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儿女风流事

第244章


  武奇志喝口茶水,说道:“雪花,这段时间你进步很快,首先提出表扬。”
  雪花回答:“谢谢武经理!根据以往的谈话流程,下面开始批评了,欢迎欢迎!”
  “鬼丫头!”武奇志白她一眼,“我就是提醒你,跟客户打电话要有耐心。记住了,在我眼里,你已经大学毕业了,不是小孩子。有的客户是很难沟通,但我们要讲究策略......”
  外屋办公室,不断响着“咔咔咔咔“敲击键盘的声音。
  谈话结束,雪花起身欲走:“我差点儿忘了,我爸爸今晚请您吃饭,可要赏光啊!”
  武奇志有点意外:“请我吃饭?好啊!我很想见见你爸爸,看看他究竟何许人也!”
  雪花顽皮一笑:“嘻嘻!武经理,难道不想见见另外一个人?”
  武奇志一挥手:“去去去,小丫头懂什么?还不赶快工作去!”
  雪花一伸舌头,关门走了。
  北京之夜,五彩缤纷。人们忙碌一天,晚上放松放松,缓解紧张情绪。灯红酒绿,人海如潮。武奇志应约驾车来到汪泉水的酒店。
  柔和的灯光下,三人一边品味红酒,一边聊天。关东见武奇志端庄秀丽,谈吐不凡,暗自叫绝。
  “武经理,名字起的好,‘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很有时代气息,永不过时;再看看你本人,果然飒爽英姿,女中巾帼。”
  武奇志微微一笑:“过奖了。名字是我妈妈起的,她当过女民兵队长。”
  谈到雪花,关东感谢武奇志的栽培,先喝为敬,连干三杯。武奇志表示,很喜欢跟当过兵的人打交道,爽快。说话时,她还斜眼看了汪泉水几眼。
  关东觉得有戏,赶紧顺势而上:“承蒙厚爱!咱当兵的人,就是这小样儿!武经理,听说你还是单身,不知道择偶标准如何?是不是择一下当过兵的?”
  武奇志回答:“如果能够达到你这样的标准,我会考虑的。”说着,羞涩低头。
  汪泉水一直保持最佳笑容,听了武奇志的表态,嘴角一动,露出得意。原来,关东见汪泉水单身,很着急,便有意撮合他和武奇志。
  火候差不多了,关东想撤退,假意一拍脑袋:“哎呀,看我这记性!泉水,培训班那里有件急事儿,我得马上回去。武经理,抱歉,告辞,谁也别送了!”说完起身就走。
  武奇志看看汪泉水,嫣然一笑:“你这个老班长挺人性化的,嗯,有点儿传奇味道!”
  算上这次,汪泉水跟武奇志见了两面。关东走后,两人没聊多长时间,都觉得谈情说爱应该像饮咖啡,慢慢品尝才有滋味,不可操之过急。目前相互不太熟悉,都不想给对方留下轻佻浮躁的印象。
第219章 汪泉水面临困境
  武奇志走后,汪泉水回到小楼休息,由于兴奋,翻来覆去睡不着,寂寞难耐,就给关东打电话,请他过来聊聊。
  关东正在看书,没办法,只好过来陪他。见面了,汪泉水还要喝点酒。关东不同意,愿意以茶代酒。
  “老班长,大家反映你讲的课很朴实,很亲切,表示祝贺!没想到你这些年不但没颓废,而且功夫越练越高。我就说嘛,你绝对胜任这个副总。当时请你出山,你还谦虚呢!”汪泉水说。 
  关东回答:“不是谦虚,我不是感觉头脑落伍了嘛!”
  汪泉水说:“你的为人和品质就是一盏明灯,永远不落伍,不过时。”
  “兄弟,过奖了!”关东说。
  正说着,汪泉水的手机忽然手机响了,王律师打来的。他赶紧接听:“什么?死者家属仍然坚持一分钱少不了......”
  爱情方面东方欲晓,那件官司前途黑暗,汪泉水沮丧地放下手机,面带怒容:“真是欺人太甚!本来就是个快死的人,不就是早死几天吗?妈的,家属竟然要这些钱,真是贪得无厌,太可恶了!我宁塞城门,不塞狗洞。”
  关东见他一时难以转弯,便好言相劝,和风细雨:“理儿是那个理儿,话不能那么说!是咱们的责任,我看就别推脱了,法律就是法律。干脆把钱给人家算了。”
  “给他?”汪泉水瞪大眼睛。
  关东说:“泉水,这些钱对我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造成这么大的损失,我也心疼。心疼归心疼,为了大局,咱们还是忍痛割爱吧!”
  汪泉水情绪激动,一拍桌子:“绝对不行!我办了好几年培训班才挣这些钱,一下子都拿出去了,那不是白忙活了吗?”
