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的1000个细节

第35章


人们只图得过,几千年都过下来了,当然,这地方总也有一种说不出的诱惑,据我所知,从西北的、天远地远地方的人,就在一直不停地迁移至西安,他们穿着对襟,裹着白羊肚头巾,还没有学会西装革履,也不惯于公文包和信用卡,他们还在用蛇皮袋子装钱。
  也就是说,西安没有选择从外表去变化自己,哪怕落后,但它仍然有一股子含蓄而温厚的内敛。这是让人很放心的。
  647
  让人不放心的是,当下的西安很像一个极力想赶上趟的落伍老人,历史的荣光已不够当下兑现,外边世界的诱惑又太过盛帜,欲望直接从喉咙里伸出大手。于是,经常有外地人抱怨说,一下火车就被抢了现金和手机,更有观光客说去西安西关派出所报案的时候,看到登记本上一天被偷被抢的案件就记录了整整10页。此外,还有街道破旧、灰扑扑的,旅游公交很脏,景点的服务态度及意识差,也多为人诟病,等等。
  西安,也许真的需要点观念革命了。
  648
  因为传统太旧,保守太厚,观念太落伍,西安在某种程度上又常常转为了一个过激的城市,球队一输了就要大闹,没有理智,无法自控,只有冲动,球迷如此,大学生也是如此,动不动就因为一个韩国学生或日本人的表演而罢课游行,他们还不适应从传统转为现代的过程,似乎现代公民教育这一课离他们太远,没有现代意识,也没有更多的个体觉醒,更没有学会讲规则,但又要强行参与进来,这就是西安人的尴尬。
  649
  是的,这是迟暮之城,充满了彷徨和烦躁,一方面是最古老的传统和保守,一边却又是最新潮游戏的实验者———有统计说西安的换妻游戏玩得比全国的哪个城市都火。
  650
  观念革命不是彻底把旧的抛弃,而是要在接引外部世界的现代观念的同时,也要守住自己的古风,才能使自己站得更直更稳,西安让人倾慕而踏实的古风之一是读书之风昌盛,而且几乎是从来如此,这地方或许还太穷,但惟一不穷的是他们的精神,根据我对全国二十个城市的图书签售情况的统计,西安的读书传统大概是保持得最好的。
  651
  跟西安的浪漫告别是从灞桥离开,此桥位于西安城东10公里处,横跨灞河之上,是连接八百里秦川与中原大地的交通要道。唐时,灞桥上设立驿站,长安人送别亲友,都要来此折柳惜别,因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名句。可惜的是,横跨灞河近两千年的古老灞桥因年久失修和失去交通意义,已惨遭爆破撤除,从此也只能活在古诗里了。
最长的土皇帝
  652
  阎锡山除了“窄轨”,还有“村本政治”,他以军权为基础,以自办工厂和矿山为依托,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自成体系,思想上自我封闭,成为当时的“国中之国”,在民国军阀中居然成为维持地方统治时间最长的土皇帝。
  这事几乎像一个基调,或是象征。
  653
  韩石山说:“为什么地图上,山西连同西边的陕西北部,要涂成黄褐色,且标明黄土高原。那不叫山,山是从地面上突起的,堆成的,而这些山梁,却是雨水将周遭的黄土冲走了,留下一道道的土梁,可以说是挖出来的。高高低低,沟沟岔岔,正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山西也有石头山,比如南边的中条山,跟河北交界的太行山,那才是真正的山。平原嘛,也就晋南、晋中几小块儿。”
  这就是山西的概貌。
  654
  清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第39卷中说到山西:“东有太行山为之屏障,西则黄河为之襟带,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南则……诸山滨河而错峙,又南则孟津、潼关为门户……山西之形势,最为完固。”因而山西一直为霸业的生长之初,春秋晋国、隋末李渊李世民父子、北齐高欢、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皆从太原起家。
  655
  山西,历来被誉为“民歌的海洋”,其曲调优美,感情真挚,情真意切,歌词生动,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最典型的有《走西口》、《绣荷包》、《想亲亲》、《桃花红杏花白》以及夸说自己家乡好的极至之作《人说山西好风光》等。
  656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入了“魏风”多篇。当时的“魏”就在山西南部,“魏风”就是山西南部的民歌,于此就可以看到山西人性格中豪爽与细致的两重性格。
