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皇帝

第142章


1814年1月4日,清军攻陷滑县,李文成妻张氏在击杀数十人后,关门自缢。起义最后失败。这次起义,因为林清攻入紫禁城,震撼极大。嘉庆帝承认:此乃“汉、唐、宋、明之所未有”,“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 
        天理教起义之后,昏庸的嘉庆不思减轻对人民的压榨剥削,反而荒唐的认为是皇宫里的树木坏了风水,于是下令将宫内树木全部伐掉。后代皇帝从祖训,也不重新种植树木,致使今日故宫古树罕见。 
        关于嘉庆的死因: 
        按正史,清朝皇帝的死都是正常病故,即使是突发性猝死,也记录的非常冠冕堂皇,例如清太宗皇太极之死,正史记载是“端坐而崩”。然而,野史、传说就不同了,五花八门的死因,让史家至今争论不休。其中,嘉庆皇帝的死因最为离奇,野史传说他是遭雷击而亡,且说法不一: 
        第一种说法较为稳重,说嘉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木兰秋狩时遇疾,卧床调养,并无甚大碍,精神尚佳,照常处理政事。一日,热河上空骤变,雷鸣电闪,顿时寝宫即遭雷击,致使嘉庆帝“触电”身亡。 
        第二种说法似乎浮躁,说嘉庆帝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后,稍事歇息,即全副武装,率领满汉大臣和八旗劲旅,大队人马直奔木兰围场。他们追踪围猎多日,虎熊全无,只猎获一些野兔,连平常遍地觅食的麋鹿也甚少见。嘉庆帝非常扫兴,决定提前结束秋狩。回来路上恰遇变天,雷电交加,大地震撼,忽然平地一声雷,那么多人中,惟独皇帝被击中落马。凯旋回营变成护丧返京,满朝惊恐呆然。 
        第三种说法有些荒诞,说嘉庆帝长期嬖宠一小太监,经常寻欢作乐,引起近侍大臣们的非议,驻山庄以后,更加变本加厉。帝之寝宫设于“烟波致爽殿”,殿后有一座小楼,名“云山胜地”,据说此楼正是皇帝与小太监幽会场所,某日,他们正在此寻欢,忽然道道闪电劈开云层而下,一个火球飞进小楼,在嘉庆身上炸开,顿时毙命。 
        以上三种说法有一个共同点,即嘉庆帝之死与天空放电的自然现象有关,并说嘉庆被雷击烧焦,面目全非,已经无法收殓入棺。若将事实曝光,无异于宫廷之最大丑闻。大臣们商定个办法,将一相貌体材与嘉庆相似之太监秘密绞死,再进行盛装打扮,真皇帝骸骨放在棺材底部,上面平躺着假皇帝尸体,以此掩人耳目,运回北京,祭葬了事。 
        总之,中国历代王朝凡83个,帝王累计559位,传说中由天神击毙者绝无仅有,唯嘉庆皇帝一人。 
        以上虽是野史传闻和推测,本人却有些相信。因为嘉庆帝在清朝的皇帝中是比较倒霉的一个。他当皇帝时,遭遇刺客险些丧命。凶手自供行凶的理由是生活贫困,无处谋生,所以欲寻短见,但是又想了断之前必须做点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才来行刺皇上。他当皇帝时,起义者曾一度攻进皇宫。在城楼上插反旗,直逼皇后住所,意欲捣毁金銮殿。这些在清代都绝无仅有,是对他统治能力的藐视和否定。他的死因传闻,按照“天人感应”的说法,是对上天一而再,再而三示警终不悔悟者的最严厉惩罚。 
        嘉庆帝的死因,正史虽不会如此记载,但年仅60岁的嘉庆帝死在承德避暑山庄,且是在毫无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猝然离开人世确是事实。史载,嘉庆帝死后,热河行宫立即封锁消息,避暑山庄大门紧闭,限制人员出入。二十七日留京王公大臣才得悉噩耗,延至八月初二日,道光皇帝向内阁发布上谕,才告知朝廷上下。当时朝鲜国官员在盛京中江地方见清官员皆着素服,头帽拔去花翎,惊问其故,才晓知皇帝已逝。好好的皇帝为何会突然死亡呢?宫闱之事向来保密,清廷当然不会向民间公开解释死因,故才有了上述推测和传闻。 
        起点中文网 www.cmfu.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清朝之帝王卷 第二百二十零六章 清宣宗 
      (更新时间:2007-9-4 14:52:00  本章字数:2602)     
        道光帝(1782~1850) 
        中国清代皇帝。满族。爱新觉罗氏,名旻宁。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仁宗(嘉庆帝)第二子。母孝淑睿皇后喜腊塔氏。年号道光,习称道光帝。 
