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儿女风流事

第248章


关东感到车里的主人肯定不一般,是不是机会来了?不容多想,他大胆上前,挥手拦车。
  轿车忽然来个急刹车,车门一开,下来一位留着短发的中年男子。此人不到五十岁,西装革履,很有派头。有人随便拦车,他并没有生气,而是面带微笑。
  关东见了此人,呆若木鸡......
第225章 又见战友王和平
   “哈哈!关东,好不容易见面,怎么不说话了?”那人笑道。
  关东回过味来:“王大哥,王参谋!真是你吗?”
  “不是我又是谁?”那人说,“兄弟,想找你,总是找不到,偏偏意外碰上,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关东与他紧紧握手:“大哥,看来老天爷不忍心把咱们兄弟拆开啊!”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关东的老战友王和平。当年,两人交情莫逆。
  王和平领着关东进了大楼,又进了办公室会客厅。战友久别重逢,话题一大堆。经过交谈,关东终于搞清楚保安为什么身穿迷彩服。
  那年,王和平举家去日本定居,生活比较顺利。起初,他在山木总裁身边,后来回到舅丈野藤身边,跑前跑后的。过些年,野藤在中国投资,搞了这个企业,由侄子管理。由于生意越做越大,今年初,野藤把侄子调到欧洲发展,让来自中国的王和平回来管理这个企业。
  王和平早已不是当年没有一技之长的泛泛之辈,经过多年磨练,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行家里手。他早就想回国干一番事业,终于如愿以偿。来到这个企业,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保安换成中国式的迷彩服。他觉得这样会给祖国同胞带来亲切感,有利于做生意;再就是心里始终保留军人那份情结。
  关东一边听王和平讲述,一边留意他的外表:身体有些发福,头发依旧乌黑,白胖的脸庞保养不错,人也精神十足,那双眼睛依然闪烁着坚毅和诚实......
  关东暗自高兴:看来王和平还是当年的那位大哥,如果这样,自己和汪泉水就有救了。难怪有人说“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既然这样,开口就轻而易举了,关东直来直去,把自己的来意说了。
  “嗯?”王和平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对关东本人感兴趣,“兄弟,这些年为什么通信联系?”
  “这......”关东不知道从何说起。
  王和平忽然摆摆手:“你不用解释了,你是关东,我了解你。不瞒你说,我这几天打算回五原市看看老战友,顺便找找你,没想到老天把你先送来了。战友加兄弟,血浓于水,谁也分不开。跟着我干吧!做我的助手。”
  老战友不忘旧情,关东很感动。他真希望在王和平身边闯出一番天地,可汪泉水现在这个处境,能扔下不管吗?于是,他对王和平表示谢意,然后诚恳求助。
  王和平沉思片刻,脸色变得严肃:“我先想给你出一道题,如果你回答及格,我可以考虑帮助你们。”
  关东清楚,亲情归亲情,商人讲究经商之道,这道坎无法逾越。他双手抱拳,硬着头皮说:“大哥,请出题!”
  王和平慢条斯理地喝口茶水,然后望着眼前这位救过命的战友,脑海忽然闪现一名战士给一名军官输血的情景......本来是考对方,这位重感情的王和平却为对方担忧起来,怕答案不及格。
  究竟出什么题目最合适?王和平脑子一闪:“如果你是营销商,我是制造商,嗯,就算是鞋厂领导。你在我这里以十元的单价订购两万双鞋,结果你卖得很顺利。下一次你需要订十万双鞋,你还会给我十元一双的价格吗?”
  应该怎样回答?关东快速思考。由于价值取向不同,这样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本没有统一答案。那么王和平要的是哪个答案?关东表面平静,心里紧张得很,脑子立刻闪出三个答案,不过,似乎都有漏洞......
  最后,关东选择其一:“既然盈利了,不单单是我的成绩,更有鞋厂保质保量的功劳。在此基础上,我下次不但不会给鞋厂降价,而且还会涨价,当然,涨幅有待商榷。”
  “涨价?”王和平有些意外,“为什么?按照市场价值规律,多买应该少算,你完全有理由讨价还价,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关东见王和平脸色没变,立刻意识到他不想露出某种暗示,这绝对是成熟老练的表现。但关东是干什么的?曾是训练有素的侦察兵。从那熟悉不过的眼神里,关东已经察觉一丝线索,从而有了标准答案:“大哥,在部队时,我读过《资本论》。这本书揭露资本家如何榨取工人血汗的,曾经令资本家深恶痛绝。但是,世界上真正做大做强的企业领导或者资本家,没有不研究《资本论》的。”
  王和平问:“他们为什么研究《资本论》?”