  657
  再往下还有更顺口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此“敕勒川”即指今山西北部天地的辽阔草原,于诗可知山西曾经真是个好地方。
  658
  山西是典型的人种杂交地区,几百年来都处于来回拉锯且首当其冲的位置,如蒙古人进军中原,首先要占住山西,山西就是忽必烈的后方留守处。其他如匈奴人、如宋代的互市等,都是以此为“民族杂处”的根据地。
  659
  山西文化中有一种非凡的融合能力。山西中北部历来处于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汇地带。从周初开始,山西人就与戎狄杂处而居,虽有纷争,但渐趋融合,晋成霸业大国。在更长的时间长河中,匈奴、鲜卑、羯等族纷纷南迁,与汉族政权不断碰撞,但金戈铁马,白爪鸿泥,许多民族纷纷湮没于历史,只剩下了融合了各民族的山西人。
  660
  山西历史上出美女,武则天是文水人(与刘胡兰是老乡),杨贵妃是晋南的,貂蝉是忻州的,有人说这首先要归功于更北方来的猛男,来的都是入侵者,体格剽悍,一来必找最漂亮的本地人,所以,两相搭配,就生出了更多美女。“米脂婆姨绥德汉”也是近似的道理。
  661
  山西人尚武,一直出武将,其中“裴杨”两姓至为有名,“裴”是指山西裴氏家族,“杨”是指北宋的杨家将,其他名将还有西汉的卫青、霍去病,三国的关羽,唐朝的薛仁贵、郭子仪,都叫一个赫赫有名。
  662
  山西文化名人也不少,诗人王勃、王维、王之涣,文学大师柳宗元、关汉卿、罗贯中、史学大师司马光等等,文气余脉还是有的。
风味小吃
  663
  太原的风味小吃,略述两种于后,一曰头脑,传为太原著名医家傅山先生所创,用肥羊肉、黄花、煨面、藕根、长山药、良姜、酒糟、黄酒八样原料配制而成,又名八珍汤,食用的固定时间为每年阴历白露至来年立春,清晨;二曰灌肠,将肠划成菱形小块,浇以由鸡蛋、豆腐皮、金针、木耳、葱、姜、蒜、辣椒配制的卤汁,配用荞麦面蒸熟制成,呈碟形薄片。
  664
  拉面,又叫抻面,是山西城乡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山西人吃拉面,是因为山西的很多地方至今保留着婚嫁、生辰都用拉面待客的传统。高明的厨师,一分钟能拉水面团3斤、抻拉12扣,8条共8192根,将其连接起来,竟有12华里长。
  665
  山西人的主食———主要是下层人的———就是刀削面,别的再能让人记住的食物就不多了,当然,还有一样东西名气也很大,那就是醋。
  一个出那么多煤的地方,灰尘当然少不了,人的喉咙因此需要些特别的东西来中和滋润。
  666
  持家、理财,最见功力的当然是经营钱庄商号,山西人素有晋商之说,跟南方的徽州人一样,形成南北两个最会经商的集群。先有曹家号,后有朝阳县。先有复盛西,后有包头城。这都是些什么地儿呢?前半截就是钱庄商号,后边才是附生的城市名。
  667
  票庄可以看作是商业的一次自发“倒腾”,现银因安全和数额携之不便,因而需个讲信誉的人出来做主,一方面集中收揽现银,在另一个地方支取去,由于是异地存取,所以需多设各地分号,靠的都是实力。山西历史著名的日升昌、蔚泰厚、大德通等,就这样一步步发展起来,从最初只办理汇兑与存放银钱业务,逐渐到为清政府汇解官饷,直至成为清政府的“财政部”,山西人会理财的大名就是这样一步步地挣来的。
  668
  王振忠《陋实的山西商人》讲了两个票号之间的故事:日升昌原由雷履泰和毛鸿翙两哥们儿经营,至利润越来越大,终于分家,毛不久就另起一家蔚泰厚,很快就可与日升昌匹敌,雷心有不甘,及生子就将其起名雷鸿翙,整天“我儿我儿”地叫着,毛亦不让,很快也就有了后代,又取名毛履泰,这样,山西票号就在“儿子”与“孙子”的相互抵牾间拉开了历史。
  669
  到处都有人挣了钱,到处的人都在挣钱,于是废耕织、学业,传统的斯文不见,只有商人。全民皆商的山西在当时也很为别地的人不耻,因为这有个比较,同样是赚钱,徽商就可一边不忘文化承继与风雅,“亦儒亦商”,而不像晋商,斯文扫地,民风已然市侩到轻薄与粗陋,仿佛他们就像是一个只会装醋的什么坛,所以,他们在很多人的口里只能叫“老西”或“侉子”了。最可说明问题的是,清中叶以后,被改置的宣化府竟搞起了“小脚会”,结婚的,没结婚的,都带着两条凳子,一高一低地把脚放上去,解开裹脚布,任狭客或看热闹者一一把玩品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