  关东说:“北京是什么地方,你还不知道?我担心你把事情搞大,最后可能官司输了,还得拿这些钱。那还不如干脆点儿算了,免得事态扩大。”
  汪泉水说:“老班长,我也想息事宁人,快点儿结账。可我想省下十万八万的,给你买个车。”
  “哦?”关东很意外,“泉水,我谢谢你。不过,车的事情先不用考虑,我不喜欢奢侈。”
  汪泉水说:“老班长,你现在的身份变了,是副总,有身份的人。在北京有个私车就像在五原市有台自行车,有了私车,以后办事儿也方便,这也是维护个人形象嘛!”
  关东说:“个人形象需要行为来维护,我有个身份证就行了。当务之急不是私车的问题......”
  第二天,汪泉水还没起床,王律师又打来电话,说死者家属有背景,告到上面了,有关部门可能查封培训班......
  汪泉水慌了手脚,觉得捅了漏子,急忙请关东商议对策。关东打听办这个培训班的手续是否齐全。汪泉水只好说出实话,护工这个行业暂时“三不管”,执照许可什么的,有关部门当时的答复含糊其辞,说正在研究考虑,后来没有答复,但也没管。因此,大家一直相安无事。
  “原来是这样。”关东说,“你也是军人出身,应该懂得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嘛!”
  汪泉水苦着脸:“我的老班长,这些我都知道。护工毕竟有市场,就有存在的理由。我想,上面没反对我办这个培训班,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我虽然算是打擦边球,但也是好心好意,至少解决一些外来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关东说:“这个行业确实有它的存在理由,但我们毕竟出事了,政府自然要找上门儿来,我们就得面对。”
  “唉——”汪泉水叹气,“招来的这些农村人,多数没什么文化,散漫。我的亲哥,如果你提前一年来就好了!你是搞正规化出身的,一定能抓好这项工作。现在说啥都晚了!”
  下午,不妙的消息传来:培训班被查封。汪泉水后悔莫及:听老班长的话就好了,虽然拿出那笔钱,但培训班可以继续办下去。
  关东并没过分悲观,权衡利弊,分析前景:虽然办这个培训班的初衷是好的,但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应该尊重客观规律。打政策的擦边球风险太大,不是长久之计。最后,关东建议暂时停办这个培训班。
  “停办?”汪泉水心有不甘,“办得好好的,说垮就垮了?”
  关东说:“都出事了,还办得好好的?依我看,垮了也好,也免得成了鸡肋。”
  “你有什么新想法?”汪泉水问。
  关东回答:“想法倒是有,比如酒店的规模可以扩大一下嘛!”
  “哥哥,你有所不知,这个酒店马上不是我的了。”汪泉水苦笑说。
  关东如坠云海:“怎么回事?”
  汪泉水点根香烟,道出苦衷。真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原来,酒店是他父亲的。他当兵前父母早已离异,他一直跟母亲一起生活。退伍后,他在单位上班。单位不景气,他独自到广州和珠海等地方闯天下,历经波折,比如做生意几次亏本、老婆跟别人跑了,等等。他的父亲觉得亏欠这个儿子,多年后,把酒店“暂时”交给他经营。为什么暂时的?因为他还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汪溪水。汪溪水在澳大利亚读书,专业是经营管理,学成后回来接管酒店。
  “是不是你弟弟快回国了?”关东问。
  汪泉水有气无力地回答:“是的。屋漏又逢连雨天,直闹我的中国心。”
  “这么说,你不想把酒店交出去?”关东又问。
  汪泉水回答:“本来我想交出去,自家兄弟,别伤感情。我这边扩大一下培训班的规模不就行了?没想到培训班弄成这样。现在等于一枪打俩眼儿,所以,我不能把酒店交出去,否则两手空空,怎么活啊!”
第220章 合格的保姆
  客厅,石老太太坐在沙发看电视。红叶打扫卫生。
  石老太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闺女,都有家。他们平时较忙,双休日回来住上一两夜。这样,红叶只是星期一上午较忙,其它时间还算清闲。
  “红叶,休息一会儿吧!过来看看电视,军事题材的。”石老太太说。
  红叶正好收拾完毕,进卫生间洗洗手,回来坐在老太太身边,这时,电视剧忽然结束了。
  “一天只播两集,急死人了。”石老太太遗憾地说。
  红叶说:“阿姨,不愧是军人家属,也喜欢军事影视。”
  石老太太说:“潜移默化啊!”
  两人唠嗑总能说一起去,石老太太越发喜欢这个保姆:“红叶,你咋跟我的闺女差不多呢!”
  红叶说:“我是山里孩子,您的闺女是大户人家的,我怎能跟她相提并论?”
  石老太太笑了:“什么大户人家?你不知道,我和老石小时候也是穷苦人家出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