  关东回答:“从中找出资本运营管理的某些不足,以便及时规避风险。有很多企业为什么做不长久?说白了就是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规划。”
  王和平的嘴角终于堆起笑意:“说的好,七十分,及格了。不过,你继续说!”
  关东一阵狂喜,索性放开思路:“大哥,我这是一家之谈,说的不一定对。我想,如果按照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原则,第二次给鞋厂九元或八元一双的单价,似乎合情合理。我为什么不掉价,还要涨价?问题就在这里,也许大多数商人在这个关键时刻都会犯同样的错误。试想,如果我掉价了,鞋厂为了生存,也跟着追求成本最小化,搞来搞去,难免偷工减料。结果,我销售了质量有问题的鞋子,定会滞销。我垮了,鞋厂也跟着垮了,结局是双输。”
  “啪!”王和平一拍桌子,然后鼓掌:“很好,九十分!兄弟,我们做企业要的就是诚信,不能只看见眼前的利益。关东,时隔多年,你还是我的那位好兄弟,一点儿没变。冲着你的为人,我考虑与你合作......”
  “大哥,谢谢你!”考官是老熟人,关东却也浑身冒汗,要知道身后还连着兄弟汪泉水。
  王和平找到了那种久违的感觉,爽快地说:“谢什么?又来那套!走,咱俩先喝几杯,好好研究一下。相信你在商场上有发展。”
  两人起身出了会客室,找地方喝酒谈心去了。直到中午,关东要去听课,告辞离去......
  红日西坠,关东回家,刚走到楼下,红叶来了电话,说已经顺利返回,把那美英也领来了。现在,晚饭准备好了,就等他了。关东一阵兴奋,迈步进楼口,一步三个台阶冲上去。
第226章 雪花整合资源
  进屋后,关东见红叶和那美英在饭桌旁并肩而坐,捂嘴偷笑,神神秘秘的。他顾不上想别的,立刻问候那美英,打听近况。几句话过后,红叶告诉关东,家里还有位客人,让他猜猜是谁。
  “又来个人?”关东四处张望,莫名其妙。
  红叶说:“你先坐下,然后把眼睛闭上!”
  关东知道红叶来了童心,捉迷藏,便老老实实坐在桌边,闭上眼睛,等待什么事情发生。这时,常思梦从居室出来,蹑手蹑脚来到关东身后,双手捂住他的眼睛。关东以为女儿雪花搞恶作剧,忽然感觉不对,因为闻到一股熟悉的化妆品味道。
  “思梦,快松手!我知道是你。”他说。
  “嘻嘻......”常思梦笑着松手,坐在关东身边。她来到北京,果然治好了心病,脸上恢复灿烂。
  关东说:“思梦,还像小孩子。”
  红叶说:“思梦姐,看来你身上的气味他很熟悉啊!哼,这个狗鼻子!”
  关东的脸立刻红了:“那啥,我瞎猜的,碰巧猜对了。”
  红叶白他一眼:“我还不知道你?天下第一假正经。”
  常思梦暗喜:看来英雄的记性很好,心里有她。她拉着红叶的手说:“关东真是瞎猜的,我身上没啥气味啊!”
  四人正式开饭,有说有笑的。那美英惦记雪花,一再打听她什么时候回来,两三个月没见了,怪想的。
  关东说:“她需要坐几站客车。北京就是大,都摸不着边。”
  话音未落,“哗啦”一声响,雪花开门进屋。她把手包一扔,连拖鞋都没换,像只小鸟,飞身过来,一手拉着那美英,一手拉着常思梦,热情问候。
  那美英拉雪花坐在自己大腿上,轻轻抚摸她的秀发,上下瞧看:“乖女儿又长高了,更漂亮了;饿了吧,先吃几口!”然后像喂小孩,把一块肉送到雪花嘴里。
  “谢谢干妈!”雪花说。
  常思梦早就羡慕金关两家的温暖亲情,便说:“这孩子真是惹人喜欢!雪花,我没有闺女,也给我做干闺女吧!看看阿姨够不够资格?”
  “好啊!”雪花先起身,鞠躬行礼,“干妈在上,女儿这厢有礼了。”
  常思梦赶忙说:“好好!闺女免礼平身,快坐下吧!”
  雪花亲一下常思梦的脸蛋:“好香!”
  关东笑了:“这个鬼丫头,有奶就是娘。”
  雪花诡辩:“关副总,啥水平?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要学会整合资源。”
  关东笑骂:“妈的,一看就是商业头脑。整合资源我明白,就是没听说有整合干妈的。”
  雪花点点头:“嗯!这话还真就提醒我了,我真得好好整合一下,那就长幼有序,按照年龄整合。金马驹村的妈叫大妈;常阿姨叫二妈;红叶妈妈,你就吃点儿亏了,暂时排在第三,叫小三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