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记之我是韩信

第708章


可是如今他已是一国丞相享受着曲逆县的食邑,早已是身家不菲。故而爱惜羽毛,扮演一个清官的角色。就是今日封的那四十几个官,也是量才而定,陈平并没有得那些人一蚊的好处。韩师兄一开口就是厚礼为报,这哪是哪啊。
  再说这韩师兄一介平头百姓,能拿出什么像样的“厚礼”来打动这个当朝丞相?
  可是看韩淮楚那执拗的样子,一点也不像开玩笑。
  “师兄能拿出什么厚礼?”陈平也笑着问道。
  “《十四篇》。”韩淮楚一字一顿地说道。
  ※※※
  那《鬼谷子十四篇》乃纵横家师门至宝,分为捭阖,反应,内楗,抵戏,飞箍,忤合,揣篇,摩篇,权篇,谋篇,决篇,符篇,转丸,却乱共十四篇。一般弟子至多能看到第十篇。
  而看到过这书全豹的只有韩淮楚一人。
  纵横家弟子中有个说法,那韩信作为后入门的小徒弟,却在战场呼风唤雨,连教他兵法的李左车成就也远远不及这个小师弟,是因为师傅鬼谷悬策偏心,将那师门至宝《十四篇》私下传给了他。韩信得师傅秘授,故能在战场百战百胜。
  一部《十四篇》就让那韩信打下汉室万里江山。对于那纵横家弟子陈平来说,当然知道这书的珍贵。那《鬼谷子十四篇》确实能称得上一份厚礼。
  ※※※
  陈平眼珠转了一下,显得有点意动。忽然呵呵一笑:“韩师兄,真有你的!若是那天下纷争,诸侯割据之时,你那《十四篇》确实能打动师弟的心。但现在天下一统,师弟已经功成名就贵为一国丞相,如何还稀罕你那《十四篇》?”
  “但是。”陈平话语一转:“《十四篇》是师门瑰宝,师弟还是十分想看看那后几篇写的什么。那皇帝之位嘛,谁坐还不是坐。说说看,你为何人而求?”
  听到陈平松口。韩淮楚大喜,答道:“代王刘恒!”
  “代王?”陈平沉吟一阵:“就是那个素有孝悌之名的代王啊。可是齐王刘襄乃高皇帝嫡长孙,首倡义兵。这次诸吕覆灭,他那弟弟刘章功劳最大。天子之位,以齐王最具人望。却如何将他剔去?”
  那词韩淮楚早已替他想好,就笑道:“齐王刘襄私并琅琊国。那琅琊王刘泽乃高帝堂弟我朝元老,却被齐王锒铛入狱。再说齐王母舅驷钧,如虎戴冠,行为暴戾。若齐王得立,那驷钧必会专政,是去一吕氏,复来一吕氏。如何能立为一国之君?”
  原来驷钧是齐国大户,宗族宠大,仗着那齐王母舅的身份,在齐国做下了不少欺凌百姓的事情,名声不大好。
  “好!”陈平眉峰一舒:“师弟在会上就照师兄的这话对众人说。但是除去齐王,那天子之选,非代王一人也。若按长幼之序,楚王刘交乃高皇少弟,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乃高皇之子,吴王刘濞乃高皇兄子,皆有迎立之理。又如何说辞?”
  那说辞韩淮楚也早已想好,就笑道:“天下是高皇帝打出来的,其子尚在,岂有立楚王与吴王之理。那淮南王本吕太后养大,自惠帝薨后,吕太后视为己出,如何立得?且代王比淮南王年长,宜立长者。”
  陈平听完,点点头,将手一摊:“那《十四篇》何在?”
  韩淮楚将手向那停在乱石岗下的马车一指:“就在车旁大树上面。”
  ※※※
  被奸人劫走的丞相陈平突然自己回来了。
  “本相乘那刺客不备,自个跳下马车,滚下山坡。能捡回这条性命,是九死一生啊。”陈平对关心他的文武官员们说着这惊险的逃命经过。
  那来探望丞相的下属们当晚是络绎不绝,都被陈平的门子挡在门外。说是丞相累了,要早作休息。
  而当晚在那陈平的卧室内,一夜长烛不停。陈平就在灯下,仔细研读着那《鬼谷子十四篇》,彻夜兴奋不眠。
  ※※※
  选皇帝的大会终于开幕。来的都是那重臣元老,锄奸的功臣。
  虽然众议纷纭,开国元勋,四朝元老,一国丞相,陈平才是能一锤定音之人。
  陈平力排众议,挑中了代王刘恒做那新君。
  “不可让吕党之祸在我朝复演也。”在会上陈平非常强调要考虑那外戚的因素,因恰逢吕氏之乱,得到大家一致共鸣。
  那朱虚侯刘章与东牟侯刘兴居虽然郁闷,可是会上之人不是开国元勋就是四朝元老。他们两位小字辈的声音实在弱小。只好放弃对兄长的支持,也同意拥立刘恒为皇帝。
  决议通过之后,由周勃背着那少帝派一使者去往中都联络,召代王刘恒来京。
