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王朝

第一百章 和平永康(大结局)


承国公朝后瞥了一眼,正欲飞镖夺去褚元英性命。只见褚元英突然跪在地下,急忙说道:“国公且慢。”承国公停滞了一下,叹气问道:“你是谁?如今要我如何?”褚元英恭敬说道:“我是张华禁军将军褚元英,因不满张华之行为,今同戍边大将彪汉软禁张华。”承国公听罢恍然大悟,这才明白那众多的士兵不是来保护张华的,而来囚禁他。这倒让他对他们有了几分好感,不过他也有些疑惑,便问道:“你们既然囚禁了他,为何不要了他的性命,自己做了这个皇帝呢?”褚元英笑道:“我二人自认没有治世之才,若是当了皇帝,这天下更要大乱,所以就一直留着他继续处理政务,只是对错误的地方干涉一二。”
    承国公收起手里的飞镖,连忙赶去扶起褚元英,说道:“小兄弟有此心真是可贵,只不过我如今杀了他,你们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了。”褚元英再次跪在地上,严肃地说:“恳请国公登基即位!”承国公还没来得及说话,那些禁军士兵全部跪倒在地,齐声喝道:“恳请国公登基即位!”这浪潮一直传递到殿外的戍边士兵,声音远扬整个仪城。
    仪城的天威教徒也都跪在地上,代表天下人民说出了他们的心声。承国公留下了两行眼泪,喃喃道:“这又是何必呢!”褚元英说道:“如今您若不登基,天下就没有了主子,这般百姓生活必然岌岌可危;边疆敌国见我朝无主,必然大举进犯,士兵就要丧生疆场,难道您想要看到这样的局面?”这句话正中承国公软肋,他素来是以军民为中心,要说让他放弃这一方黎民,他断然不肯。在他思索了一会儿之后,他决定登基即位。
    第二天一早,文武百官便已经准备好了登基典礼,按照承国公的旨意,所有东西一切从简,丝毫没有张华登基时的气势宏大。不过三拜九叩礼却是无论如何也节省不去的,他们宣读完短短的诏书之后,便将承国公送上了龙椅。他没有改龛朝的国号,因为他明白这其中的含义,说实在话,他很欣赏张华的才能,但正如天威神所言,才能会将人推上两个极端。他按照张华的遗愿,答应帮他管理好这个国家,这也是最好的兄弟情分了。
    三天之后,承国文武百官也都来到了仪城,帮助宁尘治理国家。宁尘同样唤来了被张华驱赶而去的李元等人。早朝刚刚开始,宁尘便下令减轻赋税、徭役,特殊地区甚至减免数年不等,这一政策使人民对他充满了希望。同时他下令与边疆各国和睦相处,尽量减少战争冲突。一条条政策从这金殿之中发出,无不使天下人民为之兴奋不已。
    夜晚渐渐来临,承国公一人在书案前看书,又想起了张华以前的事情,心中不免有些悲哀。于是执笔,在纸上写下了一首《钗头凤》:
    言行阔,宫门锁,不知君主何多错?
    民财克,龙楼堕,千年人世,尽然生祸。
    没!没!没!
    兵征过,边疆拓,旧墙倾圮新墙落。
    金堂色,人无懦,白绫悬起,戍边离索。
    恶!恶!恶!
    五年时间悄然而过,宁尘将整个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街头巷尾人们和睦相处,都是生活富裕,其中一位老人对孩子们说道:“如今生活是好了很多,你们得好好珍惜,想当初,我们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那些孩子们问道:“那为什么现在条件又好了呢?”那老人微笑着摸了摸孩子们的头:“那是因为现在的那个君主啊!他励精图治,如今我们终于过上了好日子。”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然而他们心中早已埋下了和平的种子。
    大风仍在边疆掀起黄沙,那些士兵站在关墙之上,望着那漫天黄沙。其中一人大笑道:“再过这一年,我就任满三年了,可以回家娶妻生子了。”其他士兵都羡慕地看着他,不过大部分人也差不了几天。又有一个士兵说道:“要我就留在这里,虽然环境有些恶劣,但军饷却是充足啊!”也有些人赞同他的说法。现在戍边已经是这种制度,凡任满三年之人,都可以选择离开回乡,而不愿离开之人,也最多只有五年时间,除非是当上大官。不少人都会选择继续留下来,因为那军饷极为可观,多赚点钱大家还是很愿意的。
    在那城市之中,原本的士兵都被派往边疆,本身守城的是没有军队的,或者说,守城的军队是没有武器的。他们本不是什么尚武的民族,所以若是军队不用武器,那么武器也就没有什么用处。晖阳县里,黄帆想要去库房挑几件兵器。县令知道他是大将,所以满口答应了他。打开库房大门,一股锈味从中涌出,黄帆翻看了几件兵器,上面的铁锈很多,显然不适合用来练功了。县令向他解释了原因,倒使得黄帆极为高兴。
    民间说书极为流行,在翎焰县如此武术之县,竟也有了很多说书的地方。毕祁隐居许久,这天突然有了兴致,想要到县中去走走。那说书人可算是引起了他的兴趣,那说书人将当地的武术与说书结合,讲起来可谓是栩栩如生。从古讲到今朝,民众们连连叫好,但毕祁却泪如雨下,这让他回忆起之前的一切。说书完毕,那个艺人竟读了一首民间文人写的七律,毕祁听罢也是感慨颇多,回到了自己的隐居之所。那七律是这般写的:
    龛国一载万民忧,水火深宫不道愁。
    奸佞人臣言好事,昏庸天帝入牢囚。
    青山未改烽烟漫,绿水今成热血流。
    幸有天威魂在世,上朝便使战兵收。
    如今看来,这龛朝真可谓是国泰民安、国力强盛。原来虎视眈眈的敌国现在没有丝毫反扑之心,在他们看来,这龛朝不可战胜,除了俯首称臣别无他选。其实当初张华也能做到这些,可怜他被战争冲昏了头脑,凡事都想用刀枪来解决,全然不知“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彪汉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开始务农,没有一人知道他的姓名,也没有多少人见过他的相貌,他一生征战,到头才幡然醒悟,不过为时未晚。听说他为了李珊终生未娶,最后死去之时也无人送终。用他的话说,他生来就没见过父母,就如同从土中长出一般,回到土中,也算是一种回归吧。褚元英报了父母双亡之仇,便是回到了家乡,听说最后出家当了和尚,在父母坟前念经一年。又因为其悟性超然,最后做了山中寺庙的一个住持,圆寂在了寺庙之中。
    民间流传着一首长诗,据说是褚元英圆寂前所写:
    四海皆太平,荒野无白尸。
    国定民安泰,骚客笔下痴。
    百姓闲务农,兵卒人不参。
    刀剑久库存,锈迹已斑斑。
    雪银官未问,黄金吏未吞。
    强盗少出没,人际非杂浑。
    幸有贤明主,政事美名扬。
    乱世和可贵,避战自恒康。
    据民众所传,在那承国内部的一座高山之上,曾有一天光芒四射,天空似乎破了一个大口子,一位神灵降临世间。他俯视了山下的芸芸众生,欣慰地点了点头,而后大声说道:“如今天下战事已平。若再有妄图发动战争者,天诛地灭。”最后在他们的带领之下,钦差大臣找到了那座山峰,那里早已竖着石碑,上书——和平永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