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史综览

第101章


以斯拉归回后不久,便得知这件违背律法的行为,因此痛悔异常。他撕裂衣裳,拔下须发,惊惧忧闷而坐,直至傍晚时分,然后献上认罪的祷告。祷告完毕,伫立四周的百姓深受感动,承认自己的罪,并自愿解除婚约。以斯拉俯首同意,并且也寻求数位同情的宗教与民政领袖的赞同。他们从长计议,商讨如何处理这件困难与悲痛的事件。
    3.解除婚约(拉十):商议的结果决定按情形个别处理。为公平起见,判决必经长老及各村庄不同党派的代表一致通过。他们较毫不知情的人更了解当时的情况。一切安排妥当后,开始审判,三个月内便结束了(拉十16~17)。这件大规模拆散配偶的行动,在许多情形下,显然是十分困难而令人心碎的,但这件事严制执行了。自摩西时代,神的律法已要求百姓分别为圣,否则全被诱惑牵引远离神,崇拜外邦的神只。被掳归回后才不久,杂婚竟已发生到这种地步,这种情形会迅速导致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以斯拉明察秋毫,所以采取不愉快但适当的措施。事实上,可能他在巴比伦已风闻这个消息,因而分外催迫他启程回耶路撒冷。
 
第七节  第三次归回
(尼一~十三)
 
    第三次归回由尼希米率领,发生于亚达薛西第二十年(主前四四四年,尼一1)。这次归回的犹太人数目不详,但显然为数不少,以致波斯王派遣「军长和马兵」护送(尼二9),尼希米是当然的主角。他的目的在于重建耶路撒冷城墙。当时百姓虽然回国已有一世纪之久,但仍未重建城墙,这真令人费解。
一、建造城墙受阻挠(拉四6~23)
    尼希米归回之前若干年,曾有人企图阻挠建造城墙的工作。但徒费心思。这个资料来自撒玛利亚人呈送亚达薛西的信件中(注六八),记载在以斯拉记第四章6至23节。信中力劝波斯王停止犹太人继续建造耶路撒冷的「城墙」与「殿基」。亚达薛西按请求下令,工作便停顿下来。
    这次事件,最可能发生在亚达薛西统治期(注六九)中的十三年,刚在以斯拉与尼希米归回之间(主前四五八~四四五)(注七十)。事情不可能发生于以斯拉归回前短短七年内,否则他会在书中的历史部份略为一提(注七一)。然而,若事发于以斯拉归回后,尼希米还未归回前,则可能是刺激哈拿尼(Hanane)返回波斯的原因之一,以便向他的兄弟尼希米求援,请他协助重建,这事记载在尼希米记一章1至4节。结果,它增加了尼希米的负担,考虑哈拿尼的请求。假如犹太首都要重建城墙,必须有人带着权柄(注七二),来自波斯的首都,对抗撒玛利亚人的搅扰(注七三)。
二、尼希米(尼一1~二10)
    尼希米在波期朝廷中身居要职,他是亚达薛西王的酒政。他的身
 
 
 
图十八  尼希米时代的耶路撒冷
 
 
 
 
份不只是一个管理家务的臣仆。从下列的事可见一般;他可以进到王面前,亲密地与他谈归回耶路撒冷的事;王认为他回国后,足以胜任犹大省长之职;王要求尼希米完成新的任务后,回波斯重复旧职(尼二4~6)。除此以外,正如先前的设已萨与以斯拉一样,尼希米的归回,也获得特殊的权益。
    主前四四五年基斯流月(Chisleu,即十二月),哈拿尼在波斯的首都书珊城(Susa)面晤他的兄弟,报告耶路撒冷的可怜光景。尼希米悲痛欲绝,多日为百姓禁食祈祷。直至四个月后,才恳求王准许他归回协助。他似乎伺机行事,在最有利之时提出,或许他也记得先前因着撒玛利亚人的怂恿,亚达薛西禁止重建耶路撒冷城墙之事。但主前四四四年春,时机成熟了,一天,王注意到尼希米愁容满面,便追问究竟。尼希米向王禀告耶路撒冷的处境,祈求王恩准他启程前往相助,甚至要求王下诏书给亚巴那哈拉的官员,赐他通行无阻的道路,并供应重建所需的村料。波斯王慷慨允准,并赐他所求的,因而鼓舞这位忠仆的心。他更差派军长和马兵,护送尼希米安全度过这漫长的旅途(注七四)。
三、尼希米建造城墙(尼二11~六19)
    尼希米抵达后,立即着手进行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
    1.预备三天内,他在夜晚秘密(注七五)巡视城墙(注七六),了解实际的情况。他显然希望掌握第一手资料,以采取最有效的行动计划,归纳事实后,他召集耶路撒冷的首领,向他们透露自己的计划。尼希米周详计划和满腔热情的力量,压过了群众中任何反对之声,无论这些反对出于先前的阻挠或不感兴趣。好的反应纷纷而起,他们拟定一个正面的计划。从耶路撒冷及外国的城邑,迅速招募劳工;各按分配建造某段的城墙。
    2.反对,工程进步得异常迅速,但却遭受外来严重的反对。在尼希米之前,工作没有得到王的准许,但尼希米却从王的手中获得施工权;不过,敌人仍然千方百计的拦阻。四周的省份,特别是撒玛利亚,显然会因犹太的弱小而从中取利,因此不顾失去这个得利的门径。领头作对的是撒玛利亚的省长及和伦人参巴拉(Sanballat  the Horonite,属于伯和仑Bethhoron;尼二10)(注七七)。后来他的女儿与耶路撒冷的大祭司以利亚实(Eliashib)的后裔成亲(尼十三
 