        旻宁初名绵宁,他自幼好学、聪敏。嘉庆十八年(1813)封为智亲王。二十五年,嘉庆帝卒。绵宁继位,改名旻宁,是为宣宗。他即位时,正值清王朝日趋衰落,吏治腐败,武备废弛,内外交困。鸦片贸易甚为严重,不仅损害吸食者的健康,而且造成白银外流,引起银贵钱贱,直接破坏社会生产。官吏和士兵也吸食鸦片,不理政事,不习武功。因此,一些开明官僚强烈要求禁烟。道光帝为挽救国家财政危机,也主张禁烟,多次下诏禁止鸦片进口,禁止自种自制。十八年(1838),他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缉拿烟贩,整顿海防,颇见成效。但英国不肯放弃鸦片贸易,遂于二十年发动鸦片战争。但道光帝战守无策,幻想弭兵息事,将林则徐革职,改派琦善与英国议和。琦善擅自与英国签订《穿鼻草约》,答应割让香港给英国并赔款600万元及恢复广州为通商口岸。《穿鼻草约》签订后,道光帝又认为割地赔款有损尊严,又决定对英宣战,派宗室奕山与英军作战。奕山战败后,又与英国订立《广州和约》,其中规定清军退出广州,向英军缴纳600万元“赎城费”。之后,道光帝又派皇侄奕经驰往浙江,结果惨败。道光鉴于两次出师失败,转而一味求和。二十二年,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随后又与美、法签订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道光帝在位期间,也曾整顿吏治,兴修水利,复书院,查保甲,但都收效不大。国内不断爆发起义。道光十一年,湖南、广西、广东的瑶民发动起义,还有山西先天教,北方白莲教和东南各省的天地会,也发动频繁的武装反抗。清朝逐渐衰落。 
        道光帝的统治有几大败笔: 
        1、禁烟不成。爸爸嘉庆忍了老乾隆和权臣和珅好些年,一上台就赶紧下令严禁鸦片(嘉庆元年1796),禁令是一道道颁布下去了,鸦片贸易却是一天天地繁荣起来了,东印度公司的工作报告里说:满洲政府禁烟令,“不过官样文章”,官员们“长久以来纵容鸦片私运以为发财机会”,所以“产品销路继续增长,毫无疑问。”道光接班后本也充满自信肯定比他爸爸强的,道光元年就下令重申严禁海关偷漏鸦片贸易,命令满族贵族阮元、达三(就是皇帝钦派去广东揩油的海关监督,)狠抓落实,结果这俩官油子只回答他八字方针:暂事羁縻,徐图驱逐。就是说,不急不急慢慢来,先不要激化矛盾。为什么要羁縻,要徐图呢?因为一大串的官僚利益满洲贵族利益拴在鸦片上,哪里能急呢?一拖就拖到了道光十一年(拖了10年!),皇帝急了,再下严旨,于是广东官员和满族特派员想出了应对之策:与洋船约定,每运入一万箱就必须要送数百箱给水师报功,严禁的结果是广东水师副将反而以军功升官成了总兵,“赏戴孔雀翎”。东印度公司于是又写工作报告说:满清政府的严令下达以后……今年(道光十二年)货量遂至四五万箱矣。英国在华利益代表义律还对道光皇帝有些担心,德国人郭士立告诉他,清朝皇帝愚蒙,朝廷命官多嗜鸦片,以贿赂扩张贩路,就肯定没问题。义律听了开心不已,于是委托郭士立作公关大使,果然再没遇到任何问题。到了道光十八年,禁烟十八年的道光看到的现状是:京官吸鸦片的,十之一二,外官不过十之二三,官员身边幕僚随从是十之五六,到普通吏胥则不可计数,从身份上讲,满蒙王公贵族到宫廷太监、护卫,还有军队士兵都有,从地域上讲,早已经深入内地,山陕甘肃商人到天津销货后,是肯定要带鸦片回去贩卖的,利润是万恶之源啊。 
        2、道光还有一大特色是抠门,吝财,林则徐大刀阔斧逼迫义律交出鸦片的时候承诺一箱鸦片可以给英商五斤茶叶补偿,结果最终总共收缴鸦片20200箱,价值800万两白银,道光顿时觉得心疼,哼哼唧唧地不答复,林则徐只好和邓廷桢等上奏说:所需茶叶十余万斤,应由臣等捐办,不敢开销。意思就是不会占用皇帝派到海关揩油得来的收益,道光这才放了心,马上批复:照所议办理!同时道光觉得拖延近20年的难题解决得如此轻松顺利,(实际上此时英国议会已决定发兵)顿时对所谓大英帝国满心地瞧不起,除了前线的邓、林等人,整个朝廷没有人去想去准备因禁烟而可能导致的战争后果,道光只是兴冲冲地夸奖说:卿等忠君爱国皎然于域中化外矣,所办可嘉之至!但是归根结底,道光不是真的反毒英雄,他在乎的只是林则徐吓唬他的事实:白银外流军事糜烂……所以虎门的热乎劲过去之后,穆彰阿为首的鸦片既得利益者给林邓扎针就开始有效果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