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儿女风流事

第251章


请谈谈现在的感受好吗?”
  众镜头立刻调整方向,对着石岩将军的笑脸。
  “哈哈哈......”石岩将军开怀大笑,“你们说对了,我现在身体棒棒的,精神也好。我就是喜欢沽名钓誉,还想发号施令......”
  他的豪言壮语立刻找来众人大笑。旁边,几名记者围住汪泉水和身穿迷彩服的关东。一位中年记者彬彬有礼:“关副总,听说您离开军营十八年,一直身穿迷彩服,这是怎样的军人情结?请您谈一下好吗?”
  “这没什么,很多战友都在身穿迷彩服......”关东谦虚起来,“有关公司将来的发展事宜,还请你们多多报道!下面请我们的总裁汪泉水跟你们谈一下!”
  众记者把镜头转向汪泉水。汪泉水面不改色,侃侃而谈......
第230章 迷彩人生
  过了两天,成立公司事宜告一段落,剩下的事情由汪泉水处理,关东出发了,寻找战友。
  “战友啊战友,亲如兄弟......”这首《战友之歌》又把关东和战友们连在一起。他恨不得一步冲到那帮小子面前,看看他们过得究竟怎么样。
  一路风尘,轿车跑了整整两天,越过千山万水,终于到了那个贫困山区地界。
  放眼望去,关东仿佛回到电影里的几十年前:到处秃山碎石,树木稀少,有的长在石缝,歪歪扭扭,与大自然抗争。山脚下,零零星星出现一些豆腐块似的农田,庄稼收割完毕,菜地仍在发绿,算是有点生机。
  车子继续前行,山路渐渐崎岖。远处出现几个村庄,哪个是马小平的家乡呢?凭着记忆,关东觉得就在其一。这时,迎面走来一位扛着撅头的老者。关东下车,寒暄几句,问他认不认识马小平。还好,老者熟悉马小平,因为是一个村的,村子就在前面。老者告诉关东,马小平已经当上副乡长,口碑不错。
  “我就知道这小子不会忘本,有点儿出息!”上车后,关东兴奋地说。
  路况很不好,车子颠簸前进。车轮皱起眉头:“想致富,先修路,村民咋不修一下?”
  关东忽然对马小平产生质疑:“副乡长正应该抓这些事情,莫非这小子不务正业?”
  车子终于驶进平坦地带,村子到了。两人下车,更是心寒:村庄平淡落后,歪房破瓦到处都是,只有少部分人家是新房。
  车轮做个苦脸:“真是的,山里人咋都懒啊!这么大的村子,竟然毫无生气!”
  关东四面张望:“是啊!凄凄凉凉的,这还是乡政府呢!普通村子就不用想了。”
  不知不觉凑来一位中年妇女和两个儿童,旧衣破裤的,好奇地打量两位陌生人,围着车子转,见到外星人似的。
  关东问那位妇女:“大姐,马小平家在哪儿?”
  妇女没有正面回答,露出黄牙反问:“你是他的亲戚?他是孤儿,好像......”
  关东回答:“他是孤儿,没有亲戚,可他有战友啊!”
  妇女见关东穿着迷彩服,恍然大悟:“对对对,他当过兵。”
  关东说:“大姐,请你上车,领着我们到他家!”
  妇女扭捏捂嘴:“嘻嘻嘻......大兄弟,那我就坐一回轿车?”
  关东笑了笑,请两个孩子也进去。两个儿童十分高兴,像顽皮的猴子立刻钻进车里,好奇地摸这摸那,嬉笑打闹......
  马小平家到了,站在大门口,关东差点哭了:三间石墙瓦房像件古董在那摆着,摇摇欲倒。房上瓦片没有几块完整的,还压着几块灰白色的塑料布,看样子是遮雨的;在西风的吹拂下,塑料布发出“噼啪噼啪”的响声。堂堂副乡长,居所竟然破败不堪,关东什么都明白了:马小平没有变质,是个清廉干部。
  屋里,一位三十出头的妇女正在炕上纳鞋底,不用问,一定是马小平的媳妇,模样不错。
  “你们是小平的战友?”得知来人身份,她立刻跑出去找人。
  不一会儿,马小平“腾腾腾”跑回来,身板明显比以前结实了。
  “排长!”他上前就跟关东拥抱,然后大哭,“排长、排长,想死我了。我知道你早晚会来找我们的......”
  战友相聚,激动无比。马小平擦完眼泪,像当年关东给他过生日那样咧嘴憨笑:“嘿嘿嘿......”
  关东说:“没想到啊!你说话结巴的毛病竟然改掉了,今非昔比啊!”