 
 
 
 
 
图十九  被掳后的犹大地
 
 
 
 
 
 
 
28)。「为奴的亚扪人」多比雅(Tobiah)与他狼狈为奸(尼二10),他可能是亚扪的省长(注七八)。第三个敌人是阿拉伯人基善(Geshem或Gashmu;尼二19;六6),他往往被认为是东北阿拉伯迦达地(Kedar)的一个有权势之酋长(注七九)。四面受敌之下,任何人都会灰心丧胆,但尼希米却屹立不倒。
    起初,这些敌人只存心讥讽(尼二19~20;四1~8)。后来却设谋袭击耶路撒冷,除了亚扪人外,参与其中的,更有阿拉伯和亚实突人(尼四7~8)。这个恶意的消息使犹太人惊惶万分,但尼希米却从容不迫,将建造的工人分成两队,一队继续建造工程,一队担任守卫。因此工作仍有进展,只是较为缓慢。他们按着进度,从早到晚,尽力而为。晚间,全副武装的哨兵站岗,保卫已完成的工程,一切的努力并不徒然,结果敌人取消主要的袭击行动,虽然在外国的地区,小规模的暴乱仍然此起彼落。根据约瑟夫的记载,不少犹太人竟因此丧生(Antiq XI,5,8)。敌人三番四次引诱尼希米离开那路撒冷及工作的岗位,但他却洞悉他们的阴谋,拒绝赴约(尼六1~4)。于是,敌人恐吓尼希米,声言要在波斯王面前指控他谋反(尼六5~9)。最后,他们企图藉假先知示玛雅在百姓面前指责尼希米(尼六10~14)。但尼希米立场坚定,临危不乱。重建的工程五十二天内竣工(注八十)。在敌人笼罩之下,这种速度是令人惊讶的,也使敌人十分愕然和不悦。
四、尼希米任省长(尼七~十二)
    城墙竣工后,尼希米按照亚达薛西的指派,承担犹大省长的职份。
    1.犹大的面积:被掳以后,犹大的面积,大大不如被掳以前,主要是因为南方边界的变动。现今南方的边界,约位于希伯仑稍北的东西纬线上(注八一),与从前位于别是巴上的边界,相距甚远。北方边界显然大同小异,包括的城邑有基遍(尼三7)和米期巴(尼三15、19);东方,至少包括耶利哥(尼三2);西方的界限,有较多的争论(注八二)。全地略作长方形,南北全长约二十五哩,东西约三十二哩,面积约八百方哩。尼希米抵达以前,这块地土似乎已划分成小区域了,因为他按照这些区域分配百姓筑墙(尼三2~27)(注八三)。
    2.免除债务(尼五1~19):尼希米的作为之一是,免除贫苦大众的债务。可能早在造城墙之时,他就采取行动了,因为它的记载与那伟大的建设相提并论。基于波斯的苛税,加上一直的歉收,犹大省的经济陷于极度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较富有的便利用贫民,使他们债务经身,而从中剥削他们的产业。尼希米向这些人的良心发出呼吁,力劝他们停止剥削,将所得的归还,甚至在神面前庄严地宣誓。尼希米以身作则,立下模范,拒绝收受省长之职位应有的俸禄。
    3.安全措施(尼七1~4;十一1~36):城墙竣工后,必须设置安全措施。总管是尼希米的兄弟哈拿尼,他曾长途跋涉,抵达书珊城求援;另一位是哈拿尼雅。歌唱的和其馀的利未人都聚集在一起,协助守门的看守城门和城墙。耶路撒冷显然人烟仍然稀少,因为尼希米利用抽签的方法,将其馀城邑中十分之一的百姓,移居首都(注八四)。这次的行动包括人口调查,尼希米籍此获得设已萨率领归回之犹太人的名单。这个名单在尼希米记七章6至73节重现,与以斯拉记二章1至70节的记载几乎一字不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