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菁华

第13章


 
  劳斯引述《莎士比亚的猥亵文字》作者帕特立芝(Eric Patridgc)的话,说莎氏是"一位极有学识的色情主义者,渊博的行家,非常善于谈情说爱的能手,大可以对奥维德予以教益哩。" 
  但是专家们说,把淫秽部分发掘出来不是容易事。 
  莎士比亚的色情描述通常是隐隐约约的,使用文字游戏来表达,需具有精通伊利沙白英文能力的学者才能欣赏。 
  劳斯说,莎氏是"非常热烈的异姓爱者――以一个英国人身分来说可能是超过了一般常态。" 
  劳斯的文章是为纪念一五六四年诗人诞辰纪念而作,立即引起争论。 
  "大诗人是色情狂么?"太阳报的一个标题这样问。莎士比亚学会秘书Gwyneth Bowen说:"胡说!其他大部分伊利沙白作家比他的色情成分要多得多哩。" 
  看了以上两段报导文字,不禁诧异一般人对莎士比亚的认识是这样的浅薄。戏剧里含有猥亵成分是很平常的事,中外皆然。尤其是在从前,编戏的人不算是文学作家,剧本不算是文学作品,剧本是剧团所有的一项资产;剧本不是为读的,是为演的;剧本经常被人改动有所增损;剧本的内容要受观众的影响。所以,剧本里含有猥亵之处,不足为奇。看戏的人,从前都是以男人为限,而且是各阶层的男人。什么事情能比色情更能博取各色人等的会心一笑呢?不要以为只有贩夫走卒才欣赏大荤笑话,缙绅阶级的人一样的欢迎那件人人可以做而不可以说的事。平素处在礼法道德的拘束之下的人,多所忌讳,一旦在戏院里听到平素听不到的色情描写,焉能不有一种解放的满足而哄然大笑?我们中国的平剧,在从前观众没有女性参加的时候,有几出戏丑角插科打诨之中,猥亵成分特多,当时称之为"粉戏",以后在"风化"的大题目之下逐渐删汰了比较大胆的色情点缀。莎氏全集,一八一八年包德勒(Thomas Bowdler)也曾加以"净化",删削了一切他所认为淫秽的词句,成了"每个家庭里皆适于阅读"的版本。不过至今我还不能不想到那些所说的"粉戏"。至今似乎没有人肯购置一部包德勒编的莎氏全集放在他的家里(事实上这个版本早已绝版)。 
  若说莎士比亚作品最富色情,似亦未必。十四行诗第一百二十九首是著名的一首,以性欲为主题,表现诗人对于性交之强烈的厌恶,我的译文如下: 
  肉欲的满足乃是精力之可耻的浪费;
  在未满足之前,肉欲是狡诈而有祸害,
  血腥的,而且充满了罪, 
  粗野无礼,穷凶极恶,不可信赖,
  刚刚一满足,立即觉得可鄙;
  猎取时如醉如狂;一旦得到,
  竟又悔又恨,像是有人故意,
  布下了钓饵被你吞掉:
  追求时有如疯癫,得到时也一样;
  已得,正在得,尚未得,都太极端;
  享受时恍若天堂;事过后是懊丧;
  这一切无人不知;但无人懂得彻底,
  对这引人下地狱的天堂加以规避。 
  诗写得很明显,其中没有文字游戏,亦未隐约其词,但是并不淫秽。我记得罗赛蒂(DanteG.Rossetti)有一首《新婚之夜》(Nuptial Night),也不能算是色情之作。 
  莎氏剧中淫秽之词,绝大部分是假藉文字游戏,尤其是所谓双关语。朱生豪先生译《莎士比亚全集》把这些部分几完全删去。他所删的部分,连同其他较为费解的所在,据我约略估计,每剧在二百行以上,我觉得很可惜。我认为莎氏原作猥亵处,仍宜保留,以存其真。 
  在另一方面亦无需加以渲染,大惊小怪。第二十章  莎翁夫人
32:37.0]
 