  高兴一阵子,接着进入伤感话题。马小平含泪讲述那十五名战士回乡的处境:“......排长,他们回乡这些年,虽然生活都很艰难,但没有一个做出偷鸡摸狗事情。王百岁和佟大顺到煤窑背煤,不幸死在矿难中;现在还有两名同志背井离乡,在外面打工;两个有病,勉强生活;三名战士打光棍儿,没娶上媳妇。有的一年四季只能穿着破旧衣服,但那身迷彩服都珍藏好好的......”
  “我的兵啊!怎么会这样......”关东顿足捶胸,嚎啕大哭,差点昏死过去。
  不一会儿,两个女孩儿和一个男孩儿进屋,都在十岁左右,背着书包,看样子放学了。他们吃惊地望着两个陌生人,没言语。原来,那个衣服最普通的是马小平的女儿,另外两个就是死在矿难中两个战友的孩子。两个孩子的母亲改嫁了,马小平就收养了他们。
  马小平退伍后,时刻没忘自己曾经是那个光荣部队的战士,先是当上民兵连长,脚踏实地,一直干到副乡长。他从不贪污受贿,不失勤劳本色,救济贫困家庭,因此,家里一直很穷。他的想法是:如果乡亲们没富起来,他这个干部没脸带头先富。
  关东紧紧握住马小平的双手:“好兄弟,真是好样的!”
  “排长,都是你当年影响的。”马小平谦虚地说。
  “关东说:“快,快领我想见见战友们......”
  山坡坟地,坟头都是石块垒成的,秋风吹来,凄凄凉凉。
  九个退伍兵排成一行,旁边是关东和马小平。他们身穿迷彩服,伫立两个坟前。然而,埋在地下的两个战友永远听不到老排长点名了......
  关东擦擦眼泪,拍着每个战友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战友们,记住,我们还是特种兵,还是师长的兵;到了北京,千万不能再意气用事,教训多深刻啊!”
  “排长,我们真的知道错了!”
  “排长,对不起!”
  晚上,关东住在马小平家,与他彻夜长谈,对以后事宜做了安排。关东准备在这里投资,让马小平组织村民在山里栽植果树和枣树什么的。当然,需要马小平认真考察才能立项,算是开发绿色食品,帮助乡亲们解决生活出路。两名战友看病和孩子们上学费用等问题,由关东逐步解决。关东让马小平抓紧把外出打工的战友召集回来,告诉他们老排长吹“集结号”了,同志们的苦日子快熬到头了......
  关东只住一个晚上,次日离开。
  村口,马小平和几名乡干部相送。轿车旁还有辆陈旧的212吉普车,这是乡政府唯一的好车。关东打算把战友们送到附近火车站,然后一起乘坐火车去北京。车轮自己开车回去。
  凉风拂面,鲜花绽放,样本小区更加迷人。
  石岩将军、石老太太、红叶、常思梦、石景山、王和平、汪泉水站在石家大门口,谈笑风生,等候客人到来......
  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传来,随着“一二一”口令,关东带领九个身穿迷彩服的退伍军人在楼角出现。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挺着前胸,大有不服输的气势。
  来到近前,关东下达口令:“立定,向左转!”
  众退伍兵立正站好,面向石岩将军。
  关东跑步向前,敬礼报告:“首长同志,侦察大队特种小分队应到十六人,实到十人,未到六人;其中两人外出打工,两人患病,两人因煤矿瓦斯爆炸遇难。请指示!”
  “患病”、“遇难”几个字像根根钢针扎向石岩将军的心。他疼痛难当,含泪下达命令:“同......同志们,请稍息!”
  老兵们上前抱住石岩将军,痛哭起来。
  “师长,俺知道错了。”
  “师长,俺还想当您的兵。您还要俺不......”
  石岩将军泪流满面,紧紧搂住这些曾经惹祸的战士:“孩子们,你们都是孝子,都是好孩子,这样的兵,我还要。我......我他妈的再也不开除你们了......”说着,已经泣不成声。
  天空蓝蓝的。喜鹊“喳喳”叫着。
  战友们与石岩将军仍然抱在一起,不肯分开......
尾声(大结局)
  刘云守寡多年,把女儿供上大学后改嫁了,丈夫是教育部门的,条件不错,对她也不错。可她心里永远抹不掉一个男人的身影,那是她的终生遗憾。2010年,关东回乡,找文俊商议绿色食品项目。那天,关东应约跟刘云见面,两人控制不住,都流出眼泪,不知道是酸的还是苦的。人生只卖单程票,谁也回不去了,没法重新再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常思梦没打算再嫁,在她心里,没有哪位男子超过关东。关东敢于直面人生,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常思梦别无所求,偶尔跟英雄见见面就知足了。她在北京一个商场卖服装,生意还不错。她把父母接到北京生活,有个陪伴。她的儿子郝刚已经大学毕业,跟着关东一起创业,是第二梯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