三大文明唱主角。哪三大文明?西方现代、伊斯兰、中华。是这样吗?是。请看世界地图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8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
- 刘渊明明是匈奴天子,却定国号为汉,把刘邦、刘备奉为列祖列宗,选择了“借壳上市。石勒不过是个被人贩卖的奴隶,却封王称帝,成功实现“逆袭。苻坚一统北方,踌躇满志,淝水一战,落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剃光头、留辫子,原始野蛮的鲜卑拓跋部,悄然在北方崛起“胡无百年国运”的神话从此被打破。拓跋改为元姓、独孤改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易中天中华史卷3:奠基者
- 武王砍下了纣王的脑袋,不等于拔掉了殷商的根子。生于忧患又偷天换日的周人,必须证明革命的合理性和政权的合法性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3:奠基者》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1:祖先
- 人之初,性本性。夏娃骑上剑齿虎闲庭信步,完成与神的合谋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1:祖先》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7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4:青春志
- 豫让把剑拔出,然后跳起来,跳起来,再跳起来,挥剑击斩襄子的衣服。他一边行刺一边哭:老天爷呀老天爷,我终于可以报答智伯了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4:青春志》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5:从春秋到战国
- 郑庄公命令各部,只要看见大旗一挥,就击鼓进军。他的手下一箭射去,拉开了新时代的帷幕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5:从春秋到战国》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