  五十八年十一月廿四日报载:
  (中央社英国斯特拉福顿二十二日合众国际电)今天一场大火烧毁了莎士比亚夫人童年故居的三分之一,但官员们希望能在明年游季以前,及时修复损坏部份。 
  莎士比亚纪念中心主任福克斯说,调查证明火灾是因电线走火而起,他又说,纵火的可能性“并未排除”。 
  福克斯称赞救火员,拯救了一座最具历史性,保存了五百年的茅草屋顶的农舍,该农舍自一八九二年来,则为英国重要的名胜。
  据推测在十六世纪末期,哈塔威小姐嫁给莎士比亚以前,一直居住在那里。 
  每年大约有二十五万人参观该农舍。 
  莎翁夫人安??哈塔威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她比莎士比亚大八岁。莎氏在《第十二夜》第二幕第四景写下这样的句子: 
  女人永远要嫁一个比她大些的,她才能适合他,才能在她丈夫心里保持平衡。……女人像玫瑰,美丽的花儿一经盛开立刻就谢。
  这一段话也许是有感而发的罢?莎氏夫人在婚前就已怀孕,所以在降临节(Advent)前几天匆匆忙忙的请求教会举办手续,而且迫不及待的请求特准免去三次预告的手续,因为降临节一开始直到封斋期是不准结婚的。在伊利沙白时代,订婚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婚礼是可以展缓举行的,所以在婚前的性关系并不违法,但与善良风俗究竟不合,而且在双方心理上将永远是一个负担,将觉得婚姻(至少那婚礼)是被逼迫举行的。哈塔威一家人有清教的倾向,清教徒厌恶剧院,而莎士比亚正好走上戏剧一途,不仅是作者,而且是演员,这志趣的不调和在婚姻上必有很大影响。所以莎士比亚一去伦敦,二十余年从来没有把妻子接到城里去同居,――这是不寻常的事。莎氏在伦敦黑僧剧院附近置产,想尽方法使将来不至于落入妻室之手。莎氏遗嘱留赠给妻的东西是“我的次好的一张床”,即是他死时睡着的那张床。有人说“次好的床”表示亲热,因为那时代家中最好的床通常是预备客人睡的。但是遗嘱里他对他的妻没有任何亲热的字样。这一段婚姻是不幸的。不过,古今中外文人的婚姻有几人是十分理想的呢?第二十一章  拜伦
32:37.0]
 
 三年前在美国新闻周刊上看到这样的一条新闻: 
  "且来享受醇酒妇人,尽情欢笑;
  明天再喝苏打水,听人讲道。" 
  这是英国诗人拜伦(1788-1824)的诗句,据说他不仅这样劝别人,他自己也彻底接受了他自己的劝告。他和无数的情人缱绻,包括他自己的异母所生的妹妹在内,许多的丑闻使得这位面貌姣好头发卷曲的诗人死后不得在西敏寺内获一席地,几近一百五十年之久。一位教会长老说过,拜伦的"公然放浪行为"和他的"不检的诗篇"使他不具有进入西敏寺的资格。但是"英格兰诗会"以为这位伟大的浪漫作家,由于他的诗和"他对于社会公道与自由之经常的关切",还是应该享有一座纪念物的,西敏寺也终于改变了初衷,在"诗人角"里安放了一块铜牌来纪念拜伦。那"诗人角"是早已装满了纪念诗人们的碑牌之类,包括诸大诗人如莎士比亚、米尔顿、巢塞、雪莱、济慈,甚至于还有一位外国诗人名为朗费洛的在内。 
  我当时看了这一段新闻,感慨万千,顺手译了出来,附上一篇按语,题为《文艺与道德》,以应某一刊物索稿之命。刊登出来之后发现译文中少了"包括他自己的异母所生的妹妹在内"一语。拜伦的种种丑行已见宥于西敏寺的长老,我们中国的缙绅大夫似乎还以为那些乱伦的事是不可以形诸于文字的! 
  乱伦的事无需多加渲染,甚至基于隐恶扬善之旨对于人的阴私更不要无故揭发。但是拜伦之事早已喧腾众口,近来我尚看到一本专书考证拜伦这一段畸恋的前因后果,书名为《拜伦的女儿》,旁征博引,不厌其详,可是我终觉得是浪费笔墨。说来说去,不过是叙说拜伦于漫游欧陆归来之后,和他的异母所生的妹妹奥格斯塔如何的交往日密,以至于私生了一个女儿。当时奥格斯塔已嫁,嫁给了一位上校,名乔治??李,但是婚姻不幸时起勃蹊。拜伦因同情而怜惜而恋爱,在拜伦心目中奥格斯塔是最美丽最纯洁的女子,可是他并不是不知道乱伦是一件严重的罪愆。他有一首诗,题为《为谱乐的诗章》(Stanzas for Music),是写给奥格斯塔的,有这样的句子: 
  没有一个美貌的女人 
  有像你这样的魅力;
  我听到你说话的声音 
  与水上的音乐无异。
  There be none of beauty"s daughters with a magic like thee;
  And like music on the waters 
  Is thy voice tome 
  女性说话的声音往往最能打动男人的心。看这几行诗可以知道拜伦对他妹妹如何倾倒。但是下面几行诗充分显示这一段畸恋是如何的使他忐忑不安: 
  你的名字我不说出口,我不思索,
  那声音中有悲哀,说起来有罪过:
  但是我颊上流着的热泪默默的 
  表示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意。 
  为热情嫌太促,为宁静嫌太久,
  那一段时光――其苦其乐能否小休? 
  我们忏悔,弃绝,要把锁链打破,―― 
  我们要分离,要飞走――再度结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