  而那驻兵荥阳的齐王刘襄,由朝廷派一使者去郑重通牒:朝中已册立新君,你这齐王不宜聚兵于此,速速引兵归国。
  想不到自己兄弟为铲取吕党又是兴兵又是搞政变出力最大,到头来却鸡飞蛋打一场空。
  使者话一说口,齐王刘襄眼前就是一黑,一阵痉挛,口吐白沫,立时栽倒在地下。
  十万齐军黯然返回临淄。
  ※※※
  且说那长安城的奴隶市场,这几日一下子兴旺起来。原因是大批的吕党合家被杀,府上的婢女家丁就被官府拿到奴隶市场上来卖。
  那些做大官的,家中的女婢都是眉清目秀,家丁也是体格健壮听话好使。而且因为货源充足,现在价钱十分便宜。故而这些奴隶一投放到市场,立即引起了哄抢。
  临光侯府与舞阳侯府的奴隶,自然也在那哄抢之列。
  就在那批奴隶刚刚放出来之际,一个神秘的买主竟将这些人全部买下。
  看中这些奴隶中某一位的,也不是那一个买主。这交易中间,当然有竞买的事情发生。
  买下这批奴隶者蒯通,是受韩淮楚之托。
  ※※※
  藏在蒯通家的樊伉得知合家被杀,一开始情绪极不稳定。每日嚎哭不停。
  “杀我樊氏一家者,陈平周勃也。皇上尚幼,此二人权倾朝野,我樊家之冤屈何日能得昭雪?”过上几日,樊伉就开始惦记着为他樊家翻案。
  “伉儿,朝中正密议册立新君。为你樊家翻案,只有等新君登基也。”韩淮楚望着那代国的天空,悠悠地对樊伉说道。
  “那新君是陈平周勃所立,敢为我樊家平冤乎?”樊伉担心道。
  “你父亲是开国元勋,若是贤君,如何不敢?”韩淮楚说道。
  韩淮楚还要回代国将喜讯报给那薄太后母子,待到蒯通将樊府的奴婢买回,就辞别蒯通与樊伉,只身上路。
  那樊伉就派人每日在那渭水桥等候,翘首等着新君到来。
第五十四章 破泣为笑
  “太后大喜。太尉周勃与右丞相陈平已将诸吕正法,群臣密议,将奉代王为君。”一身风尘的韩淮楚向着那薄太后道喜。
  “此言当真?”薄太后惊喜得站了起来。
  “千真万确。周勃秘密派来的使者,已在路上。”韩淮楚说道。
  “有份作天子者,岂只恒儿一人。我家恒儿如何有此洪福也?”薄太后喜不自禁,问韩淮楚道。
  “是丞相陈平力排众议,推举代王为新君也。”韩淮楚答道。
  “陈平与我代国素无往来,如何会选我家恒儿?”事关重大,薄太后还在刨根问底。
  “代王有孝悌之名,又是高帝之子。陈平为社稷考虑,推举代王也是情理之中。”韩淮楚解释道。
  “先生这一去,为我恒儿之事可做过什么?”那薄太后可是一点也不糊涂,又问道。
  这个韩信一向是只做不说,他去了长安几个月,岂能不为恒儿谋得那天子之位尽心尽力。
  “代王能成天子乃是天数也。老朽并未出什么力。”韩淮楚很干脆地答道。
  薄太后深深地看了韩淮楚一眼,也不再问什么。只道:“先生一而再,再而三为我恒儿,恒儿能成天子,全是仰仗先生。如此大恩,薄氏铭记于心,永不敢忘。”
  “老朽惶恐,愧不敢当。”韩淮楚拱拱手,告辞而去。
  ※※※
  未及两日,果有使者到来,呈上密书,乃是太尉周勃等朝中大臣,欲迎刘恒入主关中。
  那劝进书略云:丞相臣平,太尉臣勃,后将军臣武(陈武),御史大夫臣苍(张苍),宗正臣郢,朱虚侯臣章,东牟侯臣兴居,典客臣揭,再拜言大王殿下,子弘等皆非孝惠皇帝之子,不当奉宗庙。臣谨请阴安侯(刘伯之妻),顷王后(刘仲之妻),暨列侯吏二千石以上者公议,大王为高皇帝子,宜为嗣,愿大王即天子位!
  代王母子大喜,于是传旨召近臣入宫,商议大事。
  不料那去者回话,大将军滕翼乍闻这喜讯,喜极而泣,大笑之下,突然一口气转不过来,就此一命呜呼。
  代王闻听这噩耗,说道:“哀哉!真是乐极生悲也。老将军这些年坐镇这边关,匈奴闻其威名不敢侵扰。正要带他同去长安,不料却猝死。寡人要亲往大将军府吊之。”
  ※※※
  却说代王刘恒去到那大将军府吊唁时,灵堂早已搭好,只听到哀声一片,阖府上下皆在哭泣。
  那滕翼膝下无子,只有一女儿在灵堂接待宾客。
  只见那女儿一身重孝,却是面容姣好,虽然在四旬年纪,依然貌美如画中人一般。
  “那滕翼如此粗豪的汉子,却生得如此美貌的女儿。”
  刘恒乍一见到那滕翼的女儿,心中突然一怔。感觉貌似在哪里遇见过此妇,却一时想不出来。
  在刘恒致着那悼词的过程中,那妇人哀不成声,显得伤心欲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